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让作文教学活起来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课难上,作文也难写,这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作文教学双方——教师与学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而多媒体不仅可以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还可以弥补学生的认识与实践生活的差距,能够把五彩缤纷的生活展现在五彩斑斓的画面之中,使学生简便、快捷地感知直观形象,使教学过程形象化、情境化、趣味化。既能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使学生在愉悦中体验,在体验中积累,在积累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从而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丰富学生的写作思维,让作文课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一、多媒体让写作素材丰富起来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文普遍患有“畏难症”。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必须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获取写作素材。正所谓“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多姿多彩的生活,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为他们贮存了七彩的作文素材。那么,应该怎样利用这些素材呢?
  由于学生平时不太注意观察,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印象是模糊的、凌乱的,面对作文题目自然也就难以下笔成文。这时,教师应主动帮他们收集素材,比如,开展各种班会、放风筝比赛、踢毽子比赛等活动。这些趣味横生的活动,一定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师应随时“记录”这些活动的过程,在作文课上就把记录好的东西给学生看。这样,他们下笔习作时,就有了丰富的情感、开放的思维和大胆的创新,就会使学生写出的文章妙笔生辉。
  二、多媒体让写作思路活跃起来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作为主观性极强的写作,更是离不开想象力。写作思维如果缺少了想象力,思路便会受阻,行文当然难以流畅。所以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没有想象力的作文是没有生命力的。
  多媒体有极丰富的表现力能比较持久地吸引学生,只要学生认真学习,只要教师认真指导,学生的思维状态就会激荡活跃。如,指导学生练习写《我的课外活动》一文,就可以录制学生拔河比赛的全过程,通过编辑、剪接、配上音乐制作成课件。上课时,让学生在音乐的衬托下,在美丽图画的流动中,在动与静的有机融合下,从最基本简单的表述到有见解、有主张的议论,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比赛的全过程中。这时,再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大家想一想,这时场外的气氛会怎么样?同学们都会怎么做?在这更令人兴奋的情境中,学生就有了不吐不快之感,从而激起他们的写作愿望。
  三、多媒体让评改方式更有时效性
  作文批改和评讲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以前作文的批阅、评讲是教师的专利,其实学生才是习作真正的主人。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在作文课上,可以尝试用多媒体指导学生习作:首先让学生将最精彩的片段在电脑上“写"出来。过一段时间,再将一位学生的作文调出,集体评议。在评讲的过程中,可以先将这一段很快显示在学生各自的屏幕上,学生阅读他人习作并找出优缺点,及时地进行讨论,效果极佳。当学生说出优点时,教师便在相应的词句下做上特别的记号;当学生找出错别字或其他问题时,师生便在屏幕上及时修改。多媒体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能及时、有效地组织课内的信息反馈,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总之,多媒体融“声、文、图”于一体,它既形象、生动、直观,又富于趣味性,像磁石一般吸引着学生,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让学生学会观察,有话可说可写;让学生学会分析,有话想说想写;让学学会表达,有话会说会写。
其他文献
如何对人物进行衬托、对比?从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衬托、对比?前人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经验和启示。  1、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来衬托  短篇小说之王美国作家欧·亨利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把有着“小鬼般身体”的60多岁贝尔曼置于肺炎肆虐,凄风苦雨的深夜搬着梯子,爬上高墙,顶着风雪,去完成他的杰作。欧·亨利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他正是要把人物放到与人物行为目标相背的恶劣自然环境中,通过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来
期刊
一、当前中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  (一)中学历史教学观念的滞后性。中学生缺乏历史学习中的“问题意识”,与当前社会、学校等历史教学观念的滞后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选定一个问题,指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学生提问题,这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在应试教育等传统的教育环境中,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应对考试,教师也只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忽略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更没有提高到如何将学习方法
期刊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南宋绍兴二十五年,沈园,春天。  草如锦,水如缎,恍惚间相望早已无话,千古月付韶华,那一瞬竟成刹那。生人作死别十年后的怔忡相对,往事似溅血的白鸽,打着呼哨拍翅而来。  那一年,他爱她,她也爱他,他们煮酒对月,吟诗作画,好不惬意!然而,他们的爱却已然注定会被时代的潮水无情地冲刷,连断壁残垣都不曾留下。陆游不是一个懦弱
期刊
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最有效的阵地。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吸收写作知识。  学生要写好作文,除了有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外,还要有坚实的写作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写作经验,然而阅读教学正是学生获得写作知识经验的有效途径。历来初中语文教材所精选的都是名家名篇和优秀文章,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规范而优美的语言材料,而且
期刊
人的一生,难免经历风风雨雨。有的人,被雨打风吹去;有的人,坚信风雨过后会有彩虹;有的人,风雨过后更加豁达淡定。苏轼便是第三种人,不妨从他的《定风波》探究一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是苏轼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所作,当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官在黄州
期刊
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学生写不好作文,不知道该写什么内容,写到一半就不知道该怎么写了,明明脑子里有很多话想说,但是却无从下笔,经常词穷。这和学生的知识积累和阅读面有很大的关系,正所谓“多读多看才能下笔如有神”,如果学生不去接触更多的课外读物,只是凭借书本的内容去丰富自己,他们的写作能力自然无法得到全面的提升。所以,在开展写作教学的基础上融入课外阅读,这不但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何才能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落到实处呢?  一、读正确——揣摩词语的含义  所谓读正确,指读准字音,不读破词,不丢字添字,这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达到的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  课堂上,学生在读课文时,常常将一些多音字的字音读错。比如《九色鹿》这篇课文里有这样两个词“暴露(lù)、泄露(lòu)。有的学生在读的时候连蒙带猜,因
期刊
俗话说“练字先练姿,提笔即练字”。写字是一项基本技能的训练,也是识字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课标》中提出: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能“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但是,不写不知道,一写吓一跳,学生的写字姿势五花八门,执笔方法千奇百怪,正确的却寥寥无几。如何正确培养低年级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是摆
期刊
写好钢笔字,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任务。教师既要保护学生对写好钢笔字的向往,维持学生们书写的热情和激情;又要不断渗透写钢笔字的要领和注意事项,促使学生不断自我调整、自我改正、自我适应。坚持积极性和循序渐进相并存,方可让每个学生都喜欢用钢笔,喜欢写钢笔字,并能用心写好每一个字。  策略一:正视不正确的书写现象  由于刚从铅笔过渡到用钢笔书写,学生没有经验,在写字过程中难免显得有些紧张,出现了许多写字不规
期刊
创新是民放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这无疑是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下面就此略陈浅见。  一、课文教学的创新  “创新精神”的内涵包括人格因素、智力因素。人格因素包括正确的动机和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感情,意志,独立的性格,对挫折和打击的承受能力等。智力因素包括思维的开拓性,灵活性,独创性,流畅性,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渊博的科学知识等等。上述是语文教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