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八极拳单打与对打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t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极拳单打自古就有留传,可称是八极拳门的经典套路,其动作多以纵向变化为主,上下架分成两路,分可单练,合能对打,一攻一守、一往一来、一进一退、一开一合,严谨有序,变化巧妙。
  各地门人对八极拳单打有多种称谓,或称八极拳大架,或称大八极等等,虽名称各异,实技术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受传承关系的影响,动作风格与动作顺序上略有变化而已。


  就孟村一脉而言,普遍称之为八极拳单打或八极拳单摘。单打套路较长,技术内容完整。而单摘只是摘取了八极拳单打的部分动作,结合部分单式组合而成。
  单打在手法运用上多突出“两仪”变化,上架以埋伏发力为主,下架以崩撑打开相配合。运动形式上多采用半步拳法,即每进则前脚先动,后脚跟提,落脚时“三力”合一,即跺、碾、闯三力合成。静态步法以马步为主,力量分配前四后六,突出“沉坠力”与“十字力”。
  对八极拳单打,自古有论述,但由于受历史条件及多重社会因素的局限,拳理上多以口授意会为主,目前保留下来的资料则以沧县孟村镇《吴氏八极拳秘诀之谱》为最古。谱中有《八极拳歌》一首:
  上步顶肘在中堂,崩肘卧里炮最强。
  就步扬炮往上打,斜步撩阴闭肘挡。
  叠手接拿在左右,推闯换势双手忙。
  屈步撩阴一旁站,打下跪膝去找裆。
  缠肘左右掌面盖,落手拿下挂塔防。
  上步挂塔跟在后,就步一式归中堂。


  《八极拳歌》虽文字简练,但内容完整,它概括了八极拳单打、对打的全部。为便于理解,八极拳五世祖吴麟书公又注解了《拆讲八极拳官招六十四手论》,将八极拳单打、对打的演练及使用变化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拆讲八极拳官招六十四手论:
  上使引手窝里炮;下使接拿平地撂。
  上使抱肘摔掌胯;下使靠肘仙人拔。
  上使闭肘单阳打;下使拢住单耳掌。
  上使提篮撩阴脚;下使摇手闭着裆。
  上使摔捶挂肘打;下使接捶随着手。
  上使单打托肘进;下使撑掌转身掌。
  上使推闯不放走;下使拢裆盘肘架。
  上使驳肘撑摩提;下使挂掌摇身掌。
  上使接掌刁抱缠;下使提腿拿嗓窝。
  上使拦手压肘打;下使退步顺手掌。
  上使缠丝埋后腿;下使挂塔插肚撩。。
  上使滚肘迎面掌;下使接掌拿手腕。
  上使破拿跪膝进;下使抓发往下扪。
  上使缠脚如膀顶;下使打坐不松手。
  上使滚上摇身起;下使翻身随着行。
  上使抱头双手拿;下使撤手归中央。
  尽管前人对八极拳单打、对打的技术内容有很多详尽的论述,但由于受文化背景、文化层次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达到真正理解也很不容易。今秉承前人遗志,结合所学之体会,浅说一二,目的是想给那些真正喜欢八极拳的朋友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机会。


  孟村八极拳单打共有62个动作,现分别介绍如下:
  1.起式
  ①成立正姿势,两臂自然下垂。双手握拳平抬起,拳眼朝上,目视前方(图1,2)。
  ②变掌,同时劈于脑后,再沿胸前向两侧平掸出,左手掌,右手拳收于耳侧,向前平推出,右手掌扶于左拳后侧,目视前方(图3,4,5,6)。
  ③双手变拳,屈体下蹲,目视前方(图7)。
  2.量天地
  迈右脚上左脚,右转体成左虚步;左臂不动,右臂下摆向后平伸,目视左手(图8)。
  3.攉打顶肘
  左转体,起左脚,戳提右脚,右臂攉打,左手变掌,收立于腹前;震右脚,上左脚,右转体,双脚碾动成马步,左臂弯屈成肘,左手心朝上,置于左肩上侧,肘尖与膝相照应;右臂后摆略低于肩,拳眼朝下,目视左侧(图9,10)。
  4.拉弓式
  劈左臂,右臂前抡拉回置于右肋间,左臂由右臂上侧平伸出,成左虚步,目视左手(图11,12)。
  5.马步撑捶
  起动左脚,跟提右脚,两个跟提步后,迈右脚双脚滑动,左转体成马步,右拳直冲出,左拳拉至左侧腰际,目视右手(图14)。
  6.弓步冲拳
  右转体成右弓步,左拳由胸前直击出,右拳拉于右侧腰际,目视左手(图15)。
  7.掖捶


  左转体左臂顺势抡一周,起动左脚跟右脚并步双跺,右臂屈肘由右耳根沿前胸掖下,左手立于胸前,目视右侧(图16,17)。
  8.撩阴脚
  迈左脚,后摆左臂,右脚向前踹出左掌前撩,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图18)。
  9.反胯
  左转体,落右脚成马步,右臂沿胸前抡一周向前反砸,拳心向上,左掌回收于右肋侧,目视右手(图19)。
  10.十字拳
  右转体,拉右拳置于右肋间,变右弓步,左拳由胸前平击出,拳心向下,目视左手(图20)。
  11.献胯
  横跨右脚成右虚步,双拳变掌反转,掌心向上,目视左手(图21)。
  12.打开


  右脚向前跨出,左转体成马步,双手立掌前后推出,目视右手(图22)。
  13.凤巢锁卧
  双手合十,掌心向上,左臂搭于右臂上侧,提右膝,双手越过头顶反转,右转体,目视左侧(图23)。
  14.推闯
  震右脚,后撤左脚,双掌分落于两侧腰际,左转体,成左弓步,两臂立掌平推出,目视前方(图24,25)。
  15.拉弓式
  右转体,两臂后抡,提左膝,目视右手(图26)。
  16.猛虎翻身
  左摆头。跟提两步震右脚,左转体上左脚成马步,右拳由腰际平击出,拳眼朝上,左臂立摆置于头上方,目视右手(图27)。
  17.猛虎爬山
  起动右脚,跟提左脚,双臂顺势划孤于胸前,两掌手指微屈,掌心向下,目视前方(图28)。
  18.大缠(右)
  两臂后摆,右臂沿左耳根侧向前劈抓,提右膝两臂顺势前后摆动,震右脚迈左脚成马步,左臂曲肘摞摆于左前侧,拳心朝下,右臂摆于头上方(图29,30)。
  19.猛虎爬山
  起动左脚,跟提右脚,双臂顺势划孤于胸前,两掌手指微屈,掌心向下,目视前方(图31)。
  20.大缠(左)


  本组动作与上组大缠动作相同,但次序颠倒(图32,33)。
  21.闭地肘
  ①左转体,屈右臂,横摆于胸前(图34)。
  ②左掌从右臂上侧穿过变立掌,右手臂右摆伸平变拳,拳眼向下;提左脚扣于右膝后侧,右腿弯曲(图35)。
  ③左脚左跨,双脚碾动成马步;合双臂,右臂下垂贴于身体右侧,左手掌立于右腋前侧,目视右侧(图36,37)。
  22.托枪式
  ①右转体,提右膝;左掌扶右腕合于胸前(图38)。
  ②震右脚,上左脚,右转体,双脚碾动成半马步;左手立掌推出,右手变掌拉于右侧腰际,目视左手(图39)。
  23.上步掌


  起动左脚,跟提右脚,迈右脚左转体,双脚碾动成马步;右手立掌平推出,左掌拉置于左侧腰际;目视右手(图40,41)。
  24.挂塔
  后撤左脚,右臂横摆置胸前;左臂沿右臂下侧推出,右手拉于右侧腰际,掌心相对;撤右脚,右手向前推出,左手拉于左侧腰际(图42,43,44)。
  25.单翼顶
  右转体横右臂,反挑于胸前,右腿横扫成右虚步,震右脚上左脚,右转体成马步,右臂沿左耳根侧后摆,左臂曲肘,左拳托置于左肩上侧,目视左侧(图45,46)。
  26.跪膝
  ①右转体成右弓步;胸前横抱左肘,右手置于右侧腰际(图47)。
  ②左转体,左手变掌撩过头顶;左脚起动,右脚跟上成跪膝步;右拳向前下方击出,拳眼向上,目视右手(图48)。
  27.接打


  起身撤右腿,双脚后滑右转体成马步;右手变掌,双手由头前分开,右手屈臂置于头上方,左手立掌平推,目视左手(图49)。
  28.转身提
  左转体,左脚侧跨成左虚步,左手掌撩于胸前,右手掌贴于右侧腰际,目视左手(图50)。(待续)
其他文献
手挥琵琶,又名手挥琵琶势。此势象形取义,初看并无特别之处,待据理依法习练日久,工架意念呼吸完全融为一体,长身束势开合运化自如,再细细体味丹田内劲走向,自然觉出此势无穷奥妙。  此式单练可从起势开始,然后接左势。在套路中则由搂膝拗步定势,重心后移至右腿,坐稳,同时吸气。  重心后移时,右手由掌心向前之竖掌变为横掌,掌心转向左;手指由朝上变为向前;手臂放松伸直,不用力。在重心后移至右肩时向后发靠劲。单
期刊
《孙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它不仅在战争指挥艺术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而且对于武术的发展也有过重要的指导意义。据说,当年在太极拳拳路的设计方面,便充分汲取了《孙子》中的很多作战理论,使太极拳成为一个技击性极强,且思路别致的优秀内家拳种。  本文试图通过展示太极拳所蕴含的《孙子》中的光辉思想,来反映太极拳理论中以兵法入拳法的脉络,从而提高对于太极拳技击理论的认识。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
期刊
少年才俊  霍梦魁先生(1890~1962年),河北省清河县前倪家村人,自幼跟武派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李亦之徒、其姐丈葛显斋学拳。葛先生与霍师为同乡,其父葛老泰自幼习武,是八方捶名家,人称“拳打南北二京,脚踢运河两岸”。  霍梦魁与葛显斋先生虽为郎舅关系,但年龄相差较大,是自幼随葛先生学拳的。葛先生在清河授徒甚多,弟子中要数霍梦魁习拳最为刻苦,耕读之余,日夕揣摩,就连到牛棚喂牛、在田间浇水等待井水充
期刊
八卦掌是融养生、技击于一体的拳术。在修身、养生方面极有价值。在技击上也威力卓著。这十招乃八卦门不传之秘“七十二招”中所载(以后本刊将陆续刊发,习八卦掌法者请留意)。  笔者早年在北京追随恩师、八卦掌第三代名家郭古民先生学掌法,其中七十二招便是得之于郭古民先生。郭先生于1968年逝世后,我又跟其师弟李子鸣,弟子王其昌和刘介民学艺和消化所学。由于又得到了三位先生的栽培,使我进一步领会了七十二绝招的练法
期刊
肌松力棚是大成拳矛盾桩桩法训练后产生的动感效应。笔者师从于李照山先生后,方得以领略其要旨。现将矛盾桩肌松力棚训练法简介如下:  站桩时要做到周身肌肉放松,尤其是肩部、两臂,但要松而不懈。在松的前提下才能产生强大的劲。如何才能做到松呢?此时应心态舒静、周身松沉,而又感到身前如有一壮汉,意念中无论该壮汉如何推、拉、砸、挑我胳膊,均不为之所动,此为大成拳“推之不动、拉之不开、砸之不落、挑之不起”的意念
期刊
中国武术中的“刁”、“拿”等技法是区别于“洋拳”的技击手法。中国武术要发展,就必须大胆试用这些传统技法,改进赛制,提高武术散手的实用性、观赏性、刺激性,通过占有体育市场份额,走职业化道路。本文就武术散手的发展,谈几点看法,不当之处,愿与武术界同仁商榷。  武术的价值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一个普遍规律,即社会需要是一切事物发展的第一要素。武术之所以经历几千年而不衰,就在于社会需要它,它对中华民族的繁
期刊
二十四、挑刀落劈势。  二十五、挑刀平搠刀势:1.双足前行2~3步,两手持刀,以刀背向上挑起,约至头高而止;步行不停,前跨一大步,两手合从上向前下方持刀落劈(步快可连续上挑下劈两次),刀锋低于膝部,定势为马步沉空势;  2.势动不停,双足前行。同时向上挑刀约至脸高而止,并迅速跨进一大步,以拧身蹬后腿所发之劲力,双手持刀以刀锋平行向身前上方搠刀冲刺;刀身平置,刃锋略高于胸部。此曰:搠喉截气(断劲)刀
期刊
武林中的掌故传说,是武术文化的衍生物之一。一来传承了武术文化,二来对习武者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三来替大家在茶余饭后打发了不少时光。  只是武术自古多神化,言谈中人们又常常会不自觉地犯“捎东西捎少了,捎话捎多了”的老毛病,添油加醋,若主人公是自己所喜欢或所亲近的,便将其夸张到神乎其神的程度,而后面又不免有一己私心——跟着沾点“神”光,改善生活境况——于是,武林中以讹传讹的事历来极多。也许始作俑者只
期刊
抱腿摔  动作要领:敌(右者)企图正面抱腿而迫使特警失去平衡。特警腿迅速后蹬,身体前倾,双手抱握敌颈部,随之一手迅速抓敌头或衣领,另一手拧托敌下颏,揪发之手向下用力,拧下巴之手上扳,将敌扭倒(图1~图3)。  动作要点:后蹬要快,抓拧要有力。  技术分析:此动作是后发制人,虽简单,但组合得力。后蹬动作叫前趴式,是对付下抱腿非常有效的技术。双腿蹬直,既避抓抱又杜绝后摔的可能,前趴使全身重量均靠在敌人
期刊
也许就在奥克兰开设武馆的过程中,李小龙开始考虑放弃在美国开办一系列功夫学校的计划。一年后,当李小龙走红美国影视界时,由于经济状况的好转,他又改变了计划,凭他的名气和威信办起了连锁武校。但他坚决拒绝放弃他的原则,并一再申明他必须亲自监督指导学校的教学或由助手詹姆斯·李和丹·伊鲁山度、塔吉·吉穆拉等他曾亲传过的人去指导。这样做显然避免了武师规模臃肿的局面。因为要找到合适的人选并适当地训练他们需要花费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