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马岭河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qinxiao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远的群山飘着片片云烟,连绵的峰峦,棱角都被飞扬潇洒的烟雾激荡了。淡雾袅袅的地方,岩石和树木像水墨画一般,氤氲成一体,涌向天空。
  沿着山路,慢慢走近笼罩在云中的那座山。每靠近一步,云就淡一分。穿越一片片田野,走过一株株看不出年岁的老树,清清的小溪缓缓地流,从脚下延伸出去,直至渺茫的远方。
  近了,近了,远方的水雾已然不见,换上了水声。那水声不响,透着浑厚,恍若蛰伏在大地的怀抱里。从古至今,这声音从未停息,与大地一样长久。每一声响,都是黔西南这片土地的脉搏在涌动,这是滇贵的血管——南盘江的奔腾。
  近了,更近了,水声越来越响。下降到大峡谷地面,来到地心的入口,我看到谷底奔涌着浪潮。马岭河,从乌蒙山顶而来,气势汹汹掀起片片浪花,像一条飞腾了上万年的巨龙,冲开岩石,冲开草木,冲开不朽的山体,硬生生冲出了自己的未来,把大峡谷变成了自己的家。
  岩壁上,瀑布倾泻而下,如同飞龙。伴着声声雷鸣般的轰响,五十六条晶莹剔透的白龙,五十六个民族的化身,汇入穿越峡谷而来的马岭河。马岭河,是所有瀑布的母亲;一条飞腾的神龙,是五十六个民族的母亲。水花四溅,每一块岩石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不管是在哪个角落,只要身在谷中,都能听到山石水木交织碰撞的乐章。如龙吟,如雷鸣,整个山谷似乎一瞬间回到了天地初辟的时刻。水花直冲天穹,飞扬出万点浪花,银白的光影弥漫在天幕。
  天幕映出一个传说,这条峡谷的传说。那是亿万年前的一个雨夜,一场大水吞没了龙的故乡。为了家园,为了保护黔西南这片美丽的土地,神龙们纷纷撞击山体,试图开山泄洪。可以想象,神话中的龙,是如何挟着电闪雷鸣,带着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捍卫家园的决心,像今天的馬岭河一样劈开大山,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龙鳞飞溅,凝成岩壁上的钙华;经过岁月的打磨和丰满,织成马岭河美丽的衣衫。那永不言败的气魄,引水入海的智慧,化为神龙图腾永远流传了下来。由远古至今天,再到未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间隔,作为一种永不退缩的精神传承下去,覆盖了整个黔西南大地。
  瀑布咆哮,传递出一种激情,一种信念。马岭河在欢腾,黔西南永远昂首前行!
  梦入万峰林
  万峰竞秀,百泉争流,黔西南矗立起一片峰林。广袤的大地上,峰连着峰,泉连着泉,三座小村背靠着纳灰河,阳光中,睡得恬静美丽。轻柔的风伴着暖阳拂过,模糊了我的眼,整个人都变得透明恍惚起来。迷离的心,在梦中走进了这片山峦——万峰林……
  一片葱翠的山峰,在纳灰村后严阵以待。每一座峰都像铸剑名家打造的神剑,绿得发青的剑鞘,丝毫掩盖不住与生俱来的锋锐。阳光下,山峰似乎不是石灰岩堆积而成的,反而泛着些许金属光泽,给人一种坚硬刚强的感觉。远远望去,成百上千座峰,就是成百上千对天挥舞的利剑,欲刺破天穹,倾倒天河之水于大地。
  天庭震动了,降下千万大军,以山的体质出现在大地万峰面前。先来到大地的是一座小小的石柱,石柱虽小,却是统帅着千军万马的大将,身着银甲,手执百草之鞭。石柱立在万剑之前,身后是数不清的天庭大山。大山向同一个方向昂首挺立,暗淡的甲胄并没有削减他们的力量,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枝叶,都凛然面对比大山还高的利剑。
  万千群山,在我眼前流动起来,整个世界都充溢着岩石,树木。我回到了地质运动时,见到漫天飞石,巨大的山脉升起又消失,演绎着沧桑变幻……
  洪荒时代,终究成为过去,群山的争斗也尘埃落定。地上的群山刺破天穹,天水倾泻,大地数次成为沧海,又数次干涸,成为良田。
  稻麦成熟的秋天,不同的麦陇色彩各异,竟然合成了一副八卦图!这是天然的图景。当年的沧海在如今的桑田留下了一个伏笔,地下水形成的漏斗,完美塑造了一座庞大的八卦图。
  油菜金黄,稻麦红褐,两条阴阳鱼互相围绕。空气中飘荡着农作物的芳香,流淌出丰收的甘甜。八卦图上空,飘扬着村民们发自内心的愉悦。
  向远方眺望,叠帽峰林上场了。层层山峰互相托举,互相依靠,纷纷繁繁展开一片葱茏。山上草木茂盛。平缓的山坡长满青青小草,铺呈一片舞台,静静烘托着上面的舞者——树木。万千草木长长的绿色裙裾飘洒在舞台上,我还似乎听到了山里传来的天籁之音……
  然而这声音渐渐远去,化作天边一缕轻轻的云。
  万峰林辽阔的土地渐渐在我眼中淡去,八卦图也变成了海洋中的一个小浪花。茫茫大地是一片沧海,每一座峰都是一艘巨舰,磅礴的力量冲破海水的阻拦,似乎在前进,但又看不出方向。远古时代,这里还是滇黔古海,巨舰,就如同天外来客降落地球的载体,划过辽阔的海域;也像中古时代的鱼龙,庞大的身躯穿过一片片大海,游荡,环伺。
  黔西南,是一个神话,是一篇穿越历史迷雾的史诗。
  一阵清风吹过,带来山林草木的气息,唤醒了沉睡的我。睁开眼,又是恬静田园,美丽群山。
  背篓
  走在黔西南布依村庄,随处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背篓。
  男人,女人,老人,孩子,都背着背篓,从山岭走向田野,从田间回到屋舍,无论到哪里,背篓总伴随着他们。
  背篓里,有的装着柴火,每一根木柴里都含着热腾腾的能量,带回家给一家人取暖;有的装着衣裳,是打算去河边浣洗,让河水的清澈荡涤所有污渍;有的装着药草,有的装着大米,还有布织的背袋,背着年幼的孩子。
  几条竹篾绕在一起,便编成了一个大筐。大筐用两条竹绳拴住,紧紧套在布依人的肩膀上。
  一片田野,一望无际地铺展开去,一直延伸到村子的尽头。漫步在村里的小路,远远的田埂上,两个女孩谈笑风生,缓缓走来。其中看起来较大的那个,背着一个大背篓,是她的身高的一半。
  看到那个背篓,我的好奇心又被吊起来了。
  我走上前,向她们打了个招呼。谈话中,我知道了她们一个是高中一年级,17岁。另一个是她的妹妹,只有11岁,六年级。   “背篓里面装的是什么呀?”我问。
  “是我和妹妹去我家地里挖的红薯。”姐姐说。
  这些红薯很多,满满一筐,藤蔓都漫出了筐壁,但是她看起来背得不累。我想试着也背一背。
  “这些红薯重吗?”我试探着,“我试着背一下行吗?”
  “这个,可能会背不动的。”姐姐笑着回答,但还是蹲下来,一侧身卸下了背篓。
  我用一只手握住了背带,一种粗砺的感觉传到手上。背篓的带子也是用毛竹制成的,手摸上去有些疼。我忍着毛糙的刺痛,向上提背篓,背篓丝毫不动。我又加上了一只手,使上全身的力量,才勉强把背篓提离地面,却怎么都无法背上。这背篓至少得有五十斤。我暗自想。
  这是一个普通的背篓重量,一个没有我高的布依女孩都能背起来,但我却背不动。她经常要背着这么重的背篓,往返在田野和家之间,这就是她的日常家务。
  她的妹妹,才六年级,就开始帮着家里挖红薯。而我,六年级的时候在干什么呢?我身边的同龄人又在干什么呢?很多人的手都只接触过光滑的键盘和鼠标。平时所做的家务,不外乎叠被子,整理房间,最多就是做个菜。而我还总是认为我做的那些家务都该受到很大赞誉,此刻回想起来,心里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临别时,姐姐说要送我一个红薯。我有些惭愧,没好意思拿。她笑了笑,重新把背篓背上,挥手向我告別,还请我有空去作客。我也挥挥手,目送姐妹俩消失在远方的田埂上。
  这装满红薯的沉重背篓,早早就落在她们瘦弱的肩膀上,但是姐妹俩愉快地承担了下来。这就是布依族人的担当。
  小小背篓,挑起了布依村寨,挑起了布依族生活的辛劳与甘甜。
  布依篝火
  黔西南,漫漫群山中,有几丝微微的火光在跳动,越烧越旺。
  小小的村落,围着深夜里的篝火,欢腾着,绽放着,每一朵火花都是布依姑娘美丽绝伦的舞姿。
  火一般的气氛,蔓延到长竹竿上。一声声有节奏的轻响,火光映出跃动的音符。素雅美丽的身影,穿梭在一根根竹竿间,灵动如身附双翼。
  越来越旺的火,似天上坠落的星辰,亮堂堂的光,缝进了布依姑娘的盘帕,闪亮了活泼的脸庞;镀上了布依老人的长衫,长长的胡须流动一片金黄;照亮了勒尤,声彻云霄;照亮了香包,浓郁芬芳;更把远道而来的我们,也照得热腾腾的。
  绚烂的火堆,迸飞出漫天的火花,每一片,都是飞扬的一片梦想,一片希望。
  醇香打凼
  暖暖的阳光温着小池,波光涨溢着,像小村里温着的那一锅酒,清亮,醉人。
  河面,被白鹅的红掌划出一道轻轻的波纹,荡开了,浸润层层叠叠的小草,沿着茎脉慢慢流向小村,注入它永远的酒窖。
  菜蔬翠绿闪亮,挤挤挨挨的,舞蹈在层层梯田。每一级梯田,酝酿着绿的芬芳。晴空下,田野如一缸美酒,醉了菜园,醉了池塘,醉了村民,更醉了我们的心。
  水漾着酒,山叠着树,一棵千年古榕傲立在风雨岁月中。每一根枝丫,都为小村送来祝福;每一片树叶,都为小村遮风挡雨;每一绺根须,都诉说着小村的故事。树下,祭祀的酒香中,老人说,这是一棵神树,打凼村的守护神。
  村里的人家,向祖先和自然遥望,沉醉在青青田野中,畅享山山水水恩赐的幸福。
  与自然共生,在大山里成长。千年村寨,延着神树的根系,带着醇酒的浓香,伸出了群山,伸向了世界。
  乐运红绸
  一踏上乐运这片土地,我就看到了那条红绸带。
  厚厚的质地,浓烈的色彩,我的眼睛立刻被它吸引了。
  红绸,被风吹起,如一团火苗,跃动向远方。
  跟着火苗,沿着红绸,前进,走向乐运。
  红绸,化作崎岖的赤红土路,蜿蜒曲折,绕向巍巍大山。我看到,红绸绕过一座红色的坟丘——红军墓。
  无碑,唯有一捧红土,静卧坟头。土红得发亮,凝聚在一起,燃烧成一朵小小的火花。赤红的火焰,诉说着红军长征的往事,重现了曾经的烽火硝烟。一点烛火,燃烧着茫茫暗夜,深深埋进每一个布依人的心。
  八十年光阴荏苒,旭日升出地平线,温暖的光照亮了玉水金盆,一点星火,静卧丛中笑。
  红绸,引燃火烛,欢舞起来。
  红绸飞跨竹桥,跃过红水河,一伸手就揽住了小村。
  红水河浸润红绸,火,沿着绸带,飞散出点点流光。大红,洇染无边田野,田野氤氲稻谷收获的清香,日子红红火火;赤红,撒向一片屋舍,好客的主人,吹响迎宾的唢呐长号,热情似火。
  红绸,挥洒出一片金红。
  金红,漫过远处的群山,飞上村边的高架桥,跃出层层峰峦,直奔远方。
  红绸,舞动乐运魂。
其他文献
一  红旗路上,车水马龙。  这条老城区上曾经最繁华的街道,如今依旧延续着无限的活力。  就在这条街道的东南端,安静地坐落着一座公园。松陵公园四个大字题在墙上,墙的东侧是公园的大门。两扇普通的铁质大门,敞开着,一眼望得见园内成荫的绿树,和山坡上翠柏环绕的飞檐亭榭。  一道粉墙,似乎隔出了两个空间。墙这边,车水马龙,人声喧闹,各色各类的店铺前,弥漫着跃试鲜活的生活气息;墙那边,花丛树影,空气新鲜而纯
期刊
来到贵阳石板镇天河潭,曾经的夜郎故地,第一眼看到的是一面石壁,凹凹凸凸,崎岖不平。石壁上开着大大小小的孔洞,一眼望不到头,像海底的暗洞。乘着小船,我驶向石壁,从刚好容身的洞口挤了进去。  黑,迷迷沉沉的黑色,笼罩了溶洞。耳边只有浪花拍打船头的轻响,像回到了远古时期。一穿过那道缝隙,黑暗犹如海水,漫过了小船,漫过了洞壁,渐渐把整个黔西南都淹没了,淹没成一片汪洋大海。  一瞬间,一扇连接时空的门打开了
期刊
说起如何走近苏州文化,一些朋友常常觉得为难。可以理解,蘇州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不是一席话,或者一两本书所能说明白的,有一套很有些影响的“苏州文化丛书”,按专题分门别类出了二十一册,似乎还未能穷尽。这种困惑,不止来旅游的过客,到古城落户的“新苏州人”,即使是世居此方的本地人,也觉得难以道个端详。  人们期望能找到直接感知,并能由此便捷地走向苏州文化殿堂的道路,韩树俊先生适应了这种要求,作出很好的
期刊
说起回家,心里就堵得慌。  说来说去,全都怨回家的路。  我的家,在一个偏僻的乡村,儿时的记忆,出村,只有二种方式,步行或者坐船。  做学生的时候,一年难得回几趟家,搭便船是要看运气的,大多时候,迈开两条腿,从学校一路走回,只要不是雨雪天气,累则累矣,倒也别有一种情致,顺带着锻炼身体,若是有伴同行,野草都能笑开了花。  毕业后,在乡镇上工作,那还是八十年代初期,我工作的乡镇还没有公路,外出仍然得依
期刊
清晨拉开窗帘,白茫茫一片。昨夜,德令哈下雪了。  在青海,在高原的冬天,下雪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儿。  在我的记忆中,青海的雪年年都在下,一直下到了今天。  窗外,雪还在纷扬。  “今日德令哈大雪。”给远在海口的朋友发一微信。  “雪对我来说已是很久远的记忆了!”朋友如是回复。  朋友早年在青海读书、生活、工作过,她如此的感叹是可以理解的。她有着对雪的亲切记忆,更有着对雪的强烈怀恋。是啊,对于一个
期刊
在南雄,总是有许多让人回味、让人感慨、让人唏嘘的往事。  在这一片雄峙湘粤赣边的苍山翠岭上,历史,向我们叙说着温婉、叙说着豪放、叙说着忠贞、也叙说着雄强。那些壮怀激烈、绮丽多姿、经天纬地的故事,一个个,一幕幕,老是在我眼前、心口浮现,让我遐思,让我神往。  这次来南雄,我最先来到的是梅岭。一道梅岭,一座梅关,总是勾起人无尽的衷肠。春秋时期,勾践的子孙汉将梅鋗,在此筑城据守,广植梅树,岭以此为名;战
期刊
一直以来,我对时下的图书都保持相当的警惕。但《一个人的村庄》一下子就打动了我。  知道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是在《中国教育报》上的新书推荐栏目里。我知道他的时候,刘亮程的热点效应已经过去。编辑的推荐语至今已模糊不清。但从此,我就踏上了寻找《一个人的村庄》的旅程。  《一个人的村庄》先前大约是寂寞的。在1999年以前,数千册图书就这样安静地躺在新疆的一个书库里。但就在一些列报刊纷纷转载刊发刘亮程的
期刊
我与荷花的亲密接触自童年即始。小时候西湖还没建公园,叫西湖塘。数十亩的大塘,边上是西馆,旁边有个龙王庙,通过小径进入湖中心有座苏公亭,年长日久的风雨剥蚀使它很是破败,虽是孤苦伶仃却傲然挺立于凄风苦雨里。或许是上天不忍苏公的幽灵孤独,让哪位不知其名的人间使者无意之间将一些藕节芽头或者莲子之类丢弃塘中吧,池塘的水面上竟然冒出几株莲叶,不久又伸出几柄荷蕾,没几天功夫竟然开出艳丽的荷花,白里透红,更兼淡淡
期刊
飞机降落在驼峰机场,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第一魅力名镇”腾冲和顺。  经过一段台阶,联结镇里两个村落的枢纽之一的长廊就出现了。天已黑透,没有路灯,没有强光,只有手电的光穿梭在黑夜中。长廊的顶上有些藤蔓,但织得不算密,漏洞中映出星光。长廊紧贴野鸭湖,走到湖边,能清晰地看见天空中的星星。星星极多,不是平常的一两颗,而是几千几百,银亮的光芒撒遍大地。星星极亮,四周没有都市常见的霓虹灯,没有光污染,唯有星星
期刊
一  中秋之夜,我携妻到离家两公里的垂虹桥。她问我:“今晚赏月的地方很多,你为什么喜欢到垂虹桥?”  我告诉她:“今晚很特别,是新发现的一幅和垂虹桥有关的诗画作品将我吊足了胃口。”  ——這是一副由众多江南才子创作的题为《垂虹别意》的诗画作品。整整505年了,它几经易手,如今漂洋过海,被美国著名收藏家顾洛阜重金收得。  它怎么是诗画作品呢?它展示给我们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景象,鲜活得令人怦然心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