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学生心理,巧设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test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知识面比较宽泛,如果没有系统的方法让孩子们深入地探索每一个知识细节,那肯定就会有知识漏洞。为此,我们要响应新课改以生为本的精神,从他们的认知规律出发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激活孩子们的好奇心,牵引他们经过互动交流完成知识迁移。本文结合一线教学实践对怎样开展活泛教学进行几个角度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形象思维;活泛教学;互动交流
  许多小学教师反馈孩子们提高成绩比较困难,客观地说语文知识面比较广,而卷面考察的知识点也很多,所以很容易发现学生的知识漏洞。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设定具体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能深入细节完善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这样才能薄物细故,帮孩子们完善语文基础细节,这样才能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完善语文能力。鉴于此,我们就结合教学实践从下面几个角度说一说怎样利用有限时间设置活泛的课堂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好奇心
  小学生以形象认知为主,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或趣味故事比较感兴趣。所以语文教学中为了能充分激活学生去主动、深度地学习语文知识,我们可以从趣味吸引和好奇心牵引两个角度入手。
  1.用趣味来吸引学生
  兴趣是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源动力。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和趣味故事以及朗朗上口的诗歌等都比较感兴趣。所以我们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趣味特点来设置教学方式,吸引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深入语文知识学习。现行的人教版教材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其中优选了许多趣味的故事来吸引孩子们学习语文知识,比如《盘古开天地》以神话故事、《孔子拜师》以历史故事和《奇怪的大石头》以科普故事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让孩子们学习新知识。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习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动漫的方式让大家观赏,然后再设置问题进行启发,这样就能通过形象的方式来吸引学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用问题来抓住好奇心
  如果语文教学只是让同学们朗读、默写和背诵,那学到的是表面的知识。为了让同学们通过深入思考和探究,学得语文知识的运用技巧,我们就得通过问题来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一次牵引他们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
  比如在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时,为了让孩子们学习到游记类文章的写作技巧。笔者就通过问题进行启发,引导他们深入思考:①这篇写景文有怎样的鲜明特点?②本文用了什么写作顺序?从哪些角度重点描写?③作者在首段进行了哪些交代……假如没有这些问题进行启发,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肯定不能抓住这些隐藏的知识细节,这就无法学到对应的游记文写作技巧。
  二、鼓励同学通过交流互动拓展知识
  知识有自身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揠苗助长。语文知识比较驳杂,许多观点是见仁见智的,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启发孩子们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同学们获取更多的知识,我们就可以给孩子们流出互动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知识通过交流生发新的观点,拓展知识和能力。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教材中《美丽的小兴安岭》也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对于同学们来说,写景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种,所以对该文的理解我们也要是开放性的引导。先让他们通过阅读筛选经典的描写景物的句子,比如: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然后我们可以给出一个类似的句子“几百里连成一片,到处都是绿色的数木”让孩子们去对比。在笔者的启发下同学们通过分析、讨论和对比,形象地认识到①句运用了比喻,这样让语句描写形象、生动,如此一来强化了学生对比喻句的理解和认知,让他们掌握了描景状物的技巧,潜移默化生成语言表达能力。可见这样的交流课堂,不但实现了“文本对话”,还让同学们在“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中拓展知识,发散思维,最终在体验知识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完成内化迁移,生成能力。
  三、切近生活的方式引导
  知识来源于生活,小学语文知识在生活实际中有广泛的运用空间。所以我们要能结合生活中的形象案例来给同学指导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就拿大家都感到头痛的写作教学来说,许多小学生觉得写作缺乏素材,实际上生活中的各种素材俯拾皆是。我们只有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会观察、思考、积累,这样的作文才会有生命力。在学习了人教版4年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就组织同学们展开自主讨论:这封信对你有帮助吗?你妒嫉过别人吗?别人妒嫉过你吗?通过学习柯岩老师的回信你有什么想法?同学们通过阅读、分析和总结,结合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一时间亦轩亦轾,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明白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养成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良好处世习惯。这样的焦点讨论,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本文是我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灵活教学的几点分析与理解。总而言之,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只顾自己说教,我们要将教学内容设置成契合小学生认知和发展的活泼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他们深入学习和互动探索,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薛润梅;巧设小学语文教学情境成就高效课堂[J];《内蒙古教育》, 2014(1):44-44.
  [2]冯玉梅;巧设情境,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J];《启迪与智慧:教育》, 2015(5).
其他文献
在现在的中学音乐教学实践中,识谱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识谱试唱是初中音乐知识技能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但它又是一个始终困扰音乐教学的突出问题。“怎样教?”、“如何教?”的话题一直以来备受老师关注。  一提到唱歌,大多数的学生都很兴奋。我们现在传统的音乐课堂通常强调“先教识谱后听音乐或唱奏音乐”。机械地练习识谱和歌曲演唱,只能让学生感受到是枯燥、素然无味,从而失去对识谱学习的兴趣。有的教师只管教,不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有效的网络新课程被一线教师广泛认可。教师将微课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为充满专业术语、枯燥乏味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不仅有效提高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激发学生学习高中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具体应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各地区各学校加强了对教学 方法及手段的重视及运用,大家都在探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进其在教学过程的运用,发挥其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通过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整合,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和信息素养。实现自主化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真实起到思想品德内化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想品
期刊
摘 要:公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元素,实现公平关键是抓好民生建设,充分解决人民群众急盼的问题,实现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张家界市共享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深层次的解决矛盾,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关键词:民生建设;困惑与对策;社会公平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张家界市,如何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
期刊
《狄仁杰公正护法》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后星号题要求学生改写剧本,于是我设计了改写其中一个片段的习作训练。习作前我准备了一份《奴隶英雄》的阅读课件(因为这是一个剧本),让学生再一次阅读这个剧本,目的是明确剧本改写的基本形式。此外我对写作方法做了一个简单的指导,学生明确要求后开始写作。  之后,我在批改学生习作时发现,学生习作质量并不高。例如有一学生这样的:  狄仁杰公正护法  时间:公元676年  地
期刊
摘 要:合唱一直以来都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是音乐展现艺术魅力的重要形式,是人们寄托情感的重要载体,更是提高人们艺术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关键,所以被高校当作一门必开学科。在高校合唱教学中,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发音正确率,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合唱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如识谱乐理知识水平、节奏乐理知识水平和和声乐理知识水平等,更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合唱音乐审美水准。  关键词:高校;合唱教学;现状;发展方向  
期刊
摘 要:高中阶段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期,心理逐渐由不成熟发展为心理成熟,同时对于人格塑造也是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个阶段个体心理极易出现问题。这一时期中学生的任务繁重,竞争比较激烈,各种社会生活的挑战过多。心理承受力差的个体,就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该时期如果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就会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等。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问题  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承载着中国繁荣昌盛的希望。在激烈竞
期刊
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渗透到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文,从字的结构来看,是“子尊老”的意思。孝道,是为人子女,或为人弟子,对于父母师长,必须恭敬顺从,供养侍奉的正道。当前,中小学为什么要强化孝道教育和怎样开展孝道教育,就是本文重点思考的两个问题。  一、孝道教育是现实的要求  1.学生孝道缺失需要补救。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一些
期刊
摘 要:《黑骏马》是张承志早期的作品,与后来的《黄泥小屋》等作品相比,少了学术上的价值和宗教色彩,但文学性更强,对于彰显张承志文学创作的个性也更为纯粹。赞扬底层人民的善良和慈悲是张承志这部作品中很重要的命题,但同时又否定他们的宿命和愚昧;在创作结构及语言运用上,张承志引用了诗的抒情手段来结构文章,并用诗化的语言使整篇小说更像是一篇抒情长诗。在这喧嚣浮躁的时代里,张承志远离急功近利的世俗,独自扛起为
期刊
摘 要:由于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因此具备强大的生命力、指导力和影响力。离开了现实生活、离开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原理,就会导致马克思主义出现教条化的趋势,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良性发展。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通过完善和分析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的助力。因此这就要求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也应该坚持积极、主动、创新的工作态度,不断完善和创新多种实践方式,充分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