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语文,就会想到作文。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它在语文考查中占了半壁江山,但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们提起作文就怨声载道,觉得无从下手。作文课上,常常是偷工减料,敷衍拖拉。这样的作文质量可想而知。因此,在日益重视培养语文能力的今天,转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写作兴趣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细心观察生活,引导说真话,诉真情
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作文来说也是如此。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生活。生活中学生们对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很多生活现象习以为常、熟视无睹,导致了作文时无话可说,选材陈旧,根本没有新意:写父母,永远是自己突然发烧,父母深更半夜背自己去医院,陪伴一夜,第二天累病;写老师,就会写老师冒着雨雪来给自己补课,自己深受感动;写景色,则是干巴巴地说“这里的景色真美呀”,怎么美?美在何处?却写不出……,选材毫无新意,甚至有些学生三年来一直使用一个素材,这样的作文不用说别人不愿看,就是学生自己写完后也懒得再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全景式的扫描生活,告诉学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去发现、挖掘生活中最熟悉、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讲真话、诉真情,让他们善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看法。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以公平之心,以朋友的身份去交流,去引导学生发表真实的观点与看法。
二、精心口头训练,加强以说促写
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说话时口若悬河,可是在作文时却穷于言辞,不知从何写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比较少。因此在写作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先说后写,再布置完成作文。学生进行构思后,让学生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交流,使写作内容在头脑中先有个大体轮廓,写作时就会有据可循,有话可写。同时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进行口头训练,内容不限:复述故事、交流名著、分析人物、评价现象……主要是让学生敢于开口说,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口头作文能力,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中有写,以说促写,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时能做到中心明确,叙事清楚。
三、用心阅读文本,重视积累材料
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作文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使学生作文时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就必须强调学生重視积累写作材料,提倡用心多读文章。只有读得多了,知识才会厚实,写起文章来才会左右逢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它是为写作服务的。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文本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并能恰当地运用到作文中去。要求学生平时准备一个摘抄本,及时将好词好句好段记录积累下来,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形象、深刻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教会学生正确地去思考生活,告诉学生那一篇篇文章实际就是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阅读时会有许多收益,对自己的经历以及诸多的生活现象就会有许多感悟,从而提高自己的作文内涵。
四、耐心写文示范,力争下水感受
作文课上,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下水文”,做到与学生同写,共同感受写作的乐趣。通过教师的参与,促进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教师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让学生批改教师的“下水文”,做到与学生共评,共同分析优缺点。“下水文”中的优点长处,学生可以借鉴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去;同时也以此给予学生一种鼓励,一种自信,让学生们认识到只要努力,自己也有能力修改老师的作文,以此树立必胜的信念,肯定自己一定能够写好作文的想法。只要教师真正参与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一定会大大高涨,从而提高写作质量。
作文教学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精心、耐心、细心地对待。只有教师真正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真正用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轻松愉悦地写作文,让作文真正成为学习语文过程中的一大乐事。
一、细心观察生活,引导说真话,诉真情
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作文来说也是如此。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生活。生活中学生们对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很多生活现象习以为常、熟视无睹,导致了作文时无话可说,选材陈旧,根本没有新意:写父母,永远是自己突然发烧,父母深更半夜背自己去医院,陪伴一夜,第二天累病;写老师,就会写老师冒着雨雪来给自己补课,自己深受感动;写景色,则是干巴巴地说“这里的景色真美呀”,怎么美?美在何处?却写不出……,选材毫无新意,甚至有些学生三年来一直使用一个素材,这样的作文不用说别人不愿看,就是学生自己写完后也懒得再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全景式的扫描生活,告诉学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去发现、挖掘生活中最熟悉、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讲真话、诉真情,让他们善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看法。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以公平之心,以朋友的身份去交流,去引导学生发表真实的观点与看法。
二、精心口头训练,加强以说促写
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说话时口若悬河,可是在作文时却穷于言辞,不知从何写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比较少。因此在写作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先说后写,再布置完成作文。学生进行构思后,让学生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交流,使写作内容在头脑中先有个大体轮廓,写作时就会有据可循,有话可写。同时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进行口头训练,内容不限:复述故事、交流名著、分析人物、评价现象……主要是让学生敢于开口说,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口头作文能力,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中有写,以说促写,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时能做到中心明确,叙事清楚。
三、用心阅读文本,重视积累材料
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作文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使学生作文时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就必须强调学生重視积累写作材料,提倡用心多读文章。只有读得多了,知识才会厚实,写起文章来才会左右逢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它是为写作服务的。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文本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并能恰当地运用到作文中去。要求学生平时准备一个摘抄本,及时将好词好句好段记录积累下来,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形象、深刻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教会学生正确地去思考生活,告诉学生那一篇篇文章实际就是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阅读时会有许多收益,对自己的经历以及诸多的生活现象就会有许多感悟,从而提高自己的作文内涵。
四、耐心写文示范,力争下水感受
作文课上,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下水文”,做到与学生同写,共同感受写作的乐趣。通过教师的参与,促进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教师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让学生批改教师的“下水文”,做到与学生共评,共同分析优缺点。“下水文”中的优点长处,学生可以借鉴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去;同时也以此给予学生一种鼓励,一种自信,让学生们认识到只要努力,自己也有能力修改老师的作文,以此树立必胜的信念,肯定自己一定能够写好作文的想法。只要教师真正参与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一定会大大高涨,从而提高写作质量。
作文教学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精心、耐心、细心地对待。只有教师真正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真正用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轻松愉悦地写作文,让作文真正成为学习语文过程中的一大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