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度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chang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对质、量、度的涵义的阐释,浅析度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从而对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怎样更好地把握“适度”原则,提供了一些启示,以促进我们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
   关键词:度;相对性;绝对性
  
   一、质、量、度的涵义
   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量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规定性,它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共同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任何事物都同时是具有质的方面和量的方面,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任何事物的质都是一定量的质,任何事物的量都是一定质的量。
   体现事物质和量对立统一的是“度”。所谓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在这个数量界限范围内,量变不会引起质变,超过这个范围,事物就会发生质变。既然度是质的数量界限,在它的两端就必然存在着上限和下限两个量的极限,量如果超过上限或不及下限,都会使事物失去现存的某种质。这种极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
   在度中,存在着质和量的对立、排斥。质要求与之对应的量,并规定量的活动范围和变化幅度,限制着量的增减界限。同时,量对质也有排斥的倾向。质为保持其自身而限定量的变化界限,但量的变化则有离异的趋势,量的变化能够而且迟早要突破质的限制,超出质的数量界限。度又是质和量的统一。其主要的表现是:第一,度是质和量的相互结合。它指的不是单纯的量,而是一定质的量;它所指的质不是单纯的质,而是一定限量的质。第二,度是质和量的互相规定。在特定的度的范围,质和量既规定对方,又规定自身,使双方处于统一状态;超出度的范围,事物的质量统一就会破裂,转化为另外的事物,形成体现于新度中的新的质量统一体。
   二、度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度的绝对性
   第一,任何度都是包含于人们认识中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内容,它都有自身的界限或范围,都不能被推翻,也就是说度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度的客观性也就是承认了度的绝对性。第二,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而体现事物质和量的对立统一的是“度”,度存在于任何质和量的统一体之中,即任何事物,并贯穿于事物质量互变的发展过程之中。“直接的(或单纯的)尺度是一个单纯的大小规定,而任何存在物都有自身大小规定,因而都有自身的尺度。离开了大小规定,就不可能有存在物了。”[1]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二)度的相对性
   第一,任何度都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具体到某一事物乃至事物某一发展阶段的度,脱离于具体事物的度是毫无意义的也是不存在的,这是度的有条件性。第二,任何度在内容、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没有无限的度。“纯粹的量的分割是有一个极限的,到了这个极限它就转化为质的差别:物体纯粹是由分子构成的,但它本质上不同于分子的东西,正如分子又不同于原子一样。”[2]这是度的有限性。第三,任何度,它不单是具体到某一事物的度,同时又是变化的度。“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尺度。事物是变化的,因而尺度也是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度,如同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一样。”[3]例如,同样是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度就是0℃—100℃,0℃和100℃就是它的两个关节点,突破这两个关节点即是超过这个度,水就变成冰或水蒸气了。”[4]而不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度就不可能再是0℃—100℃,因为随着气压的降低,水的沸点就会相应地升高,水的度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三)度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度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虽然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是关于度的两个互不相同的方面,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固定不移的界限,而是统一的。度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这是指: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度的绝对性要通过度的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的总和构成了绝对。“绝对和相对,总是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总是这样相伴而生,如影随影。”[5]任何一个度,从一种意义、一个角度上看,它是绝对的,或具有绝对性;从另一种意义、另一个角度上看,它又是相对的,或具有相对性。脱离对方而孤立、单独存在的绝对的度或相对的度,实际上是没有的。度的客观存在的绝对性和它表现形态和特性的多样性即相对性是统一的。
   三、引起度变化的因素及其变化的复杂性
   第一,度的变化受到事物自身条件的影响。任何度都只是具体到某一事物的度,这是度的物质性,离开了具体事物而空谈度是毫无意义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度是存在于某一具体事物之中的。这就决定了度必然会受到事物自身特性及其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随着事物自身条件的变化,那么作为该事物的度也会引起相应的变化。例如,同样是胎儿,它们从胎儿发展到婴儿的时间是不同的,由于胎儿自身的某些特性不同,有的可能是早产,有的可能会晚产;有的是怀胎十月,有的则可能怀胎八月。
   第二,度的变化不仅受到事物自身条件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任何事物及其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任何事物及其发展既有内因的作用,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因的作用。那么,存在于事物之中的度也就必然会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例如,同一棵树,在常温下,有充足的土壤和水,它可以生存几年甚至上百年上千年。但是,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温度升高到上百度,得不到足够的水分,那么它可能一天也活不了。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这些都是从“纯粹的形态上进行理论的分析。然而,在现实世界中,绝对的‘纯粹’的东西是没有的”。[6]这就需要联系到度的变化的复杂性。
   度的变化的复杂性表现在:由于事物的自身条件的变化,度可以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产生变化,也可能在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由于自身条件变化而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度可能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产生变化;度也可能在事物同一发展阶段下由于事物外部条件变化而出现新的变化。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度的变化可能是事物自身条件或是外部条件引起的,但往往也可能是事物自身和外部条件同时引起的。总之,度的物质性,决定了度的变化的复杂多样性。
   四、关于度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的一些启示
   根据度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明白,“掌握事物的度对于科学认识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人们尽管可以首先考察事物的质,而暂时撇开它的量;进而可以考察它的量,而暂时撇开它的质。但是,要真正了解事物,就必须把质和量统一起来,即掌握它的度。”[7]“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就是度。只有了解了度,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从而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一个正确的准则。
   度的绝对性告诉我们,度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质、量和度。如果没有度,事物就只有量变而不可能产生质变,那么事物就谈不上发展,所以说作为质量的统一体的度是存在一切事物之中的,没有度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一切实有的东西都有一个尺度,即任何东西都有自身的尺度。”[8]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质量互变的过程,都有一定的度。一事物之所以能够变成另一事物,正是由于事物量的积累突破了度的范围从而产生质变;同理,一事物没有发展为新事物,并不是由于该事物是永恒静止的、具有不可变更性。而恰恰是由于该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的积累还不够,还足以突破度的限制,进而不能发展成新事物。比如,在民主革命时期,最初的革命往往以失败告终,有些人没有认识到是量的积累还不够,还不足以突破度的限制,就悲观地认为反动派是不可战胜的,从而丧失了革命的斗志,放弃了革命的理想。这就是对度的绝对性认识不够而造成的。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度的相对性,任何度都是具体存在于某一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度,没有一成不变的度。不同事物的度是各不相同的,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它的度也不尽相同。任何具体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作为体现事物质和量对立统一的度,就必然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例如,俄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俄国的无产阶级通过十月革命,短短数年间就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共和国。而同样是无产阶级革命,在我国,从打响革命第一枪的南昌起义到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中国,花了二十余年的时间。又例如,俄国从建立苏维埃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到建成社会主义花了近二十年时间,而我国从新中国建立仅用了短短七年时间就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正式步入社会主义。这些都说明了度不仅是具体事物的度,同时也在不同事物和事物不同发展阶段具有多样性,是不断变化着的。
   所有的度既是绝对的度同时又是相对的度。在一切实践活动中,我们都应当既要看到度的绝对性同时也要看到度的相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适度”原则,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姜丕之.黑格尔《大逻辑》选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154.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86.
   [3]姜丕之.黑格尔《大逻辑》选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158.
   [4]肖前,李秀林,汪永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74.
   [5]肖前,李秀林,汪永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70.
   [6]肖前,李秀林,汪永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86.
   [7]肖前,李秀林,汪永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74.
   [8]姜丕之.黑格尔《大逻辑》选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153.
其他文献
往往有同学进入高中以后不能适应数学学习,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成绩一落千丈。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高中数学相比初中数学有较大的转变,主要是: 理论加强、课程增多、难度增大、要求提高。那么,高一学生怎样科学的学习高中数学,有效的提高成绩那?  一、掌握数学思想  高中数学从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上更接近于高等数学。学好它,需要我们从方法论的高度来掌握它。我们在研究数学问题时要经常运用唯物辩证的思
期刊
提高课堂效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 “阅读”,乍一看好像是语文课和外语课中的专用名词,但实际上,数学课同样离不开阅读能力培养这一环节。在数学的教与学过程中,不能只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他们看不懂某些产品使用说明书,
期刊
摘 要:教练员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经常要手把手教授学生动作,与学生情感交流更为直接、具体。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应该养成良好的情感素质。  关键词:教练员;情感交流;情感素质     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恐惧、爱慕、厌恶、悲伤、忧郁等。任何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特别是青少年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以他们的情感和情绪为转移,常常表现出情感支配理智。体育训练,由专业特点决定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中国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从而使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应针对相应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如实行统筹城乡发展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采取照顾代课人员的考录及补偿政策,中央财政建立激励机制对地方化解债务给予适当支持,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的义务教育
期刊
税务稽查作为税收征管的最后一道防线,承担着“外促整规、内促征管”的重任,稽查部门通过开展日常稽查、专项稽查和专案稽查,充分发挥税务稽查“以查促管、以查促收、以查促廉、以查促改”的职能作用。最近笔者通过深入稽查一线调查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在基层国税稽查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使税务稽查应有的职能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务执法手段不强。一是查证难。目前很多企业是家族
期刊
在一个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各种因素错综复杂,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袖,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其素质及能力。我们许多的老师一旦接手班主任的工作就能显出个人本色,形成自己鲜明的特点,每次发言都能有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的东西,但毕竟班主任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既要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因此,这就要求班主任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满腔的热情,更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耐心细致的
期刊
摘 要: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推进,突出思维品质的培养已成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本文从三个方面叙述了如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关键词:思维品质;思维的灵活性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方法的分析,有助于提高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思维;数学思维障碍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
期刊
摘 要:“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折射出社会历史前进的足迹,展现出丰富的社会文化事象。” [1]“大量的地名都是当地居民在社会生活中给地理实体所起的名称。每个地区的居民生活在相同的文化圈之内,他们所起用的地名往往反映当地的文化特征和居民的心理特征。”[2]楼盘名称归属于地名之列,属于特殊的地名,楼盘命名这一语言现象也折射出了汉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本身语言和文化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期刊
摘 要:近2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香港回归以及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内地与香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日益加深,许多香港社区词汇不断涌入内地并被普通话所借贷华和吸收,成为普通话词汇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语言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港词北进”或“粤语北上”。本文主要考察普通话词汇对香港社区词汇的借贷现象,即词汇间借贷的程度,借贷形成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借贷;义项;传意;名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