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2007年度河南理工大学人文社科重点资助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7-75)
摘要 本文通过对勘工助学学生竞聘上岗这一“新模式”的实践,主要从模拟就业,培养学生就业理念和就业能力方面来探讨。阐述了在授之以“鱼”的同时更应该授之以“渔”,使自己培养的学生能够尽快适应社会就业环境的需要。
关键词 高校;勘工助学;新模式;实践研究
1 引言
勤工助学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在有效地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社会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申请——学校审批——学生到指定单位上岗”,这是大多数高校目前采用的勤工助学简易流程模式,在我们采用“新模式”之前,由于没有其它模式做比较,我们很难发现它有哪些不妥之处。我们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社会上找工作的体会中得到启发,大多学生由于缺乏应聘经验或应聘中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不能通过,我们为什么不利用学校为学生提供的现有的岗位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毕业后就业应聘的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呢?我们开始设想把学校的各个用人单位模拟成社会上的各个用人“公司”,各个用人“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直接发布招聘信息在全校范围内招聘有资格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于是我们在“旧模式”的基础上,把学生上岗途径做了相应的修改,制定了新的勤工助学流程模式,开始在全校范围内试行。新的模式是:学生申请一学校审批(审批通过量是学校提供岗位量的200%左右)——学生到有关单位竞聘上岗。经过一个学年的试行,收到了良好效果。
2 勤工助学“旧模式”简况
2.1 “旧模式”工作情况概述。老的勤工助学模式是采用指定上岗的原则,很有点象我国旧的毕业生分配体制:包分配、铁饭碗等,往往是得到工作的心存侥幸而不知珍惜,得不到工作的望穿秋水,等待学校下次重新分配。很大程度上愿意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上岗很被动,同时对学生适应当前社会竞聘用人机制能力的培养也很不利。
勤工助学“旧模式”工作要点如下:
①勤工助学中心把全校岗位以院系大小进行比例分配;
②各院系学生申请;
③各院系主管领导和勤工助学管理中心审批;
④审批通过的学生凭有关证明到指定单位上岗;
⑤用人单位把学生上岗信息反馈勤工助学管理中心。
2.2 “旧模式”简易工作流程图。
3 勤工助学“新模式”简况
3.1 “新模式”工作情况概述。新的勤工助学模式是采用竞聘上岗的原则,模仿我国目前新的毕业生分配体制,竞聘上岗、双向选择的原则,经过审批有资格上岗的贫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按有关用人单位的要求前去应聘自己喜欢的工作,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工作态度,选择更加合适的人员。同时学生通过应聘模拟训练,更能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勤工助学“新模式”工作要点如下:
①勤工助学中心根据全校岗位数量,向各个院系分配勤工助学名额:
②各院系学生申请;
③各院系主管领导和勤工助学管理中心以200%通过率审批;
④勤工助学管理中心向学生公示用人单位信息,同时各个用人单位在学校公示栏发布招聘信息并提出相关需求要求;
⑤审批通过的学生凭有关证明到用人单位竞聘上岗;
⑥用人单位把学生上岗信息反馈勤工助学管理中心。
3.2 “新模式”工作流程图
4 研究对象和方法
4.1 研究对象。河南理工大学02级——05级2400名勤工助学学生。
4.2 研究方法。
4.2.1 实验法。05-06年度,对河南理工大学04级——06级2400名勤工助学学生进行“新模式”实践。
4.2.2 问卷调查法。对贫困生和用人单位进行“新旧模式”满意度问卷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2000份、用人单位问卷50份,问卷有效率98%。
4.2.3 对比分析法。对新旧模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对用人单位和贫困生对“新舊模式”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对比。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研究结果。经过一个学年“新模式”在全校范围的试行,为了掌握在实践过程中,贫困生和用人单位对“新模式”在具体操作中的满意程度,我们针对全校贫困学生和用人单位分别发放问卷2000份和50份,有效率98%。有关统计数据如下
5.2 “新旧模式”优缺点实践结果比较与分析。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来看,“新模式”在实践中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支持和赞同,结合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具体感受。我们针对“新旧模式”的优缺点做了如下理论方面的分析:
5.2.1 共同点。都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部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和社会实践能力。
5.2.2 不同点。“旧模式”:按需分配,指定上岗;“新模式”:贫困生审批条件保护下的公平竞争,竞聘上岗。
5.2.3 对比与分析。
5.2.3.1 组织与管理难度方面:在实际实践操作过程中,“新模式”能够省去组织管理部门对每个参加勤工助学学生分配到具体用人单位的工作量。但是管理部门要保证及时全面的把有关用人单位用人信息,向全体审批通过的准备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公示。另外,用人单位发布的招聘信息面也较狭隘,每个信息发出后很难及时面向大多有资格愿意竞聘的学生。
5.2.3.2 灵活性和科学性方面:“新模式”的灵活性,更能体现用人机制的灵活和学生上岗的灵活。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直接在学校公示栏发布招聘信息,选择所需的人才,同时也可以随时解聘那些不符合勤工助学条件的同学。另一方面,有资格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只要留心各单位的招聘信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获得上岗的机会。这种用人机动、岗位流动、自由选择的灵活上岗方式,同时也体现了这一模式的科学性。
5.2.3.3 工作效益方面:我们不要求学生一定的工作量。但也绝对不能让他们养成不劳而获的思想。“新模式”竞聘上岗的用人机制,可以减小用人单位对勤工助学学生的管理难度,避免了“旧模式”下某些学生挂名不上岗,上岗吊儿郎当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自律意识,从而采用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5.2.3.4 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新模式”更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培养他们应聘工作的实践能力、认识能力和交际能力。但“新模式”的缺点是:交际能力或自主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获得岗位的机率较低,不能对一些生活困难而又心理脆弱的学生进行很好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6 结论
通过对我校勤工助学“新模式”的实践结果分析来看,在当前的社会就业形式下,“新模式”更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6.1 竞聘上岗机制不仅更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品质,能够更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为他们就业竞聘打下良好基础。
6.2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每份工作的来之不易,养成爱岗敬业的良好精神品质,同时更加珍惜现有的学习机会来充实自己。以迎接社会更大的挑战。
6.3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竟有超过五分之~的学生宁愿回到“旧模式”。其原因是在于,对自己竞聘上岗的不自信而产生对指定上岗制度的依赖。由此看来,学生自立意识薄弱、社会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差是“新模式”在实践中遇到障碍的重要原因。
7 建议
针对“新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某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7.1 充分发挥勤工助学管理机构的服务作用,完善有关制度,在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沟通信息、协调二者利益关系的平台,使勤工助学尽快走上科学化的轨道。
7.2 高校是育人场所,我们在通过各种途径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更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育人的机会,培养他们自己捕“鱼”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靖茂,符志刚,邱伟青,高校勘工助学育人模式探讨[J]南方论刊,2005,(04)
[2]薛浩,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J]江苏高教,2004,(02)
[3]李光红,胡春毅,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状况调查及对策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3,(II)
[4]夏绪仁,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5]韦颖,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
摘要 本文通过对勘工助学学生竞聘上岗这一“新模式”的实践,主要从模拟就业,培养学生就业理念和就业能力方面来探讨。阐述了在授之以“鱼”的同时更应该授之以“渔”,使自己培养的学生能够尽快适应社会就业环境的需要。
关键词 高校;勘工助学;新模式;实践研究
1 引言
勤工助学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在有效地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社会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申请——学校审批——学生到指定单位上岗”,这是大多数高校目前采用的勤工助学简易流程模式,在我们采用“新模式”之前,由于没有其它模式做比较,我们很难发现它有哪些不妥之处。我们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社会上找工作的体会中得到启发,大多学生由于缺乏应聘经验或应聘中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不能通过,我们为什么不利用学校为学生提供的现有的岗位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毕业后就业应聘的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呢?我们开始设想把学校的各个用人单位模拟成社会上的各个用人“公司”,各个用人“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直接发布招聘信息在全校范围内招聘有资格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于是我们在“旧模式”的基础上,把学生上岗途径做了相应的修改,制定了新的勤工助学流程模式,开始在全校范围内试行。新的模式是:学生申请一学校审批(审批通过量是学校提供岗位量的200%左右)——学生到有关单位竞聘上岗。经过一个学年的试行,收到了良好效果。
2 勤工助学“旧模式”简况
2.1 “旧模式”工作情况概述。老的勤工助学模式是采用指定上岗的原则,很有点象我国旧的毕业生分配体制:包分配、铁饭碗等,往往是得到工作的心存侥幸而不知珍惜,得不到工作的望穿秋水,等待学校下次重新分配。很大程度上愿意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上岗很被动,同时对学生适应当前社会竞聘用人机制能力的培养也很不利。
勤工助学“旧模式”工作要点如下:
①勤工助学中心把全校岗位以院系大小进行比例分配;
②各院系学生申请;
③各院系主管领导和勤工助学管理中心审批;
④审批通过的学生凭有关证明到指定单位上岗;
⑤用人单位把学生上岗信息反馈勤工助学管理中心。
2.2 “旧模式”简易工作流程图。
3 勤工助学“新模式”简况
3.1 “新模式”工作情况概述。新的勤工助学模式是采用竞聘上岗的原则,模仿我国目前新的毕业生分配体制,竞聘上岗、双向选择的原则,经过审批有资格上岗的贫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按有关用人单位的要求前去应聘自己喜欢的工作,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工作态度,选择更加合适的人员。同时学生通过应聘模拟训练,更能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勤工助学“新模式”工作要点如下:
①勤工助学中心根据全校岗位数量,向各个院系分配勤工助学名额:
②各院系学生申请;
③各院系主管领导和勤工助学管理中心以200%通过率审批;
④勤工助学管理中心向学生公示用人单位信息,同时各个用人单位在学校公示栏发布招聘信息并提出相关需求要求;
⑤审批通过的学生凭有关证明到用人单位竞聘上岗;
⑥用人单位把学生上岗信息反馈勤工助学管理中心。
3.2 “新模式”工作流程图
4 研究对象和方法
4.1 研究对象。河南理工大学02级——05级2400名勤工助学学生。
4.2 研究方法。
4.2.1 实验法。05-06年度,对河南理工大学04级——06级2400名勤工助学学生进行“新模式”实践。
4.2.2 问卷调查法。对贫困生和用人单位进行“新旧模式”满意度问卷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2000份、用人单位问卷50份,问卷有效率98%。
4.2.3 对比分析法。对新旧模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对用人单位和贫困生对“新舊模式”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对比。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研究结果。经过一个学年“新模式”在全校范围的试行,为了掌握在实践过程中,贫困生和用人单位对“新模式”在具体操作中的满意程度,我们针对全校贫困学生和用人单位分别发放问卷2000份和50份,有效率98%。有关统计数据如下
5.2 “新旧模式”优缺点实践结果比较与分析。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来看,“新模式”在实践中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支持和赞同,结合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具体感受。我们针对“新旧模式”的优缺点做了如下理论方面的分析:
5.2.1 共同点。都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部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和社会实践能力。
5.2.2 不同点。“旧模式”:按需分配,指定上岗;“新模式”:贫困生审批条件保护下的公平竞争,竞聘上岗。
5.2.3 对比与分析。
5.2.3.1 组织与管理难度方面:在实际实践操作过程中,“新模式”能够省去组织管理部门对每个参加勤工助学学生分配到具体用人单位的工作量。但是管理部门要保证及时全面的把有关用人单位用人信息,向全体审批通过的准备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公示。另外,用人单位发布的招聘信息面也较狭隘,每个信息发出后很难及时面向大多有资格愿意竞聘的学生。
5.2.3.2 灵活性和科学性方面:“新模式”的灵活性,更能体现用人机制的灵活和学生上岗的灵活。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直接在学校公示栏发布招聘信息,选择所需的人才,同时也可以随时解聘那些不符合勤工助学条件的同学。另一方面,有资格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只要留心各单位的招聘信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获得上岗的机会。这种用人机动、岗位流动、自由选择的灵活上岗方式,同时也体现了这一模式的科学性。
5.2.3.3 工作效益方面:我们不要求学生一定的工作量。但也绝对不能让他们养成不劳而获的思想。“新模式”竞聘上岗的用人机制,可以减小用人单位对勤工助学学生的管理难度,避免了“旧模式”下某些学生挂名不上岗,上岗吊儿郎当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自律意识,从而采用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5.2.3.4 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新模式”更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培养他们应聘工作的实践能力、认识能力和交际能力。但“新模式”的缺点是:交际能力或自主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获得岗位的机率较低,不能对一些生活困难而又心理脆弱的学生进行很好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6 结论
通过对我校勤工助学“新模式”的实践结果分析来看,在当前的社会就业形式下,“新模式”更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6.1 竞聘上岗机制不仅更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品质,能够更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为他们就业竞聘打下良好基础。
6.2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每份工作的来之不易,养成爱岗敬业的良好精神品质,同时更加珍惜现有的学习机会来充实自己。以迎接社会更大的挑战。
6.3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竟有超过五分之~的学生宁愿回到“旧模式”。其原因是在于,对自己竞聘上岗的不自信而产生对指定上岗制度的依赖。由此看来,学生自立意识薄弱、社会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差是“新模式”在实践中遇到障碍的重要原因。
7 建议
针对“新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某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7.1 充分发挥勤工助学管理机构的服务作用,完善有关制度,在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沟通信息、协调二者利益关系的平台,使勤工助学尽快走上科学化的轨道。
7.2 高校是育人场所,我们在通过各种途径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更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育人的机会,培养他们自己捕“鱼”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靖茂,符志刚,邱伟青,高校勘工助学育人模式探讨[J]南方论刊,2005,(04)
[2]薛浩,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J]江苏高教,2004,(02)
[3]李光红,胡春毅,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状况调查及对策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3,(II)
[4]夏绪仁,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5]韦颖,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