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危机与转变

来源 :江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马歇尔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再未随时代变化而进行过整体的理论范式变迁,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的“硬核”、“防护带”均受到理论与现实的冲击。本文指出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及其在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中的表现,并进一步剖析了其危机发生的原因,从方法论、经验假定、研究对象等方面对其理论范式的转变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范式;主流经济学;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7)07-0069-05
  
  一、西方主流经济学得范式危机及其表现
  
  经济学范式危机是指经济学学科领域内人们基于经济实践对理论的冲击而不再接受至少是部分拒绝原来共同掌握的信念、价值标准、假设和定理的现象。主流经济学未随时代的变迁而进行整体的理论范式的转变,而是致力于在新古典主义以来所形成的所谓的主流范式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数理化手段对主流范式进行维护和巩固,形成了一个貌似强大、不可动摇的主流经济学的范式,但主流经济学范式存在诸多值得商榷之处。
  
  1、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防护带”的不断收缩
  自马歇尔以来形成的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最初由于其“防护带”要素与现实距离太远,在新生经济理论的冲击下不断收缩。充分竞争的假设首先由琼·罗伯逊和张伯伦的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理论打破,科斯的“交易成本”则表明现实世界中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是有成本的,打破了现实世界无摩擦的假设。针对凯恩斯以来关于未来不确定性的假说,主流经济学试图用完全信息假设将未来的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即假设虽然未来不确定,但是经济主体通过理性预期,将原来不确定条件下的经济决策转化为通过一定概率进行选择的确定性决策,以此为新的“防护带”来应对未来是不确定的现实的冲击。但是,完全信息假设仍然与现实世界严重脱节,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主流经济学的“防护带”再次收缩,以信息不对称作为新的假设前提,提出了“信息成本”概念,使其理论假说与现实进一步接近。但正如Famer指出的,主流经济学范式以信息不对称为前提的同时,仍然隐含着一个假设前提:只要经济主体愿意付出足够的信息成本费,就可以获得完全信息,从而把基于不确定性基础上的人的认知能力不足转化为信息成本约束。主流经济学范式通过对一系列假设前提向现实的还原,不断收缩其“防护带”,表面上摆脱了一场理论范式危机。但是,完全信息向不完全信息假设的收缩并未将主流经济学内部的分支完全统一起来,以威廉姆斯、诺思等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以及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以此为切入点,冲破主流经济学范式的“防护带”,对理性选择、稳定性偏好及均衡状态等“硬核”进行了艰苦而有效的攻击。凯恩斯提出不确定性时指出,不确定性就是不可能知道未来不可知的事情。随着类人猿向人类的转变,动物的心理转化为人的意识和认知能力。人的认知能力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主观反映,基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的理性选择也只能是有限的理性选择。由于人是“有限理性人”,使得经济主体无论付出多高的信息成本,也不可能获得完全信息。在主流经济学范式中表现为无论如何也达不到一阶最优,也无法找到唯一的均衡解。另外,主流经济学范式形成初期是牛顿力学的兴盛期,其核心硬核中的均衡解正是以经典力学作为自己的自然科学基础,并以经典力学的基本范畴作为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随着物理学从经典力学到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发展,经济学却仍局限于借鉴经典力学的基本工具范畴,也必然导致其在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时的局限性。
  
  2、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范式危机
  阿尔弗雷德·s·艾克纳认为新古典经济理论由四个核心要素组成:(1)建立在各个假定效用函数基础上的一组无差异曲线;(2)建立在各个假定生产函数基础上的一组连续的光滑的等产量线;(3)所有厂商和行业的一组斜率为正的供给曲线;(4)生产中所用的所有投入要素的一组边际实物产量曲线。这四组曲线都是一种先验的思想产物,因为无论是无差异曲线、等产量线还是供给曲线或边际产量线,都没有办法通过统计或经验的资料而求导出来,现实经济生活中很难找到这些曲线的经验支持。例如等产量曲线的内含是假定技术水平一定,生产者可以根据相对价格的变化随时改变劳动和其他投入要素的组合确定产出。实际上,在确定的长期时间(与短期不同)厂商如何组合投入要素,相对价格的作用并不清楚,经验表明,除非有技术进步,厂商通常是按相对固定的组合投入各种要素进行生产,而且其所包含的关系集比等产量线要复杂得多。再如无差异曲线,是以消费者行为理论为基础的,但这条曲线并不能由经验得来,我们知道,需求函数价格变量系数为负数,这一点并不需要无差异曲线才能够解释,例如当价格围绕长期正常“价值”波动时,居民往往会倾向于改变原先的消费者清单。此外,正斜率供给曲线至少在农业和采矿业之外很难得到经验支持,边际产量线则由于投入资本的不可测量和加总使得厂商的生产函数并不能得到经验证实。
  正统的宏观经济理论,除了以上面四个要素为基础外,还增加了IS-LM模型和菲利浦斯曲线。1937年希克斯在《凯恩斯和古典经济学:一种解释建议》一文中提出了IS-LM模型,解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和产量的决定问题,表面上把宏观经济学建立在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基础上,把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和微观经济理论体系融为一体。凯恩斯提出了不确定性,把经济活动放入历史过程中去考察,变静态分析为动态分析。他的理论分析是建立在未来假定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假定其他条件一定,未来和知识不变,货币及流动性是联系未来和现在的纽带。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则假定世界是确定的,未来是完全可以预知的,货币只是交换的媒介。二者的假定前提几乎是相反的,因此,希克斯对二者的结合造成了逻辑上的混乱。例如表现在IS-LM模型中,利率是作为一个自变量而非因变量,实际上,由于不确定性,利率是一个因变量。用IS-LM模型作为指导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假定其他条件一定,一般情况下会误导政府以为可以预期未来(至少可以预期短期),进而把利率作为一个自变量来使用,即由中央银行制定利率水平,而认识不到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利率作为资本的价格信号是随着不稳定的经济的变化而变化的,也是一个因变量,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很难根据需要制定出相宜的利率水平。
  
  二、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危机的原因剖析
  
  1、哲学基础的先天不足导致主流经济学成为“现象经济学”
  Peter,Urbach指出“经济学作为一种范式,最重要的恐怕要数边际主义的发展,尤其是主观效用价值论以及随之而来的边际分析方法”。后来经济学家从这个一般方法中选出一部分用以 构造其独立的范式,形成了主流经济学范式。以边际效用为核心的主观价值理论在对传统理论经济学即生产成本价值论进行批判的同时,无意中也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经济学的基本范式,并一直被沿用至今。可以说,没有边际革命就没有现代主流经济学范式的出现,当然更谈不上范式危机的出现。
  边际主义范式比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对经济现象更具有解释力,但是仅仅只限于揭示经济现象而非经济运行的本质规律。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作为一门具体学科开始正式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我们知道,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目的是揭示整个世界最本质、最一般的规律,经济学作为一门具体学科,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的局部,目的是揭示局部研究对象——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作为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具体学科,无论是哪种经济学流派、思想都有隐含的或不隐含的哲学基础,如亚当·斯密的重要哲学基础之一是边沁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哲学思想是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的不同,必然导致不一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影响经济学范式的特点各不相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哲学观,是由于人们对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回答不一样,有的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这是唯物主义;有的认为思维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这是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独立于人和世界之外的某种客观力量是世界的主宰;主观唯心主义则认为人本身的心理、思想、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其他的事物则是人的思想的产物。
  显然边际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以人和人的心理活动作为经济学范式的支撑点,虽然更人性化,其解释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经济活动的现象,但由于片面夸大人的主观心理活动对经济活动的决定作用,看不到人是现实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的主观心理的形成也是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反映。人的消费心理其实是在长期经济活动中形成的,是经济活动的结果而非原因,夸大人的心理活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颠果为因,从根本上说无助于把握复杂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从对经济学范式发展的一般影响看,则会使经济学范式的发展趋于僵化,越来越追求在原有范式基础上进行更为规范性的描述,表现为越来越规范的经济学范式和越来越优美但和经验世界本质规律越来越远的模型,成为一种“现象经济学”。从这一角度看,经济学数理化或工程技术化倾向是必然的。
  
  2、主流经济学方法论范式的独特性和不科学性
  Robert Kuttnet(1987)指出:“就方法而言,标准经济学高度抽象,倚重……数学和演绎,并不孜孜计较体制”,如果单纯进行理论分析,在一个相对封闭、静态的经济体系中,这种分析方法有助于对复杂的经济现实进行抽象的把握,也有助于经济理论体系的顺利构建。在假定前提的基础上进行演绎逻辑推理进而得到结论,仅仅从理论体系本身而言,这种分析没有问题,实际上这也是经济学范式不同于其他理论的独特之处。这种发端于李嘉图的抽象的演绎方法是独创性的,它指出了通向现代经济分析的道路,并产生了最终可能转化为数学形式的定理。但现实世界是一个复杂的多变的世界,现实的经济活动也是复杂的,为了理论分析的方便而先验地、武断地把现实经济活动中事实上存在的、并对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通过假定前提轻而易举地剔除掉,人为地把复杂世界变成了简单世界,这样通常会导致主流经济学提出的假定与现实严重脱节,由此推理出的结论即使科学,也是一种“片面的科学”。熊彼特把这种通过演绎高度抽象出来的经济模型直接应用于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的倾向称为“李嘉图恶习”,这种独特的方法论范式基本上不依附于除了从它本身的思想体系的内部逻辑中产生的原则以外的任何原则。
  分析到这里,问题仍然并不严重,问题的关键在于主流经济学在进行演绎推理时,往往把经验假定限制得很清楚,一旦得到结论,运用结论解释经济事实时,却会有意无意回避经验假定,把理论抬到了具有普遍解释性的高度,缩小抽象的结论和具体的运用之间的区别。主流经济学家擅长把复杂的经济现象高度抽象成很少的变量,然后通过对这些变量的解释进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运作进行诠释,从而把经济理论所描述的简单化的、理想化的世界同复杂的现实世界混淆起来。更糟糕的是这种建立在对现实世界高度简化甚至异化的经验假定前提下的经济理论被用于改变世界、指导经济实践时,一方面经济决策者由于理论知识的局限不可能看到所有经济理论的假定前提(主流经济学的许多假定前提是隐含的),往往会根据理论本身的结论去设计经济政策,从而会产生经济理论对指导经济实践的“适应误差成本”,有时,这种成本极高。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还是70年代的“滞胀”,都是有力的佐证;另一方面,主流经济学家出于维护巩固现有经济学范式的动机,也并不情愿帮助政策执行者分析其理论所面临的现实的限制条件,而是极力推崇理论本身的价值。这样导致了主流经济学的逻辑困惑和现实悖论,使其假设前提和经济现实运行严重脱节,从而在范式上出现了“历史性纬度、现实性纬度、复杂性纬度、人性纬度和批判理性纬度”的缺失。
  
  三、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的转变
  
  当经济学科内出现原来共同的信念、价值标准、假设和定理被怀疑,即产生范式危机的同时,往往也会出现经济学范式创新的契机。经济学范式的具体内容除了隐含在背后的世界观、价值观外,通常包括经济学方法论、概念体系、假定前提、逻辑结构以及研究对象,经济学范式的转变具体说也是这些具体内容的转变。其中,以方法论范式的转变最为根本,因为方法论的转变通常伴随着世界观的转变。
  
  1、主流经济学方法论范式的转变
  主流经济学独特的方法论在一个假定技术条件、制度条件一定、知识信息可以预知的静态的、封闭的经济体系中,仍然具有相当强的活力。但现实的经济体系都是开放的、发展的体系,因此经济学在进行逻辑推演的过程中所依据的逻辑前提应尽量接近现实的经验事实。事实上,西方经济学的每一次重大进步往往首先归功于对传统经济学的假定前提向现实的还原:之所以会产生“凯恩斯革命”,是由于凯恩斯修改了新古典主义者关于未来是可知的假定前提,提出了未来的不确定性,以不确定性作为逻辑前提,提出了三大心理定律,并依此构建了自己的宏观经济体系;张伯伦和琼·罗伯逊修改了市场充分竞争的假定前提,并依此发现了垄断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理论;科斯则修改了市场中无交易成本的假定,以交易成本和产权作为研究范式,开创了新制度经济学。主流经济学重要分支之——企业理论的每一次进步也是始于对传统企业理论假定前提的修正和还原:新古典主义中并无单独的企业理论,在厂商理论中假定企业是物质要素的技术关系或生产函数,契约理论修正这一前提,以 交易成本的存在为前提,提出了企业是一组合约的联结,从而更好地说明了企业的性质;奈特基于不确定性以及对契约理论关于企业内部所有成员的平等性、同质性假定的修改,指出企业内部成员的异质性假定和企业外部面对不确定性的假定,把企业看成是一种人格化的装置,建立了企业家理论,使企业理论前进了一大步。因此,我们不反对主流经济学通过抽象假定先把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简单化,在认识简单世界的基础上,再不断通过修正、还原假定前提,以使理论向现实世界逼近,从一般意义上讲也符合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世界、寻求客观真理的认识过程,我们反对的是其对现实世界的不加限制地进行高度简化和抽象,有时甚至为了理论构建的便利而异化对现实世界的抽象,使经济学带有浓重的空想色彩。
  经济学进行理论构建所依据的逻辑前提要尽量接近经验世界,这就需要转变主流经济学传统的方法论。借鉴引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尤其是马克思的认识论来帮助认识现实经验世界,以设定最切合实际的假定前提。马克思认识论强调人在认识现实世界的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因此人的认识首先是从实践世界中来,通过感性认识(感觉、知觉和表象)来获得对现实世界的初步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形成概念、作出判断和推理,形成对认识对象的理性认识,实现了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然后一方面用理性认识到实践世界中去检验、修正,经过多次的否定之否定的认识过程,最后才可以运用检验过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此外,在结合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原有的演绎的逻辑方法优势基础上,使演绎和归纳的分析方法相结合,以及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分析方法,在经济研究中导向于将经济系统和环境、认识主体和对象关系的内生化,重点去研究经济系统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和非线性特征。田国强指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规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1)界定经济环境;(2)设定行为假设;(3)给出制度安排;(4)选择均衡结果;(5)进行评估比较。这作为一般经济理论的规范分析并无疑义,但要使经济理论转变为经济政策,上述过程则不是一次完成即可,而需辨别逻辑结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到经验世界中检验和修正,通过修正,将上述分析过程多次重复分析,拓展其逻辑空间,最后才可能得出相对一般性的结论来。
  
  2、对主流经济学假定前提的现实还原
  主流经济学有各种各样的假设前提,例如“理性经济人”、“充分竞争”、“信息充分”假设等等。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现实中的情况与这些假设比较接近一些,但在我国,这些假设与现实有很大的距离。主流经济学在解释我国的经济现象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我国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大多数经济领域与成熟市场经济在自身特性和所处的外部环境上有很大差别,而这些差别在短期内又无法消除。因此,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来解释我国的经济问题有时难以得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新古典经济学在解释我国的经济现象时,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并不否认主流经济学范式的相对先进性和科学性,而是要主张在借鉴主流经济学的理论结论时需要分析清楚其前提假定条件与我国的经济实践是否相符。因此,这就需要对主流经济学范式的一些假定前提进行现实的还原。例如对理性经济人的现实还原:“经过抽象或公理化的经济人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支柱,成为不同学者甚至不同学派研究的共同出发点”㈣,后来一些“非主流经济学派”对理性经济人假定进行了修正,新制度学派提出了有限理性经济人概念,行为经济学提出了“有限理性、有限利己、有限意志力”的“行为经济人”(Mullainathan Thaler 2000年),后来其它社会科学分支又提出了人是“道德人”“社会人”“复杂人”等等,使得这一假定前提和经验世界中的人进一步接近。但是,这种修正仅限于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加上更多的约束条件,使其表面上看起来与现实世界的人更接近,实质上并没有能够对人的本质作出合理的解释。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体到经济活动中,就是人的经济行为从本质上要受到当时时期的生产关系的制约。在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下,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分工和交易基础上的竞争成为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市场经济中的个体此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为如果是利他而非利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经济个体选择了“经济人”行为是合理的。但如果人所处的生产关系发生变化,例如在原始公社的公有制初级形态条件下,由于并未出现分工和交易,合作而非竞争是当时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此时若把人定性为“经济人”并不合逻辑。私有制、市场经济都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定阶段,在此条件下形成的的“经济人”也只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可能概括人的全部本质。
  
  3、主流经济学研究对象范式的转变
  19世纪70年代以后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微观经济行为或人的行为,以消费者、生产者和生产部门为对象,研究如何获得最大满足或利益,巴师夏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马歇尔综合了各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提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物的学说;凯恩斯主义诞生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变成了宏观经济行为,突破了古典经济学只研究微观经济行为的局限。斯蒂格利茨指出:“经济学研究的是: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是如何进行选择的,这些选择又怎样决定社会资源如何被利用……表明当代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微观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行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指出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和自然界、人与人之间要发生联系,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个人行为,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而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应该是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同时,生产关系的运动变化要受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影响,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生产关系,也包括生产力以及经济运行机制和运行体制等。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内容上包含了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其研究对象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论是财富和财富增长还是微观经济行为、宏观经济行为的结合,实际上都可归到生产方式之中。例如,财富增长其实是通过交换关系来实现的;研究微观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行为的目的是通过资源配置实现产值最大化,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就需要创造各种经济运行机制,经济运行机制其实是生产力利用方式的具体内容而已。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比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现实更具契合力。但是,必须注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往往需要其处于较成熟的阶段,或至少其主要矛盾已展开,因此,其范式的构建往往系统而艰巨。
  
  责任编辑 陈孝兵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现象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应对由文化差异引发的沟通障碍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即增强文化差异意识;建立相互尊重的合作原则;加强员工跨文化培训;进行文化整合,创新企业文化。  关键词:国际商务沟通;文化差异;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7)12-0114-0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界、跨文化的商务
期刊
湖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徐旭阳教授所著《湖北国统区和沦陷区社会研究》(以下简称《社会研究》)于2007年5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依据翔实的史料,较为完整地复原了湖北八年抗日战争这段沉重的历史,从社会史的角度探询了抗日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该著的出版不仅填补了湖北抗战史和湖北地方社会史研究的空白,而且对全国抗战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具有重要的意
期刊
为了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共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的“十月革命与东方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于今年9月23—26日在南京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日本、澳大利亚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就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的性质和特点、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十月革命与东方社会主义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
期刊
摘要:林清玄的散文创作,将艺术视点、美学视角和文化视界相融合,对水体进行了丰富的诗意表现、睿智的美学观悟和深切的文化沉思,并且注重追求水与人、水境与心境的和谐圆融的自由境界。强调由心河的溯源进向到心灵家园的寻找,由心灵家园的寻找提升到文化母体的归依,因而有着深邃而隽永的哲理思致。  关键词:林清玄散文;水意象;以水致思;追寻心源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
期刊
1930年代是中国新诗的黄金时代,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两条诗歌流脉,分别由以殷夫、蒲风为代表的“左联”作家和以戴望舒、卞之琳领衔的“现代诗派”承载,各自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对这一时期诗歌的研究近些年已成为诗评界的热点话题。只是由于“诗歌回到本体”研究思路的被推崇,使现代主义诗歌备受宠爱,而对意识形态色彩浓郁的左翼诗歌研究则相对冷清。  事实上,回归诗歌本体并不意味着要舍弃诗歌发生的文学场域和历史语境,
期刊
摘要:闻一多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从1920年代起就发表了不少关于他的诗歌作品及诗歌理论的评论性文章,近几十年来,有关闻一多研究有了较全面的推进。本文从诗歌作品、诗歌理论、诗人比较等几个方面,对改革开放30年来出现的有影响的闻一多研究论文和著作进行分类介绍,并做简要评析。  关键词:闻一多诗歌;诗歌理论;中西文化;诗人比较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决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思想宣传的过程实际上是宣传者与受众双方合作的过程,鉴于公共空间视域中的大众传播,视公众为必不可少的传播要件,因而聚拢民众是基于该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之前提基础。媒体要聚拢民众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就应当确立“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理念,强化自身公信力;加强媒体监督,当好公众利益的守夜人;搭建互动平台,提高媒体对公众的亲和力;
期刊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加速推进,大学生消费问题已进入社会公众关注的视野。依据调查数据,运用统计方法,从家庭经济状况入手,我们可以认识到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种带规律性的现象:一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经济来源靠家庭提供,二是大学生消费水平与家庭经济状况显著相关,三是大学生在社会交往消费上具有相同的消费倾向,四是精神消费正在逐步进入大学生的视野,五是大学生总体的消费处于理智状态。有鉴于此,家庭、学校、社会
期刊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个过程中,“20世纪80年代后”是一个有其明显特点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主要是:回顾和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过程、基本经验,对邓小平理论进行全面、科学、深刻的概括,形成了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回答什么问题、怎样回答问题”的理论范式;突出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20世纪80年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
期刊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范例进而扩展成为全球理想的经济无限增长模式和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造成了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导致了人的异化(包括异化劳动、异化消费和异化需要)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引发了生态危机。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务之急是“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本质的见解出发,努力揭示生产、消费、人的需求、商品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     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