基于情感目标的中学物理教学策略微探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dgerfdgcvbrrgfd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提出让我们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的落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那么,对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实现情感目标的有效达成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1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物理学习感兴趣是学好物理的基础.对于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1惊奇的导入,激发学生思维
  “良好的开端乃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课堂引入能紧紧地吸引学生,在教学中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动,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并主动参与学习,因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运动的描述”一节时,可这样引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员发现自己的身旁有一只小虫在飞,于是一把抓住,仔细一看发现是一颗正在飞行的子弹.我们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是不可思意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
  1.2连线科学前沿,感知物理学习价值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情境的创设,向学生说明物理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在化学、生物、地理、天文以及数学学科中都有重要作用,从现代科技术来看,天文学科、地理学科、生物学科以及地理学科都与物理学科和数学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学好其他学科的知识,就要加强对物理学科的重视.同时,物理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和高科技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导入中经常给学生讲解物理学科的知识,让学生明白物理学科的重要性,从而更重视物理学科的学习.
  1.3提高情境的可视化,让学生接近物理学科
  在物理课堂导入中,除了单纯的语言导入以外,教师还可以借鉴物理教学的器材等作为课堂导入的材料.例如,物理学科的、挂图、实验器材以及设备等直观具体的东西.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通过直观设置悬念,把枯燥的物理知识原理学习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的规律探索.
  例如,在机械能守恒定律学习中,演示“触鼻”实验效果很好,装置很简单,约2 m长的细绳系在天花板上,下端拴一铁球.实验时请“勇敢”者上来,绳拴的铁球偏离平衡位置,恰好能碰到参与学生的鼻子,释放铁球后,再铁球返回到学生鼻子跟前时,学生有惊无险,整个过程深深印在学生脑中,他们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就能比较深刻地理解.
  1.4联系学生生活,刺激学生的情感
  知识源于生活,我们的物理知识与生活更是密不可分,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
  例如,讲授“圆周运动”的知识内容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把在生活中常见的圆周运动的图片结合在一起:链球比赛时,运动员旋转链球,让链球做圆周运动的情境;摩托车比赛时,摩托车手转弯,此时摩托车做圆周运动与路面形成倾斜的情境;小姑娘表演水流星时,水流星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的情境;飞机在天空中转弯做圆周运动时,双翼倾斜的情境.情景都富于刺激性,容易引起学生高涨而激动的情绪,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想有效达成三维教学目标,尤其是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充分体验获知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环节的有效衔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在课堂教学的环节设置上必须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探索、讨论,体验知识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渗透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例如,在《磁现象和磁场》教学时,采用了问题讨论式探究的模式,通过精心创设情景,一起与学生研究讨论,得出结论,再引发新的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磁场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这节课通过大量的图片介绍古代和现代对磁学的应用,了解我国古代在磁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通过直观转载相应的网络信息,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熟悉地磁场分布,使学生从中了解磁偏角的概念、让学生能了解太阳的磁场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的联系,如黑子、极光等,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知识面,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整节课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思维发现,让他们自主寻找问题的根源,注重情感教育和德育渗透.
  3特别关注学困生的物理学习情感和过程体验
  新课标物理教学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去束缚学生,给学生造成心灵伤害和过度精神负担,应该采用一种柔韧方法去教育.坚决杜绝以自我为主体的课堂“自娱自乐”教学法,应该为学生的特殊爱好提供一个使其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认识到整个知识体系的统一性,学生在物理课的学习中也会变得相对轻松.但是,在知识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总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学习上存在困难,这部分学生如果我们教学过程中不给予更多的关注,则往往收获的是失败的情感,最终产生习得性无助现象.
  3.1查找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
  当前应试教育体制下,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有如下两种情形较为突出.
  其一,部分学生对物理的认识比较充分,但是由于自身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存在,对物理付出的辛勤劳动看不到应有的成绩效果,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抵制和焦虑情绪.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方式狭窄、慌乱却求胜心强是这类学生的典型表现.
  其二,部分学生简单地认为考试试卷基本是课本以外的话题,只要专注于课外题海战术,就能游刃有余,却忽略了课堂中课本知识的重要性.也有的学生抱着运气超常的心态应对考试,对课堂教学中老师提出的逻辑思维培养和以课本为核心的要求视而不见,属于典型的投机取巧行为.
  3.2学困生转化策略
  对于学困生的转化,笔者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要引导好,对他们要分层要求,要注重对学困生的学习评价,要引导学生注重学习和解题反思.因为,如果我们的课堂一个内容接着一个内容,一个例题接着一个例题,学生点头貌似理解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一现象对于学困生尤为严重.要真正理解一个知识点,需要经历对知识背景的了解(问题情境的激励)、积极主动的探究、全面的分析获得结论,对结论的拓展训练,训练后的反思,反思后的再归纳总结等环节.追求大容量的多媒体教学,很容易忽视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训练后的反思等最为重要的环节.
  在学生的学习评价上要一生一策,师生依据教学实践阶段评价标准,对本堂课任务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填写评价表,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并设立一定的周期性奖励,逐步创建高校课堂.另外,课后对学生的辅助教学也是帮助学困生巩固知识,重新组织学生记忆点的方法.
其他文献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有着许多精辟的教育思想,比如他提出的“教学做合一 、创造教育”的教育思想,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具有特别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人通过学习陶老师的教育思想后发现:要充分贯彻执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就必须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索和分析,不因循守旧,能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思
在沉重的功课压力和考试压力下,很多初中生都将学习视为一件被动、无趣的任务.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主动程度和兴趣高低已经成为决定该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新课改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号召.为此,初中物理教师要不断深入进行物理教学的探索和研究,努力提高物理课堂的趣味性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在物理趣味课堂中“志于学、乐于学”,才能真正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如何营造趣味物理课
随着中国进一步走向国际,中美两世界大国在母语教学中的比较和探索也正在逐步加深。写作是母语教育的重中之重,本篇文章从搜集的多项中美共同写作选题中了解到的不同的教学轨
2.1 弹性碰撞  该过程中要同时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从数学角度分析知,动量直线应与机械能椭圆有两个交点,设交点分别为A和B (如图2).  结合(5)、(6)两式,从图2上分析可知,完全弹性碰撞过程则是从A点(v1>v2)开始沿动量直线到B点(v1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历年高考的常考题型.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为本章电学实验的设计找到基本的思维方式,为后面学习创新型实验奠定基础.  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学习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以后,知道了利用伏安法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基本思路,但他们没有深层次研究在伏安法基础上所派生出来的很多种测量方法.当学生在常规的伏安法的基础上猛地接触到没有电压表或电流表,取而代之的是电阻
期刊
从笔者多年从事中学物理教学的经验来看,有一个结论大概是可以得出的,那就是几年的学习并不能保证学生对每一个物理概念的理解都是有效的.甚至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对于最为基本的一些概念而言,总有学生历尽中学三年的学习而不入其门.那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概念构建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困难呢?较好的思路应当是从学生的角度切入.这意味着教师对自身教学的研究基础不再是仅仅局限于物理,而是学生的学习.这原本也不矛盾,因为学
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教师以百倍激情投身其中,积极研究,勇于创新,探索出了很多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了很多震惊全国的中考、高考奇迹. 这些中考、高考奇迹引来了全国各地的考察
希望这篇文章对中学生家长有所帮助.星期日早晨,笔者开车送儿子参加同学婚礼,他要做伴郎.在车上他问我领带怎么扎?领带我扎了无数次,可是我却无法用语言讲出来,只是拿在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