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灌输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尝试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我们语文教师既要对学生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又要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有目的地充分利用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感情来陶冶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发挥语文这一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达到语文新课标提出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求。
  1 借用生活榜样,感化少年心灵
  新课标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领袖人物、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等的文章,这些人物都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典范,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范例胜过训诫”,榜样的感召力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就应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从榜样的动人事迹、高尚的品质感受到这一个个伟大人物的可爱、可亲、可敬,获取榜样的无穷力量感化自己,从而使榜样的优秀品质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扎下根。
  在学习《董存瑞炸碉堡》一文时,为了教育学生从英雄事迹中汲取力量,我首先组织学生到学校远程教育教室观看了录像《董存瑞》,让英雄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以深沉的怀念赞美之情,设置悬念,带领学生进入情感境界,狠狠抓住教材中的描述重点——“炸碉堡”进行讲解、讨论、朗读等学习活动。学生不紧抓住了人物“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猛一拉导火索”这一动作细节描写,而且还抓住了“钢铸一般的脸”,“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这一神态的细节描写,使英雄人物的形象展现于他们的面前,通过课内外的学习,英雄的感人事迹深深的打动了学生的心灵,从人物形象的理解到英雄内心世界的揭示,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升华,心灵得到了净化。教师再指导学生,抓住“舍身”这一个中心主题词语,有感情地朗读有关的段落,进一步体会到了董存瑞舍生忘死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学完本篇课文之后,我又让学生学写了读后感,从读后感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英雄的形象不再是平面的文字叙述,而是对英雄献身崇高精神有血有肉的赞美。英雄的光辉形象激励着学生继承先烈的遗志,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贡献力量。
  2 挖掘教材内涵,美化学生心灵
  新课标语文教材体裁有多种,题材面宽,表达形式多样,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生活、反映历史、反映时代气息。有的课文内容形象鲜明,有的课文内容蕴涵深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凭借课文语言文字,让学生循着作者的思路,摸着作者思想感情的脉搏,身临其境,深得其情。
  《可爱的草塘》是一片情文并茂的优美散文,行文多变,描写生动,感情真挚,整篇文章都洋溢着作者对景象优美、资源丰富的北大荒的爱恋赞叹之情。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内容,懂得作者如何借景抒情,而且要站在教书育人的高度,抓住课文中绘声绘色、情景交融的语言,使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得以升华。教学进入高潮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由北大荒的景色优美、资源丰富,你能想到这个地方以前是什么景象吗?你能想想以后这个地方会变成什么样子吗?这一点拨,使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他们由草原想到了庄稼,想到了芦苇、蒲草的利用,想到了应该建工厂、学校、公园……想到要把这儿变得更加美好。学生纷纷表示,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建设大美青海。这样的教学,能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长大开发祖国的丰富资源,立志建设好祖国;这样的教学,萌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达到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目的。
  3 结合学校内外,升华儿童心灵
  在抓住语文教材思想性很强这一特点的同时,还要从课内开拓到课外。因课内的思想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这远远跟不上现时素质教育的新形势。
  课内外的有机结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有效的占用这一块阵地,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詹天佑》一文,有一句话“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京张铁路的计划(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想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学生对此很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自己修铁路,他们要争修筑权?”……面对学生的这些困惑,我启发他们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去我县史纳火车站调查。兰青铁路什么时间修筑的?到现在发展状况是怎样的?你通过自己的调查能产生一些什么样的感想?学生走出校门,在第二课堂获取了比第一课堂还要多的知识。兰青铁路修筑于五十年代,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很落后,单道轨行车,时速仅有50~80公里,在全长300余公里的铁路线上,竟有60余处弯道。西部大开发后,对兰青铁路进行了改造、重建,改直弯道30余处,2008年扩建了复线,2010年又修筑了兰新客运专线,均为双轨道,火车实现电气化,时速250余公里。学生通过课外的调查学习,不仅对课文加深了理解,而且幼小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使“文”与“道”两方面获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就要“文以载道”,“道文结合”,只有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才能完成人民赋予我们的教书育人的历史重任。
其他文献
新课程提倡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度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这些评价目标,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学生发展的多元目标要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也应当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反馈学生发展的信息。而单一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很难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探索与多元的目标相一致的评价方法,建立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  1 让作业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催化剂”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
期刊
前言  山水文学作为我国文学创作内容之一,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可说以晋代慧远《庐山诸道人游石门山诗序》为真正的开始,进而有元结、陶渊明、李白、柳宗元等,他们都以山水作为文学创作的对象,然而以柳宗元的山水文学创作成就较为突出。  (一)  山水游记是散文的一种。它根据文学创作的原则,记述作者游历中的见闻,它包括山川景物、名胜古迹及其感受等内容。在《永州八记》问世以前,我国确有不少作者写景
期刊
【摘 要】 本文依据当今任职教育特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领士官学员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索思考,提出了几点举措,为同行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任职教育 士官学员 策略  随着任职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中强调的是学员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要求学员去“做”,从“做”中学,从“做”中思,从“做”中去积累与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员应着眼于调动学员的积极性、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将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获取学科知识,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在次此大背景下,我县自去年春季起开始大力推行“导学互动”课堂教学,以导促学,以学促思,以思促创,形成学生的创新人格。全县教师积极投身到教改实验中,不断探索,努力践行。本人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有了些许体会,现
期刊
【摘 要】 经济和教育作为社会的两个子系统,相互作用并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21世纪世界经济正在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转移,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任何社区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社区教育的支撑,教育要上规模、上水平、谋求大发展,同样离不开社区经济强有力的支持。本文从整体上阐述了教育与社区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教育与社区经济互动发展问题透视,最后提出了促
期刊
1 认识预习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通过自学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张扬学生个性,表现自我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  要想学生能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首先得让他们明白预习是什么?为什么要预习?实践最初,我在教学中用两篇课文的教学来让学生真实
期刊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中学英语教学要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理解”是体现教学大纲中教学目的的一面“镜子”,是集语音、语法、词汇、短语等基础知识为一体,综合考察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能力的有效手段。在中考试题中,阅读理解无论从篇幅上还是从分值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此类试题题型主要有:根据短文回答问题,选择正
期刊
电脑艺术设计是指以电脑科技为基础的、设计艺术与电脑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崭新的艺术创作手段。当电脑艺术制作和新颖的设计创意完美结合时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电脑艺术设计。所以电脑艺术设计人员必须具有创作鉴赏能力、扎实的美术功底和深厚的艺术素养,同时要熟练掌握电脑艺术设计软件,能够利用多种软件工具实现不同设计项目。  根据职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培养电脑艺术方面人才面临重重困难,任课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任课的
期刊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使其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各门学科都展开了新课程改革,并且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工作的核心任务。作为初中阶段必修课程的历史学科,在初中新课改的要求下,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形式还是教学手段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改变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已经普遍成为人们的共识。在新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颁布、施行后,各地学校纷纷开设了历史活动课,历史活动课的教学观念是以学生为主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