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奏在幼儿的生活中无处不有,无处不在,节奏感是幼儿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节奏教学活动中,我不是致力于教会幼儿什么,而是设法挖掘幼儿潜在能力,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提高音乐素质,我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教学的。
一、用耳朵倾听世界
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是听觉艺术、音乐节奏能力与他们的听觉发展有机联系起来的,因而在教学中必须为幼儿提供各种发展听觉的物质条件,开展各种训练听觉的游戏,使幼儿掌握听的技巧,了解声音的属性,熟悉音乐的各种基本要素。我设计了“小医生”“钟表店”“划龙船”等活动。在幼儿周围放置了听的乐曲和许多钟表;“咚咚咚咚”的心跳声。继而又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节奏。如建房工地上“嗵—嗵—”的打桩声;“咔嚓咔嚓”的火车行进声;“哒哒哒哒”的缝纫机声等。每当幼儿发现一种新的有节奏的声音,就感到特别兴奋,常会自豪的说:“这是我听出来的。”由此,让幼儿主动从周围生活中去寻找各种节奏的兴趣更浓了。
在幼儿亲自发现和感知声音节奏的基础上,我又引导幼儿听辨节奏。如放二拍子、四拍子、三拍子的乐曲,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拍手;一边拍手一边唱歌,一边跺脚一边唱歌。
二、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也就是幼儿在有音乐我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动作由幼儿根据音乐的体会自己表演,比较自由灵活的、而不是由教师一招一式地教。但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启发、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用他们自己的动作来解释音乐、表达对音乐的认识,如用走的动作表现节奏。我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走步,让幼儿随着音乐节拍迈着从容的步子走,然后学习边唱歌边击乐器边走步。看幼儿在唱歌的同时步子仍能否保持正确的节奏,要求幼儿耳听音乐、脚踩拍子、手拍旋律节奏。
培养速度感是节奏教学的重要方面,要让幼儿的整个身体感受音乐,使动作和速度全拍一致,节奏动作能明显地表现出音乐的速度。如听《进行曲》就引导幼儿做出走步。在抢举旗、拍球、做操等活动中做快速有力的动作;听到《摇篮曲》时就启发幼儿将缓慢的感觉表现出来,教师可将速度加以变化,或快速慢速交替进行,或渐快渐慢相互转换,让幼儿能根据音乐速度的变化而改变动作速度。
培养节奏感一般先从二拍子开始,其次四拍子、最后三拍子,进行一些节奏感的基础训练。我设计了“逛玉湖公园”的音乐活动,让幼儿在优美动听的乐曲声中,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看到听到的玉湖情景。幼儿的动作可谓千姿百态,有的脚走碎步双臂舒展抬头四处张望,表示在欣喜欢乐的热闹场面;有的幼儿脚踩十字步,边走边作观赏湖里的小鱼,有的走着弹簧步、手摇扇子,一副悠闲快乐的样子,也有的幼儿把看到老人锻炼的身态和表情活灵活现的做了出来,更有趣的是有的幼儿随音乐节奏哈哈大笑。
三、用双手感受节奏
为了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教师应在教室中布置音乐角,放置一些打击乐器,在七乐瓶里放一些沙粒或米粒,能让幼儿随时取用。教师不许把演奏乐器想得太难,教学不是为了表演,所以不许指望把全班幼儿训练成一个演奏团,而应把演奏乐器看作是节奏练习的一种形式,开始让幼儿拿着各种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如木块、筷子、瓶子及装沙的饭盒、罐子等敲打着玩,让幼儿发现各种不同物质发出的不同音响。接着再引导幼儿去认识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性能及音色等。通过自己操作知道用不同的方法敲打鼓边,用鼓棰敲打鼓面和鼓边,敲击的方法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这些发现都能促使幼儿以更浓厚的兴趣去探索奇妙的音色与节奏,并主动参与演奏活动。
四、引导幼儿创作节奏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不是只强调节奏的训练,而是更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思维,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表现音乐,激发幼儿独立思考,并创设机会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在节奏:“火车”游戏中,我要求幼儿换个节拍打自己创造不同于别的节奏,每个幼儿都主动积极参与创造出许多不同的节奏。
同时他们不断地学习同伴的节奏,又敢于超越同伴的发现。在整个活动中充满了竞争气氛,我也经常以同伴身份参与小朋友的活动,有时我故意跟不上幼儿的节奏,幼儿却鼓励我再加油或来一次,当我快模仿对了时,幼儿就兴奋地为我叫好、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听辩能力及节奏感均不断提高。又如在逛玉湖公园时,将看到的美景尽收眼底。幼儿边想边说:
一、用耳朵倾听世界
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是听觉艺术、音乐节奏能力与他们的听觉发展有机联系起来的,因而在教学中必须为幼儿提供各种发展听觉的物质条件,开展各种训练听觉的游戏,使幼儿掌握听的技巧,了解声音的属性,熟悉音乐的各种基本要素。我设计了“小医生”“钟表店”“划龙船”等活动。在幼儿周围放置了听的乐曲和许多钟表;“咚咚咚咚”的心跳声。继而又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节奏。如建房工地上“嗵—嗵—”的打桩声;“咔嚓咔嚓”的火车行进声;“哒哒哒哒”的缝纫机声等。每当幼儿发现一种新的有节奏的声音,就感到特别兴奋,常会自豪的说:“这是我听出来的。”由此,让幼儿主动从周围生活中去寻找各种节奏的兴趣更浓了。
在幼儿亲自发现和感知声音节奏的基础上,我又引导幼儿听辨节奏。如放二拍子、四拍子、三拍子的乐曲,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拍手;一边拍手一边唱歌,一边跺脚一边唱歌。
二、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也就是幼儿在有音乐我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动作由幼儿根据音乐的体会自己表演,比较自由灵活的、而不是由教师一招一式地教。但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启发、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用他们自己的动作来解释音乐、表达对音乐的认识,如用走的动作表现节奏。我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走步,让幼儿随着音乐节拍迈着从容的步子走,然后学习边唱歌边击乐器边走步。看幼儿在唱歌的同时步子仍能否保持正确的节奏,要求幼儿耳听音乐、脚踩拍子、手拍旋律节奏。
培养速度感是节奏教学的重要方面,要让幼儿的整个身体感受音乐,使动作和速度全拍一致,节奏动作能明显地表现出音乐的速度。如听《进行曲》就引导幼儿做出走步。在抢举旗、拍球、做操等活动中做快速有力的动作;听到《摇篮曲》时就启发幼儿将缓慢的感觉表现出来,教师可将速度加以变化,或快速慢速交替进行,或渐快渐慢相互转换,让幼儿能根据音乐速度的变化而改变动作速度。
培养节奏感一般先从二拍子开始,其次四拍子、最后三拍子,进行一些节奏感的基础训练。我设计了“逛玉湖公园”的音乐活动,让幼儿在优美动听的乐曲声中,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看到听到的玉湖情景。幼儿的动作可谓千姿百态,有的脚走碎步双臂舒展抬头四处张望,表示在欣喜欢乐的热闹场面;有的幼儿脚踩十字步,边走边作观赏湖里的小鱼,有的走着弹簧步、手摇扇子,一副悠闲快乐的样子,也有的幼儿把看到老人锻炼的身态和表情活灵活现的做了出来,更有趣的是有的幼儿随音乐节奏哈哈大笑。
三、用双手感受节奏
为了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教师应在教室中布置音乐角,放置一些打击乐器,在七乐瓶里放一些沙粒或米粒,能让幼儿随时取用。教师不许把演奏乐器想得太难,教学不是为了表演,所以不许指望把全班幼儿训练成一个演奏团,而应把演奏乐器看作是节奏练习的一种形式,开始让幼儿拿着各种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如木块、筷子、瓶子及装沙的饭盒、罐子等敲打着玩,让幼儿发现各种不同物质发出的不同音响。接着再引导幼儿去认识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性能及音色等。通过自己操作知道用不同的方法敲打鼓边,用鼓棰敲打鼓面和鼓边,敲击的方法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这些发现都能促使幼儿以更浓厚的兴趣去探索奇妙的音色与节奏,并主动参与演奏活动。
四、引导幼儿创作节奏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不是只强调节奏的训练,而是更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思维,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表现音乐,激发幼儿独立思考,并创设机会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在节奏:“火车”游戏中,我要求幼儿换个节拍打自己创造不同于别的节奏,每个幼儿都主动积极参与创造出许多不同的节奏。
同时他们不断地学习同伴的节奏,又敢于超越同伴的发现。在整个活动中充满了竞争气氛,我也经常以同伴身份参与小朋友的活动,有时我故意跟不上幼儿的节奏,幼儿却鼓励我再加油或来一次,当我快模仿对了时,幼儿就兴奋地为我叫好、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听辩能力及节奏感均不断提高。又如在逛玉湖公园时,将看到的美景尽收眼底。幼儿边想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