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产学研销中传承核心技艺

来源 :艺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utyy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追求利润的企业,流水线无非是产学研销等几个过程,在这几个过程中企业要通过努力降低成本、提高产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但是,同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的企业,在利用非遗资源的同时,有责任和义务将传承非遗核心技艺的工作渗透进企业产学研销各个环节中去,这才能真正做到活态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生产性保护;核心技艺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企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活动中的主体,在如何合理利用与活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问题上,历来存在着悖论,因为企业往往容易浮躁地追逐利润,而忘却自身还有保护文化遗产资源的社会责任,以至于很多非遗专家都不敢轻易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产业化的关系问题。因为,一旦造成错误的导向,很可能就会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破坏。因此,目前,我们经常提到的概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而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不管哪种提法,其最终目的还是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保护与传承下我们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明确两点: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在民间生活中的艺术,被保存在传承人身上,而不是凝固在博物馆藏品的身上。“对于大多数的传统技艺而言,养几个传承人,让他们在活动或展会上表演、展示几近失传的技艺就像将它们装进了博物馆,人们所看到的只是某一段凝固的历史而已。这种僵化的保护只能维持一时,却不能给予这些传统技艺真正的生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吕品田说:‘只有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才能真正地保护和延续一种传统技艺。这意味着受保护的传统技艺必须参与创造当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实践。’”[1]13第二,企业的活动主要是产学研销,只有在这几个过程中实现了活态保护,才算是真正做到了活态保护。因此,借助企业博物馆的平台,通过传承人或艺人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盘活,并贯穿到企业活动的产学研销中去,从而实现项目核心技艺的传承与弘扬。我们不妨以一个项目——厦门漆线雕技艺为例来探讨。
  厦门市惟艺漆线雕有限公司是2002年由原厦门市工艺美术厂改制而来,是从国营单位变成现在的国有控股的股份制有限公司,完全自负盈亏,是福建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厦门漆线雕技艺”的保护单位。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厦门市惟艺漆线雕有限公司创办了蔡氏漆线雕艺术馆,这是福建省首家以企业身份创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2]16蔡氏漆线雕艺术馆在创办、运营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都在困境中找到了合适的解决办法,并创造性地通过“企业办馆”模式把对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活态保护恰到好处地结合到企业的产学研销过程中去。
  如何结合则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首先,企业博物馆作为一个载体,能发挥对生产的指导和示范作用,也可以说,企业博物馆展示了企业在生产上的流程、要求或者标准。很多人对非遗的产业化心存顾虑,既然进行工业化生产,作为农业文明的非遗怎么能够保持原生态而生存下去呢?失败的例子不是没有,比如江苏宜兴紫砂壶,产业化使得大量劣质产品和假冒产品充斥于市场,声誉受到严重损害。因此,如何让非遗既通过生产性保护来创造财富又能活态传承呢?厦门惟艺漆线雕有限公司是闽南地区漆线雕产业成功的企业之一。公司董事长张学平在警惕非遗产业化的同时,坚持走少而精的产品路线,即在借鉴大工业生产流水线作业的同时,坚持手工制作。蔡氏漆线雕艺术馆研发中心就是工厂生产的先锋和实践者,也是手工制作和创新的坚守者。企业在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企业利润的同时,也实践了活态保护非遗的目的。
  其次,能发挥研发作用,在研发中实现非遗核心技艺的传承与弘扬。研发部门是企业的重要机构,是企业产品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体现,也是企业实现利润的最大砝码。因此,一般来讲,企业投入资金建设研发部门,都是希望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作为一个企业尤其是文化产业公司,完全可以设立一个独立的研发中心,并且为了工作方便和市场竞争,不对外开放甚至保密。然而,如此一来就不能尽到企业尤其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的社会责任。非遗作为一种生活在民间的活态文化遗产,如果被封闭起来,不与观众交流,企业就不能尽到宣传传统民族文化与倡导大家保护和认识非遗的社会责任,“一脉相承,创意未来”也成为一句空话。厦门市惟艺漆线雕有限公司创办的蔡氏漆线雕艺术馆,专门设立了研发中心,并把研发中心作为艺术馆展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向观众现场展示漆线雕艺术的完整制作过程。作为一种技艺,只有现场操作展示,才能告诉观众这种技艺的珍贵之处,才能让人们意识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瑰丽。因此,在这个现场展示的过程中,非遗技艺得到宣传和教育,并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
  同时蔡氏漆线雕艺术馆的研发中心也是企业生产创新的中心。研发中心有13名员工,都是从工厂工人里选拔出的技艺高超者或专业院校的毕业生。他们的任务就是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通过这个部门,厦门市惟艺漆线雕有限公司仅2008年就生产出五六十件新产品,其中有十多件在各种工艺美术品比赛中获奖。而且有的获奖作品被国家级博物馆收藏,有的在拍卖中拍得高价。这些都是艺术馆研发中心为企业带来的丰厚利润。
  此外,创新是创办博物馆研发中心的灵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非遗的活态保护。一个实现生产性保护的非遗项目,要对它进行活态保护以避免被工业文明吞噬,就必须通过创新把它导入现代社会。漆线雕之所以能够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而延续至今,就是因为它一直处于不断的自我创新之中。蔡氏漆线雕历经几次变革,各个年代的典型代表产品:神像、漆线蛋、漆线盘、漆线瓶、漆线画,都是经过漆线雕传人根据时代题材和人们审美要求以及习俗的变化,不断创新,使漆线雕成为不断主动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的产物。惟艺公司董事长张学平说:“漆线雕已经有三百年的历史,是最近三十年的创新,才使这门艺术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总之,漆线雕技艺的创新既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提高了企业利润,同时也为漆线雕技艺的传承与发扬光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再次,能起到培训员工和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都是无形遗产,说到底就是人的技能和技艺的遗产,它们虽然以物质的形态为终极目的,但创造者和制造者的技艺才是遗产存活的标志和活态的形式。没有了技艺和掌握技艺的人,幸存下来的物化形态就成了消亡的纪念物,成了遗址和遗物。因此,传承人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和保护才是关键。
  要培养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的人才,首先是要选好材。在蔡氏漆线雕艺术馆,选好材也是他们的首要任务。而艺术馆的产品研发中心,就是人才的聚居地。因为这些人是从工厂里80多位员工里面选拔出来的卓越者和专业院校招聘的毕业生,具有工艺美术方面的天赋和特长。把这些人选拔到研发中心,主要作用有:一是可以作为一个非遗技艺活态展示区,供人们观摩;二是可以集中培训,培养一批技艺水平和创新水平高超的人才。
  企业员工除了要继续学习和钻研基本技艺,还要通过艺术馆实物展示区和多功能厅声像资料学习漆线雕的发展历史,研究漆线雕技艺的不同时代的代表作品,揣摩漆线雕技艺发展过程中留下的不同风格的纹样图案。蔡氏漆线雕艺术馆包括三部分:实物展示区、产品研发区和多功能区(用来播放声像资料的会议厅)。在实物展示区和多功能区,通过实物和声像资料展示了漆线雕300多年的发展流程,从清末民初的神像,到上世纪30年代的店号章和上世纪50年代已是声名远扬的蔡文沛先生的设计手稿;有蔡文沛和蔡水况先生的经典作品和近年获国家级金奖的经典新作;蔡氏漆线雕几次变革的代表产品:神像、漆线蛋、漆线盘、漆线瓶、漆线画等,通过一条明晰的线索告诉企业员工关于漆线雕技艺从“漆线妆佛”到“漆线雕艺术”的变化历程。
  同时,以上这些培训还不够,企业还利用企业自身的力量和聘请编外人员来产品研发区授课,以系统提高研发中心员工的文化素养和创作水平。比如惟艺公司就经常让公司艺术顾问蔡水况先生给员工讲解技艺知识,又聘请厦门理工学院的黄曾恒老师到公司讲解中国纹样知识。这些培训从纵深层面上培养了漆线雕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人才。通过艺术馆培养人才,不仅能为企业培养一批熟练技工和创新型人才,而且对于漆线雕技艺的传承与发扬光大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能在营销过程中发挥传承核心技艺作用。
  企业生产产品,进入销售,似乎只是一个买卖和实现价值的过程。然而,如果企业建设了艺术馆,在销售过程中,同样也能为非遗的保护与宣传做点实事。比如蔡氏漆线雕艺术馆,与漆线雕旗舰店同在一栋楼里面,店面在一楼,而艺术馆在七楼。这在最初只是一个被动选择。因为艺术馆的场地实在不好找,要么太远,要么场地费用过高。最后还是由原属厦门工艺美术厂的一栋七层楼的旧楼中分出一层来做艺术馆。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倒是促成了厦门市惟艺漆线雕有限公司现在这种经销方式。即当有客人对漆线雕感兴趣或者想要购买时,公司员工就将客人带到七楼的艺术馆进行参观,详细介绍漆线雕技艺的艺术特质。因此,厦门市惟艺漆线雕有限公司,化被动为主动,在本来简单的销售过程中,通过艺术馆在客人与企业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关系,即公司不仅仅是卖产品给客户,同时还向客户宣传和普及漆线雕知识,使得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漆线雕技艺,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保护和传承这种技艺。
  综上所述,作为追求利润的企业,流水线无非是产学研销等几个过程,在这几个过程中企业通过努力降低成本、提高产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当企业有些偏执地追求利润时,就很容易忘记合理利用和保护非遗资源,而只有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可能在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不忘要利用,也要保护文化资源。因此在利用非遗资源的同时,将保护非遗核心技艺的工作同时渗透进产学研销等各个环节当中去,这才能真正做到活态保护与传承。从这个方面看,蔡氏漆线雕艺术馆的经验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生产性保护”让古老的技艺活起来[J].世界博览,2009(6).
  [2]吴志跃.漆线雕——艺术品牌的华丽转身[J].福建艺术,2008(4).
其他文献
【摘要】 在西方,中国当代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种关注的原因,有后现代主义共同的艺术手法基础,有意识形态的差异引发的好奇,还有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艺术投资、收藏的巨大吸引力,甚至包括西方思想界开始的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思潮。为具体说明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的影响,本文以《艺术新闻》与《艺术论坛》为个案,具体考察西方对中国当代接受态度与方式,分析西方面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三种价值尺度:市场价格、审美价
期刊
【摘要】 作为加缪前期的两部代表作,《误会》和《卡利古拉》集中表达了加缪的荒诞之思。《误会》初步表达了加缪对“荒诞”这一人类存在状态的发现与思考;《卡利古拉》则在表现荒诞的同时,更多地传达了“反抗荒诞”的意涵。加缪认为,人生的本相是荒诞的;面对荒诞,西西弗式的反抗是唯一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 加缪;荒诞;死亡;反抗  [中图分类号]J83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大师,加缪集中关
期刊
【摘要】 徐克版和于正版的东方不败都脱身原著,把情感的地位升华为氛围建构,但对于受众选择而言,角色的非线性塑造和美学感觉,是两个重要条件。两个东方不败的大热,并非反复叙事的作用,而是文化的“拼贴”与迎合激活了主体间性,影像语言在受众那里获得了更有力的意义表达。没有受众与传者间的主体间性,没有网络新媒体的助力,这两次改编,难以构成当下如此丰富的应答状态。从文化“拼贴”到文化迎合,从中可窥一个时代的浮
期刊
【摘要】 1980年国内公映的《庐山恋》曾经获得巨大反响。时隔三十年后,影片主演张瑜2010年自导自演了《庐山恋2010》。两部影片具有时代的风向标、活标本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指出,影片在商战的外层框架上,以“有良心”的资本家战胜“无原则”的敌手,显示了资本阶层对于自身伦理道德的自诩;在爱情片的内在内容中,以文化嬉皮士的“本真”爱情战胜“时尚金领”的“虚伪浪漫”,再度确证资本阶层文化上的精英意识的
期刊
【摘要】 作为著名的好莱坞导演,贾森·雷特曼虽然很年轻,但却拥有众多观众青睐。他的主要影片《感谢你抽烟》、《朱诺》、《在云端》、《青少年》等,无不富有个性,内蕴深厚。轻松的风格与不轻松的主题、出人意料之外的选材与视角,极大的包容性,广泛运用的旁白以及特色长镜头使贾森·雷特曼的电影时时透出一种不同寻常的迷人的艺术气质。  【关键词】 轻喜剧;独特选材;包容性;旁白;长镜头  [中图分类号]J90 [
期刊
【摘要】 庞薰将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与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并且有别于同时期致力于探索中西融合的艺术家,他是一位学贯中西、艺通古今的艺术家。本文以庞薰各时期的绘画作品为线索,勾勒出艺术家个人在中西融合艺术风格上的萌生、成长、连续、发展的变化,以期对我们今日绘画的发展与创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 庞薰;绘画;中西融合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庞薰琹(1
期刊
【摘要】 本文以香港喜剧《黑玫瑰对黑玫瑰》为个案研究,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香港电影中存在的两种空间属性:一种是后现代手法的戏拟性的空间,它标志着香港类型电影空间表达的形式化和规范化;另外一种是对此时此地的陌生性空间的绘量与把握,这种空间既意味着影响在元语言的层面上拒绝类型化,也意味着90年代类型电影对空间表达存在的一定开放性和试探性。对两种空间的探讨为我们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电影对事件的呈现与电影的
期刊
【摘要】 作为日本最重要的中生代独立导演之一,是枝裕和凭借虽然为数不多然而震撼人心的电影作品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本文通过对其生平的探究以及主要故事片作品的考察分析,挖掘其潜藏在朴实简化的电影手法之下的对于生命与死亡的敬畏与膜拜,探究其影像艺术的密钥。  【关键词】 是枝裕和;自然主义;生命膜拜是枝裕和;自然主义;生命膜拜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系的是枝裕
期刊
【摘要】 历时三年之久,涵括了国画、油画、雕塑三种不同形式创作完成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近百件作品,于2009年起先后在国内几大城市展出,获得一致好评。其中20多幅以写意形式创作完成的中国画作品,不仅画面气势恢宏,而且与以往普遍认为在表现现实主义历史画创作方面更具视觉冲击力的油画相比,同样具有艺术魅力。由此看出,当代写实人物画创作在经历了由借鉴融合到拓新进取的这一道路上,已达到新的艺
期刊
【摘要】 现代西方,众多国家和地区兴起了举办灯光节的热潮,中国的北京、广州等城市业已加入这一潮流。在此背景下,探赜东西方古代灯火节日的历史传统,梳理现代灯光节日的样式流程,归纳现代灯光节日活动的舞台性特征,对于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精粹,挖掘历史民俗宝藏,镜鉴现代灯光节创意设计,拓展舞台灯光设计专业疆域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灯光节;节庆演艺;灯光;灯火;舞台灯光;舞台性  [中图分类号]J8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