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临床患者及健康体检者100例实验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尿液分析仪测试的实质是使光的吸收和反射。则颜色越深,吸收光量值越大,反射光量值越小,反射率越小;反之亦然。结论:尿液分析仪用以反射光的方式,测定试剂带上的颜色变化,从而进行半定量测定。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尿液的初步筛检,便于临床的辅助诊断。
关键词:尿液分析仪;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212-01
尿液分析仪是由机械系统、光学系统、电路系统三部分组成。将多联试带置于尿液分析仪比色进样槽,仪器接受不同强度的反射光信号后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电讯号,再经微处理器计算后自动打印出结果。试剂带上各检测试剂块与尿液中相应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颜色,特定试剂块颜色的深浅与尿样中特定化学成分浓度成正比。随机选取临床患者及健康体检者100例进行尿液分析检测实验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100例检测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15~70岁,平均49岁。
1.2 方法: 尿试剂带与适合的尿液分析仪配套使用,请按照所用的尿液分析仪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2 结果
参考值:(1)尿胆原(URO)阴性或弱阳性(1:20稀释后阴性)。(2)尿胆红素(BIL)阴性。(3)尿酮体(KET)①定性:阴性。②定量:酮体(以丙酮计)170~420mg/L;乙酰乙酸≤20 mg/L。(4)尿隐血(BLD)阴性。(5)尿液蛋白(PRO)阴性。(6)尿亚硝酸盐(NIT)阴性。(7)尿糖(GLU)阴性。(8)尿液pH 正常饮食条件下:①晨尿,多偏弱酸性。pH5.5~6.5,平均pH6.0。②随机尿,pH4.5~8.0。尿可滴定酸度:20~40mmol/24h尿。(9)尿白细胞(LEU)阴性。(10)尿比重(SG)成人:随机尿1.003~1.030;晨尿大于1.020。新生儿:1.002~1.004。(11)维生素C 阴性。
3 讨论
尿液分析仪又称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用于初诊患者及健康体检使用的8-11项筛检组合试带。8项检测项目包括尿胆原、尿胆红素、尿酮体、尿隐血、尿液蛋白、尿亚硝酸盐、尿糖、尿液酸碱度(pH);9项检测项目在8项基础上增加了尿白细胞;10项检测项目又在9项的基础上增加了尿比重;11项则又增加了维生素C。
3.1 尿胆原(URO)临床意义:采用醛反应法或重氮反应法。主要用于消化系统肝脏、胆道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正常人为阳性(+)反应,尿液稀释20倍后多为阴性。尿胆原阴性常见于完全阻塞性黄疸。尿胆原增加常见于溶血性疾患及肝实质性病变,如肝炎。
3.2 尿胆红素(BIL)临床意义:采用偶氮反应法。主要用于消化系统肝脏、胆道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在肝实质性损害及阻塞性黄疸时,尿中均可出现胆红素。
3.3 尿酮体(KET)临床意义: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主要用于糖代谢障碍和脂肪不完全氧化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严重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酮体可呈强阳性反应。妊娠剧吐、长期饥饿、营养不良、剧烈运动后可呈阳性反应。
3.4 尿隐血(BLD)临床意义:采用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酶法,颜色的深浅于血红蛋白的含量成正比。主要用于肾脏、泌尿道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阳性:见于血尿、血红蛋白尿、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3.5 尿液蛋白(PRO)临床意义:采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发。尿蛋白检测主要用于肾脏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阳性:病理性蛋白尿、肾炎、肾病综合症、肾盂肾炎。
3.6 尿亞硝酸盐(NIT)临床意义:采用硝酸盐还原法。主要用于尿路感染的快速筛查,如大肠杆菌属、克雷伯杆菌属、变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感染者可呈阳性。
3.7 尿糖(GLU)临床意义: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尿葡萄糖测定适用于不愿或不适合做血糖检查的人。主要用于内分泌性疾病及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监测。阳性: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甲亢等。内服或注射大量葡萄糖及精神激动等也可导致尿糖阳性。
3.8 尿液pH 临床意义:采用酸碱指示剂法。主要用于了解体内酸碱平衡情况,监测泌尿系统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肉食者多为酸性,食用蔬菜水果可呈碱性。久置腐败尿或者泌尿道感染、脓血尿呈碱性。磷酸盐、碳酸盐结晶见于碱性尿。尿酸盐、草酸盐、胱氨酸结晶多见于酸性尿。酸中毒及服用氯化铵等酸性药物时尿可呈酸性。
3.9 尿白细胞(LEU)临床意义:采用白细胞酯酶法。主要用于肾脏、泌尿道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等。干化学法采用中性粒细胞酯酶法。阳性提示尿路炎症,如肾脏或下尿道炎症,包括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和前列腺炎,表明尿液中白细胞数量每微升>20个。
3.10 尿比重(SG)临床意义:采用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尿少,比密增高见于急性肾炎、高热、心功能不全等;尿量增多同时比密增加,常见于糖尿病。比密减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尿崩症等。慢性肾功能不全呈现持续低比密尿。
3.11 维生素C 临床意义:采用还原法。用于提示尿液隐性、胆红素、亚硝酸盐和葡萄糖检测结果是否准确,防止出现上述项目的假阴性结果。
参考文献
[1] 熊立反,刘成玉.临床检验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3-163.
[2] 丛玉隆,马骏龙.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检查[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20(3):135-137.
关键词:尿液分析仪;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212-01
尿液分析仪是由机械系统、光学系统、电路系统三部分组成。将多联试带置于尿液分析仪比色进样槽,仪器接受不同强度的反射光信号后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电讯号,再经微处理器计算后自动打印出结果。试剂带上各检测试剂块与尿液中相应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颜色,特定试剂块颜色的深浅与尿样中特定化学成分浓度成正比。随机选取临床患者及健康体检者100例进行尿液分析检测实验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100例检测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15~70岁,平均49岁。
1.2 方法: 尿试剂带与适合的尿液分析仪配套使用,请按照所用的尿液分析仪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2 结果
参考值:(1)尿胆原(URO)阴性或弱阳性(1:20稀释后阴性)。(2)尿胆红素(BIL)阴性。(3)尿酮体(KET)①定性:阴性。②定量:酮体(以丙酮计)170~420mg/L;乙酰乙酸≤20 mg/L。(4)尿隐血(BLD)阴性。(5)尿液蛋白(PRO)阴性。(6)尿亚硝酸盐(NIT)阴性。(7)尿糖(GLU)阴性。(8)尿液pH 正常饮食条件下:①晨尿,多偏弱酸性。pH5.5~6.5,平均pH6.0。②随机尿,pH4.5~8.0。尿可滴定酸度:20~40mmol/24h尿。(9)尿白细胞(LEU)阴性。(10)尿比重(SG)成人:随机尿1.003~1.030;晨尿大于1.020。新生儿:1.002~1.004。(11)维生素C 阴性。
3 讨论
尿液分析仪又称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用于初诊患者及健康体检使用的8-11项筛检组合试带。8项检测项目包括尿胆原、尿胆红素、尿酮体、尿隐血、尿液蛋白、尿亚硝酸盐、尿糖、尿液酸碱度(pH);9项检测项目在8项基础上增加了尿白细胞;10项检测项目又在9项的基础上增加了尿比重;11项则又增加了维生素C。
3.1 尿胆原(URO)临床意义:采用醛反应法或重氮反应法。主要用于消化系统肝脏、胆道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正常人为阳性(+)反应,尿液稀释20倍后多为阴性。尿胆原阴性常见于完全阻塞性黄疸。尿胆原增加常见于溶血性疾患及肝实质性病变,如肝炎。
3.2 尿胆红素(BIL)临床意义:采用偶氮反应法。主要用于消化系统肝脏、胆道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在肝实质性损害及阻塞性黄疸时,尿中均可出现胆红素。
3.3 尿酮体(KET)临床意义: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主要用于糖代谢障碍和脂肪不完全氧化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严重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酮体可呈强阳性反应。妊娠剧吐、长期饥饿、营养不良、剧烈运动后可呈阳性反应。
3.4 尿隐血(BLD)临床意义:采用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酶法,颜色的深浅于血红蛋白的含量成正比。主要用于肾脏、泌尿道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阳性:见于血尿、血红蛋白尿、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3.5 尿液蛋白(PRO)临床意义:采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发。尿蛋白检测主要用于肾脏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阳性:病理性蛋白尿、肾炎、肾病综合症、肾盂肾炎。
3.6 尿亞硝酸盐(NIT)临床意义:采用硝酸盐还原法。主要用于尿路感染的快速筛查,如大肠杆菌属、克雷伯杆菌属、变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感染者可呈阳性。
3.7 尿糖(GLU)临床意义: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尿葡萄糖测定适用于不愿或不适合做血糖检查的人。主要用于内分泌性疾病及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监测。阳性: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甲亢等。内服或注射大量葡萄糖及精神激动等也可导致尿糖阳性。
3.8 尿液pH 临床意义:采用酸碱指示剂法。主要用于了解体内酸碱平衡情况,监测泌尿系统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肉食者多为酸性,食用蔬菜水果可呈碱性。久置腐败尿或者泌尿道感染、脓血尿呈碱性。磷酸盐、碳酸盐结晶见于碱性尿。尿酸盐、草酸盐、胱氨酸结晶多见于酸性尿。酸中毒及服用氯化铵等酸性药物时尿可呈酸性。
3.9 尿白细胞(LEU)临床意义:采用白细胞酯酶法。主要用于肾脏、泌尿道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等。干化学法采用中性粒细胞酯酶法。阳性提示尿路炎症,如肾脏或下尿道炎症,包括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和前列腺炎,表明尿液中白细胞数量每微升>20个。
3.10 尿比重(SG)临床意义:采用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尿少,比密增高见于急性肾炎、高热、心功能不全等;尿量增多同时比密增加,常见于糖尿病。比密减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尿崩症等。慢性肾功能不全呈现持续低比密尿。
3.11 维生素C 临床意义:采用还原法。用于提示尿液隐性、胆红素、亚硝酸盐和葡萄糖检测结果是否准确,防止出现上述项目的假阴性结果。
参考文献
[1] 熊立反,刘成玉.临床检验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3-163.
[2] 丛玉隆,马骏龙.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检查[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20(3):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