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的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130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过程。本文以两篇教学反思为例,通过对其作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 教学反思思考
  
  一、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学反思备受重视。一方面,教学反思能够推进并优化教学实践;另一方面,教学反思是教师构建个人实践知识的重要途径。而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一个经常并自觉地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教师,就有可能发现许多教学中的问题,越是发现问题,就越想去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思考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原则,这种探索并投入实践的过程,就是在教學实践中反思,反思后再实践的过程。
  二、教学反思分析
  1."May 4,2011.Today’s class was well prepared and I had thought students may be interested in it, for it’s a piece of top news students may pay attention to. I planned it carefully and happily. However, it proved to be disappointing. Students were not as enthusiastic as I imagined. How depressed I was! I couldn’t help reflecting the reason for it. It is because the material is hard to understand and students weren’t able to answer the question given in English. So, while preparing for the class, teachers should take the task’s difficulty into consideration."
  毫无疑问,这节课是失败的。可是为什么失败,在以上的教学反思中并没有做出全面、深入的思考。
  首先从课堂反馈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只有部分完成。虽然学生总结出新闻语言的特点,但这完全得益于其语文知识。当被问及从哪些词或句看出其特点时,少数几个同学知道。所以“感受并体会”新闻语言这一目标并没有实现。至于第二个目标“保持对语言的敏感性,提高学习的意识和自觉性”更加无从实施。因为本节课中没有针对这一目标进行相关的教学设计。
  其次,虽然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环环相扣:复习上节课的词汇—学习本节课中的新词—听材料,填入空缺的单词—阅读,理解—讨论,但从第四环节开始,学生的热情明显下降。为什么?在本节课的教学反思中只提到一句话“It is because the material is hard to understand”。然而,这篇阅读材料只有150words,而且材料中涉及的生词已经在第二环节中学习过。所以学生很难理解一定另有原因。但遗憾的是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并没有对此作更加深入地分析。
  本段材料直接取自China Daily,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本拉登被击毙之后的一段新闻发布。按教师的理解,如此重大的新闻,学生一定知道,而且感兴趣。可现实的情况是学生几乎没有途径或没有兴趣去关心新闻。班里只有一份报纸,平时只有少数几个男同学爱看。其二,我们看新闻,似乎更加注重读到了什么,关注的是事情的结果;而对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结果背后又说明了什么等问题思考得很少。而且在英语课上,学生还得用英语表达观点或想法,这无疑是难上加难。
  “I mourn the loss of thousands of precious lives but I will not rejoice in the death of one, not even an enemy .Returning hate for hate multiplies hate, adding deeper darkness to a night already devoid of stars. Darkness can’t drive out darkness: only light can do that. Hate cannot drive out hate: only love can do that”-----Martin Luther King
  Do you agree with this quote? Do you think Barack Obama would agree with it? What about the leaders in your country? Explain your idea, please.”
  第三,把以上这个问题作为讨论的话题,这个想法是可取的。但观点的陈述涉及到很多方面,而在课堂上教师并没有做任何的指导。如果对问题的设计进行适当的修改,如” Have you ever hated someone? Have you ever felt happy while the person you hate failed or got into trouble? Can you share your experiences concerning with us?”这样处理之后,学生有话说,能说。说着,说着,学生的想法就流露出来了。
  当再一次对反思进行思考的时候,我发现其实讨论环节的目的并不是要学生试着去理解奥巴马或胡锦涛的想法或做法(以学生的知识积累和阅历来说,大部分同学会很难理解),而是对这个事件中反映出的价值观的引导。奥巴马对击毙本拉登进行新闻发布以及其表现出的兴奋,本身是个值得去深入探讨的问题。但对于学生,对于hate的理解更加重要。” Why do people hate? Is it appropriate to hate whoever has ever hurt you? How to relieve from hatred? ”
  2. “April 29,2011. A few years ago, I’ve ever heard one of her classes which impressed me. Years later, I attended her class again and I found her teaching skills improved a lot. Firstly, instructions were quite clear so that students always knew what to do. Then, tasks were designed with intention to make the passage easier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such as, the new words’ presentation and the summary of each paragraph’s main idea. Most importantly, the tasks differ, like time order, making sentences and picture numbering, making the class of great creativity. And thirdly, what affected me most was the teacher’s sincerity.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t is the best emotional education.”
  以上是一篇听课反思。从反思中了解到这是一节成功的展示课,反思中分析了本堂课的成功之处。但对成功背后原因的分析没有提及,可以说,反思不够深入。
  “ Firstly, instructions were quite clear so that students always knew what to do.”为什么这位授课教师要把指令说得非常浅显、易懂是出于对学生现有语言水平的考虑。该教师在重点中学教,那里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高于普通中学的学生水平。担心学生听不懂,该教师一开始上课就进行了看似比较随意的free talk,从这环节中学生的表现了解到学生大概的听说水平,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后来的教学。所以,该教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明确: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辅之以浅显、易懂的课堂指令,让学生在完成环环相扣的任务中自然提升水平。而这其实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跨越。
  经过分析,首先确定她的学生观。整堂课中,教师的话语始终是友好而真诚的,哪怕学生没有达到她的要求时,她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相反代之以理解。学生首先是人,人与人之间就应该是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然后学生才是学生,学生有他“能”和“不会的”,让学生在“能”基础上,通过努力,把“不会的”变成“会的”,这中间需要指导、鼓励、支持和理解,而这位教师做到了。其二,该教师对教学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解,更加可贵的是在她能在教学实践中严格地践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适当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克服一定困难才能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Then, tasks were designed with intention to make the passage easier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such as, the new words’ presentation and the summary of each paragraph’s main idea. Most importantly, the tasks differ, like time order, making sentences and picture numbering, making the class of great creativity.”課堂任务的设计中反映出该教师的教学策略。这是篇题为“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的科普说明文。我上过这篇课文,学生的体会是枯燥、乏味。可是该教师通过任务教学法,把原本晦涩的、无趣的知识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由易到难的task的过程中自然了解,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解决了知识传授的难题。其教学策略的运用中足见其教学智慧。真是:实践生智慧,智慧促实践。
  三、 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
  1. 不够深入。以上两篇教学反思,乍一看,没有发现什么,再深入分析,发现反思过于表面。在教学中看到某个结果,集中叙述结果是什么。或者对现象的分析没有深入到主体。而通过上述的分析,真的有“走进去,一片天”的体会。
  2、反思流于技术层面。“while preparing for the class, teachers should take the task’s difficulty into consideration.”
  教学首先是门技术活,需要基本的教学技术才能完成。但教学不仅仅是技术,更是门艺术。如上所说,备课时教师确实要考虑到课堂上任务的难度,但更重要的是教师首先要理解为什么要设置任务,如何设置任务,如何让学生能够完成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
  四、教学反思的建议
  教师写教学反思,只是一种对教学过程进行再思考的过程。而反思的程度如何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教学观。表面的反思对教学的帮助不大,而技术层面的反思只是把教学作为一门技术做得更好。
  真正有效的反思应该建立在对教学本质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的。没有理解就没有反思。教学反思可以是片段的,也可以从某个角度去反思,但一定不可以片面。“what, why, how”都是在反思中要不断思考的问题。思考之后,有自己的认识、理解、判断和见解,才有真正的生成。一节课,学生没有生成,就不能说是有效的;同样,经过反思,教师没有生成任何东西,就不可能是有效反思。
  作为教师,大量阅读教育教学专著是必要的,而阅读之后形成自己的深刻理解是必须的。勇于投身教学实践是一定的,坚持写教学反思是应该的。反思深入些,效果会好些;反思后再实践,教师成长会可能些。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心理教师作为一个新兴的特殊教育群体,需要具备一些特殊的品质,以满足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却严重制约了心理教师的健康成长。本文论述了心理教师需要具备的特质及成长现状,并简单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心理教师成长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 心理教师特质成长    心理教师指的是那些受过心理学与教育学专业训练,在学校、家庭以及其他场合中为儿童青少年及教师、家长提供心理服务的专
高中阶段,是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高发时期.抓住青春期这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人格重建期,从离异家庭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及表现,找到适合离异家庭高中生的教育方式,得到解决
【摘要】本文试图从农村贫困中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成因入手,制定有效的措施,帮助农村地区的贫困孩子解决心理问题,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农村贫困中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目前,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中学生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如何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解决心理困惑,实在是值得我们广大心理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深
摘要:合作与探究学习的过程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达到自我探究和集体探究效果的过程。这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便于提高教学的效果,是一项非常重要和比较成功的教学改革。特别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合作与探究的教学方法更符合课改的主旋律。但如何操作合作与探究学习的过程呢?却是一个前沿课题。  关键词:合作探究、获取知识、提
摘要: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教书与育人都很重要,但育人是根本。教师有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四有”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因此,可以说教师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和精神四种面貌是教师工作好坏的“晴雨表”,离开了思想品德教育,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关键词:教书育人思想工作道德品质    自从23年前担任教师工作以来,我就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摘要:良好的教学效果来自于教师激励手段的恰当运用,量化评分效果明显。作业、提问、背诵、默写、探究、多读、多写,是培育语文能力的必要途径,优化、强化这些过程,教学才有生机。  关键词:激励量化主动    教学的良好效果来自强烈的求知欲,来自学生千方百计、竭尽全力想学好这门功课的愿望和行动。当学生达到孜孜以求、乐此不疲的状态,结果不言自明。而要达成这种最佳状态,教师必须随时随机调控好这个过程,运用赞赏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步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特定历史时期。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原有的经济运行体系被打破,而新的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因此制度失衡或者断层在所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下,“千校一貌”的办学模式和“万生一面”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滋生,特别是在普及高中教育背景的大势环境下,忽视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把升学当作唯一奋斗目标
期刊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之一,需要通过有效的载体实施,乡镇商贸综合体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消费升级重要抓手之一,现阶段对乡镇商贸综合体建设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