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s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操作活动,受到了广大数学老师的青睐及重视。但是我却发现有时课堂中的操作活动,是光有其表,表面上孩子们都动了手,整个课堂热热闹闹,但是实际上,这个操作活动是不是需要呢?这个操作活动是不是达到了目的,是不是让孩子在操作活动中真的理解了知识,得出结论了呢?我想就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边角的特征为例,谈谈我的一些观点。
  1.判断是否需要动手操作活动
  操作活动是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命令。当孩子们觉得我需要通过操作来学习,来理解时,孩子们自己都会想到我要动手操作了,而不是等老师告诉我们要通过动手操作来证明。我们要的操作活动绝不是学生表面的操作活动,而是真正能够帮助学生学习,通过直观操作而促进思维发展的活动。比如:在探索长方形的边的特征时,我想通过猜想--验证--得出结论这样的方式来进行。
  教学片段:
  师:现在老师画一个长方形,孩子们猜一猜长方形的边有什么小秘密呢?
  生1: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左右两条边一样长。
  师:刚才孩子们提到了上下两条边,这样的对着的两条边叫做对边,那左右两条边也叫做对边。刚才孩子们猜想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左右两条边一样长,也就是对边相等?
  师:这只是孩子们的猜想,我们能确定这个猜想就一定正确吗?(老师打问号?)
  生2:还不能,但是我们可以自己动手操作来证明。
  师:那你打算用一个什么样的方法去证明呢?
  生3:可以通过量一量的方法。
  生4:还可以通过折一折的方法。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孩子们猜想长方形的边有什么小秘密,孩子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所以猜想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到底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怎么办?这时就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该怎么办呢?怎么才能够肯定呢?于是有孩子就提出了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来证明。这样的动手操作活动是孩子们自己的一种需要,他们自己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来促进自己的思维发展,这样的动手操作才是实在的,不是表面的,而且是有目的。
  2.本次操作活动的目标是否明确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操作活动也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决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因此,教师备课时应仔细推敲每一个操作活动是否紧扣教学目标,并且要让学生明白本次操作活动的目标,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知道操作的思考方向,要养成边操作边思考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数学课堂操作的本末倒置,使课堂操作活动更加有效,更具有针对性。如上述案例中,通过孩子们自己猜想,再自己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这样的动手操作,目标明确,孩子们就很清楚我就是要找到方法(比如量一量、折一折)来证明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至于要怎么量?怎么折?这就需要孩子们开动脑筋了。
  这样的操作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的思维被导入更深处,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3.本次操作活动的方法是否正确
  操作方法的指导是培养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关键。经过精心设计,合乎逻辑联系的操作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容易,而且有利干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操作程序正确、方法得当时,就表示学生的思维清晰、正确、有序。操作活动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合作探索的过程。小学生毕竟缺少经验,更何况学生的学习是有差异的。所以,要教师给予方法的指导,
  在证明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时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我们可以通过量一量和折一折的方法来证明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那谁来说一说通过量一量怎么来证明?
  生1:我们就量边的长度。
  师:量出来就可以了吗?
  生2:还不可以,还要再看上下两条边的长度是否一样?左右两条边的长度是否一样?
  生3:如果一样,就说明对边相等。如果不一样,就说明猜想错误。
  片段二:
  师:那折一折呢?又怎么证明?
  生1:我们就把长方形拿来折?
  师:怎么折?
  生:把上下两条边对折,看是否完全重合在一起,再把左右两条边对折,看是否完全重合在一起,如果是,就证明猜想正确。
  在教学时,我不是在知道可以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来证明,就马上让孩子们动手了,因为班级里毕竟有学习稍微困难一点的学生,我通过一个一个的追问,让孩子们自己来说方法,说步骤,这样子,孩子们操作起来就不是摸不着头脑的,也不是表面操作的,避免了盲目操作。
  要让数学课堂中的操作活动真正有效并不是那么难,你只需要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让学生明确操作活动的目的,即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在操作中注重将做,想,说结合起来,既操作活动不能只停留于外显的动作层面,而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实现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的操作活动就是有效的。
其他文献
实现和谐教育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的课堂。和谐的语文课堂应该放飞思想,让学生潜具的悟性得以唤醒。那么怎样才能创设和谐的语文课堂呢?  1.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首先,语文教学离不开讲解,在不影响一篇课文的整体语言风格的前提下,教师语言要力求活泼多样,以拔动学生的心弦,造成心灵的共鸣。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中既有满腔喜悦之处,又有希望破灭之时,教师教得到位,就能打破课堂内的单调与沉闷,呈现出生机勃勃的
期刊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随着数学学习内容的增删,数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数学课堂教学也更加充满活力,数学学习的内容更为丰富,除了传统的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等有关知识外,增加了空间图形的认识,数据的统计收集等内容,有理数一章侧重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第一章则侧重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生活中的数据这章重在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学生的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的培养则体现在其它章节。以下就
期刊
【摘要】本文以阿拉善盟巴润别立学校小学的学生为样本,对学生的体重,书包重量进行了测试。经过测量,目前小学生男生的平均体重为34.4㎏,书包的平均重量为3.89㎏;女生的平均体重为34.26㎏,书包的平均重量为3.86㎏。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揭示出小学生的体重,书包重量均有大幅度的提高,且二者的比例也在不断的增加。体重的增加与营养状况的改变及家庭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而书包重量则与学生课业负担加重有很大的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如何把握新教材的有效性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分析新课程改革背景的前提下,分析了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指出了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地理 有效性 教学  当前,不少学生抱怨高中地理难学、不容易学会,细究原因,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学手段落后,教师不注重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理念陈旧,教学
期刊
在"减负不减质"的大背景下,不少语文教师把练习挤进了课堂教学中,以减少学生课外的作业量。课堂练习不同于课后作业、家庭作业,具有激发情感、语言训练、推进课堂教学、启迪思想、发现问题、总结巩固等多项功能,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实践环节。要想改变课堂练习遭遇的尴尬局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以为,首先要从教师设计基于"教""练"相融的语文课堂练习入手,设计时应做到认准时机、依托文本
期刊
通过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任务。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
期刊
曾经以为,语文就是教学生读好课本中的一篇篇文章;围绕课文读读、议议、写写、练练;训练学生会听、会说、会读、会写;培养学生爱语文的感情、用语文的习惯;让学生学习语言、掌握语用、积淀语感……  这些曾经片面的认识证明了教师们对语文教育不懈的追求,同时也意味着教学中的方法与行为的偏差。这也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面对、必须思考的问题。  1.首先语文应该是精神的语文,语文教育必须重视精神的熏陶感染  1. 1
期刊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学校教学工作中我们也应当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1.学校开展网络教学是必然选择  教育是一个产业,其产品的好坏需要社会的检验。我们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来讨论人的素质结构及其培养模式。同样,网络教学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我们对网络教学的讨论也必须从信息时代的特点谈起。信息时代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知识膨胀",信息
期刊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新民镇第二小学 719409  【摘要】学习新课标后,让我的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理念和策略,真正以学生为本,大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求知识,让语文教学远离形式而真正体现实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 激发兴趣 自主探究  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好比一个活生生的人具有了灵魂一样。我自己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总结,终于具有了自己特色的教学策略。
期刊
半命题作文历来是作文教学的一个训练重点,也是升学试题中的一个热点,明了半命题作文的一些添题原则,学会对半命题作文进行辨析与思考,在辨析与思考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迁移技能技巧、提升文章品位是很有必要的。  1.明了半命题作文的一些添题原则  半命题题目必须添加修饰或限制成分,题目完整才能开始作文。添加须遵循8个字: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如"与……对话",失败题目:与历史对话、与时间对话,失败的原因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