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归去来兮,马大哈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vig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多年前,先锋作家马原放言“小说已死”,叙事实验在一个转角处搁浅。时光轮回至今天,二十多岁的马原已经成为59岁的马原,他带着新书《牛鬼蛇神》重回文坛,带着他的叙事眼光再作小说。于是,他的离去、归来便成为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
  7月,“马原归来——我会再写二十年”新书推介活动在厦门“不在书店”进行。马原乐呵呵说,他会再写二十年,因为自从生病以来,生命反而多了惊喜。还要写一部自传,活了一甲子,也到了该总结自己、回望自己的时候,自传的名字就叫《<马大哈>自传》。说完,端起一杯可乐,凝视着窗外,一片绿意盎然的世界。
  一个命题引发的争论
  “大概11年前,我在大学讲课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我想到这可以是一个命题,就是小说死了,至少是作为公众艺术的小说已经死了,作为博物馆艺术的小说也许还会存在很长时间。”公众艺术的小说,在马原看来,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死了,“经典意义的,大众的,公共的小说已经死了。”
  马原问:“你能想象现代的人在手机上读《战争与和平》吗?”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最大的变化则是由媒质带来的变化,原来承载小说的媒质——纸媒,将逐渐退出我们的生活。“遗憾是不争的事实。以后小说的命运就是做这个抱残守缺的事情,吃饱了没事干,逛逛博物馆,或者不去博物馆,找一本《牛鬼蛇神》这样的小说看一看,找一本《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小说看一看。”
  因为“小说已死”,所以马原离去。作家王蒙说:“不是小说已死,是马原的小说死了。”对于离去,马原也有话要说:“一直在写,却一直没完成。事实上,我从未放弃过写小说。二十年前,突然把小说这个手艺丢了,我努力过,却怎么找都找不回来,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一直在尝试。”
  直到2008年,马原被诊断出肺部肿瘤,身体和精神跌入人生的最低谷,病痛及康复所带来的一系列思考改变了他对生命的看法。从2009年2月开始,马原开始写作《牛鬼蛇神》,花了9个月的时间完成。他的离开,是淡出圈子的另辟蹊径,是绝处逢生的柳暗花明。他的离开,只为了再一次的归来。
  小小得意的“0”
  小说《牛鬼蛇神》的目录借用《道德经》数字排列的顺序,共分四卷,每卷四章,分别为第三章、第二章、第一章、第0章。从第一章开始读亦可,从第三章开始读无碍,索性把第0章舍去不读亦无妨。有人说看不懂,有人说挺有意思,有人说形式先行的痕迹太重。
  对这种归“0”的叙事方式,马原建议回到游戏层面去看这个问题:“我做这个故事排列的时候,自己心里可得意了。”《道德经》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无即是零。
  “我特意借用《道德经》数字排列的游戏,它用最大的数字‘三’把整个世界都描述了。我不可能在‘三’这个数字之内把整个故事排列都完成,但是我用这个方法就等于是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对不能够解析的事物有兴趣,所以采用这种叙事方式。“所有的解析在艺术领域、在神学领域,都特别乏力。所以我说,一个好的艺术家,他要做的事情应该是对不能够解析的那部分事件有更强悍、更鲜活的再现和描述。这也是我作为小说家,一辈子全力以赴的方向。我做得好不好,由不得我说,最终须由读者说了算。”
  1980年代的读者仍然记得“先锋五虎将”,毕竟那个年代的先锋形式确实曾有力冲击过他们的阅读视角。至今,有人质疑,《牛虎蛇神》形式与内容的分离。马原回答:“我的形式一定服从于我对内容的表达。”精彩的故事以及有趣的讲故事的方式,这世上的小说,至少是马原的小说,“没有只有形式的形式。”
  与小说有关的日子
  《牛鬼蛇神》讲述了两个少年一起长大的故事:1966年大串联开始相识,而后二十余年里始终保持通信,并从沈阳、西藏和海南出发,相互访问。马原表示他的小说不符合文革、伤痕、自传这些标签,他要描写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思考,青春期的撕裂,“我要在我的写作生活之外去寻找神迹”,甚至“我愿意把我之前的所有小说写作都当成是这一本书的准备”。
  小说尽管借用了自己的生活经历线,但主要还是玄想。马原认为小说的主角是李德胜,他是一个纯粹虚构的人物,价值关注点全在他身上。一位读者问为什么不给李德胜一个好的故事交代,马原说:“我讲他女儿的故事,还有比这更好的结果吗?如果一个故事讲到他生命的延续,讲到他的孩子,他的孩子不就是他的延续吗?”
  在归隐的二十多年里,马原当过记者、导演、演员、开发商,但觉得这些一如游戏。真正走心的除了写作,就是当老师。他最着迷林散之,一生聚徒教授,那是他最羡慕的情状。于是12年前有机缘成为同济大学的老师,“认认真真地做了许多年老师,看那六本厚厚的学术著作,觉得还是能够告慰内心。在当老师的时间里,觉得没虚度,还是很宽慰,很满足的。”
  同是写小说,小说家也分很多种。马原说其实特别羡慕畅销作家有那么多读者,但是他们也有自己不羡慕的地方。“比如金庸,门槛就很低。金庸以他特有的立场写他的故事,他就是想要写有数以百万读者的书,我个人以为这也是非凡的本事。但我看金庸就不是特别喜欢,相比之下我会觉得简陋、模式化,这样的小说没有意外,所以写小说的人不大当金庸是回事。”
  聊到受读者欢迎,马原谦言:“我怎么敢说我自己的小说受欢迎,像金庸的小说,那才叫受欢迎。我们这种作家,从来就是小众作家,初始就是做博物馆艺术的作家。”又不好意思地笑说,“有人说,‘马原是作家的作家’,真正喜欢我的作品的,大部分都是写小说的人。喜欢把世界看得复杂的人群,会喜欢看我的小说。”
  我与死神有个约定
  病痛缠身的时候,马原曾与死神有个约定。他说:“我不知道它会给我多长时间,三年还是三十年,我先当它给我三年。去年就是我约定的第三年,第一个时间段已经过去了,我就大胆地讲,我还有二十六年的寿柱。”
  当马原逃离医院,拒绝手术并拒绝继续治疗,他回到他太太李小花的家乡海南,每天喝好水,骑自行车,晒太阳,生命的奇迹一次次降临。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得他整个人生重新回到灿烂、宁静的状态,尽情享受初生的喜悦。   马原最近迷上了西双版纳,这也是跟死神有关的暗示。上海撒娇派诗人默默曾认真地说,要在西双版纳的南诺山给马原过百岁生日。马原相信他是一个很神的人。还有一个上海装饰艺术家朋友,举家迁往西双版纳守山炼丹,他说马原花了一甲子的时间才找到南诺山,他和南诺山的缘分还有一甲子。相信冥冥之中有神相佑,马原说自己将在那里度过他的余生,“南诺山,是我下一个回合,我落脚的地方,我把它称之为落脚地。”
  谈及西双版纳、西藏、海南等地近些年日益渐长的旅游商业化,马原直言:“这跟我没关系。无论我去哪里,都不是以一个游客的心态。我走到哪里,我愿意观看,用眼睛讲故事。我最初三年,关于西藏的小说,都是说看到了什么,以眼睛的方式去生活。包括这个小说里面也带了我很多西藏生活的印记,海南生活的印记。”
  “人是为什么活着,就是为你周边的一切活动。西藏,曾经让我那么激动,给了我那么多灵感。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西藏不就是我当时活着的理由吗?就像现在海口的海甸岛,不就是我生活的理由吗?我的家就在那里,我出门、骑车、买菜、带儿子玩沙子都是在海甸岛上。它就是我的‘生于斯、长于斯’,环境本身就是生命的理由。我觉得如果没有属于你个人的环境,也就没有你生存的理由。”
  马原的归去来兮辞
  在学生的眼中,马原“不怎么潇洒,言辞很笨拙,不过学生也都知道当老师的马原是一个一辈子着迷于阅读的人。”在朋友眼中,马原显然健谈多了,他的小说也是独特的。韩东在微博里说:“马原仍然是马原,当年你独特的小说方式让人震惊,今天也一样。”
  隐去又归来的马原依然在过自己隐居期的慢生活,不知道网络小说是什么,也很少看活人的作品。笑称“有代沟”的马原,说自己看不懂儿子爱读的《哈利·波特》在讲什么,也看不懂《第一次亲密接触》这样的网络小说。离开文坛二十多年,马原不再关注当代的文坛,“我已经不写小说了,就不在这个圈子里混了。实际文坛发生的事情,我不太知道。”对新生代的作家,曾尝试去阅读,而结果只能感慨有代沟。
  须知平静的读书时光是美好的,“我今天还是过这种生活,还维系读纸质本的慢生活,看书和写作,这种生活已经持续一生了,我没有打乱它。在个人能够支配的时间里,晚上一点钟睡觉,早上七点钟起床,如果不太累,白天没有午睡。”对马原来说,读小说最好的时间是冬天的太阳下,自己有一杯茶,一边读,一边让心平和下来,然后才有可能去体味那些虚无缥缈的,比如艺术的,宗教的。
  回忆起三十年前发表《冈底斯的诱惑》,再看今天的新书出版排场,马原感慨如梦般恍惚。“那时候有点美梦成真,这个回合有点像一场梦。我把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手艺丢掉了,安身立命的手艺丢掉了,现在我又把它找回来了。我喜欢那个称呼,归来,或是再生,这是我今天还能够享受小说,能够和媒体朋友面对面的理由。”
  “归”字从来都是一个哲学命题,归往何处?
  “对文坛而言,识途的老马归来。对我个人而言,我从没离开。”马原认为这次是运气好,完全是生病带给他的幸运,让他能再次回到小说。他坦言:“马原归来,马原的信心不足。因为60岁的马原不可能再做20岁、30岁的马原做的事了。”
  对于现实生命的归向,马原说自己在倡导一种绿色安葬方式,鼓励大家把骨灰埋在树下,不要墓地,回归树林。这是对人类“从哪来,回哪去”的一个具体回答,也是自己灵魂的一种安居方式。
其他文献
成立于1977年的台湾信谊基金会,三十年来一直为年轻的父母们提供有关学前教育的新信息,唤醒父母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的意识,提倡发现学习及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观,呼吁亲子共读,寻求最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  2005年夏天,南京信谊儿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依托于台湾信谊基金会而设立,力求把台湾信谊基金会的儿童阅读理念与成熟经验带入中国本土。南京信谊致力于中国本土原创图画书的编辑出版事业,将具有中国文化面貌的儿童
期刊
饮食是文明的起源,而饥饿又是饮食的动机,要勉强说文明是饿出来的,恐怕既富争议性,却又难以驳斥,因为“摆脱饥饿”可以说是人类演化的诱因。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及研究饮食文化多年的学者高成鸢,她的新书《从饥饿出发》以“饥饿”作为中国人饮食甚至中国文化的源头,可谓道出了大家一直都知道却又不愿说出的事实。  人类历史总是充满自然灾害,如饥荒、水灾等,而中国自古以来发生灾害的次数又比欧洲多得多,这些灾害加上兵燹
期刊
廖伟棠常被媒体称为“001号回归诗人”。因为廖伟棠的父亲是香港人,母亲是内地人,廖伟棠十岁起开始排队申请赴港,直到香港回归后,新的移民政策出台,才成为“港人内地所生子女001号”,获准入港。  到了香港之后,他的生活境况大不同。廖伟棠原先在珠海电视台工作,不但工作轻松,而且收入颇丰。到了香港之后,只能同弟弟妹妹挤在一间房子内。他原是跟电视台请假一个月,并没有留在香港的打算,但迫于家庭的生活压力,只
期刊
女儿经常抱着我的脖子,对我说:“爸爸,你是上帝送给我的最好的礼物!”这如同天籁的话语,是对一个爸爸的最高奖赏,也是我和女儿6年来共读图画书的结晶。  我女儿现在6岁多,我和她一起读书最早的照片记录,是女儿2个月零4天大的时候,我给孩子看《婴儿画报》,后来,还给孩子读过一些唐诗宋词三字经等等。  我至今还记得,刚刚知道绘本(也叫图画书)这个词,第一次看到绘本的时候,给我的震撼。那是在女儿快2岁的时候
期刊
7月2日,译言网正式发起“译言古登堡计划”。在官网上,译言这样介绍这个项目:“这是一个长期的、多语种的、开放的协作翻译项目”。遵循开放版权、协作翻译和数字出版的流程,译言将网罗除英语外的其他主要语种(包括德、日、法、西等)和个别小语种著作,将更多的外语文学佳作介绍给中国读者。  译言网于2006年中上线,由三名在美国留学的清华毕业生创办,并于2007年正式成立公司开始商业化运作,定位于用翻译的方式
期刊
“淡定”,台湾这两个月从网络爆红至实体世界的两个字。茶界有诗人命名的“淡定红茶”,其实在书市也早已“淡定”多时,既有已故作家曹又方的疾病志《最美的战役:淡定、积极、重生》,复有弘一大师《淡定的智慧》。“淡定”被解释为冷静、镇定,是为一种思想境界,一种可修练的能力、态度,就在“幸福”已经被用到旧用到烂用到新鲜感褪尽之际,“淡定”横空出世,一夕之间取代了“幸福”。有着情绪波动的“幸福”还不如面对一切皆
期刊
A  哈姆雷特也爱疯: 数位书房的哲学家  作者:威廉·鲍尔斯 译者:郭凡玮  出版社:智园  出版日期:2012年7月  如果有一天,科技让家人消失了。  转身遇见柏拉图、赛尼加、古腾堡、莎士比亚、富兰克林、梭罗的身影,只要我们知道何去何从,这将是个完美的时代。  “要去哪里?问问你的iPhone吧!”  “iPhone真的能够拯救人类吗?”  “离开人群,到城外去好好思考几个钟头吧!”  
期刊
绘本(或曰图画书)是幼儿文学的代名词,绘本的主要读者是幼儿。世界上广受幼儿喜爱的经典绘本,比如“脏狗哈利”系列、“好奇的乔治”系列,无不是理解幼儿心理,表现幼儿情感,洞察幼儿愿望的作品。深入抵达幼儿的心性,是经典图画书的不二法门。本文中,我以日本马场登的“11只猫”系列绘本为例,来谈绘本的表现幼儿心性这一问题。  “11只猫”系列绘本的漫画风格的画非常生动,富于容易被幼儿理解的表现力。文字故事也好
期刊
千禧年前后,外国童书开始零零星星被引进到大陆,直至2006年达到了风起云涌的高峰点,益智、百科、科普等各类优秀童书大举进入,但在那时候,绘本类仍然是小众的高端读物。  现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下简称“三联书店”)绘本编辑、“三联绘本馆”绘本项目主管的刘杨,当时刚进入出版行业,担任童书的版权策划编辑,在工作中第一次接触到绘本,也为当时的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一套艺术绘本。  2009年,三联书店成立
期刊
想象中,童书创作者似乎比较能抵御俗世的污染,保持孩童的眼光看世界,所以才能创造一个大人未必懂得、但孩子肯定心领神会的二次元世界。但在现实的磨砺中,要怎样维持单纯的心?  当谈到绘本创作者最重要的养成时,从事了近30年童书插画工作的何云姿说:“要对日常生活很细腻地观察;要常常从不同的领域去丰富自己,例如旅行、阅读,这些都可以扩充视野,多角度地看不同的事物;还有就是学一些跟自己完全不同领域的东西。不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