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倍父爱:助绝症儿子逆风飞翔

来源 :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ttllzz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3月的一天,阳光明媚,身患白血病的郭学成在病房里录上一曲尤克里里的弹奏视频,传给3位年过百半的老人。
  “怎么是动画?人都看不清。”老人们笑着问。郭学成何尝不想以“真面目”示人呢,但只有动画版本才能模糊掉自己身上的那些管子。3位老人是自己的生父、养父和继父,沉重的医药费已压弯他们的腰,他怎忍心再添一丝丝忧伤?
  一场重病,揭开身世谜团
  生病前,郭学成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1993年出生的他在山东德州市夏津县南关村长大。2012年,他在青岛参军入伍,两年后退役,先后去了西安、浙江温州等地工作。
  郭学成盼着多赚钱些,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记忆中,母亲王冬梅为了抚养他,省吃俭用,受了不少苦。8岁时,母亲和父亲郭智离婚,4年后带着他嫁到山东济南,和继父顾清军一起生活。
  幸运的是,父母离异没给郭学成造成伤害,还让他获得了双倍父爱。顾清军对郭学成视如己出,虽然靠种田为生的生活非常清苦,但他总是想尽办法,给他买好吃的好玩的。而郭智在不忙的时候总会把郭学成接过来小住几天,父子俩关系依然亲密。
  2020年6月,郭学成到浙江嘉兴工作不久便出现持续性发热,反复折腾了一个多月不见好转。他到浙江嘉兴市第二医院检查,白细胞数值异常高,医生建议他住院。他追问自己的病情,医生见他情绪不稳定,并没多说什么。办完住院手续,郭学成躺在病床上,感到很不安。
  当天深夜,王冬梅和顾清军便风尘仆仆地出现在病房门口。郭学成见母亲抱着他大哭,笃定自己的预感没错:“是医生给你们打的电话吧,别瞒我。”
  53岁的顾清军拿出一张诊断证明,话还没说出口,已泪流满面。郭学成看到诊断书上面写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他问:“还有救吗?我想活着…… ”
  医生说,如果做造血干细胞移植,还是有可能治愈的,建议他们做骨髓配型。然而,郭学成却发现父母的眼神躲躲闪闪。
  “妈妈对不起你!”王冬梅见再也瞒不住了,道出一个惊天秘密:郭学成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原来,王冬梅和郭智结婚后一直没有孩子,通过远房亲戚,从陕西抱来了出生才3天的郭学成。如果没有这个意外,她原本打算死守住这个秘密。
  一连串的打击让郭学成情绪崩溃,他病情加重,卧床不起。52岁的养父郭智从德州赶了过来,带了他爱吃的马蹄烧饼、泡子糕等,“儿子,没事儿,你一定能挺过去。”这是郭学成得知自己身世后,第一次见到养父。他本以为会尴尬,但养父依如从前一般对他,没有丝毫生分。郭学成看着陪在床边的养父和忙进忙出的继父,暖意袭遍全身,有种想哭的冲动。
  跨越千里,迟到28年的父子情
  经过辗转联系,王冬梅终于联系上了郭学成的亲生父亲孙潜。被送走28年的儿子,如今遭受如此磨难,63岁的孙潜很心痛,带着老伴陈阿红和两个儿子匆匆赶往嘉兴。
  病房里,郭学成侧身而卧,虚弱不堪。继父顾清军在他耳边轻道:“你亲生爸妈来了。”郭学成抬眼望去,陈阿红走过去,握住他的手:“孩子,亏欠你了。”浓浓的陕西口音,似曾相识,郭学成触碰到生母手上粗糙的老茧,难过地把脸埋进枕头里。
  孙潜缓缓道出郭学成的身世,他家在陕西咸阳的大山里,世代务农,有了两个儿子后,因实在养不起第三个孩子,当初才不得已送人。
  二哥孙晓明比郭学成大3岁,两人长得最像。幸运的是,兄弟俩骨髓配型成功,符合移植条件。高兴之余,郭学成担忧,移植手术和后续治疗费用至少要五六十万,钱从哪儿来?
  2020年8月,为方便治疗,郭学成转回济南老家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那些日子,原本在咸阳一个农场干活的孙潜,请假过来照顾儿子。
  一天24小时,12个小时都在挂水,熬通宵成了常态,郭学成心疼父亲,在网上买了个输液提醒器,水挂完后会发出刺耳的声音,哪怕睡着也会被叫醒。
  奇怪的是,郭学成只听到几次提醒后便再也听不到了。原来,孙潜担心提醒器的声音吵醒儿子,等儿子睡着后,便悄悄把提醒器卸下,继续盯着吊瓶,熬夜陪护。
  血浓于水的贴心,让郭学成五味杂陈,他给父亲看自己以前的照片,摸着因化疗掉光头发的脑袋,故作轻松地说:“等春天来了,我的头发也会发芽。”
  身体稍好些,郭学成喜欢抱起心爱的尤克里里,轻轻弹唱一曲。他从小喜欢音乐,初二时,养父郭智给他买了部MP3。那种快乐与满足,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为了凑医药费,孙潜、顾清军和郭智求遍了亲朋好友,可凑到的钱也只能维持郭学成几天的医药费。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孙潜提议:“我干活的农场有很多枣,可以批发些出来,咱们一起卖。”顾清军和郭智一致赞同。于是,孙潜便把枣从咸阳快递到山东德州、济南,郭智和顾清军每天出门售卖。
  2020年冬天的咸阳异常寒冷,孙潜起床后带了两个馒头便出了门。三轮车上装着满满三箱红枣,他一路颠簸来到集市,把红枣分成3斤一袋,每袋售价20元。
  中午时分,陈阿红急匆匆赶来,怀里揣着蛋炒饭,找了一圈却不见老伴。原来这边买枣的人不多,孙潜又去了另一个集市碰运气。陈阿红很担心,两个集市隔了十多公里,一来一回,恐怕要天黑了。
  果然,晚上6点多,孙潜才回家,来不及吃饭,就拨通儿子视频电话。“今天枣子卖出去很多。”孙潜说。看着父亲满是风霜的脸庞,郭学成一阵心疼,拿起尤克里里,弹唱一曲《父亲》,想说的话全在歌词里:“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作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
  三倍父爱,筹来生命的希望
  三位父亲为自己卖枣筹款,风里来雨里去,郭学成想着能帮上忙,便写了一段“请买一包枣,给我一份爱”的文字,并附上自己的病情等资料,让他们做成展示牌,放在枣摊旁。
  这个办法还真有效,枣摊引来不少热心人。一次,养父郭智遇到一个大妈,一口气买了30包红枣。还有爱心人士主动高价买下红枣,每包支付一两百或三四百。有个大伯买了一包枣,留下800元钱,不善言语的郭智不知如何表达内心的感激,起身要给对方下跪。大伯一把扶住他,拍拍他的肩膀:“老哥,可要挺住啊。”
  每次和郭学成视频,郭智总会念叨自己又遇到了多少好心人,鼓励儿子一定要坚强,等康复后报答这份恩情。继父顾清军每天也用一个小平板车推着红枣去卖,带上饭盒,一出门就是一整天。
  2021年1月,郭学成发的一条微信朋友圈,顾清军点开了无数次:“我刚才做了一个梦,梦见夏天了,我康复了。”他是个不太容易流露感情的山东汉子,可每次默默念着这句话,鼻子还是会发酸,心里祈祷,一定要让儿子的梦想成真。
  每次化疗要在医院住上一个月左右,郭学成不想再给家人添麻烦,坚持不用陪护。虽然化疗引发呕吐、过敏、脱发、发烧,把他折磨得疲惫不堪,但他依然努力笑着。他觉得,让自己不像病人的最好办法,就是保持微笑。
  从2020年深秋到2021年春天,三位老父親支撑着郭学成的艰难求医路。除去医保报销部分,已花去近30万元,接下来是继续化疗还是做移植手术,要根据身体检查状况而定。
  三倍父爱让郭学成越来越乐观,不用化疗的日子,他会跟继父顾清军出门卖枣。济南的初春依然寒冷,穿着羽绒服的郭学成仍是一个帅气的小伙,他说:“等战胜病魔,归来仍是少年。”
  小小红枣背后是浓浓的亲情大爱,相信这场跨越千里的亲情接力,会为郭学成筹来生命的希望。编辑/纤手暖
其他文献
李子勋:中日友好医院心理门诊的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会全国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并且首批被专业学会授予临床心理咨询和治疗师资格。  专业背景:83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学院,90年从临床医生转行学医学心理学。曾接受过精神分析、行为治疗、心理咨询及高级心理测查等多项专业训练。目前正在参加中德高级心理师连续培训项目,主修系统式家庭治疗。    许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出现这样一些问题,如
期刊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80后”博士导师徐颖,试图用身边的案例说明这个问题,她晃了晃自己的国产手机,“总有人觉得没用过北斗导航,但其实很多手机里都有。”作为中科院光电研究院最年轻的研究员,徐颖用脱口秀的形式为“北斗”做科普,演讲视频播放量超过2000万次,《人民日报》点赞称:“科普需要更多徐颖。”网友们称她为“北斗女神”。徐颖还同杨利伟等人一起,被聘为科普中国形象大使。  32岁成为中科院博导  
期刊
几年以前,有人问我,如果开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子方法,行不行。我说,好啊,心理学中有毕生发展理论,说人的一生都是在发展中度过的;教育学中也讲究终身教育,鼓励人们活到老学到老。做了父母,当然棘手的事情会有很多,有地方学习该多好。但再往下讨论,说及到底家长需要些什么时,我们发现,家庭形形色色,问题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个问题,具体的情况就可能很不相同。如:“我的孩子为什么不听话?”有的家长指的
期刊
玩鞋子    小通通很喜欢玩鞋子,特别是大人的鞋子。他经常一手拎一只大鞋子,走来走去,样子十分滑稽。为什么小孩子喜欢玩大人的鞋子呢?也许是他感觉到大人的鞋子与自己的不一样,形状、颜色和大小的差异使他兴奋好奇。说起大小,小通通早就能区分了。在吃苹果或饼干时,小通通往往选大的,而把小的给别人。  今天晚上,奶奶来电话时,小通通居然在电话里清楚而准确地大喊“奶奶”。第一次能在电话里大喊对方,说明对不在身
期刊
经济日报:“三孩政策”离不开配套支持措施  之所以要研究和实施“三孩政策”,可以在前不久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找到一定依据:人口总量接近峰值,出生人口和生育率偏低,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  根据有关部门近日回应,我国群众生育意愿降低的前三个原因分别是经济负担重、婴幼儿无人照料和女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这分别对应着生育三大成本,即住房、教育、医疗等经济成本,时间、精力
期刊
儿童的世界天真无邪、绚丽多彩,这便是姚老师这篇文章给我的感受。我觉得她是一位耐心、宽容而又善于体察孩子内心世界的母亲。编发完这篇文章,我忍不住抓起电话想把这种感觉告诉姚老师。没想到,姚老师告诉我,故事里的主人公——8岁的小凯伦看了妈妈的文章以后表示:我的世界和你说的不完全一样,我有自己的想法。  于是,我们又请小凯伦把他的想法写下来,让我们看看成人眼中的“情人节”和孩子眼里的“情人节”到底有什么不
期刊
一个只会因循守旧、模仿别人的人,他的脑子充其量只能作为别人的跑马场。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创造出自己的新境界。  创造应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人脑的许多功能已能被机器高效地替代,惟有人脑的创造力是机器难以取代的。整个人类正在启动一项21世纪的人类智慧工程,积极地开发人脑的潜能,而这个工程正是以发现人类多种智能为基础,以开发人的创造性为核心的。它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我们的孩子。 
期刊
●面对着成人世界,孩子会提出许多天真的问题,让我们成人十分尴尬。然而一对母子的文章,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那一天,我面对电脑在专心地写一篇文章。儿子来到我身后,口气郑重地说:“妈妈,我要请教您一个问题。”我头也未抬随口应道,请讲。儿子哗哗地翻着书,然后说,什么是情人节?  我的文章正写到投入处,儿子所提的问题,我几乎没有听清。为了掩饰这种心不在焉,我装作思考的样子,说,请把问题再重复一
期刊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  ——习近平  采访尉凤英的想法,由来已久。  88岁了!布满皱纹的宽阔脸庞,乌黑而浓密的头发,浑厚的嗓音,稳健的步履,尤其那深邃的眼神是平和的,盛满了时光的故事。第一次见到尉凤英,是在5月8日上午。紫色的蝴蝶兰在她家的窗台绽放,阳光洒在那朵朵盛开的蝴蝶兰上。桌子上的搪瓷茶缸里冉冉升腾的热气,弥漫在大厅的是一股淡淡的茶香。墙上挂着尉凤英手书的一幅“劳动光荣”
期刊
怕生的小佳佳    4岁的小佳佳本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在爸爸妈妈身边,她有说不完的话,快活得像只小鸟。可一出家门,这个敢说敢做的小佳佳就变得扭扭捏捏,不敢和叔叔阿姨打招呼,不敢和生人说话,甚至小伙伴找她玩,她也要妈妈陪在身边才肯去……为什么小佳佳在家里和在外面差别这么大?究竟该怎样对待这种情况呢?      让开朗的父亲多带带孩子      我从小性格内向,非常怕生,记得上初中了,父母让我到小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