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每一天随着太阳升起,人们在河边漫步着、运动着、闲聊着,看着大运河的秀美景色,享受着当代的休闲生活。
殊不知,曾经靠水吃水的生活,是更加鲜明而有趣的。时代变迁,运河两岸改变了风貌,但改变不了让老苏州津津乐道的独特记忆。
悠闲饮茶,取胥江水
说到靠水吃水,人们第一个想到就是运河边的老茶馆了。旧时苏式生活里的惬意,正是属于“白天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节奏感。无论是盘门还是山塘,河边的茶馆都是苏州人的闲暇地。
顾禄《桐桥倚棹录》记载:“虎丘茶坊,多门临塘河,不下十馀处,皆筑危楼杰阁,妆点书画,以迎游客,而以斟酌桥东情园为最。春秋花市及竞渡市,裙屐争集。湖光山色,逐人眉宇。木樨开时,香满楼中,尤令人流连不置。又虎丘山寺碑亭后一同馆,虽不甚修葺,而轩窗爽垲,凭栏远眺,吴城烟树,历历在目。费参诗云:‘过尽回栏即讲堂,老僧前揖话兴亡。行行小幔邀人坐,依旧茶坊共酒坊。’”喝着茶,看着虎丘胜景,想象一下都是种享受。
更日常的喝茶方式,是去运河边的茶馆,盘门、山塘、阊门……走两步路,呼朋唤友,临水饮茶,好不快活。
此外关于这喝茶的水,最上乘的水源地之一竟是胥江。那时,老虎灶的老板会亲自摇船去盘门附近取水。如果老板没有这个功夫,就可以委托一种特殊的人群,即专门去胥江取水的贩子。
河邊洗衣,吊篮买菜
要说运河边的传统姑苏生活,除了茶馆能坐船去,还有买菜能在河上买。菜贩、鱼贩摇着船来,却不上岸,沿河叫卖。河边的人家想要买菜,只要说好价钱,将钱放入竹篮,用绳子系好递到船中,再等贩子将货物放入篮中,提上来即可。
许多在运河长大的苏州人,都还记得跟着奶奶蹲在运河边洗衣服的场景。前面的船只“气势汹汹”地势过,激起阵阵波浪,而岸边洗衣服的女人不为所动,继续拿着棒槌锤衣服。
不过,人们对水源的分类还是很明确的,喝的水从井里打,洗抹布洗拖把的,就近在河边解决。
沿河“乐活”,节日不断
如果说茶馆喝茶是苏州人日常的快乐,那么一年四季的民俗活动,则是苏州人算着节气翘首以盼的全城乐事。
许多民俗节日的举行,往往都离不开运河这个场景。
元宵节赏灯走三桥,是旧时妇女难得可以在夜晚出门的娱乐活动。走三桥,要选名字吉利的桥,山塘街上的斟酌桥、望山桥和绣花桥,胥门附近的万年桥、来远桥、吉庆桥都是最好的选择。
春天一到,千家万户游船荡舟,最常去的便是虎丘山塘和石湖行春。邵长蘅《冶游》诗云:“二月春始半,踏青邀女伴。小桃虎丘红,新柳山塘短。”
端午,胥江、山塘、枫桥等地龙舟竞渡。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观者如云。
中秋佳节,虎丘山、山塘街、石湖都是著名的赏月之地。人们雇船出行,若是从山塘去虎丘,那便是“七里山塘七里船,船船笙笛夜喧天”。到了山下,大家弃船上岸,拿出美酒佳肴,席地而坐,箫笛竞起,歌喉轻展,也成就了虎丘曲会的佳话。而赏石湖串月,则是延续到今日的中秋传统活动。清代诗人蔡云的《吴歈》就描述了这样的场景:“行春桥畔画桡仃,十里秋光红蓼汀,夜半潮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湖亭。”
重阳登高是传统习俗,携家人登虎丘赏菊花亦是直到当代还在延续的民间活动。
船上听戏,画舫宴客
众多民间节日活动需要坐在船上,沿着运河进行。于是,在动辄一日的船上行程中,诞生了船菜。
沈朝初在《忆江南》中这样赞美船菜:“苏州好,载酒卷艄船,几上博山香橼细,筵前冰碗五侯鲜,稳坐到山前。”
当然,船菜的发展,更得益于运河孕育的繁华。明清时期,运河带来发达商业,让姑苏城的船菜因河盛行。运河上供宴饮游赏的船较宽,大的可容三席,小的可摆两桌;船舱有灶,酒茗肴馔,任客所择,而且对顾客实行“先期折柬”的预约办法,服务十分周到。
在艄舱之中,船家爆炒燎煮,炸熘烩焖,贵在精细。主宾们初到船上时,先奉上点心,至于菜品,有蜜汁火方、五香乳鸽、翡翠蟹斗、田螺塞肉、苏扇核菜、和合二鲜等经典菜品,还有鱼虾蟹鳗之类,在船上活捉活杀现烹。在长期的船菜发展中,苏州船菜已形成了以炖、焖、煨、焐这些火候著称的名菜,并且大部分以清淡为主,也成为今日苏州菜系中主要的烹饪方法。
那时候,坐在船中,除了可以品美食,赏风景,还能看戏。或许你想不到,传统上苏州人看戏也离不开运河。
旧时的苏州戏班不少,但不在戏院演戏。那时候,苏州人看的戏大都是在河道里的戏台上演绎,即在戏船上进行。
苏州城内外水道纵横,大运河连接着城内城外,人家依水而居,因水成街,因水成市,也“因水成戏”。船舫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和生活空间,使得船上演戏成为必然。
明代中叶以后,苏州虎丘山塘一带,盛行“卷梢(一种船名)戏”。这些戏船大都停泊在游人众多之处演出,船头当戏台,船舱做戏房。船头平台上张挂灯球,吊起帐幕,演绎着各种传奇故事。
观众们则驾着名为“沙飞”的小舢板,围在大船周围观看。“沙飞”不仅可当作看戏的包厢,还能用来请客吃饭。旧时苏州有钱人家举办宴会,常常租赁一条沙飞,在船上宴客,尤其是看戏伴以佳肴,更能让人尽兴。《苏州竹枝词》咏道:“银会轮番把酒杯,家家装束归人来。中船唱戏旁船酒,歇在山塘夜不开。”
如此想来,若是没了运河,没了游船,“靠水吃菜”的苏州人会缺少太多乐趣,“靠水吃水”的船家也会没了重要的营生方式。
匠人天堂,苏作精湛
运河交通发达促进了苏州城内手工艺的日渐精湛,金砖、丝绸、苏绣、玉雕、核雕、苏扇、缂丝、宋锦、明式家具……这座城里聚集了众多能工巧匠,他们将打造出的工艺品通过大运河“推销”到全国各地,也是真正的“靠水吃水”。
精美的丝绸和苏绣通过大运河一路北上进入宫廷,成为皇族女眷的心头好;清代,专诸巷玉工在全国首屈一指,技术精湛,朝廷干脆向苏州织造派做玉活计,连玉带工全都交由当地包办,再通过运河送入京城。其他手工艺,也通过相同的路线,一个个成为皇家御用。
据说当时,苏州城内的工厂作坊都是24小时生产,夜里也能听到工厂作坊的声音,尤其当年苏州东城的织布声“唧唧复唧唧”,日夜不停生产上供的东西。
这条“御用线路”又反过来提升了苏作工艺的水平。到了明清,皇帝甚至专门设立织造衙门来管理贡品织造。织造衙门对做工用材要求极其严格,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苏州手工业的技术能力和艺术造诣。
正是因为如此,苏州有着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技艺和工匠精神经过代代传承,也早已融入当代苏州人的生活,更使这座城市从古至今都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当代,运河的交通功能已经不那么重要,靠水吃水的基因,依旧存在于苏州人的生活之中。这份基因,少了一些功能性,却多了一些美感。
平江古巷内,居民摆弄着院里的花草,门内传来声声评弹。行人走过,或放慢脚步聆听,或举起手机留影;寒山寺边,孩子牵着父母的手,迎着春风看着运河夜景,懵懂吟诵《枫桥夜泊》;宝带桥边,朋友相聚,举箸享受佳肴,即便身在饭店而不在船舱,面前的苏帮菜依旧精致,窗外的风景也依旧秀美。
运河生活,其实没有走远。靠水吃水,早已变幻出更好的滋味。
殊不知,曾经靠水吃水的生活,是更加鲜明而有趣的。时代变迁,运河两岸改变了风貌,但改变不了让老苏州津津乐道的独特记忆。
悠闲饮茶,取胥江水
说到靠水吃水,人们第一个想到就是运河边的老茶馆了。旧时苏式生活里的惬意,正是属于“白天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节奏感。无论是盘门还是山塘,河边的茶馆都是苏州人的闲暇地。
顾禄《桐桥倚棹录》记载:“虎丘茶坊,多门临塘河,不下十馀处,皆筑危楼杰阁,妆点书画,以迎游客,而以斟酌桥东情园为最。春秋花市及竞渡市,裙屐争集。湖光山色,逐人眉宇。木樨开时,香满楼中,尤令人流连不置。又虎丘山寺碑亭后一同馆,虽不甚修葺,而轩窗爽垲,凭栏远眺,吴城烟树,历历在目。费参诗云:‘过尽回栏即讲堂,老僧前揖话兴亡。行行小幔邀人坐,依旧茶坊共酒坊。’”喝着茶,看着虎丘胜景,想象一下都是种享受。
更日常的喝茶方式,是去运河边的茶馆,盘门、山塘、阊门……走两步路,呼朋唤友,临水饮茶,好不快活。
此外关于这喝茶的水,最上乘的水源地之一竟是胥江。那时,老虎灶的老板会亲自摇船去盘门附近取水。如果老板没有这个功夫,就可以委托一种特殊的人群,即专门去胥江取水的贩子。
河邊洗衣,吊篮买菜
要说运河边的传统姑苏生活,除了茶馆能坐船去,还有买菜能在河上买。菜贩、鱼贩摇着船来,却不上岸,沿河叫卖。河边的人家想要买菜,只要说好价钱,将钱放入竹篮,用绳子系好递到船中,再等贩子将货物放入篮中,提上来即可。
许多在运河长大的苏州人,都还记得跟着奶奶蹲在运河边洗衣服的场景。前面的船只“气势汹汹”地势过,激起阵阵波浪,而岸边洗衣服的女人不为所动,继续拿着棒槌锤衣服。
不过,人们对水源的分类还是很明确的,喝的水从井里打,洗抹布洗拖把的,就近在河边解决。
沿河“乐活”,节日不断
如果说茶馆喝茶是苏州人日常的快乐,那么一年四季的民俗活动,则是苏州人算着节气翘首以盼的全城乐事。
许多民俗节日的举行,往往都离不开运河这个场景。
元宵节赏灯走三桥,是旧时妇女难得可以在夜晚出门的娱乐活动。走三桥,要选名字吉利的桥,山塘街上的斟酌桥、望山桥和绣花桥,胥门附近的万年桥、来远桥、吉庆桥都是最好的选择。
春天一到,千家万户游船荡舟,最常去的便是虎丘山塘和石湖行春。邵长蘅《冶游》诗云:“二月春始半,踏青邀女伴。小桃虎丘红,新柳山塘短。”
端午,胥江、山塘、枫桥等地龙舟竞渡。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观者如云。
中秋佳节,虎丘山、山塘街、石湖都是著名的赏月之地。人们雇船出行,若是从山塘去虎丘,那便是“七里山塘七里船,船船笙笛夜喧天”。到了山下,大家弃船上岸,拿出美酒佳肴,席地而坐,箫笛竞起,歌喉轻展,也成就了虎丘曲会的佳话。而赏石湖串月,则是延续到今日的中秋传统活动。清代诗人蔡云的《吴歈》就描述了这样的场景:“行春桥畔画桡仃,十里秋光红蓼汀,夜半潮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湖亭。”
重阳登高是传统习俗,携家人登虎丘赏菊花亦是直到当代还在延续的民间活动。
船上听戏,画舫宴客
众多民间节日活动需要坐在船上,沿着运河进行。于是,在动辄一日的船上行程中,诞生了船菜。
沈朝初在《忆江南》中这样赞美船菜:“苏州好,载酒卷艄船,几上博山香橼细,筵前冰碗五侯鲜,稳坐到山前。”
当然,船菜的发展,更得益于运河孕育的繁华。明清时期,运河带来发达商业,让姑苏城的船菜因河盛行。运河上供宴饮游赏的船较宽,大的可容三席,小的可摆两桌;船舱有灶,酒茗肴馔,任客所择,而且对顾客实行“先期折柬”的预约办法,服务十分周到。
在艄舱之中,船家爆炒燎煮,炸熘烩焖,贵在精细。主宾们初到船上时,先奉上点心,至于菜品,有蜜汁火方、五香乳鸽、翡翠蟹斗、田螺塞肉、苏扇核菜、和合二鲜等经典菜品,还有鱼虾蟹鳗之类,在船上活捉活杀现烹。在长期的船菜发展中,苏州船菜已形成了以炖、焖、煨、焐这些火候著称的名菜,并且大部分以清淡为主,也成为今日苏州菜系中主要的烹饪方法。
那时候,坐在船中,除了可以品美食,赏风景,还能看戏。或许你想不到,传统上苏州人看戏也离不开运河。
旧时的苏州戏班不少,但不在戏院演戏。那时候,苏州人看的戏大都是在河道里的戏台上演绎,即在戏船上进行。
苏州城内外水道纵横,大运河连接着城内城外,人家依水而居,因水成街,因水成市,也“因水成戏”。船舫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和生活空间,使得船上演戏成为必然。
明代中叶以后,苏州虎丘山塘一带,盛行“卷梢(一种船名)戏”。这些戏船大都停泊在游人众多之处演出,船头当戏台,船舱做戏房。船头平台上张挂灯球,吊起帐幕,演绎着各种传奇故事。
观众们则驾着名为“沙飞”的小舢板,围在大船周围观看。“沙飞”不仅可当作看戏的包厢,还能用来请客吃饭。旧时苏州有钱人家举办宴会,常常租赁一条沙飞,在船上宴客,尤其是看戏伴以佳肴,更能让人尽兴。《苏州竹枝词》咏道:“银会轮番把酒杯,家家装束归人来。中船唱戏旁船酒,歇在山塘夜不开。”
如此想来,若是没了运河,没了游船,“靠水吃菜”的苏州人会缺少太多乐趣,“靠水吃水”的船家也会没了重要的营生方式。
匠人天堂,苏作精湛
运河交通发达促进了苏州城内手工艺的日渐精湛,金砖、丝绸、苏绣、玉雕、核雕、苏扇、缂丝、宋锦、明式家具……这座城里聚集了众多能工巧匠,他们将打造出的工艺品通过大运河“推销”到全国各地,也是真正的“靠水吃水”。
精美的丝绸和苏绣通过大运河一路北上进入宫廷,成为皇族女眷的心头好;清代,专诸巷玉工在全国首屈一指,技术精湛,朝廷干脆向苏州织造派做玉活计,连玉带工全都交由当地包办,再通过运河送入京城。其他手工艺,也通过相同的路线,一个个成为皇家御用。
据说当时,苏州城内的工厂作坊都是24小时生产,夜里也能听到工厂作坊的声音,尤其当年苏州东城的织布声“唧唧复唧唧”,日夜不停生产上供的东西。
这条“御用线路”又反过来提升了苏作工艺的水平。到了明清,皇帝甚至专门设立织造衙门来管理贡品织造。织造衙门对做工用材要求极其严格,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苏州手工业的技术能力和艺术造诣。
正是因为如此,苏州有着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技艺和工匠精神经过代代传承,也早已融入当代苏州人的生活,更使这座城市从古至今都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当代,运河的交通功能已经不那么重要,靠水吃水的基因,依旧存在于苏州人的生活之中。这份基因,少了一些功能性,却多了一些美感。
平江古巷内,居民摆弄着院里的花草,门内传来声声评弹。行人走过,或放慢脚步聆听,或举起手机留影;寒山寺边,孩子牵着父母的手,迎着春风看着运河夜景,懵懂吟诵《枫桥夜泊》;宝带桥边,朋友相聚,举箸享受佳肴,即便身在饭店而不在船舱,面前的苏帮菜依旧精致,窗外的风景也依旧秀美。
运河生活,其实没有走远。靠水吃水,早已变幻出更好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