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运用参与式观察法、无结构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揭示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第三方评估的整个过程,指出在第三方评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评估主体良莠不齐、评估实施方案不科学、评估执行过程不严格、结果反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关键词】:政府购买;第三方评估;伪专业化;对策
一、问题提出
随着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推进,各地出台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相关文件,用以规范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实践。2015年5月,民政部发布了《民政部关于探索建立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建立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政策措施和组织领导。第三方评估具有独立性、客观性、专业性和公正性的特点,作为一种外部制衡机制,第三方评估在推动政府治理创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文献回顾
早期社会组织评估的评估主体多为政府,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购买方同时又是评估方,其局限在于评估的公信力不足、评估方法不专业、评估指标不合理等问题。为提高评估科学性、独立性和公信力,政府开始购买第三方评估主体进行评估工作。潘旦和向德彩对“第三方评估”的重要性做了详细描述。赵环等人对第三方评估的社会动因进行了论述。所谓“第三方”,一般是具有权威性的专业性的中间机构或组织,由他们制定一系列评价标准来对他们业内各组织进行评定,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果与报告。通过以上学者对于第三方评估的讨论中,我们可得出:一评估主体是独立存在的,属于外部评估的形式;二评估结果的科学性且公信力强。
有关“第三方评估”困境研究层出不穷,大多数从评估机制方面入手,赵环等人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第三方评估”在合法性、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等方面存在的困境及对策进行了研究描述。徐双敏、崔丹丹在问卷调查数据基础上,通过建立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考察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的现状,“结果表明:其满意度水平一般,具体表现为评估主体日益多样,但评估方法专业性不高;指标体系得到认可,而指标项目设置不科学;信息公开获好评,但评估公正不足。”
本文主要从评估的专业化角度,即评估主体、评估实施方案、评估执行过程和评估结果与反馈,论述社会工作的第三方评估的专业化。
三、第三方评估的困境:伪专业化
社会工作评估的专业化是从事社会工作评估工作的专业人员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业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第三方社会工作评估的专业性体现在:(1)专业评估人员:一般而言,作为专业的评估主体,首先应具备专业评估的能力和经验,其次,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以评估社会组织或社会服务为唯一目的进行评估活动,最后完成明确的评估报告并为被评估方提出建设性意见。(2)专业评估实施方案:评估实施方案主要包括评估目标、评估对象、评估方法、评估流程、评估指标体系及其他内容。制定详细的、合理的评估实施方案有助于评估的执行,更有利于评估的专业化。(3)专业的实施过程:评估者在实施阶段的任务是将前一阶段制定的评估计划付诸实施,主要工作包括进入现场、搜集与分析评估所需材料。(4)专业的评估结果即评估报告,完善的反馈机制:社会工作评估的一个成果是形成书面的评估报告,专业评估报告结构主要包括:标题、摘要、目录、导言、评估方法、评估发现、结论与对策建议、参考文献和附录。通过参加调研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第三方评估的经历及对相关人员的访谈,笔者发现评估的潜在问题,即评估的伪专业化,具体表现为:
(一)评估主体良莠不齐
1.评估主体资格审查不明确、资质良莠不齐
政府对于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资格审查条件还未进行明确的规定。作为第三方评估主体,其一般是由在该行业有资质和经验的专家组成的团队,评估主体在评估中占有重要作用,评估人员的资质对评估专业性有重要影响。对于评估人员的资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作为专业评估人员的基础,专业知识不足很难做到专业。二是评估和实务经验,实务经验不足的评估人员缺乏评估的敏感度和规范性。
2.评估主体独立性受限
一般的评估类型有:一独立评估;二合作评估;三赋权评估。“第三方”社会工作评估属于独立评估类型,整个过程中完全由第三方评估机构主导,全权负责评估设计、实施和报告撰写。但作为被评估方没有选择是否参与评估的权利,而没有选择评估方法、评估模式和评估主体的权利。
(二)评估实施方案不科学
1.量化的方法难以全面评估社会工作服务
评估指标体系通过量化的方法对社会工作服务进行评估,在具体的评估流程中,对于质性方法运用较少。而社会工作作为传递社会福利、服务社会的职业,其服务效果难以评估,单纯的用量化的方法更难以完全展现服务效果。而专业的社会工作评估是定性与定量评估相结合,不仅用定量的方法对指标完成情况、服务成效、服务制度和社会影响力等文字材料进行评估,同时也要用定量的方法对服务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及深度访谈。
2.重绩效轻实效的评估指标体系
在社会工作项目或岗位招标书上,明确的将社会工作服务细化为具体的工作指标,如个案、小组活动、社区活动、探访或志愿服务等,每个社会工作者分配有不同领域的工作指标,量化且巨大的工作量使社会工作者面对服务时出现“重指标,轻服务”的现象,偏离了社会工作以案主需求为导向的服务。
(三)执行过程不严格
1.评估主体执行的伪专业化
(1)偏重評估材料,忽视实务材料的评估。评估中只注重能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储存下来的资料的评估,对于实际操作过程和活动效果的评估少之又少,甚至几近没有。
(2)评估中服务现场考察的缺失。在评估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评估方仅对纸质材料进行评估,缺乏对服务现场进行考察,无法完全了解其服务过程。另一方面,纸质材料的局限性在于无法完整的呈现服务过程,有些无法用文字表述的成果。
2.社会工作者的舞弊
社会工作者的舞弊主要表现在:(1)评估材料舞弊;(2)电话访问的舞弊。评估中存在严重的材料造假和电话访问造价的情况,严重影响评估效果。
3.服务对象参与的形式化
服务对象参与的形式化主要表现为如下两种:(1)材料评估中服务对象参与的形式化;(2)电话访问中服务对象参与的形式化。参与的服务对象和电访的服务对象都是由社工精心挑选的,所以很难具有说服力。
四、结语
在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打造服务型政府浪潮下,政府购买服务已经初具规模,社会工作因其理念和技巧的优势获得政府的认可。随着政府购买服务的推进,对社会工作服务的评估越来越重要,然而,社会工作评估有其自身面临的困境:第三方评估的伪专业化问题,具体表现为评估主体良莠不齐、评估实施方案不科学、评估执行过程不严格、结果反馈机制不健全等,社会工作评估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吴佳惠,王佳鑫,林誉.论作为政府治理工具的第三方评估[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06).
[2] 潘旦,向德彩.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机制建设研究[J].社会学与社会工作.2013(01).
[3] 赵环,徐选国,杨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第三方评估:社会动因、经验反思与路径选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0).
【关键词】:政府购买;第三方评估;伪专业化;对策
一、问题提出
随着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推进,各地出台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相关文件,用以规范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实践。2015年5月,民政部发布了《民政部关于探索建立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建立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政策措施和组织领导。第三方评估具有独立性、客观性、专业性和公正性的特点,作为一种外部制衡机制,第三方评估在推动政府治理创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文献回顾
早期社会组织评估的评估主体多为政府,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购买方同时又是评估方,其局限在于评估的公信力不足、评估方法不专业、评估指标不合理等问题。为提高评估科学性、独立性和公信力,政府开始购买第三方评估主体进行评估工作。潘旦和向德彩对“第三方评估”的重要性做了详细描述。赵环等人对第三方评估的社会动因进行了论述。所谓“第三方”,一般是具有权威性的专业性的中间机构或组织,由他们制定一系列评价标准来对他们业内各组织进行评定,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果与报告。通过以上学者对于第三方评估的讨论中,我们可得出:一评估主体是独立存在的,属于外部评估的形式;二评估结果的科学性且公信力强。
有关“第三方评估”困境研究层出不穷,大多数从评估机制方面入手,赵环等人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第三方评估”在合法性、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等方面存在的困境及对策进行了研究描述。徐双敏、崔丹丹在问卷调查数据基础上,通过建立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考察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的现状,“结果表明:其满意度水平一般,具体表现为评估主体日益多样,但评估方法专业性不高;指标体系得到认可,而指标项目设置不科学;信息公开获好评,但评估公正不足。”
本文主要从评估的专业化角度,即评估主体、评估实施方案、评估执行过程和评估结果与反馈,论述社会工作的第三方评估的专业化。
三、第三方评估的困境:伪专业化
社会工作评估的专业化是从事社会工作评估工作的专业人员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业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第三方社会工作评估的专业性体现在:(1)专业评估人员:一般而言,作为专业的评估主体,首先应具备专业评估的能力和经验,其次,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以评估社会组织或社会服务为唯一目的进行评估活动,最后完成明确的评估报告并为被评估方提出建设性意见。(2)专业评估实施方案:评估实施方案主要包括评估目标、评估对象、评估方法、评估流程、评估指标体系及其他内容。制定详细的、合理的评估实施方案有助于评估的执行,更有利于评估的专业化。(3)专业的实施过程:评估者在实施阶段的任务是将前一阶段制定的评估计划付诸实施,主要工作包括进入现场、搜集与分析评估所需材料。(4)专业的评估结果即评估报告,完善的反馈机制:社会工作评估的一个成果是形成书面的评估报告,专业评估报告结构主要包括:标题、摘要、目录、导言、评估方法、评估发现、结论与对策建议、参考文献和附录。通过参加调研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第三方评估的经历及对相关人员的访谈,笔者发现评估的潜在问题,即评估的伪专业化,具体表现为:
(一)评估主体良莠不齐
1.评估主体资格审查不明确、资质良莠不齐
政府对于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资格审查条件还未进行明确的规定。作为第三方评估主体,其一般是由在该行业有资质和经验的专家组成的团队,评估主体在评估中占有重要作用,评估人员的资质对评估专业性有重要影响。对于评估人员的资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作为专业评估人员的基础,专业知识不足很难做到专业。二是评估和实务经验,实务经验不足的评估人员缺乏评估的敏感度和规范性。
2.评估主体独立性受限
一般的评估类型有:一独立评估;二合作评估;三赋权评估。“第三方”社会工作评估属于独立评估类型,整个过程中完全由第三方评估机构主导,全权负责评估设计、实施和报告撰写。但作为被评估方没有选择是否参与评估的权利,而没有选择评估方法、评估模式和评估主体的权利。
(二)评估实施方案不科学
1.量化的方法难以全面评估社会工作服务
评估指标体系通过量化的方法对社会工作服务进行评估,在具体的评估流程中,对于质性方法运用较少。而社会工作作为传递社会福利、服务社会的职业,其服务效果难以评估,单纯的用量化的方法更难以完全展现服务效果。而专业的社会工作评估是定性与定量评估相结合,不仅用定量的方法对指标完成情况、服务成效、服务制度和社会影响力等文字材料进行评估,同时也要用定量的方法对服务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及深度访谈。
2.重绩效轻实效的评估指标体系
在社会工作项目或岗位招标书上,明确的将社会工作服务细化为具体的工作指标,如个案、小组活动、社区活动、探访或志愿服务等,每个社会工作者分配有不同领域的工作指标,量化且巨大的工作量使社会工作者面对服务时出现“重指标,轻服务”的现象,偏离了社会工作以案主需求为导向的服务。
(三)执行过程不严格
1.评估主体执行的伪专业化
(1)偏重評估材料,忽视实务材料的评估。评估中只注重能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储存下来的资料的评估,对于实际操作过程和活动效果的评估少之又少,甚至几近没有。
(2)评估中服务现场考察的缺失。在评估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评估方仅对纸质材料进行评估,缺乏对服务现场进行考察,无法完全了解其服务过程。另一方面,纸质材料的局限性在于无法完整的呈现服务过程,有些无法用文字表述的成果。
2.社会工作者的舞弊
社会工作者的舞弊主要表现在:(1)评估材料舞弊;(2)电话访问的舞弊。评估中存在严重的材料造假和电话访问造价的情况,严重影响评估效果。
3.服务对象参与的形式化
服务对象参与的形式化主要表现为如下两种:(1)材料评估中服务对象参与的形式化;(2)电话访问中服务对象参与的形式化。参与的服务对象和电访的服务对象都是由社工精心挑选的,所以很难具有说服力。
四、结语
在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打造服务型政府浪潮下,政府购买服务已经初具规模,社会工作因其理念和技巧的优势获得政府的认可。随着政府购买服务的推进,对社会工作服务的评估越来越重要,然而,社会工作评估有其自身面临的困境:第三方评估的伪专业化问题,具体表现为评估主体良莠不齐、评估实施方案不科学、评估执行过程不严格、结果反馈机制不健全等,社会工作评估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吴佳惠,王佳鑫,林誉.论作为政府治理工具的第三方评估[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06).
[2] 潘旦,向德彩.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机制建设研究[J].社会学与社会工作.2013(01).
[3] 赵环,徐选国,杨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第三方评估:社会动因、经验反思与路径选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