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wang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营造教学氛围;给予想象空间,激发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主张,读出自己富有创见的观点、思想,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
  一、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读书氛围
  1、人人参与畅所欲言
  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发扬教学民主,变原来的“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便于学生人人参与,轻装上阵,畅所欲言。如教学《课间十分钟》,当讲到“球台的四周围满了同学,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时,让学生回忆学校运动会时的情景,组织学生对啦啦队的表情、动作、欢呼声、加油声进行讨论。讨论时学生可以自由走动,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一时间,课堂上三五成群,有的站,有的坐,七嘴八舌,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形成人人参与的合作学习氛围。
  2、师生共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要打破束缚自己创新意识的枷锁,转变陈旧的教学思想,和学生共同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结尾,教师让学生回答狼向小羊扑去后的结局,有的说小羊被狼吃掉了;有的说小羊一闪,狼掉到河里去了;有的说狼扑向小羊时被猎人用枪打死了……只要学生的想法合理,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就敢于说别人没说过的话,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就会得到充分体现。
  二、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
  1、发现问题主动探索
  教师遇到学生挑战时要冷静,不要勃然大怒给学生当头一棒,要切实保护好学生“不畏权威”的思想,鼓励他们和教师“抬杠”,鼓励他们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鼓励他们敢于吹毛求疵,发现问题,主动探索,不要过分迷信课本和权威,培养他们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的精神。
  2、鼓励学生奇思妙想
  学生脑子里框框少。对成人司空见惯的事物能冷眼相看,提出一些新观点,有时在成人看来这是很幼雅的,甚至是离奇、荒唐的,但是教师要正确对待。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学生就提出“如果我是国民党军队的首领,我一定下令炸掉铁链,你红军再厉害,难道真的能飞过来吗?”对于这样的观点,作为教师不但要允许,而且要鼓励、引导。
  三、启迪学生想象空间,激发创新思维
  1、巧设问题开拓学生思维
  教材中选入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主要通过对事件的叙述或事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把小女孩的死安排在大年夜,并且写小女孩是带着微笑死去的?大年夜富人家的小孩可能在干什么呢?”学生通过联想、想象、脑海中出现了两幅图景:一幅是富家子弟的享乐图,另一幅是小女孩被冻死的悲惨图。学生一下子就感到那个社会的不平等。从而体会出作者对劳动人民同情的心理,这样不但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了共鸣,而且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课文学完后,学生的思维常索绕在故事中,教师要及时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如教学《龟兔赛跑》一课时,可以请学生想象小白兔跑到终点时的情景,补充故事结尾,也可想象第二次龟兔赛跑时的情形,续写故事。通过续编想象,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能加深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四、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教学按参考书照本宣科,缺乏创造,缺乏激情,千篇一律;有的教师认为阅读教学就是分析课文,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课文分析上,结果难以取得理想的效益和质量。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创新,要以对人的一生负责的态度去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要站得高看得远,有超前的意识,冲出应试教育的怪圈,树立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
  2、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往往让学生安安静静聆听并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这种仅靠被动地听讲,不去参与实践是无法培养学生的素质的。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让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动手动脑,自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践操作中,找出规律,提炼方法。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当讲到“中部凿井法”,学生对这项工程不甚了解,教师可让学生自由组合,一起思考,一起画示意图,通过合作学习,在想、做、说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难点也就很快解决了。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只要教师能以良好的师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多角度、多方法地与学生进行真切的交流,必然会出现教学相长、育人成才的新局面。
其他文献
随着语文课程以及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一系列改革,提问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启发式教学形式也发生着一系列变化,在使用提问法的过程中,有些教师进入了误区,使得提问法发挥不了或者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应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真正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友好对话,三者共同参与交流合作教学;沟通交往教学;民主平等教学;人人全面发展教学,从而达到师、生、文本三者情感上的共鸣,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的教与学通常会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也还存在着较多的误区。教师在教授学生英语词汇的时候让学生明确英语词汇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同时注意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英语词汇学习的有效性。  一、英语词汇教学的意义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重要部分,是语言学习的基础。通过词与词的连接才能够形成完整的句子,任何语言都不
初中语文课堂中作文写作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考试中作文成绩的好坏决定着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素有“得作文者得天下”的称谓,可见初中语文中作文写作是何等的重要。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更是我们了解世界,培养个人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必须的。通过写作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非常重视学生语文作文的写作训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所谓“教无定法”,但是有一点是一定要保证的,就是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注重严师的形象,教学上的互动单一化,这样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新课改的深入开展,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所以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一、关于“自主学习”的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彻底弄清自主学习的真正含
初中是人生成长中重要的一个阶段,加强这个阶段的德育教育,对初中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初中语文新课改目标中,德育渗透是提高初中生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本文即针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性教学进行分析。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弘扬我国优秀文化、吸收人类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涵盖的思想道德教育的
一、什么是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就是指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获得解决的一种方法。一般总是将复杂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简单问题;将难解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容易求解的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总之,化归在数学解题中几乎无处不在,化归的基本功能是:生疏化成熟悉,复杂化成简单,抽象化成直观,含糊化成明朗。说到底,化归的实质就是以运动变化发展的观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标的大环境逐步到来。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本中“课题”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和生动。在以前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忽视了课题学习的重要性,片面的认为课题毫无教学意义。但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方法的改革,对于初中数学中“课题学习”的研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那么,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课题学习”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一、增强教学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指出:“课堂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完善学生的主体性。”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学生围着教师转”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由“配角”转换成为“主角”。本文笔者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初中生内在能动性开展有效教学活动。  一、利用数学学科的丰富内容,挖掘学生主体能动学习情感  教学实践证明,良好
一、九九归一法能让新题用旧知近期一次听课学习中,老师课上的例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连结AC,点E为正方形ABCD内部的一点且△ABE是等边三角形,你是否可以在对角线AC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了实现数学课程这一基本理念,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作业设计方式,进行作业设计的改革。其中实施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有利于贯彻这一基本理念。“作业分层设计”是指教师在设计、布置作业(练习)时,根据不同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按照不同类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