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个性,解读经典文本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者精心选择了很多的文学经典作品,虽然是一部分节选内容,但是承载着我国文学的灿烂文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文学作品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所以,我们要学会聚焦文本个性,深入解读经典文本,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巧设悬念,以疑促思
  在教学文学经典的过程中,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通过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这样的过程中,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能够主动走近文本,更好地解读文本,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接受艺术作品的熏陶,从而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时,在这篇文本中的突出特点就是情节跌宕起伏,文本内容充满着很多的悬念,所以整篇文本引人入胜,让大家不由自主阅读下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通过巧设悬念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首先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入阶段,教师这样引导:“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蜡烛,在停电的时候我们经常用到它,还可以利用蜡烛制造浪漫的气氛等等。但是,半截蜡烛却让一家法国人差点牺牲生命,也差点让机密的信息泄露,这是怎样的一回事啊?这是发生在二战期间的一个故事,今天我们就要走进文本深入了解这个故事的具体内容。”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积极进入文本进行学习,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继续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我们知道了在蜡烛中有非常重要的情报,前两次的试探都没有成功,聪明的杰奎琳拿到了蜡烛为什么不马上吹灭,还要等到上到最后一级楼梯的时候才吹灭蜡烛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这样的悬念让学生深入思考,这样学生通过深入体会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实现了对文本的深度阅读。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从课堂导入阶段到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一直以悬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以疑促思,学生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主动对话文本,实现了对文本内容的深度解读,真正理解文本人物的形象特点和内涵主旨,这就是巧设悬念解读文本带来的效果。
  二、关注矛盾,拓展深度
  在文学作品中很多作者都会普遍使用的创作手法就是通过强烈的矛盾冲突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而且往往会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矛盾之处进行深入体会,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深刻,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认识的深度,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非常经典的小说作品——《船长》,这篇小说作品以经典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沉着机智、无私勇敢的船长的形象,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抓住文本的第六自然段到第十二自然段的内容进行体会,在这段内容中,记录的是船长和机械师以及大副之间的对话,在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来这样的问题:“老师,在这几段的内容中,船长详细的想机械师以及大副询问一些问题,我觉得这是不合理的。现在船只已经进水了,大家都急于逃命,这样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还问这些问题不是在浪费时间吗?这是不是太矛盾了?”教师意识到这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的好机会,于是这样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这一情节安排真的是多余的吗,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们经过思考意识到情况越是紧急,越要了解清楚具体的情况,这样才能做出周密的安排,更好的保障船上的人员的安全,这样更能体现船长冷静沉着的品质。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抓住文本中看似矛盾之处进行深入解读,让学生在深入体会的过程中实现了对文本内容的深度阅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关注矛盾,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让学生主动思考,收获丰富的体验。
  三、解析结构,领悟精华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对文本结构的精心安排也是我们解读文本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作品结构,体会作者是用什么方式来向读者呈现故事情节的,在这样的体验过程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本中写作的精妙之处,从而让学生真正走近文本解读经典。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一段内容,那就是《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对于白骨精的解读并不是特别深入,于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让学生领会文本内容的精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梳理文本的叙事结构,大家将其概括为“三变——三打——三责”,然后教师进行引导:“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问题需要让大家一起思考,那就是作者为什么要叙述三次打白骨精的经过?这是不是多余呢?会不会让读者感到作者的叙述重复啰嗦呢?”学生在思考之后体会到这样不是重复,而是让我们对白骨精的狡猾以及孙悟空的高明有了深刻的印象。
  在梳理文本结构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了初步感知,这样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能够抓住重点内容进行体会,从而帮助学生体会文本内容的精髓,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一篇文学作品的个性特点,抓住文本的特色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体会文本内容的精髓,抓住文本的主旨,在解读经典文本的过程中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其他文献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考场上的分分秒秒都决定着考生的命运和前途。自2005年起,江苏高考实行网上阅卷,答题卡实行一卡制。2006年高考考生普遍感到考场上时间紧,不能适应网上阅卷的要求,考后调查监考老师也普遍反映许多考生做不完试卷。笔者在2006年高考中担任监考老师,在监考中也注意到这一问题。考后一直思索这一问题,除了客观原因之外,有没有主观因素影响考生的答题时间呢?回答是肯定的,大多考生受到定势的影响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阶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老师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自主作文和提升写作能力的意识;还要教师推动灵活多样的写作实践,让学生获得写
文章是作者的真情流露,更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一篇好作文,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突破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困境,就要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阅读积累,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老师把精力投入到写作教学上,收获却并不明显,学生还是害怕写作文,甚至厌恶写作,写出来的文章也像流水账,没有真情实感,枯燥乏味。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教
【摘 要】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欲望,改变教学理念,努力构建自主化、开放化和灵动化的高效课堂,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提出要尊重认知,在化解困难中培养自主意识;营造氛围,在激趣融入中培养自主意识;突破传统,在灵动创新中培养自主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  尊重认知
在心理学上,情感被定义为:“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由此可以看出: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主观态度或主观反映,属于主观意识,而不属于客观存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主观意识都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情感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意识,必定对应着某种特殊的客观存在,因此就新闻与情感来说,新闻事件是客观存在,而情感则是主观意识,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
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的飞速发展需要我们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增加创业教育模块的教学,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实践性教学
教师是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教师角色的多重决定了教师在教书的同时必须从事着教学研究活动。尤其是中小学一线教师,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在紧张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常存在着论文压力,且不说在职称晋升、年度考评、奖金发放、评优选模中都有一个硬件——论文,单就中小学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的种种表现,使得他们不得不想办法、探路子、搞起教学研究。于是,这些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研究者的角色,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特征
社会角色是指人们的某种与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的期望。校长作为一校的带头人,不可避免地拥有多种社会身份,社会必然赋予他不同的期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校长无疑会扮演多种角色。校长能否成功地把各种角色进行整合,处理不同角色带来的冲突问题,对促进学校发展、作好决策等各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拟对新形势下校长多种角色的整合作一探讨。    一
【摘 要】  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就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对班级的各种事物进行独立的自我参与与管理。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即激发学生动机,调动自主管理的积极性;改革班委建制,引导学生全面参与班级管理;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自主管理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  培养 自主参与 班级办理 能力  我是钱铺中心学校的一名教师,1998年参加工作,并且一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作者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上的具体做法,对于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 语文 习作 教学 经验  现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重要课题。好多小学生对作文却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写出的文章要么杂乱无章,要么言之无物。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我对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