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人在欧洲(二)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图,20世纪60年代末期,已经有香港人在初具规模的巴黎13区唐人街开办超市。图片摄于1969年12月30日。作者不详。
  右图,三十年前的巴黎13区街景。
  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起起伏伏后,60年代广东华侨在欧洲开始扎根,这段岁月可以用“孤独的艰辛”来形容。语言不通、遭人歧视、思乡想家的乡情都压在这一群出生在南中国的粤籍华侨,也激励着他们为了生活而努力奋斗拼搏。
  华侨们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最开始是以家族或祖籍相同、语言相通的同乡,同村、同区为纽带相互“帮衬”的,并且从事着门槛低、收入稳定的行业作为创业的第一站。
  互助精神:集资创业
  根据法国华人廖遇常先生的撰述,1954年日内瓦协议的签订,越棉寮三邦脱离法国管制,法国全面撤军。此时,印支华人(即粤籍华侨)有人来法国谋生定居,大部分是入了国籍的移民子弟。这批粤侨华人都是以经商或受商业公司委派在法国任职,或求学或以家庭团聚方式来法国。在法国的广东华侨,多数来自高棉、寮国(老挝)的潮州人和越南的广州人,还有当时的广东琼籍人、广东客家人。中青年人绝大多数在法国雷诺和雪铁龙汽车制造厂车间工作。法国工人一般不愿当夜更、开夜工,而广东华侨却是出了名的吃苦耐劳,为了多得一些加班费愿意开夜工,挨更抵夜苦干几年,克勤克俭积累了一点资金,再经由“月兰会”的集资方式或亲朋间互助支持下开设店铺从商,大多经营餐馆和杂货店。
  巴黎13区的三角地带,被看成巴黎华人城(CHINA TOWN)的唐人街区,在20世纪50年代中到60年代时是法国最大的华人区。该区的兴旺是同粤籍后裔分不开的。经考证,60年代的粤籍华侨获法国政府安置在此地的低租金住房内。不到三年,这些刚安顿下来的广东华侨或粤籍后裔就把十三区建设繁荣兴盛起来,形成一枝独秀的兴旺景象。60年代后期还扩展到巴黎北部的十一区、十八区、十九区、二十区,法语叫BELLE VILLE,华侨叫它美丽城。尤其是在十三区,遍布着由华人华侨开设的冻品店、杂货店、首饰店、理发店、美容店、照相馆、录像店、书店、饼店、金店、汽车修理行、电影院、蔬菜店、洗衣店等等。
  意大利普拉托市:“新唐人街”的代表
  20世纪60年代留在西班牙、意大利的广东华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将近百分之七十成为了当地殷实的富裕人家。靠近普拉托市中心区的彼斯托耶赛和法比奥·尔茨两条街被当地人称作“中国城”,60年代后期街道两旁开始出现挂着中意双语标志的店铺,鳞次栉比,餐馆、超市、小百货、美容店,林林总总。
  当时,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地区的普拉托市是一座人口不到9万的小城(现人囗已突破20万)。几十年后,这座并不起眼的小城因为聚集了大量华人移民而频繁被国际媒体提及,按照官方统计数字,普拉托华人占意大利移民人口的40%。作为近30年来崛起的“新唐人街”的代表,今日普拉托已经成为继伦敦、巴黎之后,欧洲第三大广东华侨聚居城市。
  普拉托距佛罗伦萨西北不到20公里,在欧洲历史上曾是著名的纺织业重镇。早在14、15世纪,毗邻比森齐奥河的普拉托凭借发达的水利设备,在羊毛纺织加工业以及普拉托的纺织生产设备和纺织品加工工艺处于领先水平,确立了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在来自香港、澳门、台湾的粤籍华侨经营时装成衣名噪海外,慕名而来的服装经销商络绎不绝。现任普拉托粤港澳商会的翁会长说:“吃苦耐劳的广东华侨后裔起初只是给当地企业打工,后来自立门户、自产自销,很快赢得了市场。”普拉托也保持了在纺织品方面的领先优势,一直扮演着欧洲甚至更大范围内重要纺织品集散地的角色。
  巴塞罗那“香港区”由来
  很多人都知道西班牙巴塞罗那有个“香港区”,地点在市中心临近港口的旧城区内。但这个“香港区”不是西班牙的唐人街,也不是马德里的华人货行街。但奇怪的是,这里既没有多少中国人住,也没有多少中国人在此开店,似乎与中国、广东华侨没什么密切关系。为什么这里叫“香港区”,有些居民们也叫它“中国区”呢?
  中国区就在巴塞罗那的旧城区内,该区所有的街道都保着一百年前原汁原味的街道风格,既狭小又阴暗。当地一位退休的华侨摄影者讲述了“香港区”的原委:约一百年前,巴塞罗那港口极其繁华和忙碌,从香港、澳门、广州来的商船基本都要停靠在巴塞罗那港卸货、装货,当时有许多香港商船将中国的瓷器、丝绸等产品运来,当时机械比较落后,装卸货要花一个多月时间。这些中国海员或广东商人于是选择在离港口最近的区域休息,补充食品和淡水后再去欧洲其他国家,有的商人趁机在港口附近设摊出售他们运来的货物。这里逐渐兴旺起来,各个阶层的人民成群地涌入,连妓女们也来此谋生。因为当地主要是中国商人聚居地,于是人们便用“香港区”、“中国区”来代指。后来由于时代的演变和战乱影响,香港商船和广东商人停靠此地做生意的越来越少,但当时的名称“香港区”、“中国区”仍停留在巴塞罗那的老人和年轻人的嘴边。
  据官方统计数字,1961年西班牙仅有161名华人,其中印支粤藉侨民占了125人。到1995年,华人总数也不到1万人。而今天,西班牙的华人超过22万,广东华侨人数近2万。在马德里商场打工的粤籍人阿民说:“50年代粤裔侨民起初从事传统行业较多,比如开中餐馆杂货铺。1965年后广东华人开始在马德里南面郊区的富恩拉夫拉达从事贸易,主要从香港进口的衣服、鞋子和玩具。与西班牙人不同,广东华侨更善于把握商机,习惯于在几周内而不是几月或几年内开始一门新生意。”
  广东人会做生意,吃苦耐劳且非常谨言慎行,避免在当地惹麻烦,也没有给当地医疗和就业环境造成大的问题。广东华人的低调作风很快就获得西班牙社会的认可,当地政府和警方往往为管理拉丁美洲和北非涌入的数百万求职者头疼,却很少干涉广东华侨。如今西班牙处处可见广东华侨的身影,西班牙的香港人甘炳兴补充说:“我们跟西班牙人一样交税。我们广东人在异国他乡工作,当然会更努力地做工,努力的人就赚得多。
其他文献
传统节日变味,折射出多方面的复杂心态。一方面,传统作为让当下与过去发生关联的纽带,不断得到强调;另一方面,人们也在用不同的方式对传统加以“权且利用”,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传统、解构传统。  8月13日,从早上开始,就不断收到“情人节快乐”的短信。困惑之余一查日子,原来这一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也就是“七夕”。这才意识到,这个日子早已被当下的时代定义为“中国情人节”了,大有与西方“圣瓦伦丁节”分庭抗礼的意
期刊
居住在云南文山广南八宝革郎村的300多户“Gimh munh”(自称,瑶文)——蓝靛瑶(他称,因善种蓝靛,穿蓝靛染制的衣服而得名),据说他们自晚清时期迁徙而来,他们踏上这片红土地的历史并不长,算是一个“后来”的民族,但他们的到来,却为彩云之南增添了一份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并一代一代地传承与发展。  “婚礼”一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世间形形色色的人,各具特色的“民族婚俗”,却依然新鲜。蓝靛瑶的
期刊
花袖,即草袖,又名手袖。它用晒干的咸地水草织成,圆筒状,规格大小因人穿戴而异。一对花袖戴在左右手上,割禾、割草等劳作可以防芒刺,耐磨损,能护肤护衣。它有普通编织和精致编织两种编织法。采用精致编织法织成的草袖,袖身间有装饰花纹,叫做“花袖”。明清以来,珠海三灶岛农民便有编织花袖的传统,家家有花袖,收割水稻、上山割芒砍柴戴上花袖,蔚成风俗。花袖还是当地劳动者的一种装饰。过去,常有女青年编织花袖赠给男青
期刊
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青年人很少有人知道,其实,中元节在我国民间是个“鬼节”。  神鬼信仰是民间初元信仰,如果一个民族什么信仰也没了,初元性的神鬼信仰也被破坏殆尽了,那么,这个国家的人便没了敬畏之心和良知。而今,一些人之所以无恶不作,伤天害理,就是因为不相信会天打雷劈,会遭到神鬼报应。  在现代人的观念中,神和鬼存活的领域早已贴上落后、愚昧、腐朽的封条被禁止入内,即使是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表现的鬼神世界,
期刊
故乡是美的,故乡的梨花更美,故乡在梨花飘落的时节最美,也只有此时,我才有这样深刻的体味,有这样的喟叹。  我出生在春天。春天,那该是个多美好的时光啊:阳光明媚,和煦的春风拂过原野,染过梨梢,吹遍村墟的每一个角落,伴随着春鸟的鸣啼与绚烂的春花,还有那绵绵的细雨,我悄然来世。从此,我在这片土地上成长,领受着故乡对我的恩泽……眨眼之间,没想到,我已是弱冠的少年人了。  这么多年来,我从未离开过故乡。《易
期刊
现如今,一些地方官员对“风水”的迷信,已到了非理性的地步。比如,因受贿获刑的河北省高邑县原县委书记崔欣元,就曾在县委大院门口堵住一个丁字路口摆放一架退役战斗机,暗喻“升官发财”、“飞黄腾达”;还有的地方用广场或大牌坊阻断直指办公楼的大路,造所谓“聚宝盆”“龙眼”,以“镇邪气”;更有甚者,南方某国家级贫困县变更行政中心建设选址,只为追求“最佳风水”。  无独有偶,两年前就有网友爆料称,阜阳“白宫书记
期刊
作为中国人口排名第四的姓氏,刘姓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有“帝王气象”。在中国历史上,刘姓称帝多达九十多人,先后建立有西汉、东汉、蜀汉、汉、前赵、南朝宋、南汉、后汉、北汉、大齐等王朝或政权,共历时一千一百多年(有重叠年份),是中国建立封建王朝最多、最久的姓氏,民间有“刘天下,李半边”之说。  刘姓最初的发源地在今河北唐县。刘姓有“王者气象”,是因为刘汉王朝最早构成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潮,自此中华民族之主体被
期刊
在舆论的质疑和剖析下,“大师”王林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由此也牵出了一系列与其交往的官员。事实上,近年来在一些地方的官员中,迷信“大师”所谓“指点”、信奉怪异“风水”的风气蔓延,甚至在一些公共决策时也要烧香拜佛,请“风水师”代为参考,不仅严重脱离群众,更让党和政府的形象受损。  不少落马官员迷信鬼神、信奉风水  “贪官多迷信”——这是网民从近年来反腐败一些典型案例中得出的一个结论。在梳理一些落马官
期刊
如果我跟你说《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的作者有抄袭行为,你会不会说我发神经?可是事实偏偏就这么蹊跷。  请将你手头的《西游记》第一回描写花果山的那首“势镇汪洋”词和《封神演义》第四十三回“闻太师西歧大战”中作者赞美金鳌岛的那首词比较一下就明白了。  《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
期刊
什么是《排华法案》?“口供纸”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什么是“纸生仔”?什么又是“纸面儿子”?何谓“爆纸”?  ……  “口供纸”移民的历史已经远去40多年了。  然而,那段历史依旧留在人们记忆里,留在那一份份发黄的“口供纸”里。  今年78岁的恩平华侨郑明迪1946年以儿子的身份跟随叔父郑金源(美国“飞虎队”老兵)前往美国,他对13岁时的那段重要经历至今仍记忆犹新——  “在移民局接受了询问,把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