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如何以弱胜强?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a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搏击中,人的身高体重对于取胜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这两项都不占优势的斗士来说,他们一样可以通过训练来改变这一劣势。在实战中用脑的人往往能避开对方的进攻,它的威力也许是人们难以想象的。
  速率


  在格斗中,速度和速率常常中可以互换,但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速度仅指一个人的动作有多快,而速率不仅表明速度,而且还指某个方向上的速度。竞技中,进攻的成功要靠灵活掌握踢、击的方向和速度,因为这两者都与踢击产生的力量有关。《武术物理学》的作者马蒂娜·斯普拉格说:“力量源于运动,没有运动,一切无从谈起。”
  换言之,击打的速度越快,所产生的力量就越大。在比赛中,如果出手的速度很慢,那么威力也不会太大。
  用力方向对力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斯普拉格说:“如果你在向前击对手的同时向后退,击打的力量就要减小许多。相反,如果你在向前扑的同时出击,击打的力量就会大得多。”
  质量
  “质量是物体的物质数量,”斯普拉格说,“在格斗中,它可以被看作是人的体重。”
  最有力的击打往往是以体重为依托和支撑的击打。斯普拉格说,“在击打时,最好以双脚为支点,出击的手与身体保持同侧运动。例如,你想用右手出击,就应以右脚为支撑点。”
  由于块头小的斗士的体重较轻,他们在击打时更须竭尽全力。这一缺陷也可通过速度来弥补。斯普拉格说:“体重较轻的斗士可以在击打的同时加快移动的速度来增强击打的力量。”
  动量


  斯普拉格认为,动量是一个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产生的力量。如果对方的体重为110公斤,而你的体重仅为70公斤,那么他在以和你同样的速度移动或击打时所产生的动量就比你多。斯普拉格说:“这就是说,体重较轻的人如果想产生与体重较重的人一样大的动量,就必须加快他的速度。”
  惯性
  惯性在牛顿的惯性定律中有详细的阐述: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条件下,运动着的物体总是倾向于保持它的原有状态,静止的物体也总是保持静止。
  如果你还弄不明白的话,你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对外界变化的反作用力。这种变化既包括速度上的,也包括方向上的。斯普拉格说:“惯性是阻止你加速或减速和改变方向的一种力。”
  体重越重,要克服的惯性也越大。体重较重的人往往不如体重轻的人改变方向或弹跳灵活,原因就在于此。斯普拉格说:“在每次出击或收手时你都要克服惯性,这要花费大量的精力。重量越大,要克服的惯性就越大,因此体重大的人往往会累得更快。”
  相反,体重较轻的人就轻松得多。斯普拉格说,“体重轻的人要克服的惯性较小,移动起来更容易,费的力气也少。”
  所以,在遇到块头较大的选手时尽量不要慌。斯普拉格说:“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灵活移动,有效地牵制对方。”
  击倒


  斯普拉格说,要击倒对手没有秘诀可言。如果你正确运用速度和力量,将二者有机结合,就可以击倒任何人。她说:“如果你以极快的速度击向对手,那么这一击的威力一定不小。但如果你依靠很大的动量,你就会将对方击倒,因为它可以使对手产生移动。”
  如果你很重,你就可能难以足够快的速度去击倒对手,这就要多练习,加快击打速度。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原理,斯普拉格说,你可以想象一下,有一个重100公斤的人,他只跑10米,他在最后5米的速度应该比前5米时的速度更快,因为他有机会去加速。这意味着他有足够的时间去克服惯性。
  这一原理也适用于重量级选手的后手击打。如果他以身体左侧靠近对手,他的右拳就必须绕过一个较长的路线才能击中对手,他的右臂就会产生更大的威力。斯普拉格说:“他用离对方最远的右臂出击,他就有时间加大动量,因此击打也会更有力。”
  “相反,如果你是个块头较小的人,用后手出击也许就不是明智之举了。”斯普拉格说,“轻量级选手出击更容易些”,因此你可以不必绕远去获得更大的速度,用前手击打对方也许就足够了,因为你可以迅速加速,出奇制胜。
  保持简炼


  恭喜你圆满完成了这门击打物理学课程,这对你在比赛或巷战中的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帮助。
  斯普拉格说,你不必深究复杂的动作或更精确的步骤。只要你记住以上原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相信不久你就会有长足的进步。□
  ※提高击打速度的四种方法。
  ○动作简炼:不论采用哪种技巧,如果动作太繁杂,就要花太多时间。马蒂娜·斯普拉格说,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必须准确模仿每个正确的踢击动作。
  ○理解速度:直线进攻并不总是比迂回进攻快。斯普拉格说,“理论上直线进攻比曲线进攻快,但平均快不了太多。”


  ○综合运用:这样可以使花费的精力更少。为了减轻不必要的疲劳,最好的办法就是综合运用。斯普拉格说,“熟练运用是很重要的,无论如何都要以实用为主,通常运用较熟的也是最有效的。”
  ○从容:如果你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出击,就很难产生较快的速度;如果你很放松,加速就会更快,对击打把握得也会更好。
  ※马蒂娜·斯普拉格将她的训练理论应用于踢拳、自由搏击、格斗、刀术等各个领域。
其他文献
肌松力棚是大成拳矛盾桩桩法训练后产生的动感效应。笔者师从于李照山先生后,方得以领略其要旨。现将矛盾桩肌松力棚训练法简介如下:  站桩时要做到周身肌肉放松,尤其是肩部、两臂,但要松而不懈。在松的前提下才能产生强大的劲。如何才能做到松呢?此时应心态舒静、周身松沉,而又感到身前如有一壮汉,意念中无论该壮汉如何推、拉、砸、挑我胳膊,均不为之所动,此为大成拳“推之不动、拉之不开、砸之不落、挑之不起”的意念
期刊
中国武术中的“刁”、“拿”等技法是区别于“洋拳”的技击手法。中国武术要发展,就必须大胆试用这些传统技法,改进赛制,提高武术散手的实用性、观赏性、刺激性,通过占有体育市场份额,走职业化道路。本文就武术散手的发展,谈几点看法,不当之处,愿与武术界同仁商榷。  武术的价值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一个普遍规律,即社会需要是一切事物发展的第一要素。武术之所以经历几千年而不衰,就在于社会需要它,它对中华民族的繁
期刊
二十四、挑刀落劈势。  二十五、挑刀平搠刀势:1.双足前行2~3步,两手持刀,以刀背向上挑起,约至头高而止;步行不停,前跨一大步,两手合从上向前下方持刀落劈(步快可连续上挑下劈两次),刀锋低于膝部,定势为马步沉空势;  2.势动不停,双足前行。同时向上挑刀约至脸高而止,并迅速跨进一大步,以拧身蹬后腿所发之劲力,双手持刀以刀锋平行向身前上方搠刀冲刺;刀身平置,刃锋略高于胸部。此曰:搠喉截气(断劲)刀
期刊
武林中的掌故传说,是武术文化的衍生物之一。一来传承了武术文化,二来对习武者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三来替大家在茶余饭后打发了不少时光。  只是武术自古多神化,言谈中人们又常常会不自觉地犯“捎东西捎少了,捎话捎多了”的老毛病,添油加醋,若主人公是自己所喜欢或所亲近的,便将其夸张到神乎其神的程度,而后面又不免有一己私心——跟着沾点“神”光,改善生活境况——于是,武林中以讹传讹的事历来极多。也许始作俑者只
期刊
抱腿摔  动作要领:敌(右者)企图正面抱腿而迫使特警失去平衡。特警腿迅速后蹬,身体前倾,双手抱握敌颈部,随之一手迅速抓敌头或衣领,另一手拧托敌下颏,揪发之手向下用力,拧下巴之手上扳,将敌扭倒(图1~图3)。  动作要点:后蹬要快,抓拧要有力。  技术分析:此动作是后发制人,虽简单,但组合得力。后蹬动作叫前趴式,是对付下抱腿非常有效的技术。双腿蹬直,既避抓抱又杜绝后摔的可能,前趴使全身重量均靠在敌人
期刊
也许就在奥克兰开设武馆的过程中,李小龙开始考虑放弃在美国开办一系列功夫学校的计划。一年后,当李小龙走红美国影视界时,由于经济状况的好转,他又改变了计划,凭他的名气和威信办起了连锁武校。但他坚决拒绝放弃他的原则,并一再申明他必须亲自监督指导学校的教学或由助手詹姆斯·李和丹·伊鲁山度、塔吉·吉穆拉等他曾亲传过的人去指导。这样做显然避免了武师规模臃肿的局面。因为要找到合适的人选并适当地训练他们需要花费很
期刊
八极拳单打自古就有留传,可称是八极拳门的经典套路,其动作多以纵向变化为主,上下架分成两路,分可单练,合能对打,一攻一守、一往一来、一进一退、一开一合,严谨有序,变化巧妙。  各地门人对八极拳单打有多种称谓,或称八极拳大架,或称大八极等等,虽名称各异,实技术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受传承关系的影响,动作风格与动作顺序上略有变化而已。  就孟村一脉而言,普遍称之为八极拳单打或八极拳单摘。单打套路较长,技术内
期刊
“欲求技击之妙用,须以站桩换劲为根始,所谓使其弱者转为强,拙者化为灵也。”王芗斋老先生在站桩一文中谈到了站桩对技击的作用。  一般未练过内家拳的人,对桩功的认识较粗浅,大都认为站桩能使脚下有根、长力量,但对于各种桩法的内涵却无法深究,对于力从站桩中所得,并能在技击中充分体现其作用的事实,持一种怀疑态度。更有甚者,认为站桩只会越站越呆板,视其道“灵者变拙也”。这些人大概只见到桩功表面的东西,或受其他
期刊
搏击比赛目的就是要取胜,为达到这一目的,就要采用适当的搏击法,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仅仅懂得搏击的基本技巧或综合运用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重视每一个对手,并知道如何打败他们,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理解拳击的奥妙。  拳击极接近实战,因而也是一种最佳的训练之法,对于那些在搏击中想取胜的人尤为重要。把以下13种拳击自卫法应用于搏击中,你就会逐渐成为一名勇猛、善用策略的斗士。  1.保护好中线  自头顶沿鼻子
期刊
五禽拳是一种传统拳架,它体用兼备、动作优美、攻防特点突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习练五禽拳,不仅可强身健体、耳聪目明,而且遇敌时灵敏快捷、攻防有序。  模仿禽兽动作锻炼身体,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近代武术大师李瑞东先生(树勋)继承传统武术,精研揣摩,传下了这套用于散打训练的拳路“五禽拳”。  “五禽拳”主要模仿五禽(鹰、雁、鸡、鹞、燕)和六兽(狮、虎、熊、蟒、马、猿)以及龙的动作,外仿其形,内领其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