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学习起点,实施有效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新形势下,一线教师越发明晰学生的认知对于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展开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全面展开前,教师应选用何种方式分析学生学情、测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本期话题将围绕“评测学习起点,制订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最近几年,随着课堂观测的兴起,教师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学习活动前的学情评测。大家普遍认识到只有熟悉学生学情,了解学力水平,才能合情预设学习目标,科学排定学习内容,合理确定引导方法,进而实施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评测
  以苏教版四下“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中的“三角形的认识”为例,笔者认为可以从五个维度对不同时段的学习起点进行评测,以及时调整教学进程,让学习真正发生。
  1. 预备性评测。对所学新知需具备的必备基础知识进行一次预备性的评测。在讲授三角形的分类前,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完成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制作,并试着结合身边的三角板或红领巾等相关实物找一找不同的角,再在课堂上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既能了解学生对这些看似“形散”的知识的已有掌握情况,也能促进学生将知识不断串联、整合,达成课堂教学“神不散”的理想境界。
  2. 本质属性评测。本质属性评测就是在教学概念性知识时,针对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行的反馈性评测。如教学“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可在课堂上采用直接提问的方法,问: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直角?”“如果一个三角形中出现两个直角会怎么样?”这些问题紧抓概念的核心,留足思考的时空,让学生去思考和想象,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
  3. 过程性评测。顾名思义,过程性评测就是在学习的进程中,特别是刚学完某一个环节后进行的及时性评测,以便了解课堂上动态的学习起点。以本单元为例,在教学完某一个环节后对特定的教学内容进行一个诊断性评测,如学习完三角形的分类后,可组织一次关于分类的练习;在新授课后,可以进行一次整合性小练习,评测再学习的认知起点。
  4. 考查性评测。考查性评测是指在完成一课时、一个知识板块或一个单元学习之后进行的形成性评测,这一评测的好处在于能为后续学习提供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温故而知新”的目标。如可在本单元结束后设计一个单元练习,借此评测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后续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活动经验,帮助学生整体建构知识体系,以整体视角认知数学。
  5. 总结性评测。总结性评测主要是指一学期或一学年下来,通过综合性的练习(含实践操作)评测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状况,并作为下一学期或下一学年的学习起点和教学起点,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及时了解学情,以学定教、顺学而教、以有引新,才能带领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学习、内化、应用,引发其对数学的热爱。
  二、评测问题的确定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问题是思维的心脏。有效的评测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思考的“浓度”,增强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评测问题的确定显得至关重要,需要教师遵照一定的标准,瞄准学习的核心内容进行有效编制,编制中剔除无效问题,务求实效。
  1. 结合现代教育理论细化评测标准。
  以“美国学生数学学科能力表现”为蓝本,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笔者以“三角形的认识”单元为例,尝试整理了八条具体的评测指标。①是否能用抽象的数学语言说出三角形的概念;②是否能在平面空间中绘制出各种类型的三角形视图,并说出绘图的流程;
  ③能否指出三角形的分类、分类的依据,以及每种三角形的独特特征;④能拼、接、剪三角形,在拼剪中说出三角形的数学属性;⑤能结合三角形的数学学科特性来解决数学问题;⑥能了解评估三角形的形状,并能正确画出指定的三角形;⑦能结合现有的知识经验尽可能地估计与测量三角形;⑧能把三角形放到解析几何的空间中,说明三角形的旋转、位移等问题。
  2. 评测问题的制订。
  教师在制订了考核标准后,要应用一组试题来呈现这一标准,使标准可以被评测。为学生设置习题是进行评测的方法。习题评测的方法既灵活、又客观,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解决习题的过程全面了解学生的学情。以下习题为“三角形的认识”学情评测的依据,教师可以应用这套评测试题获得学生学情评估结果。
  题1:由三条?摇?摇?摇?摇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一个三角形有?摇?摇?摇?摇个角。题2:将三角形分类,你可以分为哪几类?(题1与题2考查的是第①③两项指标,通过这两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是否初步建立了三角形的抽象数学概念)
  题3:一个角的两条边张开越大,角就越大,这一说法对不对?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数学规律?题4:(判断)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题3与题4考核的是第②④两项指标,它考查了学生是否能从实践的角度了解三角形的概念,能否从标准化、规范化的角度把三角形这一概念上升到抽象的认知)
  题5:三根小棒分别长2厘米、7厘米、9厘米,这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请说明你的理由。题6:请在纸上分别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题5与题6考查的是第⑤⑥两项指标,它要求学生能从数学逻辑的角度判断三角形的性质、特征等,当学生能从数学逻辑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便意味着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和解构已经较为深入,并且很好地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7:在一个三角形中,∠A是∠C的三倍、∠B是∠C的两倍,这个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题7考核的是第⑦项指标,它要求学生从理论的角度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度数,这是确定三角形类别的常见方式)
  题8:如图1,将△ABC绕点C旋转了30°后,得到△A′B′C,如果AC⊥A′B′,請计算∠BAC的度数。如果AB=AC,那么请判断△ABC是哪种类型的三角形。(题8考核的是第⑧项指标,它要求学生能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具备动态的空间想象力,能在三角形运动的时候,应用动态的视角洞悉三角形的变化、三角形边与角的变化、三角形的边与角跟其他几何事物的关系)
其他文献
《课标》强调:“习作教学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这就表明,新课标给予了想象作文和写实作文相提并论的地位。孩子是最善于想象的,想象能激发儿童创作的欲望与潜能。儿童诗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出优美的意象来抒发童真、童趣。而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大胆想象加上巧妙的构思,使平凡的生活现象在儿童诗中变成一种儿童式的神奇和
期刊
与冯骥才先生的第二次亲密接触,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不久。地震发生以后的第六天,冯先生立即带领民进中央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有关人员赶赴灾区。我有幸与调研组同行,目睹了冯先生的睿智眼光与工作作风。当时交通非常不便,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才赶到北川。站在山岗上,看着已经成为废墟的县城,冯骥才先生酝酿了全面抢救和保护羌族文化的计划。  汶川大地震对羌族这个民族的打击可以说是毁灭性的。羌族是我国56个民
期刊
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对诗意的理解只要求大体掌握即可,不要求做到逐字逐句都能翻译。然而,一直以来,不少教师教学古诗都将指导学生读懂每句诗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重点,这是教学的一个误区。新课标强调小学各学段的古诗教学都要引导学生想象,体验诗的情感。因此,各学段的古诗教学,都应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诗词的意境、体会诗的情感上来。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
期刊
古诗是中国文坛的一朵奇葩,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丰富浓郁的感情,深邃悠远的意境,含蓄凝练的语言,有利于熏陶学生的文化思想,陶冶道德情操,提高艺术修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肩负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应高度重视古诗词教学,返璞归真教古诗。要培养学生的爱诗之心、读诗之趣、品诗之能,使其在多彩的古诗世界里,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拓宽视野,丰富情感,继承经典。  一、知人论世,临其境  古诗的
期刊
一、课前分析  1. 基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分析。  基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在学习有余数除法时需要先打破“表内除法”中一些潜在的规则,重新建立“有余数除法”的心智结构。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两个认知冲突。第一个认知冲突是平均分概念与分物分不完的冲突。学生自从学习表内除法、认识平均分以来,所接触到的所有问题都是刚好能够分完的。因此,他们已经牢牢树立了这么一个观念:凡是能用除法表示的问题都是平均分的并且能够
期刊
“文包诗”是一种新兴文体,它介于文与诗之间,就是把一首古诗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浅近的短文中,短文既简单明了地交代了古诗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又对古诗内容与情境作了深入浅出的诠释和说明,诗与文浑然一体,相映成趣。这样的文本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古诗阅读的难度。但是“文包诗”是文还是诗呢?教学中究竟是以文为主,还是以诗为主?它作为一种文体,如何教出其体裁特点?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语用”意识呢?笔者曾三次设计教学《
期刊
时至今日,教研中这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教师精益求精,效果始料未及;设计几近完美,推进百转千回……诸多尴尬或多或少反映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现实起点无法对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强调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可见,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对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
期刊
【编者按】“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的机会。”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文中简称《课标》)对习作教学提出的一个要求,如何根据这一要求,不断“创新写作形式,改进指导方式”,进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本专辑的五篇文章介绍了一些具体的做法,可供读者参考。  当下,小学生作文的形式普遍单一且指导不力。笔者尝试用多个绘本来打开学生思路,尽最大可能不在形式上限制学生
期刊
【摘要】目前中外合作项目并不能受到考生与家长的青睐,与普招相比处于弱势的地位。课题小组对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英海本专业、旅游管理的学生分层的进行了学风、学生思想动态以及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14QN
期刊
【摘要】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也就是说,人们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预先有准备,有了准备,就可以获得成功,没有准备,就会遭到失败。语文教师上课也是一样,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课前认真备好课。备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预先设计,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充分准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探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