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校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isna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与普通儿童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这就决定了对特殊儿童所实施的教育,既要遵循教育的一般特点与规律,也要顺应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本文是笔者经过十多年的理论学习、各种培训和教学实践,在盲校语文阅读教学方面,总结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盲校;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G633.3
  一、盲生学习语文的意义与价值
  特殊教育是基于学习者个体差异的显著性,通过尽力满足其特殊的学习需要,促进其身心充分发展的教育。特殊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盲生的交际离不开语文,语文也是盲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语文学习能丰富盲生的生活,帮助盲生与他人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完善盲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盲生未来立足社会、融入社会。
  二、 盲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存在的障碍
  (一) 由于视力缺陷,盲生的感知内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由于视力缺陷,盲生必须通过其它感官来建立概念。听觉、触觉等其他感觉相对于视觉有很多劣势。盲生往往不能对客观世界有完整的认识,他们对物体建立的概念往往是片面的、一知半解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些概念的缺乏,对盲生的语文学习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直作为经典美文的选学教材,作者所营造的“素雅、朦胧、静美”的荷月世界,是很多读者心中一道美丽的风景。可是,对于盲生来说,却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意境之美。因为他们对“亭亭的舞女的裙”、“碧天里的星星”、“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都没有感性的认识。
  (二) 盲文表音不表意的特点,使盲生缺乏文字直观。
  汉字是一种以表意为主,兼具表音功能的文字。而盲文是声韵相拼、部分标调、只表音不表意的一种适合盲人阅读的工具。盲文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只有“meili”这个音,我们不能确定是“美丽”、“魅丽”,还是“没力”。就算标调,汉语中还有很多同音词,如“zhíwù”,可以是“职务”,也可是“植物”。
  文字直观的不足对学生进行阅读,尤其是文言文阅读和理解会带来极大困难。
  三、盲校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通过阅读教学,丰富词汇,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发展盲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是盲校语文阅读教学培养的目标。
  (一)让阅读课充满朗朗的读书声
  梁实秋在《我的一位国文教师》里有这样一段描写:“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可见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能将文本的内容、意境、思想和情感传达出来。
  我在教学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时,了解到学生虽然预习了课文,可是对鲁迅深刻的思想难以把握,也并未体味到作者的悲愤之情,于是在课堂上,我对全文进行了范读。由于我对鲁迅充满敬意,课前又反复地演练,在朗读的过程中,我的身心完全投入了课文之中,该停顿的时候停顿,该加重语气的时候加重语气,当我读到“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时,我感觉到所有的学生都被我的情绪感染了。
  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要重视朗读指导,除了教师范读,还可以师生对读,师生赛读,教师要不遗余力地让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树立信心、找到方法。
  (二)让阅读课有更多精彩的语言描述
  盲生看不见绚丽多姿的世界,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听。这就为盲校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盲校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发音准确、抑揚顿挫、充满感情,更重要的是要生动形象。
  李商隐的《锦瑟》是一首意境优美的唐诗。诗人在锦瑟弹奏出的曲调中,追忆自己的青春年华,以华美的辞藻,创造了一种含蓄、朦胧的意境,我们明眼人运用想像与联想,能够进入到那种意境,体会到诗人的幽幽情思。对于其中的名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梁启超说:“讲的什么事,我与时俱进不着。拆开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可作为一名盲校的语文教师是不能跟盲生说,这句诗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我的描述是:“沧茫幽深的大海上悬着一轮皎洁的明月,此时此刻,天地之间,仿佛只有沧海与明月,沧海在涌动,月光使人迷离,在这如梦似幻的境界中,传说中人身鱼尾的鲛人,正在默默流泪,她眼睛里流出的不是眼泪,而是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沧海、明月、鲛人眼中泣下珍珠,便是诗人对自己青春年华的感受。蓝田山上,皆是宝玉,在暖暖的阳光的照耀下,蓝田山上冉冉升腾起宝玉的气息,那是宝玉的灵魂,是宝玉的精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幻景,也是诗人回忆过去的真实感受。”
  (三)让阅读课更加具体和形象化
  各种直观教具的运用对盲校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教学《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找来荷叶、荷花、跳芭蕾舞穿的裙子等实物,指导盲生来摸一摸、闻一闻,学生先对文中描写的景物形成了基本的感性认识,才能结合课文中的描写,发挥想像与联想,从而理解文中的意境。在教学《包身工》这篇课文时,教师如果能亲自熬一碗“浆糊一样薄粥”,便能更好地让盲生体会到包身工的悲惨生活。
  除了直观教具的使用,必要的动作直观也可以带给盲生更加具体和形象的认识。在巴金的《小狗包弟》中有这样一句话:“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其中“打门”一词用得非常妙,打门不同于敲门,打门更显出无礼与嚣张。当我们细读课文时,我问大家什么是打门。大家都默不作声,只有一两个学生说,打门就是用力地敲门。于是我请这两位学生去表演一下“打门”,一开始他们还放不开,在我一遍遍指导下,他们终于表现出了那种无礼与嚣张,其他学生也为这样的“打门”感到震惊,更好地理解了巴金当时的处境。   (四)让阅读课与多媒体亲密接触
  盲生普遍对音乐充满激情。盲校语文阅读课与音乐是密不可分的,让盲生在音乐的熏陶与感染中学习语文,会给盲生带来更舒适愉悦的学习体验。
  教师可以用音乐导入教学,也可以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课文,也可以请盲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思考问题。除了音乐,还可以用利多媒体播放课文中出现声音效果。如“两岸猿声啼不住”中的猿声;“两个黄鹂鸣翠柳”中的黄鹂声;“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中的细雨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的惊涛拍岸声等等。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窦娥冤》《雷雨》《祝福》等课文时,可以指导学生观看相应的影片,影片中人物对话、音乐、音效等都可以刺激盲生的听觉,激发学生联系课文进行想象。
  音乐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具有通感作用,通过眼睛感受不到的东西,可以通过音乐用耳朵找到相同的感受,正如荷花在月光下散发出的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带给我们感受是相同的一样。“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样的画面,盲生是看不到的。如果让轻缓静谧的音乐在耳边轻轻的萦绕,让盲生静静地去感受、去想象,这样的境界,不需要任何语言描述,他们也会走到画面里面去的。
  (五)让阅读课更简约更实用
  简约实用是回归教学的本真。盲校的语文阅读课,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都应该力求简约实用。课堂上不能满堂灌,更不能满堂都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猜测问题,而是应该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思路,并且也给他们留出一些独立思考的空间。
  《我有一个梦想》是一篇政治演讲词,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种族平等的梦想,文章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可是学生不熟悉西方的宗教生活,不了解美国的社会制度,对美国的種族歧视、隔离政策没有深入的感受。为解决这个难题,我在学期初就推荐学生阅读美国作家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小说。在学习《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课文时,学生刚刚读完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所以对背景几乎不需要作任何介绍了。在课堂上,我们主要通过诵读,领会这篇演讲词的魅力和作者对自由、民主、平等的渴望。
  总之,尽管盲生不能像明眼人一样眼观六路,但只要给他们提供适当的条件,辅导、教育得当,这种视觉限制是可以减少的。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虽然失去了视觉与听觉,却能在沙莉文老师的教导下,阅读大量书籍,完成大学学业,写出十四本著作,就是很好的明证。
  参考文献:
  [1]彭霞光著 《视力残疾儿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华夏出版社
  [2]钟经华编著 《视力残疾儿童教育学》 华夏出版社
  [3]盛永进主编 《特殊儿童教育导论》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盛永进著 《特殊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技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关键构成部分,影响着整体教学质量和效果,学生通过参与阅读学习能够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且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有所增强。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不过在多个因素影响下导致阅读教学面临困境。本文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困境进行认真浅析,并制定一些恰当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困境;对策  G633.3  阅读教学对于初中语文教学
摘要: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素养。如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等。同时,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也能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国学从根本上是教育人们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如《论语》《孟子》,按梁启超的说法,“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台湾著名心理学家杨国枢认为,以儒家文化为基底的中国文化其实是塑造中国人心理和行为非常重要的精神资
、学语文处于学习语文学科的启蒙阶段,正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此阶段教师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学习,对小学生语文写作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各种方法增加小学生语文
摘要: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就需要以文本阅读教学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缺乏文本阅读兴趣的情况,可以通过构建教学情境、突出文本魅力、创新教学形式等方法加以改善,调动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推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进步。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本阅读兴趣;兴趣  G623.2  
目的 采用新型眼睑压力测量仪对正常人和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进行上眼睑压力测量,并分析眼睑压力的影响因素.设计 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干眼患者62例,平均年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閱读习惯,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语文新课标标准要求训练学生听说读写与坚持自学五个方面的习惯,其中读是最重要、最常用的实践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指导。  关键词:方法;阅读;兴趣培养  G623.2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在注意在教学的过程中用指导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结合上下文反复揣摩,渐渐领会文章中的具体内涵,这是小学语文教
摘要:在作文教學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从备课入手、指导从点滴抓起、重视作文的评改,多给学生自己发展的空间,相信学生一定会从“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也一定能克服学生对写作文害怕的情绪。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G623.2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教师注重形式,没有创新  由于小学生掌握的词汇量不多,写作
摘要: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农村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指出农村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合理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农村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阅读教学;重要性;策略  G623.2  阅读是丰富学生知识积累,拓宽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引导
“2011年,社会保险基金总体安全水平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制度建设步伐加快,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手段进一步提升,企业年金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3月22日至23日,在陕西西安召开
回顾分析21例肾囊肿病例,囊肿大小37MM*44MM至106MM*108MM,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所有病例均1次穿刺成功,抽出囊液40~800ML,3个月后复查,80.9%(17/21)囊肿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