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rui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学生对人生、社会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初步阶段。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不能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将审美教育重视起来;不能仅仅依靠教材来进行课堂教学,还要不断拓展教学内容,并通过渗透审美教育促进初中学生综合能力和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教育;实践活动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个学期或阅读一本书就能完成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五千年的中华文化,语言文字优美,内容厚重而踏实,蕴含的哲理深邃,只有我们用心去学习,才能感受她的博大,才能发现她的语言美和思想美,才能在语文的学习中受益终生。为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和意义,不断优化自己的授课方式,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初中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明确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作用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及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其核心是情感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还能促进个人的和谐发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初中语文教学大多对审美能力的培养没有过多重视,这就使得很多初中生在学习文章时只去了解表层的含义,无法发掘到深层次的情感。为此,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效利用教学资源,不断发掘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思想美,让学生在语言的学习中提升审美情趣。部编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都是专家和学者深思熟虑、精挑细选的,涵盖了自然、思想、科学、艺术等诸多审美元素,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认真发掘文中流光溢彩的美。譬如《桃花源记》这一篇文言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组织学生自行阅读,并将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内容做好标记,在课堂上集中进行解答。其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读文章,分析描写景色语句的修辞手法,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感知语言魅力的能力。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该篇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出“桃花源记”的景色,然后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桃花源记”的图景,使学生能够将想象与展示的图景相结合,进而加深对该篇文章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几个基本的问题,譬如“你认为桃花源记是真实存在的吗?”“如果是,作者为什么没能再找到?如果不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何在?”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桃花源记”主题进一步思考,长此下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都会得到显著提高。
   二、初中語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
   为了优化初中语文审美教育途径,现阶段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认真分析教材,发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元素。譬如部编版七年级的语文教材共有六个单元,每一个单元都有阅读主题和教育思想,每一篇文章都体现了作者的审美境界和哲思高度,对于这些名篇佳作,语文教师务必高度重视并深入挖掘,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
   一是教师要根据阅读策略对重点文章进行导读,引领初中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和重点语句,发现文本的语言美。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重点文章是《春》《济南的冬天》等,这些文章大多在借景抒情,教师可以通过引领学生朗读,品味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语言之美;还可以与一些描述景色的语句或文章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深层次地理解每一位作者的语言特点。
   二是联系生活,以思想和哲理为抓手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分辨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譬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生命,生命》(杏林子)这一篇文章,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写出了生命的赞歌,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认真体会生命的伟大,并与自己的学习生活、身边的人或事相联系,让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三是在新内容或新课学习结束后,让学生根据学习主题自由写作,在练笔中感知语言美、思想美。譬如在学习《观潮》这篇文章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及潮头过后的景象,学生在感受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和壮观后,书写观后感来抒发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四是教师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寻找适合初中学生的审美教学材料,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从而不断提升审美教育效果。譬如通过衣着打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金钱观。
   综观中小学语文课程体系,审美教育始终贯穿其中。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和有关审美教育方面的图书,不断丰富自己的审美教育理论,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等多种教育手段渗透审美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初中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审美素质。
   参考文献:
   [1]吴道春.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93):43-44.
   [2]张耀国.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甘肃教育,2020(20):168.
   [3]王卫红.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J].新课程,2020(32):221.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策略研究”成果论文,课题立项号GS[2020]GHB1537。
其他文献
高职电类课程理论内容多而杂,学生对理论不感兴趣,同时实践操作也问题百出,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动力及学好专业的信心.立足实际状态,引导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
摘 要:数学文化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从文化、思想方面使学生养成理性思考习惯,学会用科学、务实的态度探究数学知识。因此,为了突出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对数学文化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研究,借此在数学文化元素的融合中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确保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低年级;应用;价值   数学文化具体指数学学科发展中,数学中蕴含的思想、经验、态度,
摘 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用以学生活动为基础的主题活动教学,既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又能增强学生的自我适应能力,增强法律意识。因此,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开展道德与法治主题教学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主题活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道德主要是引导学生具有道德意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也可以纠正学生的
高校大学日语公共课存在的问题主要受地区,高校级别和师资力量的不同而受影响.皖西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分析我校现行的日语通识课存在的问题,以设计问卷调查、专家及学生访谈等
摘 要: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同时这一阶段学生拥有无限创意。音乐作为一种行为表现艺术,在小学音乐展开的过程中要能够以律动更好地引领学生充分体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他们从多个角度感受节拍,有效律动,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丰富情感,营造和谐灵动的课堂教学氛围。   关键词:小学音乐;律动;教学;应用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深度推进,在小学音乐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有效聆听,尝试演唱,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劳动教育的要求和标准也日益提高,要想改变传统劳动教育低效的现状,需要对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本身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归因分析的角度,探讨了当前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操作性强的实施策略,力求为提升小学劳动教育质量做出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一、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的问题   (一)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缺少必要的培养意识与方法 
摘 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作为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数学是所有学科中占比较重的学科,而提问式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此,首先分析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然后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问题情境;数学教学   问题是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理论认知是以“我”为中心,吸收外来的知识,并跟自身已有的理论认知相结合;实践智慧则是以“我”的理论认知积累起来的,通过“我”的认知实践,形成对“我”有意义的实践智慧。同时,实践智慧和道德品质又是一种互惠关系,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完善和发展儿童的道德品质。实践智慧就是儿童的品德逐步形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知、辨别,也是一种理论认知到智慧的顿悟。儿童的日常生活对其道德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特殊的价值
期刊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速度的不断加快,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与形式也得到了丰富和完善。柯达伊手势是辅助音乐教师开展视唱教学的重要工具,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从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形成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借助柯达伊手势提高视唱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柯达伊手势;小学生;视唱能力;探究   柯达伊手势简单且有趣,在小学生的接受范围内,可以帮助小学生更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高校教学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新契机.如何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有效完成既定教学目标,成为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