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织的数学网

来源 :高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_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杜威认为:“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形成清醒的、细心的、透彻的思维习惯。” 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它有自身的逻辑体系,数学学.习是系统性工程。也就是说数学知识是链状的,知识由浅到深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然后链链交织形成学生自身的知识网,之后在知识网间穿行,运用自如。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学习过程变成“织网”的过程,就是结合已有的知识网络,把数学知识编织成有机的网络。
  关键词:数学知识;织点成链;织链成网
  我们在教学时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每一环内的知识,构建每一环内的知识网,还要着眼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前后系统性,让学生能切实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而不是孤立的、散乱的、毫无章法的知识点。
  一、知识点织成知识链
  让学生自主“网罗”,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图式,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认知习惯,结合学生的认知图式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
  1.“新知织成旧知”。
  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情境创设、轻已有知识结构的现象。数学知识大多是呈螺旋状,呈现系统性。例如,整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律对小数也同样适用。学生发现整数加减法末尾对齐就是数字对齐,但小数加减法是末尾对齐还是小数点对齐呢?这就产生了认知冲突。学生进一步思考后发现:小数的末尾对齐有时不能保证数位对齐,而小数点对齐数字才能对齐。
  2.与已有生活经验结合“抽象织成形象”。
  生活图式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但往往不被发现,教师要牵线搭桥,穿梭于数学和生活之间,引导学生在已有图式上生长出新的图式,促进数学知识的个性化建构。
  例如: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基本性质》里发现学生喜欢分享食物,于是便引导学生借助这个生活现象理解分数及除法的规律。
  师:假如老师请全班同学平均分吃一个苹果?
  生:那我们每个人估计只能吃一小口了。
  师:如果拿来一大箱呢?(老师比划很大一箱)
  生:我们吃的比刚才的要多了。
  师:咱们分的这个苹果相当于被除数(分子),分的份数相当于除数(分母),每个人吃的相当于商。
  生:人数不变,蛋糕越大,平均每人吃的越多。也就是除数(分母)不变,被除数(分子)越大,商(分数)越大。
  师:还能联想到其它情况么?
  生:如果苹果不变,人越少平均每人吃的就越多。就是被除数(分子)不变,除数(分子)越少商(分数)就越大。
  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
  3.“认知错位织成认知精准”。
  有的认知错位是因为只对材料的局部事实进行概括,所进行的抽象未能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教师应针对学生发现的一些伪特征、假本质,安排一些能暴露认知冲突的材料让学生去体验。
  例如:《分数的意义》一课让学生辨析分数的意义:①第一根绳子用去了全长的25 。②第二根绳子用去了25 米。
  随着师生之间的对话,把它们的区别整理如下:
  全长的25 全长是单位“1” 长度不确定 反映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用去25 米 1米是单位“1” 长度确定 不反映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4.“相似现象织成本质”。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要把具体的问题抽象起来,从而找到问题的原型和本质,从而将之解决。
  例如:《小数的性质》的性质一课中
  师:为什么整数的末尾添上0大小会发生变化,例如3的末尾添上0,而小数的末尾添上0大小不会发生变化?例如3.0的末尾。
  生:整数后面添0就像是把3往前挤了,小数的0没有把3往前挤。
  师:说得很形象,挤了导致什么发生了变化?
  生:3原来在个位上,后来被挤到十位上,是数位变了。
  师:小数的数位为什么不会被挤呢?
  生:小数的数位是固定的,因为有小数点把它给固定住了。
  师:如果想在整数的末尾添上0又要不改变大小可以怎么做?
  生:在整数的末尾先点上一个小数点把数位固定住。
  5.“知识与体验结合将模糊织成清晰”。
  有时候教师讲得头头是道,题题细细分析,学生作业中仍然是错误百出。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比较体验,发现知识间的区别以及导致区别的原因,就能有效避免“指鹿为马”。
  例如:《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中:
  ①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没变,( )变了。
  ②一个长方形的相框通过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没变,( )变了。
  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和一个活动的长方形框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纸剪拼后面积不变,框架拉伸后周长不变。
  进一步探寻原因发现:
  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 面积固定 周长变小 高小于斜边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 周长固定 面积变小 底不变,高变小
  二、知识链自主网罗
  学生把串起的知识链再通过整理,织成知识网络。找准知识的主线,理清知识的主脉络;选取网中一个着重点进行联想,推动网络的发散,为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的素材和思路;鼓励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溯本求源,贯通更多的网络通道;并进一步提高到结合变化的情境,实现网络的融会贯通。
  1.自主有效整理——建构网络主脉络。
  引导学生明晰知识脉络,建立知识体系,因为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它有自身的逻辑体系,数学学习是系统性工程。
  例如:随着除法、分数和比的学习,学生逐渐形成的知识图式如下:
  学生将把知识以网络交错的形式贮存于大脑,做到排列有序、结构清晰,这样即有利于运用时候提取:在碰到不同的问题时,也能通过联想和猜测,有效调出相联系的知识,径直找到解决的方法。   2.积极自主联想——促进自身知识网络发展。
  形成了知识体系后,想要熟练提取运用,学生还要学会利用一个知识结点发散,学生根据一个知识结点联想到的东西越多,对于学生解决问题所能提供的信息就越多。经常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训练,学生寻找知识网之间的通道的能力就变得越来越熟练,可以从一个知识点顺利迅速到达另一个需要的知识点。例如:老师出示“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联想。
  平行四边形特点:对边平行,对角相等,4个角的和为360度,容易变形……
  平行四边形分类:长方形,正方形,其中正方形属于长方形,梯形不属于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周长=(长+宽)*2,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联系到与平行四边行计算方法一样的长方形,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方形面积=长*宽,又联系到正方形,三角形……
  学生喜欢这样的思维体操,也喜欢用这种形式玩游戏,在不知不觉中,知识之间的通道越来越多,学生的思维方式也越来越多,就会给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极大的便利,减少解决问题的时间增加解决问题的有效率。
  3.自主适应变化——推动自身知识网络融合。
  数学知识间要实现融合,因为综合地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分数的意义》,请在图1表示出三分之一。学生大部分化成图2的样子:
  因为中心点学生不会找,大部分学生画的图形很不规范。为什么学生一定要这样分呢?原来学生见过平均分都是形状一样的,所以会认为只有形状一样才算是平均分。
  把这个等边三角形变成一个普通的三角形,请学生表示出它的三分之一。学生开始变得困惑。
  师:我们以前学的知识有没有可以把这个三角形平均分成3份的?
  生:把下面的那条边平均分成3份。
  师:这3个三角形看起来形状一点都不一样啊,它们真的相等吗?
  生:相等,因为它们的底是一样长的,高也是一样的,等底等高,所以面积就一样大。
  师:对,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 来解决这个问题。
  等边三角形变化到普通三角形,打破了学生对于平均分的片面认识。通过与已有三角形面积的知识相融合,创造出新的分法,加深了学生对于平均分的认识。皮亚杰认为:学生建构的新认知图式,不仅仅是原有图式的延续,不能采用信息的机械累积。教师要创设促进学生理解的情境,学生在突破新知与原图式之间的矛盾的过程中,形成更加完美的知识网络。
  美国教育家贝斯特说:“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杜威认为:“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形成清醒的、细心的、透彻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结合数学的特点学习数学,让学生自己“织网”,在织网的过程中,将零散的知识点织成有序的知识链,织成紧密的知识网,同时,学生也会经历比较辨析、归纳整理、聚合发散、融会贯通等深度思维的过程,最终将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融为一体,感受到数学的独特魅力。
其他文献
语文的学习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它需要大量的语言积累来实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如同酿酒一样,时间越长,酒越香。因此课外阅读就成了语文必不可少的内功。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这就提出,语文教学必须有一定的广度,广度来自于广泛的阅读,因此教师有责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进行广泛
期刊
传统的作文教学,都是学生写,教师评。这种做法弊病甚多,它割裂了作文教学过程中写与改、导与学的互动性。我们都知道,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都是学生写完初稿就完了,剩下的工作就是老师辛辛苦苦地批改学生的作文。殊不知老师辛辛苦苦地批改后的作文发下去,学生往往草率地看一下分数和评语,如果分高评语好就高兴一下,反之则沮丧不已,愤而“束之书箱”,从此不再理它。下次作文时,错字仍是错字,问题还是问
期刊
1、前概念的理解  “前概念”是指学生在系统学习科学知识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对于该知识已经形成的概念、规律、思想方法、逻辑素质等的总和。它来源于进入课堂之前积累的所有生活经验,包括他在过去学习和生活中看到的各种现象,形成的各种观念,以及他们个体的想法。因而这种思维体系往往包括了与科学知识相似,相悖或不尽一致的观念和规则。  根据前概念的形成原因,人们把它分成两类:一类是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而形成对事
期刊
摘 要:班主任必须加强班级建设和管理,及时熟悉学生、家长情况,搞好与学生、与家长与科任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协调配合工作,及时处理安全事故,构建文明健康班集体。  主题词:农村;初中;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校组成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影响着学校整体工作的有序开展。班风学风同时也影响着其他班级建设。在农村学校,由于集中素质参差不齐,给班级管理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消极因素。作为班主任,在二十年的班级建设方面,我
期刊
摘 要: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而安全则是首要前提,作为教学管理第一线的班主任更是肩负着沉重的责任。作为班主任只有在安全教育上创新方法、更新理念,才能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网络,才能更好的确保小学生的安全。  关键词:班主任;安全教育;学生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学生的安全越来越重视,作为学校教育者的我们必须适应这个变化和发展。身处在教育第一线的
期刊
摘 要:宋朝著名理学家朱熹说:“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自于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出于吾之心;然后有所得耳。”笔者仔细品味这段话,认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想理解教材,首先要熟读教材,先“入”教材,然后领悟教材,再“出”教材,只有教师真正理解了教材内容的编写意图及数学本质,才能做到深入浅出地教学,将教材教“透”,将数学教“活”。  关键词:读教材;悟教材;得精髓  为此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决不能停留
期刊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时代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能促进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培养学生;高中数学创造性思维  下面,我就高中数学创新教学方式之探究式教学谈谈自己的教学感想:  采用“发现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应当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有效地结合上述三种形式(
期刊
摘 要:政治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在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一直不高。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要认识到政治学习对学生的作用,通过多种途径构建出高效的政治课堂。  关键词:有效性;备课;师生关系;生活实际  政治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在学成长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治在各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看。但是,在长期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
期刊
摘 要:小教高级教师陆凤香指导了小教一级教师王凤娟所作的《锯是怎样发明的》一课。本次指导活动从教学定位、内容分析方面、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采用以及教学过程的引领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功。  关键词:指导;分析;目标;过程  王凤娟系小教一级教师,在“帮带”措施实施的几年中,她在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在我俩相互交流,探讨方法,相互协作的前提下,共同完成了如下教学设
期刊
摘 要: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伴随“健康第一”这一指导思想的普及渗透以及过大的生活学习压力使学生身体素质逐渐下降,体育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么,加快体育课教学创新,对学生进行适时正确的引导成为每个体育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创新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体育教师要在立足于教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