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园林生态设计是要把人与自然、环境更紧密联系在一起。它表达了人类渴望与自然亲近、并与自然融合共生的愿望。随着公众生态意识的增强和生态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园林生态设计手法的探索也在持续进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在这些设计手法中得以表达。无论过程或结果,无论表象或本质,它们都体现了设计师对人与自然之间生态关系的思索与探究。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设计;风景园林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一、风景园林生态设计概念
1、生态设计
“设计”是一种将人的某种目的或需要转换为具体的物理形式或表达方式的过程。它是人类有意识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以满足预想的需要与欲望心。著名景观设计师斯图亚特•考恩认为:“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存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2、风景园林生态设计
风景园林是人们在城市中得以亲近自然,享受户外生活的场所,在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中,人类处于设计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地位。设计要素包括山水地形、建筑、植物和水体、具有很大的人工成分,维持它正常运转的能源、物质均来自于园林景观生态系统外部,所以说它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不稳定性。无论是人工建造的园林,还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财富,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生命的存在,能够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循环。
二、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主要生态学理论
1、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等,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结构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城市中的生境条件比较恶劣,环境资源比较匾乏,物种通过本身一系列的相应变化来增加自己的适合度,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从而保持系统的稳定。群落中物种多样性尤其是遗传多样性越高,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群落抗干扰的能力和维系自身动态平衡的能力也就越强。景观生态学中强调景观的异质性可提高物种总体共存的潜在机会。因此在现代风景园林的构建过程中以生物多样性原理为指导是其最基本的前提。
2、互惠共生原理
互惠共生又称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共存、双方获利。如地衣即是藻与菌的结合体,豆科、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的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一些植物种类的分泌物对加一些植物和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英、白蜡与九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应用植物间的这种相互关系,能有效地促进群落的稳定。
3、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理论已在种间关系、种的多样性、种群进化、群落结构、群演替以及环境梯度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植物生态位的配置,这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
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学习性与生态环境条件,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合理地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或种内的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于种间互补,既充分利用光、温、水、气及养分等环境资源,又保证了群落和景观的稳定性。
4、 生态调控原理
生态调控是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研究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的城市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中心事物是生物群体,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消极地适应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环境,因而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演替,无论是生物种群的数量、密度的变化,还是生物对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适应,均表现为“通过自然选择的负反馈进行自我调节”的特征。在生态园林这一生态系统中,由于人的社会性与能动性,表明了它同自然生态系统间的重大区别,它可以通过人类进行有限度的协调,使系统的生态效益最高,使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协调,使系统更加适应外部环境。
三、生态学理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主要应用
1、 应用生态学原理,保护利用场地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或尽量少受人类的干扰,现有场地往往经过很长时间已经形成了新的动植物生态系统。在景观改造时,根据生态平衡原理,要充分的保护利用,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尽可能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组织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去。主要手法有:
1.1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
乡土植物是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它们是最能适应当地大气候生态环境的植物群体。除此之外使用乡土物种的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能促使场地环境自生更新、自我养护。
1.2尊重场所自然演进过程
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该场所中的人的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常常不会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作为风景园林设计者应尽量保留原场所的自然特征,如泉水、溪流、造型树、已有地被、及名树、古木、水、地形等,这是对自然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和尊重,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成本,又能避免为了过分追求形式的美感, 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
2、以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为理论的植物配置的设计
2.1植物材料的选择
提高城市园林植物生态功能,应尽可能地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对于构建城市生态园林,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应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在植物材料选择时,应该因地制宜,发挥不同植物的各自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生态条件,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选择。
2.2选用生态效益高的植物
不同的树种其生态作用和效益也不相同。因此,为了提高植物造景的生态效益就必须选择那些与各种污染气体相对应的抗性树种和生态效益较高的树种。
2.3遵从生物多样性原理,模拟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
建设城市生态园林要充分利用生态学原理,應考虑到植物的层次性、多样性以及各树种间和草木间群落的稳定性等问题,特别是针对树木间的生化相克和对人体产生过敏或有碍健康的各种问题都应考虑周全。不同植物配置在一起除考虑不同功能区的条件外,还应考虑植物相生相克性、阴阳性、观赏性,病虫害的交叉性,以及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整体功能性的发挥等都是配置园林植物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乡土树种生命力和适应性强,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暴发,常绿与落叶树种分隔栽植能有效地阻止病虫害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耐阴灌木树种与喜光乔木树种配植,在增加土地利用率的同时,显著提高园林绿化的综合效益。
3、以循环为主的水的设计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从生态因素方面对水的处理一般集中在水质的清洁、地表水循环、雨水收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水的动态流动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方面。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利用湿地中大型植物及其基质的自然净化能力净化污水,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大型动植物生长,增加绿化面积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有利于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
结束语
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风景园林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风景园林的形象。风景园林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
参考文献
[1] 欧百钢.对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与发展问题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3(2).
[2] 谢绮云.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4) .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设计;风景园林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一、风景园林生态设计概念
1、生态设计
“设计”是一种将人的某种目的或需要转换为具体的物理形式或表达方式的过程。它是人类有意识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以满足预想的需要与欲望心。著名景观设计师斯图亚特•考恩认为:“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存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2、风景园林生态设计
风景园林是人们在城市中得以亲近自然,享受户外生活的场所,在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中,人类处于设计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地位。设计要素包括山水地形、建筑、植物和水体、具有很大的人工成分,维持它正常运转的能源、物质均来自于园林景观生态系统外部,所以说它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不稳定性。无论是人工建造的园林,还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财富,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生命的存在,能够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循环。
二、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主要生态学理论
1、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等,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结构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城市中的生境条件比较恶劣,环境资源比较匾乏,物种通过本身一系列的相应变化来增加自己的适合度,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从而保持系统的稳定。群落中物种多样性尤其是遗传多样性越高,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群落抗干扰的能力和维系自身动态平衡的能力也就越强。景观生态学中强调景观的异质性可提高物种总体共存的潜在机会。因此在现代风景园林的构建过程中以生物多样性原理为指导是其最基本的前提。
2、互惠共生原理
互惠共生又称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共存、双方获利。如地衣即是藻与菌的结合体,豆科、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的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一些植物种类的分泌物对加一些植物和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英、白蜡与九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应用植物间的这种相互关系,能有效地促进群落的稳定。
3、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理论已在种间关系、种的多样性、种群进化、群落结构、群演替以及环境梯度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植物生态位的配置,这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
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学习性与生态环境条件,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合理地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或种内的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于种间互补,既充分利用光、温、水、气及养分等环境资源,又保证了群落和景观的稳定性。
4、 生态调控原理
生态调控是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研究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的城市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中心事物是生物群体,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消极地适应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环境,因而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演替,无论是生物种群的数量、密度的变化,还是生物对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适应,均表现为“通过自然选择的负反馈进行自我调节”的特征。在生态园林这一生态系统中,由于人的社会性与能动性,表明了它同自然生态系统间的重大区别,它可以通过人类进行有限度的协调,使系统的生态效益最高,使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协调,使系统更加适应外部环境。
三、生态学理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主要应用
1、 应用生态学原理,保护利用场地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或尽量少受人类的干扰,现有场地往往经过很长时间已经形成了新的动植物生态系统。在景观改造时,根据生态平衡原理,要充分的保护利用,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尽可能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组织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去。主要手法有:
1.1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
乡土植物是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它们是最能适应当地大气候生态环境的植物群体。除此之外使用乡土物种的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能促使场地环境自生更新、自我养护。
1.2尊重场所自然演进过程
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该场所中的人的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常常不会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作为风景园林设计者应尽量保留原场所的自然特征,如泉水、溪流、造型树、已有地被、及名树、古木、水、地形等,这是对自然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和尊重,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成本,又能避免为了过分追求形式的美感, 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
2、以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为理论的植物配置的设计
2.1植物材料的选择
提高城市园林植物生态功能,应尽可能地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对于构建城市生态园林,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应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在植物材料选择时,应该因地制宜,发挥不同植物的各自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生态条件,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选择。
2.2选用生态效益高的植物
不同的树种其生态作用和效益也不相同。因此,为了提高植物造景的生态效益就必须选择那些与各种污染气体相对应的抗性树种和生态效益较高的树种。
2.3遵从生物多样性原理,模拟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
建设城市生态园林要充分利用生态学原理,應考虑到植物的层次性、多样性以及各树种间和草木间群落的稳定性等问题,特别是针对树木间的生化相克和对人体产生过敏或有碍健康的各种问题都应考虑周全。不同植物配置在一起除考虑不同功能区的条件外,还应考虑植物相生相克性、阴阳性、观赏性,病虫害的交叉性,以及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整体功能性的发挥等都是配置园林植物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乡土树种生命力和适应性强,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暴发,常绿与落叶树种分隔栽植能有效地阻止病虫害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耐阴灌木树种与喜光乔木树种配植,在增加土地利用率的同时,显著提高园林绿化的综合效益。
3、以循环为主的水的设计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从生态因素方面对水的处理一般集中在水质的清洁、地表水循环、雨水收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水的动态流动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方面。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利用湿地中大型植物及其基质的自然净化能力净化污水,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大型动植物生长,增加绿化面积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有利于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
结束语
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风景园林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风景园林的形象。风景园林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
参考文献
[1] 欧百钢.对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与发展问题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3(2).
[2] 谢绮云.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