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善于深挖教材内容,预设数学思想方法;引导经历过程,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借助趣味活动,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借助反思总结,提升数学思想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方法;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现己备受广大数学教师重视,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不但能够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还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会使学生发展终生受益。但是,有一些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较为浅显,往往是通过讲授式的形式直接将思想方法灌输给学生。而数学思想方法是隐含在数学知识之中的,这种为渗透而渗透的方式使得数学课堂本该完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可能会被忽略。其实,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的“灵魂”,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此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深挖教材内容,预设数学思想方法
教师备课的充分程度与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课堂教学效果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深挖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材,要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前进行预设,如,要考虑各教学环节怎样设计,选择哪种的教法和学法更适合,应该渗透何种思想方法等。
以“数的产生”(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一课的教学为例,教材中呈现了古人的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等方法,在这一些记数方法中都渗透了“一一对应”思想,如,数一只羊,就用一块小石头表示,数两只羊,就用两块小石头表示,这样,石子的个数与羊的只数一一对应;后来,各国选择以符号的方式来记数,最终一致选用阿拉伯数字记数。古人记数的过程蕴含着“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十分有好处的。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应该把“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并且,在引导学生“数数”“记数”等环节中进行落实,这样,就能够为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做好准备。
在有了一定的教学预设以后,课堂教学中,要把重点的数学思想方法向学生进行渗透,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课能够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比较多,但要特别突出地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将梯形进行转化,使之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图形,然后根据已知图形的面积公式对梯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推导,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转化思想”所带来的数学魅力,从而促使他们产生数学探究的热情。
二、引导经历过程,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若将数学思想方法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并不能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优势,更不会有深刻印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进行数学思考向数学探究的过程中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感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引导他们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学习新知,探究新知,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数学学习更高效。
以“用数对表示位置”(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为例,如果在教学中教师直接向学生呈现一个数对,然后,向他们解释在数对括号里被逗号分隔的两个数,首位数字代表列,第二个数字代表行,接着让学生进行练习便于掌握数对的含义,这样,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化接受,学习的效率肯定是低下的。笔者“研磨”这一内容时,情境设计改为让教师首先给学生展示一张他小学时的全班毕业集体照,然后让学生猜一猜照片中哪一个是小时候的老师。由于小时候和现在的“我”相比,发生的很大的变化,因此,学生并不能够很顺利地猜出来。此时,老师在黑板上板书(4,2)这一个数对,学生看到这一数对以后,纷纷开始猜在照片中仔细查找,最后顺利地找到了老师。老师能结合学生“找”的过程把“数对”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结合,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有效地建构了“数对”的概念。课堂效果明显改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让学生感受到“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思想。
三、借助趣味活动,体验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生理解与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是一个自主化建构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不能仅依赖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参与多样化的数学活动更加重要。
以“解决分数问题”(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年级上册)的教学为例,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总是要求学生应该选择 “数形结合思想”的方法绘画线段图,通过线段图促进学生们理解题意、解决问题。但是虽然教师苦口婆心的提醒,还是有很多学生做作业时会不主动地借助线段图去解决问题,一见到题目就列式,错得不明不白。有位老师在教学这一教学内容时,给学生出了一个数学谜语:“一个长方形里藏着三个小正方形,在这个长方形的上面还竖着一个小一些的长方形。小长方形旁边有三个圆,大长方形下面还有两个圆。请你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刚开始猜怎么也猜不出来,后来,有一些学生想到了“画图”,他们根据這个谜语的顺序,依次画出了图形,最后一看是一个“火车头”。此时,老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能够猜出正确的答案,他说:“如果光想是很难想出来的,对于这个谜语如果画一画,就很简单了。”有了这样的基础以后,在学习这一堂课时,学生结合线段图解决了很多有关分数应用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画线段图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以上案例中,教师创设情景独具匠心、开展活动引人入胜,学生从中受益,通过这样的形式有效地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能为以后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四、借助反思总结,提升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不及时地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进行总结,那么,他们对课堂上感知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很容易产生印象不深的现象。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进行及时反思总结,这样,就能够让他们对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提升。
还是以上文中“数的产生”一课的教学为例,学生对于数的认识过程经历了古埃及人记数符号、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直至“阿拉伯数字”以后。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最简捷的数字符号是哪一种?为什么?这样,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就会进行对比,对比之后学生懂得了“阿拉伯”数字的简捷,因为使用阿拉伯数字存在不同的数位,而且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都有区别。学生经过反思总结以后懂得使用符号,可以使数学变得简单明了,进而增强了对“符号化思想”的认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不是一日之功,小学生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课内渗透,促进学生感知、体会、内化、提升数学思想方法,并且还要注重把数学思想方法延伸到课外活动中,从而达到高效化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生宏.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吉林教育.2014(02);
[2]杨丽.让数学思想方法在学生脑海里“扎根”[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方法;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现己备受广大数学教师重视,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不但能够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还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会使学生发展终生受益。但是,有一些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较为浅显,往往是通过讲授式的形式直接将思想方法灌输给学生。而数学思想方法是隐含在数学知识之中的,这种为渗透而渗透的方式使得数学课堂本该完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可能会被忽略。其实,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的“灵魂”,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此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深挖教材内容,预设数学思想方法
教师备课的充分程度与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课堂教学效果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深挖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材,要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前进行预设,如,要考虑各教学环节怎样设计,选择哪种的教法和学法更适合,应该渗透何种思想方法等。
以“数的产生”(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一课的教学为例,教材中呈现了古人的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等方法,在这一些记数方法中都渗透了“一一对应”思想,如,数一只羊,就用一块小石头表示,数两只羊,就用两块小石头表示,这样,石子的个数与羊的只数一一对应;后来,各国选择以符号的方式来记数,最终一致选用阿拉伯数字记数。古人记数的过程蕴含着“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十分有好处的。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应该把“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并且,在引导学生“数数”“记数”等环节中进行落实,这样,就能够为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做好准备。
在有了一定的教学预设以后,课堂教学中,要把重点的数学思想方法向学生进行渗透,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课能够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比较多,但要特别突出地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将梯形进行转化,使之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图形,然后根据已知图形的面积公式对梯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推导,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转化思想”所带来的数学魅力,从而促使他们产生数学探究的热情。
二、引导经历过程,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若将数学思想方法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并不能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优势,更不会有深刻印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进行数学思考向数学探究的过程中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感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引导他们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学习新知,探究新知,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数学学习更高效。
以“用数对表示位置”(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为例,如果在教学中教师直接向学生呈现一个数对,然后,向他们解释在数对括号里被逗号分隔的两个数,首位数字代表列,第二个数字代表行,接着让学生进行练习便于掌握数对的含义,这样,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化接受,学习的效率肯定是低下的。笔者“研磨”这一内容时,情境设计改为让教师首先给学生展示一张他小学时的全班毕业集体照,然后让学生猜一猜照片中哪一个是小时候的老师。由于小时候和现在的“我”相比,发生的很大的变化,因此,学生并不能够很顺利地猜出来。此时,老师在黑板上板书(4,2)这一个数对,学生看到这一数对以后,纷纷开始猜在照片中仔细查找,最后顺利地找到了老师。老师能结合学生“找”的过程把“数对”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结合,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有效地建构了“数对”的概念。课堂效果明显改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让学生感受到“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思想。
三、借助趣味活动,体验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生理解与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是一个自主化建构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不能仅依赖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参与多样化的数学活动更加重要。
以“解决分数问题”(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年级上册)的教学为例,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总是要求学生应该选择 “数形结合思想”的方法绘画线段图,通过线段图促进学生们理解题意、解决问题。但是虽然教师苦口婆心的提醒,还是有很多学生做作业时会不主动地借助线段图去解决问题,一见到题目就列式,错得不明不白。有位老师在教学这一教学内容时,给学生出了一个数学谜语:“一个长方形里藏着三个小正方形,在这个长方形的上面还竖着一个小一些的长方形。小长方形旁边有三个圆,大长方形下面还有两个圆。请你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刚开始猜怎么也猜不出来,后来,有一些学生想到了“画图”,他们根据這个谜语的顺序,依次画出了图形,最后一看是一个“火车头”。此时,老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能够猜出正确的答案,他说:“如果光想是很难想出来的,对于这个谜语如果画一画,就很简单了。”有了这样的基础以后,在学习这一堂课时,学生结合线段图解决了很多有关分数应用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画线段图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以上案例中,教师创设情景独具匠心、开展活动引人入胜,学生从中受益,通过这样的形式有效地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能为以后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四、借助反思总结,提升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不及时地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进行总结,那么,他们对课堂上感知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很容易产生印象不深的现象。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进行及时反思总结,这样,就能够让他们对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提升。
还是以上文中“数的产生”一课的教学为例,学生对于数的认识过程经历了古埃及人记数符号、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直至“阿拉伯数字”以后。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最简捷的数字符号是哪一种?为什么?这样,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就会进行对比,对比之后学生懂得了“阿拉伯”数字的简捷,因为使用阿拉伯数字存在不同的数位,而且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都有区别。学生经过反思总结以后懂得使用符号,可以使数学变得简单明了,进而增强了对“符号化思想”的认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不是一日之功,小学生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课内渗透,促进学生感知、体会、内化、提升数学思想方法,并且还要注重把数学思想方法延伸到课外活动中,从而达到高效化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生宏.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吉林教育.2014(02);
[2]杨丽.让数学思想方法在学生脑海里“扎根”[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