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行为在合作社创建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nnie00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合作社成立
  肥东县永江优质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6月在工商局注册成立。创建人完伟伟,毕业于南开大学,2007年至2008年在广州从事大米销售工作。同时,完伟伟父亲在老家做大米加工生意。经过两年的工作经验积累,完伟伟掌握了水稻加工、大米销售等实践知识。2008年末,完伟伟从新闻上得知国家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鼓励农民回乡创业,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09年初,完伟伟从广州回到家乡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打算创建合作社。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需要至少5户以上农民自愿加入,才能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于是,完伟伟就开始寻找并动员5位农户,可是,由于村民们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了解,也对完伟伟不信任,一听要凭身份证登记注册,就更担心了,怕完伟伟拿着自己的身份证做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完伟伟让在村里较有威望的父亲,从自己的亲戚开始做工作,终于凑够了5个人,于2009年6月在工商局注册登记肥东县永江优质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二、合作社发展的三个阶段
  合作社成立后,名义上合作社有5个成员,其实就完伟伟一个人在运作。他心里清楚,如果没有实际的业务支撑,合作社只是个空壳。然而,完伟伟自己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2009年10月,县财政给合作社拨付了1万元启动资金,合作社购置了电脑、办公桌,制作了合作社标牌等。合作社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和设备。但是,合作社还是没有明确的业务定位,还处于“迷茫阶段”。我们暂且认为这是合作社发展的第一阶段。
  2010年4月份,县财政给予合作社3万元补贴。完伟伟利用这3万元做起了文章。首先,完伟伟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农户的水稻,然后烘干、加工成大米。农民看到了合作社高价收购粮食的好处,自然愿意将自己家的粮食卖给合作社。如此一来,合作社的名气也就大了,卖给合作社能卖高价的利益吸引着周边农户,凡是与合作社发生交易的农户都被纳入到合作社成员中来。收购上来的原粮,经完伟伟家的加工厂加工成大米,包装后销售。利用原来在广州的关系,大米可以直接销售到广州。
  获得收益后,完伟伟着手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完善合作社制度,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仔细研究法律制度,参观学习其他合作社的先进经验,建立健全各项合作社制度,除了创立之初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外,还建立了社员账户、农机操作台账、成员手册等。第二件事是除了利益按交易额返还外,还做起了公益扶贫,有针对性地扶持贫困农户。合作社能够给老百姓带来好处的形象逐渐传播开来,周边的农民从不信任开始向逐步相信转变。但是,此时合作社的收益,其实主要是政府扶持资金和完伟伟自家的加工厂收益。合作社并没有实际的产业支撑。声誉和信任建立起来后,开始由农户主动要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开始从“找社员”向“挑社员”转变。“不是所有的农民想加入我都收”,完伟伟说,“关键还要看农户加入合作社的动机和贡献,加入的人多了,分利的人也就多了”。合作社社员开始从最初的5户增加为2010年末的200多户。我们将这一阶段称为“确信阶段”。
  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随着合作社成员逐步增多,规范的规章制度受到了县、市、省领导的重视,将合作社树立为县级、市级和省级示范社,很多合作社来参观学习。然而,完伟伟却发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第一,按照最初设想的统一经营很难,农户有自己利益的考虑。农户不按合作社要求做事。例如,合作社要求农户种植某个种子,农户根本不听。合作社要求农户在某个时间大药,农户说要出去打工了。所以,农户都是“各自为政”。第二,合作社统一管理的费用极高,“小农就1亩2亩地,要求他如何按照合作社要求去种、去打药,不现实”,完伟伟这样说。第三,农户不出资。农户不出资是有原因的,如果有实际的利益,农户也会出资,关键问题是出资干啥?没有实际的业务支撑,农户出资也是白出资,没有回报。第四,合作社分配制度有漏洞。个人努力会被大家共同分享,那谁还愿意去做事呢,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搭便车”。第五,合作社还是没有改变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需要有经营上的创新。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考虑,完伟伟决定发展壮大自己的米业加工业务。于是,完伟伟注册了永江米业有限公司。其实,完家早就从事大米加工业务,只是想以正式法人资格进入市场。有了合作社良好的声誉,农户愿意将水稻卖给加工厂,这样原粮就有了保证。同时,公司开始寻找绿色优质水稻种子,与农户签订合同,如果农户种植该水稻种子,公司以高价收购。如果农户到年底拿钱,每斤还可以再加1毛钱作为回报。“以价格杠杆来调控农户行为比行政命令要好用,农民要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完伟伟这样说。
  2011年合作社种植稻谷356万斤,销售额425万元,带动社员增收36.5万元。随着合作社和公司在各级政府关心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先后被评选为肥东县民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合肥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国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肥东县文明诚信民营企业、肥东慈善协会委员单位、安徽省诚信经营优秀示范单位等荣誉。2011年永江合作社被“安徽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选为“十二五”时期对口扶持的少数民族单位,为进一步促进合作社和公司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012年通过合作社销售稻谷511万斤,销售额578.55万元,带动社员增收43.32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绿色、有机水稻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
  在取得这些荣誉之后,合作社也迈大了步伐,2012-2013年增加少数民族社员400户左右。在花滩民族村进行1000亩“超级稻”品种推广增产实验,实行定单加价收购;同时在牌坊民族乡民新村流转土地500亩左右,建立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并逐步扩大;2012-2013年在塘林回族满族村建设占地30亩,日产200吨绿色有机大米生产线。这些项目实施将可以安排55名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就业,每年带来155万元收入,人均少数民族群众增收2.85万元。   用完伟伟的话说:“合作社和公司实现了共同发展,要是没有合作社,就不会获得国家的扶持,公司也就和其他加工厂一样;如果没有公司的支撑,合作社不会有经营模式的创新,合作社就只能是个空壳。”所以在合作社发展中,必须发挥领头人或龙头企业的作用,否则合作社就没有实体业务支撑。
  完伟伟已经做好了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建三个食品加工厂,创建著名商标品牌,实现水稻种植、大米加工、食品加工、食品销售产业链经营。
  三、政府行为的作用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和对完伟伟的访谈,结合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政府行为与合作社发展之间关系加以,似能得出一些有益启示。
  (一)政府扶持是扩大合作社影响的关键
  农民以自身利益为主导决定自身行为,通俗地说是农民要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后才行动,说得再好不如做出来看看。政府扶持为合作社发挥制度优势提供了支持,如果没有政府扶持,合作社初步优势无法显现,光靠媒体宣传是无法吸引农户加入合作社的。所以,如果要向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就需要政府的扶持政策打头阵,否则,合作社被农民认知需要更长的时间。
  (二)合作社创建离不开能人的带动作用
  无论政府扶持政策有多好,如果没有能人的带动,合作社就不会创建,也就无法享受政府的扶持政策。正如本文案例所描述的,完伟伟在创建合作社时,觉得这是国家鼓励的事情,会有好的发展前途,但是究竟怎么发展,完伟伟自己当时也不清楚。
  (三)扶持经营模式创新是政策主导方向
  扶持“三农”是未来长期内不变的政策导向,问题是如何扶持,哪种扶持方式效果更好。扶持合作社还是扶持单个农户就是政策制定面临的一个选择。农业补贴更多地已转化成农民个人的收入补贴,不能改变农业经营模式,很难促进新的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扶持合作社发展,间接扶持领办合作社的公司,与直接扶持农户相比,优势在于公司可以带动经营模式创新。公司比农户有更广阔的市场渠道、更快速的市场信息、更雄厚的资本运作势力,这是农户难以企及的。所以,扶持“三农”的核心应从补贴单个农户向鼓 励经营模式创新转变。
  (四)鼓励公司与合作社协同发展
  公司对合作社的支撑作用不言而喻,从本文介绍的案例中便可看出。如果合作社只是简单地将农民组织起来,毫无意义。农民面临的约束条件得不到改善,农民的经营状况不会有任何的变化,也就谈不上增收致富。尤其是土地规模较小的农户,合作的潜在收益小,合作与不合作的差异不大。另外,销路不畅的制约也使农户合作没有增量收益。增量收益的获得强烈依赖于公司的经营。农户通过横向联合组建合作社,公司与合作社再次合作实现纵向一体化,形成“纵横交错”的合作网,实现公司与合作社的协同发展。
  (五)重视领办者的利益。
  Cook在1995年提出了合作社制度的五个缺陷:“搭便车问题”、“视野问题”、“投资组合问题”、“控制问题”、“影响成本问题”。合作社要发展需要领办者的带动,然而,合作社的分成制以及农户没有出资意愿导致领办者的收益被瓜分,这就导致企业投入的无效率。所以,领办者的利益应得到充分重视。领办者的行为得不到充分激励,那么合作社也就名存实亡了。


  (六)重视实践者的首创精神
  我国地域广阔,农地规模、人口结构差异极大。就安徽、山东、江苏、浙江而言,单个农户土地面积小,农村人口年龄偏高,合作社对农户实行统一管理难度大、费用高,与其进行管理,还不如进行流转;由于潜在收益小,农户也不愿意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在与合作社成员访谈时,农户说“将土地包给合作社方式好,一亩地每年700元,相当于自己种地的收入,甚至还关于自己种地的收入,而且稳定,不用操心,还可以腾出劳动力打打工”。因此,在小规模农户为基础的合作社不可能建立共担风险、共同经营的制度。另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的方式也很多。本案例所介绍的信用合作体现在公司收购农户的原粮后,如果农户延迟收款,公司可以给予每斤1毛钱的回报,这体现的是农户给予公司信用。有的地方,公司可以先提供种子、化肥、农药,农户秋后付钱,这体现了公司对农户的信用。这些都是实践者通过经验积累最简洁、有效的信用操作方式。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董晓波,经济学博士、助理研究员;刘从久,教授、中国合作社研究院院长,硕士生导师;刘纪荣,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特别是2007年7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河南省抓住这一实现农村经济制度创新的历史机遇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这仍与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的地位不相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对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致富、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措施  农户
期刊
摘要:江苏省如皋市于2004年1月正式启动社会保险“五险合一”改革,在省内率先拉开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改革的大幕,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年的改革历程,文章通过分析如皋市在“五险合一”改革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效果,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今后改革的探索之路。  关键词:五险合一;探索;纪实  从2004年到2014年,如皋市社会保险“五险合一”已走过10年的历程,已经初步建立起适合城镇各类劳动者、资金来源
期刊
上海市嘉定区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成立于1956年。近年来嘉定联社坚持多元产业化道路,推进联社产业布局从传统产业向以先进制造业、物业资产经营业、金融服务业为主的多元产业转型;坚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道路,在与国有、民营经济的合作中联共赢发展,培育了一批如上海佳冷型钢有限公司、上海天灵开关厂有限公司、马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嘉加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先或区域领先的参股企业。2015年嘉定联社共
期刊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近年来中国制造企业纷纷转战国外,中国较大的制造企业大多都已建立国际化的发展战略目标。但是,制造企业的海外并购之路并不顺利,许多企业因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风险防范措施,开始是想从海外的并购中赢得市场赢得利润,事与愿违,部分企业因此带来了财务上的风险,有的比较严重的还出现了财务危机。纵观以往的并购案例,由于高估值对目标公司的收购出价不准确,资金支付方式
期刊
摘要: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如何结合地方实际,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地方政府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通过对柳林县特色农业园区的考察,分析该地区独特的“1+2”发展模式所遇到的困境,并提出一些对策性的思考,为柳林县地方城镇化发展困境的破解献计献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柳林县;农业园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大力推进城
期刊
摘要: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促进了高新技术的发展与生产力的提高,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带来了机遇。抓住此次革命的机遇,利用好高新技术,开拓创新,促进经济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信息化应用,为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和企业生产方式的更新提供更好的结合点。同时,应结合我国自身的国情,创建属于我们国家自己的道路。  关键词:第三次工业革命;经济结构升级;生态文明;中国模式  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蒸汽时代,使得人类
期刊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进入新世纪,我国物流市场的巨大潜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日益凸显,很多投资者纷纷进入这个市场,顷刻间,国内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由于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发展尚不成熟,各种规章制度的标准不够健全,致使物流公司之间,特别是中小物流公司之间恶性竞争严重,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为确保公司发展,所有中小型物流企业都有必要对公司的现状进行全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信息化的发展,电子商务化已经成为中小企业深度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基于武汉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化的发展现状,运用AHP模型,进一步剖析电子商务绩效评价系统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挖掘出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潜力,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为其他省市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AHP  一、武汉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在武
期刊
摘要: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地方建筑企业。榆林市中小型建筑企业在筹资中出现自有资金缺乏、筹资渠道过窄、缺乏为建筑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信用体系以及筹资难度大,成本高等现象。从筹资的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建议:建立可持续的银企关系;营造良好的商业信用环境,加强现金流量的管理;利用各种筹资政策,尝试新型筹资模式。希望以上分析能为地方建筑企业资金筹集提供借鉴的依据。 
期刊
摘要:邮轮旅游过程中不乏突发事件及连带危机,通过点评海航在2013年对“‘海娜号’邮轮滞留韩国事件”的处理,让人们再次认识危机公关的魅力,同时引发人们思考更好地运用危机公关的对策。  关键词:海航;“海娜号”邮轮;扣船;危机公关  2013年,海航在处理“海娜号”邮轮滞留韩国事件中的功过参半,不恰当的危机处理差点毁其品牌,而恰当的公关将其从危机中解救出来。危机公关到底是何种灵丹妙药,能起如此大的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