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来源于生活又体现着生活,它是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对生活进行再创造加工后的形象展示。小学阶段的美育是小学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承载着美术学科的素质教育任务,而且在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以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师应结合教学课程的需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积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善于发现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审美能力
审美意识的提升,对学生美术成绩的提高有着十分特别的意义。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學过程中,教师就要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但实际上,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美术教学被很多学校和教师忽视了。虽然美术教学是小学生的必学科目,但是教师和学校没有真正认识到美术教学的重要性,这就导致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首先就要将美术教学重视起来,然后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观察和学习能力的突飞猛进
小学阶段,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对学生来说异常重要,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教会学生看清事物的好坏。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最重要的还是为了促使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都是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原因,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就要提高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
(二)有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学生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就要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都还不够成熟,所以小学教育就要将学生心态的培养重视起来。现阶段,小学美术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通过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小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认知判断事物的好坏,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端正心态,进而促使小学生健康成长。
二、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美术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环节,通常会出现两种常见的教学方式:一种是简单的“简笔画”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一般是教师结合美术教材的内容,将美术绘画的构图、着色进行定型化、模式化处理,成为一种标准模式。另一种就是“反复式”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自身所擅长的某一种画法,如水墨画、素描等,反复训练学生。这两种教学方式都过度注重绘画技巧教学,而缺乏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美术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绘画的技巧与固定的方式,更应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通过画笔展现出来,从美术课程学习中升华出更多的育人作用,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
三、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建立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
上文已经提到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人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并对学生学习效果以及综合素质养成影响较大,所以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最主要的就是通过积极的环境以及其他因素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通过讲授等刻板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进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降低,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时,要重视对积极学习氛围的构建,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展开学习。
在对于部分适合在教室中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堂氛围进行构建、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二)促进学生参与美术实践与美术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对学生的美术知识以及美术技能的传授,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作用较小,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对美术实践以及美术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尽可能地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并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美术活动与实践活动中。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同伴作品的观赏以及对个人作品的展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实践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制定相应主题,使学生围绕制定后的主题进行创作,在学生作品中可以显示出学生的美术技能并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水平有一定的了解,并通过科学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与审美能力。在学生完成美术作品后,可以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也可以采取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互评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通过对成熟的美术作品欣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三)促进学生对绘画中包含的深层次意义的表达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同时当前的心理发展不够成熟,所以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进行美术学习时不会有确定的目的,只是依据个人感受以及想象力对教学内容中的相关事物进行想象,可以说,小学美术中学生的作品以及对美术作品的创作是对个人感受的表达,所以相对于其他人來说,小学生在进行美术学习时是愉悦的,并且是在学生对相关事物的感受过程中进行的。小学阶段学生的美术作品是非常独特的,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对美术作品等的感受都会在个人美术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所以教师在对学生的美术进行点评时,不能只是重视对作品中学生美术技能进行评价与对其中的不足进行指导,还要重视对学生在绘画作品中表达的感情进行了解。
四、结语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与创造美的基本途径。基于当前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现在从事美术教育的教师应该采取科学的措施,在解决存在问题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并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最终培养更多国家需要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常英.利用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20(08):46-47.
[2]吴敬敏.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黑河教育,2020(03):75-76.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审美能力
审美意识的提升,对学生美术成绩的提高有着十分特别的意义。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學过程中,教师就要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但实际上,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美术教学被很多学校和教师忽视了。虽然美术教学是小学生的必学科目,但是教师和学校没有真正认识到美术教学的重要性,这就导致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首先就要将美术教学重视起来,然后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观察和学习能力的突飞猛进
小学阶段,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对学生来说异常重要,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教会学生看清事物的好坏。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最重要的还是为了促使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都是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原因,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就要提高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
(二)有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学生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就要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都还不够成熟,所以小学教育就要将学生心态的培养重视起来。现阶段,小学美术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通过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小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认知判断事物的好坏,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端正心态,进而促使小学生健康成长。
二、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美术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环节,通常会出现两种常见的教学方式:一种是简单的“简笔画”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一般是教师结合美术教材的内容,将美术绘画的构图、着色进行定型化、模式化处理,成为一种标准模式。另一种就是“反复式”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自身所擅长的某一种画法,如水墨画、素描等,反复训练学生。这两种教学方式都过度注重绘画技巧教学,而缺乏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美术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绘画的技巧与固定的方式,更应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通过画笔展现出来,从美术课程学习中升华出更多的育人作用,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
三、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建立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
上文已经提到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人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并对学生学习效果以及综合素质养成影响较大,所以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最主要的就是通过积极的环境以及其他因素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通过讲授等刻板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进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降低,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时,要重视对积极学习氛围的构建,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展开学习。
在对于部分适合在教室中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堂氛围进行构建、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二)促进学生参与美术实践与美术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对学生的美术知识以及美术技能的传授,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作用较小,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对美术实践以及美术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尽可能地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并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美术活动与实践活动中。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同伴作品的观赏以及对个人作品的展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实践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制定相应主题,使学生围绕制定后的主题进行创作,在学生作品中可以显示出学生的美术技能并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水平有一定的了解,并通过科学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与审美能力。在学生完成美术作品后,可以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也可以采取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互评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通过对成熟的美术作品欣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三)促进学生对绘画中包含的深层次意义的表达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同时当前的心理发展不够成熟,所以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进行美术学习时不会有确定的目的,只是依据个人感受以及想象力对教学内容中的相关事物进行想象,可以说,小学美术中学生的作品以及对美术作品的创作是对个人感受的表达,所以相对于其他人來说,小学生在进行美术学习时是愉悦的,并且是在学生对相关事物的感受过程中进行的。小学阶段学生的美术作品是非常独特的,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对美术作品等的感受都会在个人美术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所以教师在对学生的美术进行点评时,不能只是重视对作品中学生美术技能进行评价与对其中的不足进行指导,还要重视对学生在绘画作品中表达的感情进行了解。
四、结语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与创造美的基本途径。基于当前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现在从事美术教育的教师应该采取科学的措施,在解决存在问题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并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最终培养更多国家需要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常英.利用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20(08):46-47.
[2]吴敬敏.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黑河教育,2020(0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