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局限加人性弱点铸就袁氏悲剧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an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袁世凯去世后近百年来,关于他的传记、学术著作以及影视作品可谓汗牛充栋,近期出版的光明日报记者王燕琦的长篇历史小说《洪宪梦》有其独特价值。
  我认为王燕琦的这本历史小说有三点值得肯定。第一,史实层面言必有证,在历史场景的细节方面追求最大限度的还原;其次,保持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评价方面的克制,刻画人物尽量秉持中立客观的态度;再次,场景描写和人物对话都具有一种“民国范儿”,实为难得的历史小说佳构,亦可作为研究民初北京民俗风物的读物。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无法绕过的一个人物,不管对其如何褒贬,必须承认,他曾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他也是国、共两党官方史书中少有的取得一致性评价的人物:不过对其评价都是负面的,用来反衬另一个被两党褒扬的伟人孙中山。
  近些年,从学术界到民间,对袁氏的评价发生了变化,他那副“窃国大盗”的脸谱淡化了一些。然而,许多读史或治史者,还是不由自主地按照自己的好恶,来解读这一历史人物及其经历的历史事件。袁世凯和革命党的议和,确实促使了清室逊位,从而使中国避免了一场因改朝换代而引发的大流血,客观上有功于天下黎民。然而批评者总是强调他玩弄权术,一石二鸟,同时欺骗清廷与革命党;而褒扬者则强调清廷和平交权的结果,甚至有人认为若无后来的“洪宪帝制”,他的历史评价不亚于美国的华盛顿。
  《洪宪梦》撷取的时间段是民国四年(1915)夏到民国五年春这多半年,袁世凯在“皇帝梦”的诱惑下,一改平生审时度势的风格,步步滑入其人生的悲剧,在君主立宪派及阿谀奉承之徒的鼓吹推动下,演出了一出“洪宪帝制”的政治闹剧,又在梁启超、蔡锷等人的讨伐声中,被迫取消帝制,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万人唾骂的下场,结束帝制、创建民国的英名毁于一旦。
  后人读史,容易有“事后诸葛亮”的智力优越感。今天看来,袁世凯称帝是愚蠢至极,但若把自己放置在当时的历史场景中,一代枭雄如袁世凯,在各种因素的合力下,出“昏招”也并不意外。
  对袁世凯为什么要称帝,近百年来,史家做过各种解读。王燕琦避开了这类学理性的争论,而以小说家的笔触,运用历史考据与细节描写,描摹了一个个性鲜明的袁世凯,同时生动鲜活地铺陈了袁氏逆潮流而动的历史过程,由此也展示出了开历史倒车的政治逻辑。
  用书中人物梁启超的话说,君宪与共和,并无优劣之分。若能还权于民,权力能得到有效的制衡与监督,真君宪胜过假共和。然后在现实政治中,选择君宪还是共和,必须受制于历史之情势。这就是梁启超为什么在清末鼓吹君主立宪,而当袁氏以行“君宪”之名复辟帝制时,坚定地捍卫共和,因为梁氏能看清历史大势。清末“预备立宪”,国人还对清廷抱有幻想,立宪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亦有相当的合理性,此时若行君宪,或可以挽狂澜于既倒。然清廷当国者如监国摄政王载沣等人颟顸而自大,“皇族内阁”一出笼,令天下士民寒心,武昌起义枪声一响,共和成了必然的选择。从此,“君宪”之梦,覆水难收。袁氏的“洪宪梦”,可谓是一百年来中国艰难曲折的共和之路上一次试错,通过这次“试错”,在辛亥革命之后,任何一个强势的政治人物,哪怕他掌握了远甚于袁世凯甚至秦皇汉武的权力,也必须高举“共和”之旗。
  袁世凯所处的时代,以及他的经历,决定了他是中国从帝制走向共和的过渡人物。清末士林评价袁氏乃“不学有术”。他颇具政治智慧,然而其学养与儒学功底,远不如前辈曾国藩与李鸿章,因此所谓“君臣大义”,在他心中倒不是障碍,而对共和、宪政、民主这些现代政治学的概念,确是茫然不解。他是被历史的潮流推向“中华民国大总统”的位置上的,包括他在内,中国当时诸多政治精英并不知晓“共和”的精髓。以“术”之成熟老道在政坛沉浮数十载的袁世凯,无理想主义情怀,唯有利害之计较,面对“国体之争”这样中国第一号的政治问题,作为当局者,误入歧途亦在意料之中。
  当然,袁世凯的利害计较,不仅仅指皇位之尊荣、子孙之富贵,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代枭雄,他也有对国家利益的考量。袁氏与其同时代的人,包括北洋僚属冯国璋、段祺瑞等人,也包括政敌孙中山,乃至后来的蒋介石,面对中国疆土之广、人口之多、民生之苦、外患之重、体制之积弊的现实,认为中国需要一个强有力、高效率的中央政府和有威望的强势领袖控盘,乃是共识。
  袁世凯当了大总统后,皇权覆亡,共和草创,从制度层面至文化层面,在中国尚属刚刚起步,效率低下、积重难返乃情理中事。《洪宪梦》中第一章,袁世凯见英国公使朱尔典时说的一番话:“眼下所谓总统权力,其实尚不如当年我做直隶总督的权力便宜,办起事来处处掣肘,因此这些年办共和,也没有办出什么名堂来。”
  像袁世凯这样传统的政治人物,要办大事必须集权简直就是一种执着的迷思。袁氏败亡后,孙中山偏处南方一隅,处于军阀势力的夹缝之中,最后选择了师法苏俄,效仿其党国体制,以党领军,以军领政,党首掌握军权,以军力为后盾,用党的组织掌控社会各个层面,因此有了“军政、训政、宪政”的三步走计划。而袁世凯当大总统时,“十月革命”尚未发生,即便是天纵英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袁氏怎么可能无师自通,想出列宁、斯大林的套路?因此,对袁氏而言,如何集中权力维护国家利益,恢复帝制就是一种路径依赖。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历史局限”,袁氏无法突破这种局限。人普遍的心理是容易相信他愿意相信的事物,基于他这样的见识,那么无论是其长子袁克定,还是政客杨度,或者洋顾问古德诺等人,主张恢复帝制的言论就易入袁氏之耳。即便无书中所描绘的袁克定专门出版一张《顺天时报》来欺骗乃父的故事,袁世凯同样会相信恢复帝制乃顺民心应天意。——有了“心魔”,就会产生信息的自我屏蔽,“兼听则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历史局限和人性弱点叠加,是铸就袁氏悲剧最重要的原因。这是我读《洪宪梦》最深的感受。
  《洪宪梦》,王燕琦著,语文出版社2012年9月版,38.00元
其他文献
忙了好久,我主编的“品尚书系”终于在2013年8月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书系共包括六本,即:张颐武著《中国梦的世纪》、解玺璋著《五味书》、谢有顺著《消夏集》、李少君著《文化的附加值》、谭旭东著《我的书生活》以及我自己所著《未名湖畔的青春》。需要再次说明的是,我虽挂名书系“主编”,但正如我在该书的后记中所说,其实我只是丛书的版权总代理,仅仅是起到书稿的组织和出版过程中的一些沟通作用,其余的工作则都
现代生产方式和市场体系带来和推动的个人权利、民主宪政、理性化或驱魅、文化认同等问题从西向东强烈凸显,人们感受到社会存在与文化系统处于紧张之中。由于对中国来说现代性和全球化带有“外生”和“被动”的性质以及比较特殊的意识形态的背景,情况因此显得更加复杂。以蒋庆、康晓光、陈明等为代表的大陆儒家就是在对这些问题的回应中开始萌芽生长起来的(参见方克立:《大陆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分析》,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
母亲一生喜欢爱养花,什么花都种。那时,我家住在一个小四合院里,说是个四合院,实际上是一个大杂院。原本,那是个大户人家的庭院,弟兄三人,就前后贯通地建了三座小四合院。解放后,大户人家迁走了,四合院就膨胀起来。由于当时北京人口骤增,民用建筑又跟不上,于是,便都在四合院里搭建起一排排砖瓦小平房来,特别是唐山地震之后,这种临时搭建的简易房就更多了,把来往的通道都挤得仅可容身了。好在,院子当心还留出一个小小
今天所谓的“中国模式”,准确地说,应该是指向了中国经济的模式,因为关于这个国家的政治模式和社会模式,尚不明确。而经济模式,如果放在历史的流变中加以分析,并不新鲜。唯一可以强调的是,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置身于一个深度的全球化背景中,也许未来所有的变量,都在其中。如此一来,所谓“中国模式”的辩论,更多的可能仅仅是一个蔓延在街头巷尾的话题,一个人人都想参与,但人人都莫衷一是的谈资。好在历史陈列在此,让我们
受上世纪80年代后期蔚然兴起的文化热驱使,曾读过一些鲁迅先生的书信。一句“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警言,及其由此作出的推论——“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着实让当时偏好文化史的我兴趣横生。不过此论是褒是贬,未免有些困惑,也不求甚解。此后,循着葛兆光先生《道教与中国文化》从学理层面的探幽发微,就个中的一些内涵,渐有所思亦渐有所获。时隔多年后的今天,拜读师友蒋伟国先生赐赠的大著《中国道姑别样人生
自上世纪80年代海外汉学家夏志清对中国现代文学重新阐释以来,沈从文、钱锺书、张爱玲等一些作家作品引起国内学术界的重视。这些作家及其作品逐渐浮出历史水面,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们所关注。对这些曾被遮蔽的作家进行历史还原是治现代文学史研究的题中之义,而如何还原其文学史地位却又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任何一种人文研究,都应本着历史的、客观的精神,力求恢复研究对象的历史真貌。就文学研究来说也不例外,基于这
远山青青,春烟迢迢,赤水濛濛。  有一股神秘气息蒸腾在这逶迤一线的地方,有什么正在暗示我,有酒的醇厚。有香味。不是那种浓香,不是轻浮的香,不招摇,很深,好像蓄谋已久的,很厚。有的东西就是厚的,很厚,宽阔,神秘,深藏不露,但又无处不在。是的,不会张扬,自然而然,低空的、渗透的、感染的,或者有可能在土里涌动的。像蚯蚓,像三月沉重的苏醒,像根在延伸……我喜欢这样的气息,纠缠着人们,在天地间四处扩散,仿佛
毫无疑问,当今对屈骚以至整个楚辞的教学、注释、研究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即学术界常说的“新楚辞学”时期。“新楚辞学”的基础材料层面由三部分组成:传世文献、出土文物、民俗材料。“三点决定一个平面”——三部分像三根桩柱牢牢撑起了“新楚辞学”的基础,而这恰恰是过去楚辞学或根本缺失或极其不足的。  三部分中,传世文献仍然极为重要。所以自新时期以来,许多学者为之投入巨大精力,收集、甄别、整理、汇总、勘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高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   曾在某篇文章中看到说《课程标准》中“情境”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欧梵所著的《人文六讲》一书,从文学、电影、音乐和建筑入手,探讨人文在今朝的意义和价值,力图重新唤起社会的人文认知,读来发人深思。  在《人文六讲》中,李欧梵上来就向读者介绍了何为“人文”,他说:“人文指的是和人有关的东西。‘文’的古意是‘纹理’,也就是形式和规则,儒家传统也一向以‘人’和‘文’为依归,人文就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在他看来,人文由人与学问两部分构成,人文就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