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功夫,一度是中国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也是中国五大快餐企业中唯一一家本土企业。2004年起,真功夫迅速发展壮大;2007年底,真功夫引入今日资本和中山联动两家PE投资,计划于2010年IPO上市。企业发展如日中天,但就在一切看似顺风顺水准备上市之际,真功夫却不断爆出股东内斗丑闻。
2011年3月,蔡达标和真功夫的部分公司高管被公安部门“带走”。2012年8月31日,真功夫董事长蔡达标在广州市天河区法院首次开庭受审,被指控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抽逃出资等三宗罪。2012年9月20日再度开庭。至今,法庭没有宣判。
但最后的胜负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段争斗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因为股权结构不理想而导致的股东内讧,并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的典型案例。
真功夫事件发生后,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家族企业所导致的,蔡达标和潘敏峰的离婚是关键。但笔者认为,真功夫的问题不在于家族企业,而在于其对等股权结构,家族矛盾只是进一步加剧了股权结构不理想所导致的矛盾。正如某媒体所报道的:“蔡潘婚变并不是蔡达标与潘宇海翻脸的本质原因,2007年真功夫年会时,蔡、二潘和潘宇海之妻、真功夫的现职监事窦效嫘四人还在一起其乐融融,有说有笑。”
全世界最差的股权结构就是对等股权,而真功夫正是这种情况,蔡达标离婚后,前姐夫蔡达标和前小舅子潘宇海各占50%。真功夫的投资者之一今日资本的总裁徐新,在2005年就向蔡达标表达了对真功夫蔡潘两人各占50%股权的忧虑,徐新以自己多年的经验告诫蔡达标,这是一枚定时炸弹。即使引入PE以后,蔡达标和潘宇海的股权比例仍然是47%对47%的对等股权。
企业的每个股东对企业的贡献是不同的,而股权比例对等,即意味着股东贡献与股权比例不匹配,这种不匹配到了一定程度,就会造成股东矛盾。因此说,这种股权结构,出问题是早晚的事。真功夫最后股东之间不信任,并最后导致激烈冲突,是意料之中的事。
其实从投资之初,两家PE就一直为改变这种股权结构而努力,并且在2010年似乎看到了曙光。PE和两大股东蔡达标、潘宇海达成协议,由PE逐渐受让潘宇海的股份,从而降低潘宇海股权比例,使得真功夫的主要贡献者蔡达标成为核心股东。但股权变更尚未完成,蔡达标却已入看守所。与之对应,同为餐饮企业的海底捞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解决对等股权问题的案例。
1994年,四个要好的年青人在四川简阳开设了一家只有4张桌子的小火锅店,这就是海底捞的第一家店。现在的海底捞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勇没有出一分钱,其他3个人凑了8000元钱,4个人各占25%的股份。后来,这四个年青人结成了两对夫妻,两家人各占50%股份。
随着企业的发展,没出一分钱的张勇认为另外3个股东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毫不留情面地先后让他们离开企业,只做股东。张勇最早先让自己的太太离开企业,2004年让施永宏的太太也离开企业。2007年,在海底捞步入快速发展的时候,张勇让无论从股权投入还是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上都平分秋色、20多年的朋友施永宏也离开企业。张勇在让施永宏下岗的同时,还以原始出资额的价格,从施永宏夫妇的手中购买了18%的股权,张勇夫妇成了海底捞68%的绝对控股股东。
2007年,在海底捞快速发展的时期,一方股东却将18%的股权,以13年前原始出资额的价格,转让给了另一方股东。施永宏却如此回答:“不同意能怎么办,一直是他(张勇)说了算,后来我想通了,股份虽然少了,赚钱却多了,同时也清闲了。还有他是大股东,对公司就会更操心,公司会发展得更好。”
海底捞以匪夷所思的方式解决了股权结构不理想的问题。这一方面得益于海底捞从一开始就是张勇为主、施永宏为辅,形成了张勇是核心股东的事实,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施永宏的大度、豁达与忍让。
2011年3月,蔡达标和真功夫的部分公司高管被公安部门“带走”。2012年8月31日,真功夫董事长蔡达标在广州市天河区法院首次开庭受审,被指控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抽逃出资等三宗罪。2012年9月20日再度开庭。至今,法庭没有宣判。
但最后的胜负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段争斗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因为股权结构不理想而导致的股东内讧,并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的典型案例。
真功夫事件发生后,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家族企业所导致的,蔡达标和潘敏峰的离婚是关键。但笔者认为,真功夫的问题不在于家族企业,而在于其对等股权结构,家族矛盾只是进一步加剧了股权结构不理想所导致的矛盾。正如某媒体所报道的:“蔡潘婚变并不是蔡达标与潘宇海翻脸的本质原因,2007年真功夫年会时,蔡、二潘和潘宇海之妻、真功夫的现职监事窦效嫘四人还在一起其乐融融,有说有笑。”
全世界最差的股权结构就是对等股权,而真功夫正是这种情况,蔡达标离婚后,前姐夫蔡达标和前小舅子潘宇海各占50%。真功夫的投资者之一今日资本的总裁徐新,在2005年就向蔡达标表达了对真功夫蔡潘两人各占50%股权的忧虑,徐新以自己多年的经验告诫蔡达标,这是一枚定时炸弹。即使引入PE以后,蔡达标和潘宇海的股权比例仍然是47%对47%的对等股权。
企业的每个股东对企业的贡献是不同的,而股权比例对等,即意味着股东贡献与股权比例不匹配,这种不匹配到了一定程度,就会造成股东矛盾。因此说,这种股权结构,出问题是早晚的事。真功夫最后股东之间不信任,并最后导致激烈冲突,是意料之中的事。
其实从投资之初,两家PE就一直为改变这种股权结构而努力,并且在2010年似乎看到了曙光。PE和两大股东蔡达标、潘宇海达成协议,由PE逐渐受让潘宇海的股份,从而降低潘宇海股权比例,使得真功夫的主要贡献者蔡达标成为核心股东。但股权变更尚未完成,蔡达标却已入看守所。与之对应,同为餐饮企业的海底捞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解决对等股权问题的案例。
1994年,四个要好的年青人在四川简阳开设了一家只有4张桌子的小火锅店,这就是海底捞的第一家店。现在的海底捞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勇没有出一分钱,其他3个人凑了8000元钱,4个人各占25%的股份。后来,这四个年青人结成了两对夫妻,两家人各占50%股份。
随着企业的发展,没出一分钱的张勇认为另外3个股东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毫不留情面地先后让他们离开企业,只做股东。张勇最早先让自己的太太离开企业,2004年让施永宏的太太也离开企业。2007年,在海底捞步入快速发展的时候,张勇让无论从股权投入还是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上都平分秋色、20多年的朋友施永宏也离开企业。张勇在让施永宏下岗的同时,还以原始出资额的价格,从施永宏夫妇的手中购买了18%的股权,张勇夫妇成了海底捞68%的绝对控股股东。
2007年,在海底捞快速发展的时期,一方股东却将18%的股权,以13年前原始出资额的价格,转让给了另一方股东。施永宏却如此回答:“不同意能怎么办,一直是他(张勇)说了算,后来我想通了,股份虽然少了,赚钱却多了,同时也清闲了。还有他是大股东,对公司就会更操心,公司会发展得更好。”
海底捞以匪夷所思的方式解决了股权结构不理想的问题。这一方面得益于海底捞从一开始就是张勇为主、施永宏为辅,形成了张勇是核心股东的事实,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施永宏的大度、豁达与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