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xxz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的表现力是语言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张力,它通过灵活地组合方式将个性化十足,极具吸引力的外形展现在你的面前。一篇语言极具表现力的作文是备受阅卷老师的青睐的。它像夏日的一缕清风,给阅卷老师带去一丝凉爽和惬意,给沉闷的阅卷气氛带来一丝轻松愉悦。下面,笔者就如何让作文语言更具表现力,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句式灵活生机盎然
  
  句式往往是随感而变,因情所生,灵活自由的。行文中的句式要在文气的驱使下,犹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抑扬有致,波澜起伏。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的搭配使用,不一定都用,强调用出一种风格来,如整句和散句的交替变换,短句的大量使用,都是写作中较好的行文风格。长句字数多,结构较为复杂,宜于表达严谨精确的思想内容;短句字数少,简洁明快,宜于表达跳跃感强的情感和内容,读来易懂,耐人寻味。鉴于这种情况,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多用短句,尽量减少使用长句的几率。
  “初到城市,我紧紧握住小叔的衣襟不敢放开。那些红烛、灯光、悠扬的萨克斯、快节奏的列车,都向我涌来,让我不知所措。想象中的城市应该是多一些安宁和淳朴,一如我的故乡,那个多年来魂牵梦绕的地方。”(《蔷薇故乡》)
  这一段文字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地向读者道出了自己对城市的最初感觉和对梦想中的城市的期待。整句结构相似,形式整齐,节奏鲜明,具有较强的节奏和气势,主要由对偶和排比两种形式构成;散句结构相异,长短不一,自由活泼,富于变化。行文时,长短结合,整散互用,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粉黛、朱门、长街,一幅清清街景;斜阳、疏林、老树,一派落寞迹象。是文字,使它们有可更深刻的意象,是文字,给了它们更新的繁盛。那化不开的母语情节永远是我最温柔的记忆。”(《化不开的母语情节》)
  这段话以整齐的句式,饱满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母语的热爱,让人从中体味到了母语无穷的力量。
  
  二、修辞引入增加文采
  
  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语言形象鲜明,气韵酣畅,音调铿锵有力,能以其内在的气势,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如比喻、拟人、象征、双关、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强调一点,这些修辞手法不是都要运用上,一定要根据行文的需要来选定。比如可用排比的铺排取势,从而获得充沛畅达的气势。如“朋友是我们穷困时最宝贵的财富,朋友是我们痛苦时最温柔的抚慰,朋友是我们孤寂时最知心的伴侣”。这几句话以整齐的句式说出朋友的重要意义,排比铺叙,气势连贯,比“朋友是很重要的”这样一句干瘪的表达更具表现力。再如:“我很难过”可以表达为“我的天空阴云密布”,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更加形象地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将干瘪的“没有钱”表达为“与孔方兄无缘”,就用比喻的方式将钱描述得很形象,很有意韵,很生动。
  为了增强文章文化内涵,建议要把引用修辞手法重视起来。因为,恰当地引用一些精辟的名言警句诗句等,能收到言简意丰,文采斐然的表达效果。
  语文是一部交通工具,载着我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让我知道庐山瀑布的壮观;来到滕王阁,我明白了什么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登上了泰山,我直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本段文字中,诗句的恰当引用,用古人的诗句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内涵,在增强文句表现力的前提下,也展示了作者驾御语言的深厚功底。
  
  三、旧词移用顿翻新意
  
  一个新颖的搭配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文章的表达更生动形象。夏季,炎热奔驰而来/虔诚地种下一个梦想/你毅然地推开那两个鲜活的生命/母亲背负了我们所有的喜怒哀乐。“奔驰”表现了夏季来临的迅猛,“种下”表现了梦想的厚重,“鲜活”表现了生命的无限生机与活力,“背负”既说出了母亲的伟大,也说出了些许的无奈。
  语言是一个常用常新的东西,在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后,你定会如虎添翼,在语言的海洋里惬意徜徉,尽情地感受,陶醉其间。这时,你的语言就具备了一定的表现力,就会让语言发挥本身的张力,写出来的文章才会让人读来舒畅。■
其他文献
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认为:“课堂教学艺术从某种角度看,也正是提问的艺术。提问方式的巧妙与否,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在语文教学中善于运用提问的艺术,就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阅读教学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那么,如何精设巧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呢?下面谈谈
期刊
语文学习习惯,是经过长期教育和训练形成的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比较固定、能下意识、自动化动作水平的特殊倾向。习惯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学生拥有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便会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才能从“学会”到“会学”,才能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新课标明确
期刊
阅读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语文是一棵参天大树,那么阅读就是它的根!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从来都是最重要的。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许多语文课堂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但有的时候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被漠视了。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没有时间读,没有方法读,没有兴趣读,没有好书读。  首先,没有时间读。课堂上,有的老师为完成预设、展示素质等目的,任意压缩学生阅读的时
期刊
前不久,笔者观摩了一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课。这节课教的是徐志摩先生的传世之作《再别康桥》。其教学安排如下:  1.教师播放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视频片段,由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导入。  2.教师在课件中展示徐志摩的生平简介。  3.教师向学生展示了几幅康桥的实景图片后,播放了一段介绍康桥的视频。  4.教师给学生播放《再别康桥》的配乐朗诵。  5.教师范读。  6.学生齐读。  7.学生讨论这首诗的语
期刊
天降甘霖,“五四”风雷应时而来,唤醒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生命。深宅高院的高家兄弟的生命在展示别样的意义。觉慧走出深渊的决心如同一只发疯的狮子,而觉新却陷入了无限的困惑中。本该属于年轻人的幸福的日子却成了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本该给自己带来温暖与安宁的家日日夜夜煎熬这颗本不刚强甚至略显脆弱的心。  觉新对新思想充满了渴望。“他和他的两个兄弟一样,贪婪地读着本地报纸上转载的北京的消息,以及后来上海、南京两
期刊
两千年前的汉朝,是历史上群星璀璨,群峰并峙的光辉岁月,因而才有那么多千秋万载后,依然存留青史卷册的不朽名字。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和人才,辅佐高惠文景数代皇帝,开天辟地,建功立业,才成就了汉武帝的光辉盛世。他们是大汉王朝的功臣,但是,这些功臣并非都有一个好的归宿和结局。其中,魏其侯窦婴就是一个令人扼腕的英雄人物。  作为汉景帝之母窦太后的侄子,窦婴有着令世人艳羡的出身,他尽可以依傍姑母这棵参天大树
期刊
一、案例背景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但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却走着一条“高耗低效”之路,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苏教版大容量的课文压力之下,老师和学生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浮躁的情绪,对原本应该是美的体验式的阅读失去了应有的耐心。于是几乎是在学生对阅读对象完全陌生的情况下,各种各样的结论便像珍宝一样
期刊
中考作文大多数学生都选择写六百字左右的记叙文,这不仅符合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也切合考试时间安排的实际,同时也保证一篇文章以较为充实的内容表情达意。因此看来,掌握六百字左右记叙文的写法实在是广大初中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笔者从实践中认识到,要写好六百字左右的记叙文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线索要单一一点    记叙文都应该有贯穿全文的线索。在一篇六百字左右的记叙文里,有限
期刊
宋人谢枋得说:“凡议论,好事须要一段歹说,不好事须要一段好说。如此则文势亦圆活,义理亦精微,意味亦悠长。”《过秦论》正是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开启了单篇议论散文对比论证的先河,使这篇文章结构宏伟,气势磅礴。文章通过层层对比揭示了秦兴秦亡的原因。下面笔者试从本文的对比手法入手进行简要说明。    一、秦国与六国之师的对比    秦自孝公崛起,到惠文、武、昭襄王的进一步发展,已经让其他诸侯国感受到了秦
期刊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每当作文,学生往往抓耳挠腮,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从下手。为解决这一难题,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充盈素材。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中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写作源泉,但是课堂才是学生的主阵地。为了让生活成为课堂的外延,作文教学更应该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情景中,让他们去看,去想,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