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守望与行吟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p71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众多散文家纷纷标新立异,集中写“新散文”“新潮散文”“大散文”“文化散文”,曹文清的散文创作,却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他的散文对地域文化所具有的深层寓意,探寻凝沉地感悟,真性情与灵泉涌动的生命思考,张扬着西部不屈的血性和精神风格,是内蒙古当代散文不可多得收获,宛如鹰击长空亮出一道崭新的风景线。
  第一次知道曹文清先生是一次颁奖会上,他因公务忙,颁奖仪式一完,他匆匆离开;第二次是《西部散文》杂志社的挂牌活动。他是应邀出席贵宾,也因公务繁忙匆匆离开。真正了解曹文清先生是从他的文字开始。《文苑西部散文》2014年7期刊发了他的《曹文清散文特辑》我有幸拜读。我被这位儒雅、博学、才华横溢的先生的文字深深俘获了。
  我先读的是《父亲》这篇文章,虽然它不排在第一篇的,我想知道是什么样的父亲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读着读着我的泪不由自主的流下来,一位性情耿直,情感极热情的陕北老人,浮现在我眼前。曹先生的“父亲”,(其实是他的舅舅):当年父亲的父亲去世早,父亲帮助自己的母亲带“11岁和6岁的两个弟弟和1个4岁的妹妹”当两弟弟成家立业了,父亲40多岁了,成了村子里的老光棍,“我”是那个“曾4岁的妹妹”的孩子。(曾有个亲哥哥过继给父亲,6岁不幸得了急性脑膜炎夭折了)从中看到父亲的兄妹那份特殊的情感和奉献。“父亲”虽然离开“我”15个年头了,但时常在梦中见到他,父爱深深。父亲是个特别吃苦能干的庄稼汉。父亲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平凡中见其伟大。集中体现在他对兄弟姊妹的关怀上。体现在对“我”的精心呵护上,更多体现在他对家乡人帮助的热心肠上。父亲犹如“大树”“老家雀”“山”给与“我”绵绵不断的智慧和力量。我才真正明白,是这样的一位父亲教育出如此优秀的儿子,曹先生的仕途也不错,曾任鄂尔多斯市粮食局局长、党组书记。最近又听说荣升。我真心的祝福他。应该说,写作对他来说,是一份圣洁的宗教。他完全可以沉醉在办公室这一行政角色里,天天酒宴,夜夜笙歌。但文学这片精神的天空,淬去他的浮躁与世俗,沥尽了浮华与浅薄,使他走向崇高与博大。从政写作1991年以来,曹先生先后在《内蒙古日报》、《草原》、《鄂尔多斯日报》、《文苑西部散文》等刊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曹先生来自乡村,虽然已经在城市生活多年,不能忘却的仍然是乡村,他用他清新而略带感伤的笔触,抒写乡村过年的情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写乡下的年事里,既有浓浓的年味,又有绵密滋味的“文化”。他执着注目乡村,深情地关注乡村,从做“杀年猪”“年茶饭”到“置办年货”“年夜饭”“守岁”“跳火塔”,割不断的乡根,诉不完的年事,挥不去的乡思,他说,如今的年事虽还是年事,但已大不是先前的年事了。年年有年,年过至今,没有了享受和期盼,除了满大街的红,惹人恼的爆竹声和让人烦的大礼包,有好些东西脱掉了传统的背景和气氛,一切变得肤浅干涩,缺乏年事固有的色彩和韵味,总觉年事年味已显得那么无趣寡淡。他写《年事》就是要告诉每个人,家是你的出发地,要常思何处是归程,要常回家看看;就是要把小时候内心最大愿望“饱餐一顿”这种精神渴望和美好理想,变成最丰富、最厚重、最浓烈的情谊;就是要把孝爱转化为给父母盛一碗热饭、奉上一杯香茶,安抚父母逐渐老去而寂寞的心;就是要从今日过节扔弃浪费满盘满碟的饭菜中体会苦难的味道,使人们在享受苦难的同时,更知道心疼和节俭。细细品读,我们能从年事中找回失去的那种朴素的生活味道。《年事》里充盈着对乡村过年的赞美,写得情真意切,朴实自然,浑然天成,十分感人。尤其“我猛然间意识到我已有二十多年没回老家过年了,昔日的年事在我眼前闪烁飘动,在长满故事的老宅幻化成父亲与我苦难生活的剪影,我过多地体会到的是父亲与我融融的亲情、浓浓的厚爱、深深的依恋……带着对亲人的思念和眷顾,写下父亲与我在年事中的点点滴滴,我从心里一遍遍默念哀悼这个一生中最疼爱我的人。回望年事,我坚守传统文化留下的美德。”对人性与感情淡漠的当今,多么需要感恩啊!“我”对父亲的礼赞和感恩,无不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从立意上看,曹文清先生的散文主要是表现在怀旧情感。常言道,忆苦思甜。我小时候曾吃过“棉蓬”这救命的野草。读了曹先生的《又是棉蓬红了时》心中涌起了一股股的温情,多么吸引心灵的文字啊!他坦率与动情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尽情抒发,他描摹的“棉蓬”竟红彤彤一片,灼灼流光,气势夺人,充沛审美之力。只有作家对乡村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才能写出这样优美的散文,“秋季,棉蓬熟了,枝叶变红,放眼望去,红彤彤一片,被棉蓬染红了的沙野真是一道壮美的风景,尤其是太阳西沉,将要降到地平线下,金黄的太阳、赤红的晚霞与棉蓬的紅色交相辉映,整个沙野泛出迷人的光晕,构成了一幅别样的油画。这是棉蓬一生中最丰饶的一刻,是生命的极致美,美得让人心醉。”读之,就好像我也置身红色的“棉蓬”似得,我被这充满诗的色彩,诗的意境沉醉了。而“那时,人们的生活普遍困苦,物质极度匮乏,几乎能吃的野菜、树叶都尽数纳入饥肠。就在人们无比绝望的时候,有一种野草———棉蓬映入了人们的眼帘。它是大自然馈赠给人们的最不起眼而又颇受欢迎的果腹野粮。当大地红起来的时候,人们争先恐后地去搂棉蓬。”又被曹先生对农村的生命充满同情与忧虑,而忧虑起来,也读出乡村人在困难时,生存状态与性格。“棉蓬用它造物主的宽爱与力量书写了一部民族的苦难史,也把守望与美好恩泽给了人们”这种感受绝对不会只有作家才会产生,那些长久靠农村生活,生存的陕北毛乌素沙漠陕北人,感受会更深。散文《守望老屋》除了写出怀旧情感,还写出了忧患意识。曹文清这样写道:“家乡地下水位下降得厉害,除了干旱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干旱后,家乡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打井修地,发展饲料田,井越打越多,水位越来越低,许多树木都枯死了。是啊!他们还有什么办法呢?十年九旱的地缘条件造就了他们,他们忍辱负重从无言,从不甘堕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艰难困境中繁衍生息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大多出去了,种地的多是妇女老人,村里寂静了许多。我心里过多的是自责,我还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后来听说旗政府里给乡村村民享受四项配套补贴政策(提供一套住房、找到一份工作、落实一份社保、发放一份补贴),要把他们移到旗里居住,现在的房子要拆掉换城里的住房。听到这些,“我”是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家乡人终于有了出头之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父辈们可以进城享受新生活。难过的是“我”的老屋也将被拆掉。“我”深深眷恋深深思念的老屋哟!“父亲守望老屋,是守望我长大和长大后的明天,而我守望老屋就是守望父亲那种用信念和毅力战胜、超越一切苦痛的情愫,守望我的根和脉。老屋是一部凝固的音乐,旋律就是忘不了的乡音,改不了的饮食习惯,割不断的乡情,变不了的那个真实的我。老屋就是那颗‘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红豆,在记忆里疯长。眷恋中我会把它永远珍藏,永远守望!”从本质上,他的散文有一种乡村绿色生态环境的完美的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他的散文流露的忧虑,这也是他的散文中蕴含着底蕴和审美价值所在。
  从艺术上看,曹文清的散文朴实,清新,自然。《陶醉》中,曹文清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深刻体验,善于用拟人的手法,象征艺术形式的渲染,产生了动人心弦的抒情力量。如将桃花比作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妇,当往日的风韵,变黄变干,从丰满变得单薄,从靓丽变得黯然。“香魂一缕随风散……”而“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为之“桃醉”的“桃花源”,“桃花源”究竟在哪里?”“我”以为开心微笑是最好的解释。开心微笑地面对每一个人和每一天,努力地付出,像桃花那样,将灿烂和爱付诸人间,化解的是更多的冷漠,带来的是更多的温暖。我们不妨打开自己的心扉,接纳一切美好的东西,并“桃醉”其中。这样,人人皆开心,处处是桃源。很好把握“才学”“识趣”笔墨渲染,读之有一种缱绻于怀的陶醉。“生,千年不死的绿意。死,千年不倒的精神。倒,千年不朽的骨骼。”《胡杨》让我们以胡杨千年之梦想、之希望、之精神实现生命的蜕变,做人做官更应该生如胡杨千年不死!死如胡杨千年不倒!倒如胡杨千年不朽!胡杨激励人们发人深思,给人遐想,余味无穷。《绿洲白杨》“一排排、一行行、整齐有序,远处看,刚劲挺拔,神采奕奕,像守卫边疆的战士;近处看,枝条健硕,生机勃勃,又像高耸入云的巨人。这就是新疆白杨,让我一次次地睁大疲惫的眼睛,又让我一次次兴奋激动不已,并为之忘情审视。我拿什么表达对绿洲白杨的一份敬意与礼赞呢?还是做一棵白杨树吧,以今日轰轰烈烈‘死’,迎接明天壮丽辉煌的‘生’。树是这样,人亦如此!”可以看出,他吸取与继承了朱自清与杨朔散文的构思、立意与技法。
  值得指出,当代中国文学,早已对道德上的淳朴和善良这些美好的东西漠然置之,目下拜金主义的浪潮中,有些人又不能自拔陷入追逐物质,轻蔑精神,灵魂萎顿,而今又读到曹文清先生这辑散文中《向善良致敬》《回望昨天》《感悟》等篇什,让我精神振奋,胸襟明净。这些积极向上的励志文章也写得特别优美,颇具情趣和意蕴,内涵有了突破和创新,他提出了生活态度和生命向度追求。我们期待他创作出更多,更美,更高水平的作品来。
  选自2015年8月17日《鄂尔多斯日报》
其他文献
说起回家,心里就堵得慌。  说来说去,全都怨回家的路。  我的家,在一个偏僻的乡村,儿时的记忆,出村,只有二种方式,步行或者坐船。  做学生的时候,一年难得回几趟家,搭便船是要看运气的,大多时候,迈开两条腿,从学校一路走回,只要不是雨雪天气,累则累矣,倒也别有一种情致,顺带着锻炼身体,若是有伴同行,野草都能笑开了花。  毕业后,在乡镇上工作,那还是八十年代初期,我工作的乡镇还没有公路,外出仍然得依
期刊
清晨拉开窗帘,白茫茫一片。昨夜,德令哈下雪了。  在青海,在高原的冬天,下雪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儿。  在我的记忆中,青海的雪年年都在下,一直下到了今天。  窗外,雪还在纷扬。  “今日德令哈大雪。”给远在海口的朋友发一微信。  “雪对我来说已是很久远的记忆了!”朋友如是回复。  朋友早年在青海读书、生活、工作过,她如此的感叹是可以理解的。她有着对雪的亲切记忆,更有着对雪的强烈怀恋。是啊,对于一个
期刊
在南雄,总是有许多让人回味、让人感慨、让人唏嘘的往事。  在这一片雄峙湘粤赣边的苍山翠岭上,历史,向我们叙说着温婉、叙说着豪放、叙说着忠贞、也叙说着雄强。那些壮怀激烈、绮丽多姿、经天纬地的故事,一个个,一幕幕,老是在我眼前、心口浮现,让我遐思,让我神往。  这次来南雄,我最先来到的是梅岭。一道梅岭,一座梅关,总是勾起人无尽的衷肠。春秋时期,勾践的子孙汉将梅鋗,在此筑城据守,广植梅树,岭以此为名;战
期刊
一直以来,我对时下的图书都保持相当的警惕。但《一个人的村庄》一下子就打动了我。  知道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是在《中国教育报》上的新书推荐栏目里。我知道他的时候,刘亮程的热点效应已经过去。编辑的推荐语至今已模糊不清。但从此,我就踏上了寻找《一个人的村庄》的旅程。  《一个人的村庄》先前大约是寂寞的。在1999年以前,数千册图书就这样安静地躺在新疆的一个书库里。但就在一些列报刊纷纷转载刊发刘亮程的
期刊
我与荷花的亲密接触自童年即始。小时候西湖还没建公园,叫西湖塘。数十亩的大塘,边上是西馆,旁边有个龙王庙,通过小径进入湖中心有座苏公亭,年长日久的风雨剥蚀使它很是破败,虽是孤苦伶仃却傲然挺立于凄风苦雨里。或许是上天不忍苏公的幽灵孤独,让哪位不知其名的人间使者无意之间将一些藕节芽头或者莲子之类丢弃塘中吧,池塘的水面上竟然冒出几株莲叶,不久又伸出几柄荷蕾,没几天功夫竟然开出艳丽的荷花,白里透红,更兼淡淡
期刊
飞机降落在驼峰机场,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第一魅力名镇”腾冲和顺。  经过一段台阶,联结镇里两个村落的枢纽之一的长廊就出现了。天已黑透,没有路灯,没有强光,只有手电的光穿梭在黑夜中。长廊的顶上有些藤蔓,但织得不算密,漏洞中映出星光。长廊紧贴野鸭湖,走到湖边,能清晰地看见天空中的星星。星星极多,不是平常的一两颗,而是几千几百,银亮的光芒撒遍大地。星星极亮,四周没有都市常见的霓虹灯,没有光污染,唯有星星
期刊
一  中秋之夜,我携妻到离家两公里的垂虹桥。她问我:“今晚赏月的地方很多,你为什么喜欢到垂虹桥?”  我告诉她:“今晚很特别,是新发现的一幅和垂虹桥有关的诗画作品将我吊足了胃口。”  ——這是一副由众多江南才子创作的题为《垂虹别意》的诗画作品。整整505年了,它几经易手,如今漂洋过海,被美国著名收藏家顾洛阜重金收得。  它怎么是诗画作品呢?它展示给我们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景象,鲜活得令人怦然心动……
期刊
远远的群山飘着片片云烟,连绵的峰峦,棱角都被飞扬潇洒的烟雾激荡了。淡雾袅袅的地方,岩石和树木像水墨画一般,氤氲成一体,涌向天空。  沿着山路,慢慢走近笼罩在云中的那座山。每靠近一步,云就淡一分。穿越一片片田野,走过一株株看不出年岁的老树,清清的小溪缓缓地流,从脚下延伸出去,直至渺茫的远方。  近了,近了,远方的水雾已然不见,换上了水声。那水声不响,透着浑厚,恍若蛰伏在大地的怀抱里。从古至今,这声音
期刊
深夜十一点,飞机从上海飞往瑞典,我意识到我即将来到这梦幻的国度——北欧。在这里,仿佛童话的古堡耸立哥本哈根郊外,自在的湖水徘徊在斯德哥尔摩城内。游轮上畅观海面日出,绿色的城市整洁明亮。短短七天,我沉醉,我愉快。  北欧的古堡  城堡在欧洲一向不少见,北欧也不例外。不同时期,不同风俗,不同用途的城堡比比皆是,无声地述说着过去。  丹麦城郊,一座紧邻海边的城堡雄伟地矗立着。这座城堡建于中世纪,从古至今
期刊
在这样的静夜,你是否做了个无眠的人。而我,确实是贪恋了黑夜的静美。  为自己泡一杯久违的云南咖啡,偶用勺搅拌着,让那淡淡的香味随从窗缝隙吹进来的风柔和着。这样的夜,在这样的子时,你是否又做了一个无眠的人?  是的。夜正美,夜也正浓。  你听啊!一首很熟悉的经典老歌是我今夜为你推荐的。今夜,有温柔的晚风。  只是在这样的夜里,或许我还是想沉静下来,为你敲打出随时光流失而留下的珍贵的文字。或许我听这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