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时如何保持思想的健康性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516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时什么最重要,回答一定是健康的思想。我们一直在积极的倡导在文中表现出健康的积极的思想,要表现出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要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应该反映社会的主流的进步的思想。因为如果文章一旦充满了病态的或者是反动的思想,就会受到批判,这也是时常见到听到高考时为什么会出现零分作文的原因。我们一定要以此为戒。
  但怎样才能做到在写作时保持健康的思想呢?
  我想至少离不开以下几点:
  首先,要关注社会上的主流媒体报道。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养成关注国家时政大事,特别是主流媒体对国内外大事的报道,对社会热点的分析,对民众心理的剖析。在写作时要敢于表达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胸怀天下,关心社会,服务他人。如近些年大学生服务西部地区,村官带领民众走上致富道路,国家实行的医疗体制改革,关心百姓生活,由于“欧债”危机,虽然经济发展遇到了暂时的困难,但不少农民工积极转变角色,走上创业的道路等事件都可以写到作文中去。
  其次,要大量阅读名人传记。阅读名人传记,或者通过媒体,来了解这些不平凡的人的所作所为,了解他们的思想人格和精神,了解他们面对困境,如何实现目标,了解他们喜怒哀乐的情感以及辉煌灿烂的人生。这样的阅读会在你的心灵深处种下远大志向的种子,而在你未来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也会成为你的榜样。在写作时恰当的运用这些名人、模范的事迹作为你的写作素材,自然也能提升作文的精神力量。
  最后,学习逻辑知识,提升思辨力量。学生在课外可以适当学习一点逻辑知识,掌握一些辨证的分析规律,比如哲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等,如果在作文时运用这些规律,对文章的命题进行解读,也会增强文章的思辨力量。
  我想在写作时真正落实到上面提到的部分,一定会为你的文章添色不少,从而获得应有的高分。
其他文献
“梦中的真,真中的梦”,这是一个充满着天真、活泼、阳光般的时代,但在这一个时代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他们的数量、生活、教育状况以及由此带来对社会的影响,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灵魂工程师”应给予他们更多关注与关心。  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1.学习成绩不理想。由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临时监护人的文化水平较低,绝大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绝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广大语文教师正积极主动地“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积极、主动、深入地学习新课标,领会新课标,实践新课标,出现了不少新的气象、新的景观。但正如列宁所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只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便变 成谬误”。在领会新课标“平等对话”精神实质的时候,有些教师往往会走入误区。  误区之一,强调平等对话,抛弃必要的讲授和分析  新课标指出
期刊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一个人的写作水平,不仅体现出他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反映出其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在写作教学中注重从“积累,专项训练,讲评修改”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  一、注重积累,在积累中汲取营养,厚积薄发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7-9年级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可是实际情况却是:课堂时间有限,不允许教师大包大揽,如果放手把名著阅读全权交给学生,学生漫无目的,完成情况可想而知。在保障基础阅读时间的前提下,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是让任务保质保量完成的“催化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一、我手画我心——让平面文字成立体形象 
期刊
一直以来,我们传统语文教学比较沉闷单调,枯燥乏味,缺乏活力生气,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才能拨动学生心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呢?我认为要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就要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在教学思路上积极创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把学生教活,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下面我要谈的是以别开生面的导课引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范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期刊
新课改实施后,许多老师都在尝试着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对课文的教学以整体感悟文章内容、情感为主,对文学常识的教学有所放松。我个人认为在整体感悟文章内容后加强学生文学常识的教学是很重要的,这有助于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利用小故事,引导学生加强名著、名人的记忆。  我国历史悠久,曾经出现过许多的名人。他们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他们流传下来的作品就是
期刊
《雪》是作家鲁迅1925年完成的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作品, 文质兼美,形式和内容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是一首动人的散文诗,又是一幅美妙的雪景图。这样一篇佳作应读出神韵,悟出深意,体会作者勇猛抗争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情怀,讨论成了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学习这篇课文,围绕重难点我组织学生展开了两次有效的讨论。  讨论一:鲁迅先生真的是妙笔成画,让我们为江南雪的那份秀美而心动,为北方雪的那
期刊
作为老师的我总是“讥讽”学生的记叙文为“三无产品”。即:无经历叙述,无真情实感,无写作技法。这就是我所任教的农村初中学生的记叙文写作状态。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带领学生去阅读,从阅读中吸取营养,辅助学生记叙文写作。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越多越广,也就越有助于写作能力地提高。学生应从广泛阅读中学习如何积累素材、锤炼语言、模仿技法、注入情感,从而使自己的作文
期刊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最优化,这是当前我们语文教师在改革与探索中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笔者认为教无定法,而贵在得法,而这“法”就是结合本班实际,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生学会学习,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有效。  一、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我观摩过不少教学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总的感觉是许多教师是在尽情表演,表面热闹,实质无效。从教学手段来说,多媒
期刊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担负着教育学生形成综合的表达和认知、感悟、观察能力的重要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课堂中感悟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是我们语文教师担负的重要职责,而在语文学习中,写作学习无疑是最能体现语文教学效果,展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使学生能够真正走进作文学习的广阔天地,从而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创设教学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