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批判的视角来看家庭教育中语言倭化现象

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zd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倭化是一个社会学术语,社会学家高夫曼(E.Goffman)指出当我们将自己看作“正常人”,而把他人看作“不是真正的人”时就是在倭化他人。倭化他人的特点在于,一旦我们将他人视为另类,我们就无礼遇、信任他们的责任,就可随心所欲的、甚至粗暴的对待他们而不受良心的自责。通俗地说就是以他人是另类为由,肆无忌惮的向其泼脏水或者进行歧视。语言倭化在家庭中由来已久且表现日趋尤为突,但是却没有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语言倭化是家庭教育中家长消极应得观的体现,是家长关怀无效性的体现,它破坏了原本和谐的亲子关系,阻隔了亲子之间的相互关怀。
  
  一、家庭教育中遭遇语言倭化
  
  家长对孩子的语言倭化是对和谐亲子关系的践踏,是对亲子之间相互关怀关系的阻隔。
  (一)主体贬抑:对和谐亲子关系的践踏
  主体性是人以能动活动的主体的形式存在和发展所具有的特性,表现为人的主动性(能动性),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人所以能够构建出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创造出不断进步的精神文化均离不开人的主体性发挥。第斯多惠曾经就说过:“人的固有本质就是人的主动性,一切人的自由精神及其特征都是这一主动性体现”并且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就是激发人的主动性,发展人的独立性”。长期以来,我国家庭中弥漫着专制之风,家长把自己与孩子放在一个不平等的位置之上,将孩子与自己定位成一种不平等的关系,自作主张的为孩子做很多孩子不喜欢的决定或者不询问孩子就在关系到孩子人生道路的关键性事件上做决定,正是这种专制为父母的语言倭化行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病理性关怀:对亲子之间的相互关怀关系进行阻隔
  关怀病理学是由关怀伦理学家内尔·诺丁斯在考察家庭中关怀现象时提出来的,在论述这个观念的时候,内尔·诺丁斯首先说到关怀与被关怀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人们彼此都需要其他人的关怀,需要被理解、被给予、被接受、被尊重和被承认。①而在家里是每个人得到关怀最多的地方,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付出自己的关怀,大部分时候孩子会感觉得到,并作出积极的回应,使父母感觉到自己的关怀被孩子接受,这样其实也是给予父母的一种关怀,父母与孩子之间就会形成一种和谐的亲子关系。可是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进行语言倭化,使孩子产生出一种不被理解、不被给予、不被接受、不被尊重和不被承认的迷惘感觉。这种以“关怀”之名而给予孩子的一种自以为是、固执的,严格的,残酷的,给孩子带来很大伤害的关怀,这就是内尔·诺丁斯所说的病理性关怀。孩子因为父母的语言倭化而感受到的这种病理性关怀,对其一生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有的孩子一生都无法原谅自己的父母,有的孩子会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弃儿,还有的孩子会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关怀是虚心假意的,从而对整个世界产生怀疑甚至会发展成反社会倾向。父母也没有从语言倭化中得到更多的东西,除了当时的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发泄以外,反而,父母会得到一个从此以后再也不会于自己倾诉衷肠的孩子,从此以后孩子再也不认为你是一个真正关心他的父母。有的后果更加的严重,那就是孩子对你的所有建议都持敌对状态,你再也不能有效的引导孩子走向“坦途”,而这也意味着你的作为父母的权利与责任将毫无施展之地。故家长必须要记住这一点,切莫因语言倭化而使你的关怀呈现病理性。
  
  二、家庭教育中语言倭化现象的发展逻辑
  
  家庭教育中出现语言倭化的现象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家长的消极应得观、孩子作为被关怀者的被关怀者品质的缺失。笔者将在下文中一一阐述。
  (一)家长的消极应得观
  家长的应得观是在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愿望或者既定的目标时该如何对待孩子,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该得到怎样对待而持有的一种观念。家长的应得观分为消极应得观和积极应得观,消极应得观是说家长在孩子犯了错误或者做了自己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以后,就会觉得孩子应该受到惩罚的一种观念;积极应得观则是家长在遇到孩子犯了错误以后不是采取惩罚的方式而是采取鼓励的措施使孩子减少或者不再犯错误的一种观念,认为惩罚不是孩子应该得到的,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有比惩罚更好的方式。持有消极应得观的家长就会认为“不用些恶言恶语他是不会记住这个教训的”、“对有些人来说,好言好语就是对牛弹琴”、“只有痛骂他一顿,他才知道事态的严重性”、“有些人只能听懂一种语言——嘲讽”是正常的,于是在生活中经常对孩子进行语言倭化,他们肯定孩子受痛苦的积极意义,认为孩子只有从痛苦中才能吸取教训,对孩子进行语言倭化只不过是为了使孩子记住这件事,以后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或者不要出现类似的情况。持有这种应得观的家长会把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强加于儿童,为了预备将来而忽视现在,而一旦预期的未来和现在的可能性割裂,家长就没有了激发和引导学生发展的力量,基本上都不得不诉诸于惩罚,而家长倭化孩子这一种惩罚方式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孩子作为被关怀者的关怀品质缺失
  被关怀者即处于被关怀状态或接受他人关怀的人。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处于被关怀的状态之中的可能,因此,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被关怀者,但是并非每一个被关怀者都具有被关怀者品质。譬如有些人把他人的关怀看作是理所当然或应得的,而不懂得感激和回应;有些人对他人的关怀麻木,甚至冷漠拒绝。他们都一定程度上缺乏被关怀者的品质。亚里士多德认为,“以善报善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我们有责任以善来回报一种美好的恩惠,而且在此之后应当率先表现出自己的美惠。”②被关怀者接受他人关怀在先,那么他有责任回报他人的关怀。被关怀者品质就是指被关怀者对待关怀者及其周围环境的比较稳定的态度,这种态度表现在他与关怀者交往的行为中。一方面,当关怀者付出关怀时,被关怀者能积极认可和回应;另一方面,当关怀者不在场时,他仍能主动关心关怀者或关心其他人(或物)。它是社会道德原则、规范在被关怀者身上的体现和凝结。被关怀者的回应行为对于关怀关系的维系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影响着关怀者的心理感受和态度。可是现在的很多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不知道感激父母,更不会主动关心父母,对于父母的严格要求,他们总是不能理解,甚至产生反感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父母的语言倭化。
  
  三、家庭教育中语言倭化现象的消解途径
  
  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语言倭化对孩子具有很大的杀伤力,作为父母应该谨言慎行,尊重自己的孩子,呵护自己的孩子,赏识自己的孩子,树立积极的应得观,“从口做起”。孩子也应该给父母一个积极的关怀回应,让父母知道你的内心真实的想法,只有这样,才会避免语言倭化行为的发生,才会避免语言倭化现象的普及。
  (一)家长应树立积极应得观
  语言倭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长的消极应得观引起的,持有这种应得观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运用语言倭化给孩子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他们通过语言倭化,使孩子相信自己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这种惩罚的,于是导致孩子的恐惧,愤怒、不必要的负罪感。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家庭教育中语言倭化的现象,就要改变父母的应得观,变消极的应得观为积极的应得观。持有积极的应得观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强调换位思考、自我认识和关怀性的回应。这些关系极少导致恐惧、愤怒、不必要的负罪感以及对于幸福感与创造冲动的压制③。持有积极应得观的父母在孩子犯错误或者违规时会给孩子提供动力使孩子作可接受之事,为了形象的表达什么是积极的应得观,笔者在此列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孩子A平时贪玩,学习成绩一直不好,每次都考不及格,如果按照消极应得观,那么就要对A进行语言或者情感甚至身体上的惩罚,直到他成功的刻苦学习为止。可是A的母亲却不这样认为,A的母亲没有对A进行语言倭化,而是去向孩子的老师请求可以再给A一次补考的机会,而且补考的成绩算作平时记录的成绩。他的老师听了以后说,这样的话对其他学生不公平,因为第一次考90分与第二次考90分是不一样的,那位母亲说,你可以在补考的时候换考试内容。后来这位老师就答应试一次,没想到再补考的时候A和班上其他几个没有及格的学生竟然都考及格了,而且他们大都很珍惜老师给的这次机会,认为这是老师对他们的优待,很感激老师,以后竟然都能够完成作业,认真听课,成绩进步的也很快。正是因为A的母亲持有这种积极的应得观,使像A这样的学生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于是他们也就很自然的尊重的回应了这种尊重。这样的例子很多,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积极应得观确实可以使父母减少或者消除语言倭化行为。
  (二)对孩子进行被关怀者品质的培养
  1.被关怀者的品质构成
  被关怀者品质是一系列品质的综合。从形式要素上,根据被关怀者在接受关怀经历的三个阶段级感受或觉知关怀阶段、认可和接纳关怀阶段、回应和反馈关怀阶段的表现,我们把被关怀者品质分为被关怀敏感性、感激和关怀三个形式要素;从内容要素上,孩子由于所处的关怀关系的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其被关怀者的品质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也是不同的,比如在亲子关系中,他们是通过孝敬来表现出来的,在朋友关怀关系中主要是友爱,在上下级关怀中是尊重,在个体与社会或自然界之间的关怀中主要是责任。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被关怀者品质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被关怀者品质养成需要哪些心理要素。因为人的心理构成分为认识、情感和意志三部分, 即所谓心理过程的“三要素”,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养成需要经历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意志三个心理过程, 最终通过外显的道德实践得以实现。我们培养孩子的被关怀者品质也需要遵循这样一个心理发展机制的规律。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讨被关怀者品质养成的心理要素。
  (1)情感要素:人际感。被关怀者要善于体验他人情绪和具备移情的情感。这里主要是体验和理解关怀者的情绪情感。只有被关怀者能体验到关怀者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而付出关怀的时候, 被关怀者才能产生感激之情。著名心理学家H·加登纳认为, 人不仅有辨认、识读自己内心感受的能力——内省感, 而且有辨认、识读别人内心感受的能力——人际感, 并且这两种感受能力分别有着不同的大脑神经机制。④加登纳也把辨认、识别别人内心感受的能力称为人际-交往智力。人际感可以看作是一种体察, 它既含有理性的判断同时更伴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和倾向。人际感强的人其移情能力也较强。人际感是被关怀者体察他人的关怀, 并激起感激情感进而做出关怀行为的基础。被关怀者的人际感的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被关怀敏感性,影响着他们对他人关怀的领受, 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感恩及关怀品质状况。
  (2)认知要素:关系性的自我观。被关怀者不仅善于体察关怀者的情绪和情感, 保持适度的敏感性和具备移情能力, 而且同时要树立关系性的自我观, 对自我和他人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关系性的自我观认为自我与他我不是彼此相互独立的, 甚至相互对抗的, 而是共生共长、相互依赖、不能分的。他我并不是自我的竞争对手, 也不可能被自我所同化, 他我和自我彼此相互依赖地共存于一个世界上。吉利根就认为自我与他我的统一是个体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诺丁斯提出自我是“一个关系, 它是有机的, 处于不断的流动中, 它也是情感和意义的中心。”⑤自我与他我在关系中相遇, 在关系中彼此建构。关系性自我要求行动的注意力必须从自我转向他人, 必须充满对他人的现实的关注。这个要求将自我与他我联系起来, 要求道德自我对自身行为的选择结果给他人带来的影响进行关注,避免自身行为给他人带来伤害, 认同他人对自身行为结果的反应。当孩子能理解到自我与他我的依赖性关系时, 他就更容易感受他人的关怀或恩惠,也更容易对他人的关怀心怀感激。他们更重视与周围的人和物的关系。他们会认识到不仅父母是与自己有着亲密关系的人,而且老师和朋友也都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他们成长的每一步和取得每一个成就都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的关怀。
  (3)意志要素:意志力和道德勇气。被关怀者对他人的情感需要有了体察和识别,并认识到自我和他我的关系之后,还不一定能做出回应行为。因为人的心理除了情感和认识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意志。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动,经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如果说认识、情感主要关系到人的意识的形成,那么,意志就是意识的能动方面。被关怀者的意志力即促使被关怀者支配、调节行动, 以回应关怀者的能力。孩子要学会感恩、学会关怀,不仅要有对他人的关怀和感恩的情感,而且要养成一定的意志力。意志力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在关怀和感恩行为中的心理矛盾,以实现他们与他人建立关怀关系的目标。意志力还有利于他们控制自己的情感,帮助孩子约束冲动,激发他们慷慨善良的美德。
  2.被关怀者品质的途径
  我们认为培养孩子的被关怀者品质,首先需要唤醒其被关怀的体验,进而引导其在认知方面理解他人( 物) 的关怀,使其在情意上生成感激( 恩) 之情,从而促其做出回应或回报关怀的行为。下面我们就从体验关怀、理解关怀、感激关怀及回报关怀四个方面论述孩子被关怀者品质的培养。
  (1)体验关怀。培养孩子被关怀者品质的首要条件就是要他感受或体验到自己在被关怀着或曾经被关怀过,进而激发起道德情感。体验关怀即对他人关怀的自我感受。由于个体的被关怀敏感性和受关怀的经历以及方式不同, 个体的被关怀的体验也有很大不同。被关怀体验的不同直接导致了被关怀意识的差异。体验关怀使被关怀者与关怀者发生关联。任何人都接受过他人的关怀, 因而也就都有被关怀的经历。唤醒孩子的被关怀体验就可以通过创设孩子身边的熟悉的被关怀情境, 诱发其被关怀的体验。譬如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游子吟”或读一封孩子写给父母的感恩信等, 唤起孩子对自己父母的关怀的体验。
  (2)理解关怀。如果说体验关怀是激起被关怀者的情感的话, 那么理解关怀则是提高被关怀者的认知能力,使他认识到他人对自己的影响。没有对关怀的理解,被关怀者就不可能真正地认可和接受关怀,当然也就不可能产生被关怀的体验和意识,进而也就不能对关怀者产生感激之情。因此,理解关怀是保护和发展关怀关系的重要环节。理解关怀者就需要了解关怀者。我们培养孩子理解关怀, 首先要培养他们学会了解自己的父母。譬如父母的性格、脾气、爱好、工作等。孩子只有正确认识了父母才能理解他们的关怀行为的意图,也才能接受他们的关怀,建立起关怀关系。有效沟通有利于被关怀者理解关怀。沟通有利于被关怀者对关怀者的理解。通过有效沟通,关怀者把自己的一些关怀行为的动机传递给被关怀者,有利于被关怀者加深对关怀的理解。
  (3)感激关怀感激即情绪上有所感受而情绪激动。亚当·斯密提出, 感激是一种情感, 这种情感可以推动我们去为已经给我们提供过某种恩惠的他人做出回报。⑥感激关怀的基础是学会欣赏他人。只有以一种欣赏的态度看待他人的关怀,才容易产生感激关怀的情感。为此, 培养孩子感激关怀就要引导他们学会欣赏他人、尊重人类才能的多元表现、尊重世界万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此, 感激父母就要欣赏父母,透过父母的平凡看到他们的伟大。再次,感激关怀的言语表达。除了欣赏关怀和关怀者之外,感激关怀还直接促使被关怀者表达一些感激言语或用相互的益行回报关怀者。在关怀关系中,尤其在关系最为亲密的亲子关系中,作为被关怀方的孩子对父母的关怀很少使用感激言语,这一点在我国尤为明显。随着现代家庭中对家庭成员之间平等地位的日益强调,被无微不至地照顾的孩子也要学会以父母可以接受的方式(譬如关心问候父母、写感谢便条等)表达自己对父母关怀的感激,它能使父母感受到自己的关怀得到认可和肯定,使父母心里感觉到被自己孩子理解的温暖与欣慰,这样便会减少语言倭化的频率。
  (4)回报关怀。一旦具备被关怀者品质的人有了回报能力,他会在需要的时候做出回报关怀的行为。回报关怀者是感激关怀的行为表现。回报关怀者分为直接回报关怀者和间接回报关怀者。直接回报关怀者即对关怀者做出回报行为,间接回报关怀者是指对关怀者之外的其他人的关怀。前者是对关怀者的关怀,后者是因被关怀而关怀其他人(物)。培养被关怀者学会回报关怀不仅是促其实现道德成长的需要,而且能增强关怀方的关怀动机和行为,以避免关怀成为对一方的压迫,从而更好地实现关怀关系的维系和发展,杜绝语言倭化的发生。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①内尔·诺丁斯著.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M].侯晶晶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3.
  ②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142.
  ③内尔·诺丁斯著.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M].侯晶晶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7.
  ④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 南京出版社,1993:123.
  ⑤Noddings,Nel.Caring: A Famine Approach to Ethics &Moral Education.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189.
  ⑥转引自刘建岭.感戴: 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5.7.
其他文献
近十年来,父亲角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受到了研究者们的重视,尤其是对父亲缺失儿童的研究,日益显示出了父爱缺失的弊端。从性别角色来讲,由于男性和女性在思维方式、气质类型、社会认知、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的不同,造成了父亲、母亲对孩子成长的不同方面的影响。人们常常认为母亲是孩子的主要照顾者,孩子也往往更依恋自己的母亲,但是,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父亲角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不止在
期刊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温总理近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强调,“中小学还要建立家长委员会,不断完善学校科学民主决策和评价机制”。  中小学家委会久已有之,但目前一些学校的家委会变味为“收钱会”、“联谊会”,形同虚设。家委会能否帮助解决中小学“乱收费”等痼疾?如何担起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监督评价教学行为的重任?如何成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突
期刊
目前农村家长对子女都抱有很大的期望,对孩子关照呵护有佳,一心想让孩子出类拔萃,走出农村走进大都市,因此在教育时时有偏差,往往事不如愿。笔者最近做了一次调查:    一、调查的形式与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与谈话了解相结合的方法。被调查对象为县城以下农村家庭,子女为上初中和小学的父母。    二、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的内容是:1.你认为家庭教育的首要内容是(①关注、辅导孩子的学习;②关注孩
期刊
家庭教育深化实施在我校已进行了五年,可以说,我们一直坚持家庭教育首席地位,树立“和谐育人为本”的思想,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有作用,提高了家长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了教师的全面发展,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提升,走出了一条优质高效的办学之路。    一、整体规划,完善机制,使家庭教育工作体系化    2005年,我校依据《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制定了《家庭教育
期刊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呈明显上升的趋势。然而由于受到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以及与其相联的城乡分离的各种制度的限制,加之自身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些农村移民在自己进城落脚的同时,却难以解决孩子进城就学将要面临的诸多困难。因而,他们大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管。目前,由于家庭缺失和家庭环
期刊
随着2004年3月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深入贯彻,随着我国2007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和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了极大地改善,在实施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提高了我国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
期刊
随着人口流动大规模地进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成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而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中,早期教育问题又无疑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却又不能被忽视的问题。农村留守幼儿,即流动人口子女,指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而随祖辈或其他监护人一起在农村生活的0~6岁的学龄前儿童。    1. 农村留守幼儿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    家园合作狭义的解释就是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即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
期刊
五月,歌声飞扬;五月,鲜花灿烂。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2010年5月11日上午,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人民剧场里,暖意融融、充满亲情。台下,座无虚席;台上,灯火辉煌。  幕启:放映专题片《承载希望,放飞梦想》——七个优秀家庭纷纷登场,感人的事迹、动人的歌声、绚丽的舞台,扣人心弦,感人至深。主题曲《我爱我的家》——我爱我的家/两个大人一个娃/温暖的一个家/让我心里乐开了
期刊
独生子女是我国自1979年实施计划生育以来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现今独生子女人数已超过1亿多,独生子女的家庭模式已经越来越多。由于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的过度关爱使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吹袭。错误的教育方法更是使很多独生子女养成各种不良习惯,如责任感差、自私、学习动力不足、意志薄弱、耐挫力差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这对家庭的稳定对孩子和社会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我
期刊
一、前言    笔者一直热衷于家庭教育研究,但在过去的研究中却极少涉及领导干部的家庭教育。近来,笔者有机会接触到了不少领导干部,于是领导干部作风对家庭教育的影响问题也就进入了笔者的研究范畴。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迫切要求。  作风是一个人理想信念、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作风是无形的力量,能够发挥出难以估量的作用。领导干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