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请走出信任危机的沼泽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6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任是师生之间实现心灵无障碍沟通的前提,是师生间情感相互融合的黏合剂,更是实现和谐教育的催化剂。那么,在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发生嬗变的今天,当现代人日益步入信任危机的沼泽时,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也会失去信任的能力?在教育实践中是否存在着理论的优美与现实的混沌?
  
  案例一:门窗外偷窥的眼睛
  
  一天,我在公共汽车上听到几位中学生的一段对话。“我最烦咱们班主任了,口口声声说信任咱们,可总是从教室后窗偷看咱们……”“可不是吗,为了抓住几个在自习课上说话的违纪者,就躲在门窗外面偷偷监视大家,他难道不知道这种做法会伤害大多数同学的自尊心吗?”“在小学,我们老师就喜欢从教室后窗偷看我们,没想到,中学老师也这样。老师的这种责任心可真让人吃不消,我们像个囚徒一样在别人的监视下生活。”“是呀,一次上自习课,我想问后桌同学一道题,一回头,正好撞上老师在后面监视的目光,只好连忙回身坐好,装成继续学习的样子,心慌得半天回不过神来,担心老师误会自己不守纪律,但又不方便解释,觉得特别扭。”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严要求孩子,但却不知道信任孩子,一双双监视的眼睛,不仅疏远了心与心的距离,而且损害了学生的自尊,把师生关系演变成“警察与小偷”的对垒,从而造成师生之间的冷漠与隔阂,甚至造成师生之间的情感对立。
  
  案例二:“疑邻盗斧”式的误会
  
  邻家的孩子上三年级。前几天,听说他在一次数学竞赛中得了年级第一名。他的父母高兴得合不拢嘴,逢人就炫耀孩子的成绩,可那孩子却跟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样无精打采,丝毫没有高兴的样子。问他原因,原来是他的数学老师不相信他能考全年级第一,因为前几次考试他考得都不太好,这次一下子就考了个全年级第一,数学老师感到难以置信,于是,就把他叫到办公室想问个明白。老师说:“请你老老实实告诉我,在这次数学竞赛中,你有没有作弊或偷看别人的卷子?”这个孩子感到委屈极了,他不明白自己根本就没有作弊,老师为什么要这样问他。
  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我们需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可是许多时候,如同案例中的教师一样,我们对缺点较多的或是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往往缺乏信任,总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他们,辜负了他们太多的努力。
  
  案例三:“叶公好龙”式的宽容
  
  某同学的一支钢笔丢了,老师对全班同学说:“我相信咱们班没有贼,一定是哪位同学借用了这支钢笔忘了归还,请这位同学悄悄地把钢笔送到老师这里,老师一定会为你保密的。”老师的话果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拿了钢笔的同学不仅送还了钢笔,还向老师做了诚恳的检讨。老师表示一定会一如既往地相信他。然而,每当这位同学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时,他都会发现老师的目光在有意无意地盯着自己,而过去常常让他帮忙到办公室拿东西、抱作业的老师,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叫他帮过忙。
  原谅和信任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力量。正如《Money&You成功的14堂必修课》中所言:想彻底拔除心中的烂草莓,首先必须学会原谅和信任。然而在现实中,一成不变、以偏赅全的发展观,重成绩轻人文的教育观,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目标的功利心,重口头轻实践、言行不一的浮躁作风等,让我们丧失了信任的能力,致使“信任学生”只成为我们某些教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标志时尚的口号。当这个口号在现实中如一个美丽的肥皂泡一样破碎时,我们才发现,我们正渐渐步入信任危机的沼泽。那么,翻然醒悟的我们又该如何走出这片沼泽呢?
  
  坚定不移的期望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教师把学生当什么样的人看待,就等于暗示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信任和期待可以使学生受到一种被器重的心理暗示,从而增强自信心。教师要对学生抱有热切的坚定不移的期望。当学生落后时,坚信他一定能够迎头赶上;当学生失败时,坚信他最终能够摘取成功的花朵;当学生犯错误时,坚信他心中有一粒向善的种子。把信任与期待倾注于整个教育过程当中,我们便会惊喜地发现信任在学生心灵深处的“感光显影”,发现在不经意间形成的师生之间的默契,让我们的教育进入一种美好的境界。
  
  摒弃功利的赏识
  
  信任还应该是一种一视同仁的尊重,一种摒弃功利的赏识。我们既要关爱“白天鹅”,更要倾心呵护那些“丑小鸭”,学会接纳、学会等待、学会发现,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自信和成长的喜悦。
  
  言行一致的信任
  
  因为母亲的信任,爱迪生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因为海顿老师的信任,莫扎特成为一代音乐大师;因为马卡连柯的宽容,犯过偷窃错误的谢苗改邪归正,继承了马卡连柯的教育事业……原来,言行一致的信任竟然可以创造教育的奇迹。我们要将信任落实到行动中。
  (编辑韩春梅)
其他文献
2008年5月24日~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教席联席学校网络第三届论坛”在山东青岛市成功举行。来自全国14个省市及港澳地区的教育专家、学者、知名校长及中小学教师约500人参加了论坛。论坛的主题是“追求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效:着力于课堂”,与会者集中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效与课堂教学质量问题。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深化课程改革之必然    教育
“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直接把作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责任人的教育局长放在了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前沿。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一个好局长,就是一方好教育,就意味着区域内几万甚至几十万学生能够接受良好的、公平的教育。  那么都是哪些人在做教育局长,他们的自身素质和状况如何,他们在关注哪些问题,他们面临哪些困惑和苦恼?这些情况直接关系到教育局长的群体胜任力。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于2007年11月对来自全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宣武区回民小学是位于北京回民聚居区宣武区牛街地区的一所民族小学。独特的社区文化氛围、特殊的生源结构,使北京宣武区回民小学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民族教育资源。校长米君兰自1997 年上任后,在引领学校向着“创建首都民族教育的品牌窗口校、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民族校、牵手国际教育不断开放的现代化学校”等目标努力奋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人和思想为管理核心,以个性培养为
摘要:湖北洪湖市螺山镇推进教师绩效工资工作的具体做法为:分层负责,上下联动:扣住重点,揉捏难点:过程评定,终极分配。  关键词:教师绩效工资:30%奖励性绩效工资;“绩”“效”本义:工资杠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0)01-0015-02    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以来,教师的工资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绩效工资的来源和分配成为教师最敏感的问题
近代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也是公认的移民城市。从全国各地涌向上海的“打工者”面临着子女教育难以解决的问题。当时,公立学校为数甚少,私立学校收费昂贵,广大普通的“打工者”没有能力负担子弟的教育费用。但各个移民群体都有按籍贯自发设立的民间社会组织——会馆或同乡会。这些同乡组织为移民子弟兴办学校、普及教育,满足了移民子弟入学的需求,为上海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解读移民子弟学校的办学特色对我们解
2008年11月,在随北京名校长工作室赴美考察学习期间,美国基础教育给我触动最大的是他们的中小学学科教学。通过在5所学校的观察与讨论,我感到美国的学科教学既没有因为有课程标准和考试的重压而变得高度紧张、死气沉沉,也不像已往人们想象中那样轻松自在、混乱无序。课堂呈现出来的是兴趣、自主、合作、探究、思辨、创造的学习特质,是学生在行为上的文明儒雅、在思维上的活跃深刻。所见所闻引发所思,我认为,美国中小学
李老伯常年患有胃溃疡,一直因腹痛、烧心、恶心等症状,导致寝食难安、神经衰弱,长期存在失眠现象。除了疾病的痛苦,失眠也严重影响了李老伯的生活质量。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陈玉辉副主任医师指出,躯体疾病常常导致睡眠障碍,临床上称之为器质性失眠,各个系统的疾病均有可能引起睡眠障碍。事实上,人们如果出现疼痛、呼吸困难、哮喘、频繁咳嗽、心悸、腓肠肌痉挛等,正常的睡眠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阅读是一种心理体验,能暂时消除个人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使阅读者和作品内涵融合共鸣,成为阅读者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良药。阅读疗法是将阅读作为保健、养生以及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使阅读者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学习、讨论和领悟,养护或恢复身心健康。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大多数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能够较好地从图书中习得有利于自身健康发展的元素。实践证明,阅读治疗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我校建于1996年,是一所集中小幼为一体的整体改革实验学校。建校以来,在北京市特级教师王能智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狠抓以校为本的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培训体系,特别注意根据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设计、实施不同的培训策略。实践证明,分层施训能够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校本培训从粗放走向精致。  我们认为,可以将教师成长大致划分为3个时期:憧憬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 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由于经济持续繁荣,成为我国最大的进城务工人员流入地之一。目前,“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已达3000 万,每年约有100 多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随父母进入“长三角”地区的各个城市。沪、苏、浙三省市纷纷采取相关措施,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使他们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同城待遇”。    一、“长三角”地区保障农民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