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还是要咬文嚼字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_chia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敲词句”的故事,在我国古代和现代的作家中不少。他们往往为了一句话、一个词,要反复推敲,斟字酌句,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课堂教学中的细节往往也决定着课堂效率与质量的高低。我觉得关注细节是提升教师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是开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大门。作为语文教学来说,关注细节,注重“咬文嚼字”是挖掘课文内涵,凸显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课文理解中的咬文嚼字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有效地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因为有时抓住一两个关键的词语,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但如何做到有效地咬文嚼字却不是很容易,照搬词典的解释,效果有限,更谈不上活学活用。对此应该如何处理与解决呢?《新课标》强调:“在阅读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文,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学生进行有效地“咬文嚼字”就必须将词语和其所在的课文紧密结合,在仔细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咬文嚼字”。
  我在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在“咬文嚼字”时我不但注重讲究艺术,而且注重实效。比如理解“追悼”的意思,我并没有让学生查阅工具书,而是让学生读课文下面“追悼”的具体表现。学生读后,我说:“致敬、痛哭、送挽联、送花圈这些都是追悼的具体内容。通过这些方式对死者表示怀念。追悼就是这个意思。请同学们再读,体会体会。”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真正知道了什么是“追悼”,远比查阅工具书来得好,并且使学生记住了这个词语应该在什么样的语境中运用,而这种能力对于孩子尤为重要。所以,要想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咬文嚼字”,必须将词语与其所在的课文紧密结合。再如理解“饱经风霜”时,我更是别具一格。我让学生想一想,写一写那位拉车人“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一个学生写到道“那位拉车人不过30多岁,可看上去足有50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可以看出学生对“饱经风霜”一词不仅真正理解了,而且还可以展开丰富的、形象的、准确的想象,而这样的想象又进一步充实了“饱经风霜”的内涵,让“饱经风霜”在学生的头脑里活了起来。所以要想让学生真正有效地“咬文嚼字”,就必须将其与语文实践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又如我在执教《巨人的花园》时,引导学生理解“逃窜”意义的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进行口头说教,也没有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寻找抽象的阐述,而是借助表演将之作为特定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表演获得亲身体验,通过形象的动作理解抽象的词语含义。我说:“这次让我们集体当一回巨人”学生齐读“滚出去!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我接着说:“看黑板,跟我把逃窜写一写。逃窜是什么意思?愿意表演这个词的到台上来。”学生纷纷上台。我又说:“表演逃没问题,关键是演好窜!窜时的样子,窜到哪里去,这很重要。为了表演一次成功,我们再读一读课文,认真地看一看,静静地想一想。”然后学生表演,最后老师让学生说说逃窜的意思,而此时此刻他们已心领神会了。要想让学生真正有效地“咬文嚼字”,必须将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二、课文朗读中的咬文嚼字
  准确地把握课文内涵,真正激发出学生的情感是有效朗读的关键。新课标明确指出:“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并使其形成良好语感的基础。”在教学中我感悟到:准确地理解并把握课文内涵,真正体验到文章作者所表达的独特的情感,是进行有效朗读的关键。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比如我在《桥》的教学设计中就尽力体现了这一点,结合“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这句话,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悟老汉的大公无私,我设计了如下五个引导环节:先“请大家自由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当学生体会到感叹号应读的有力时,提示学生:“那我们试着这样读一读”。当学生感受到千钧一发的时刻,老汉下达命令要简单有力时,我又要求“那我们在朗读老汉的话时,还得读出那种紧迫感,危机感,试一试,看你们能否读出那种惊心动魄的感觉”。当学生感受到老汉危机关头的大公无私时,我又说“老师希望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老汉的伟大,行吗?”当学生们感受到老汉的果敢和坚定时,我提示:“谁能够读出老汉的果敢?”最后我启发学生“老汉的声音是沙哑的,但是三个感叹号传出来的声音就像大山一样坚定!就像大山一样铿锵有力!咱们一起铿锵有力地读一读!”五次引导朗读,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每一次引导都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深一层,学生自然一次比一次读得更有感情。
  总之“咬文嚼字”法呈现在课堂对话中,最需要教师调用各种手段、精设各种情境、盘活教学资源去引导学生把文字咀嚼出深度、咀嚼出层次,从而激活学生的深层次思维。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工作中花时最多,效果却较不理想,凭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阅读培养,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都是来之不易的。叶圣陶先生认为:“学生须能读书,也能作文,故设语文课而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又认为:“教是为了不教。”可见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呢?  一、指导预习,尝试自学  培养学生自学
期刊
【摘要】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涉及初中生身心发展和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课程。如何让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精彩纷呈,改变以往沉闷乏味的课堂氛围,将思想政治课真正变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平台,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即要求学生不仅要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还要达到使知识、能力、觉悟全面提高,作为教师就必须做到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本文仅就如何提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认识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常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水平。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由于部分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实践又少,写作文兴趣淡薄,视作文为畏途,以此为苦差事。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创造性地开展作文教学,摸索出一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作文水平;写作
期刊
【摘要】教学方法是教师在一定的认识论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所采取的途径、手段和方式,以及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方式。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那么,如何改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基于一些教学实践,笔者对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关键词】教学方法;兴趣;主动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本身的不断更新换代,以及中职学校扩招所带来的学生基础的薄弱,使得当前中职学校在计算机教学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复杂枯燥的计算机语言教学,更是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一大难点。针对计算机语言课学生厌学、教师难教的教学困境,以及中职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特点,作者谈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的研究运用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关键词】学
期刊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
期刊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五一节。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期刊
数学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缺少趣味,所以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再加上小学升学压力小,很少有学生主动学习数学,为此,我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否从教师的语言艺术入手来吸引学生呢?众所周知,许多人都爱听相声,是因为相声能逗大家乐,使人们在乐的氛围中得到娱乐和某种启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也能融入相声中“逗”的艺术,那么就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做
期刊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激发起了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当前教育界提出的“愉快教学”模式,正是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为“愉快教学”的基础。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
期刊
【摘要】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而思想品德教学是德育的主要途径。积极改进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就思想品德快乐教学法谈谈自己的浅显的认识。  【关键词】学习兴趣;快乐教学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