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198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而古典诗词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教育,激励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学生兴趣单薄
   客观地说,目前的古诗词教学比过去有一定的改观:教师更注意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学生作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篇目也在不断的增多……但有一点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大多数学生对古诗词仍缺乏兴趣,学生读诗歌注意的是其故事性,说明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还只停留在粗糙、肤浅的程度,也就是缺乏阅读的趣味。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在动机需求,去做一件毫无兴趣的事情,是很难做出持久努力的。
   二、理解诗词有困难
   古典诗词离我们学生生活的时代久远,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小学生学习的障碍比较多,古典诗词文字又存在不确定性。其次,古典诗词具有诗词意境的含蓄性。诗词的意境始终和诗人的情感是一致的,鉴赏诗词的意境同时也是在体味诗人的心境。而诗词蕴含的情感无论是旷世济民的抱负、怀才不遇的苦闷,还有江山胜迹不再的感慨,都需要鉴赏者直接或间接地感受过生活的酸甜苦辣,对照自己的人生去体会诗人的喜怒哀乐。而小学生没有太多的人生经历,而且古诗词积累比较少,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很难理解古人“断肠人在天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情怀。
   三、应付考试是主要动机
   学习诗歌的目的是为了鉴赏美,是为了更好的体验人生和社会,然而大多数同学阅读诗歌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来源于考试的压力,这种动机当属于外部动机。它会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压力,一旦考试中不再出现诗歌阅读,很多同学可能不会去读古诗词更谈不上鉴赏了。以这种态度对待诗歌阅读,是不可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诗歌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的。
   那么,怎样的教和学才符合新课标对古诗词教学理念和要求呢?近几年,我在这方面作了一定的实践和探究,并总结出如下方法:
   一、读诗
   古诗词语言精练、含蓄、优美,首先要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让学生大声朗读,“不求甚解”地读,读通,读好,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悟。例如读孟浩然的《春晓》诗,让学生尽情地读,把诗中的所写的情景看成是一幅幅新鲜的画面,让它笼罩他们的全部意识,使学生聚精会神的观赏它。学习作者“不知——知;知——不知”的句式,将春天的景物展现给读者。当然“读诗”的方式要多样化,如教师示范读,学生领读,教师学生讲读,指名朗读和熟读成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存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二、诵诗
   古人对“读”也有经典概括和诠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要多诵读,遍数多,自然会琅琅上口,久久不忘,读的熟则不必解说,自晓其义也”等等。这里的诵就是背诵,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读”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滋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所以要让学生通过有效的“诵诗”,当然感受诗意,特别对于格律诗,更要注重激发学生在诵读中的直觉感受。完美的诗歌吟诵是建立在对诗歌精神的把握上的,而有效的“诵诗”又能促进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可见,诵读是学生积累故事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三、写诗
   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美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我在教学了十一册《草原》一文后,我让学生将本文的第一小节改成诗歌,学生的作品远远高于我的意料。如:唐桂森同学的《草原图》:天空清又明,原上青青草。望眼翠色流,羊群如百花。绽放绿地毯,骏马醉其中。大牛立四望,回味乐无穷。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精湛的语言,流传的佳句,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对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喜欢上它,且能够更好地去咀嚼、品味这一精神食粮呢?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个教师好好地思考。
  参考文献
  [1].涂培源,《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展开想象》.
  [2].向晓红,《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
其他文献
民营企业崛起、外资企业涌入、行业产能扩张、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巴陵石化环氧树脂事业部面对激烈而多变的市场竞争形势,创新营销,带动全局。 The rise of private enterpris
[教学案例]:   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一节这样写到“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抓住两个“幸福”引导学生进行体会、理解。   师: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里冻死在街头,难道她幸福吗?   生1:我觉得死是不幸福的事情。   生2:小女孩又冷又饿,我觉得不幸福,反而很痛苦。   师:
期刊
期刊
摘 要: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体验是促使学生“心动”的催化剂,是解决知行脱节问题的关键。通过课堂、课外两大阵地的活动,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情感和内心体验,从而实现品德教育目标。   关键词:生活 课堂 课外 体验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
摘要:朗读是学习方法的基础,质疑是学习方法的深入,创新是学习方法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阅读 学习方法  一、朗读是学习方法的基础  以读为本,这一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学习方法,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篇范文,只有反复诵读,涵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靠读,领会文章靠读,鉴赏文章靠读,写作文章也靠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说的道理是很明白的。语文阅读教
【摘要】学案导学就是根据初中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考试的要求,编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学生依照“学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概念,梳理知识线索,并尝试用所学的新知识解答“学案”中的问题。  【关键词】 学案导学 初中 历史教学 应用  采用学案导学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和谐统一。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随着素质教育与
【摘 要】: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如何在现代教育中推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历史使命。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新环境、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训练思维方式和理论实际相结合六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在基础教育中如何推行创新教育提供了
期刊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非常重要而普遍的学习方式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它有利于数学课堂的信息双向交流的畅通,有利于学生信息的有效反馈,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合作学习有生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也有师生间积极互动的合作。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能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应放下架子,摒弃权威者、执教者的姿态,以平等的身份融入学生,抱着为实现共
期刊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现:五花八门的习题集将学生拉进题海之中,学生经过贪黑起早、翻来覆去的做、练之后依旧不得要领,并时常出现“同一个问题隔一段时间再做或稍作变型再做又不会了”的现象。做为老师,是把学生曾经做过的现在又不会的问题不厌其烦地再讲一遍?还是对学生进行一番训教,然后将问题丢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解决?还是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尝试、归纳、概括等,将通法(即解决一类题的方法)总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目前,“填鸭式”、“注入式”课堂教学仍然存在,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已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成长。新的课程标准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春风,它强调应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