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十六策》:诸葛亮的管理哲学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py2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古代杰出军师的代表者,诸葛亮可谓家喻户晓。
  《便宜十六策》是他传世的少数作品之一,在《隋书·经籍志》和《诸葛亮集》中都有收录。此文凡六千言,从十六个部分分别论述治国治军之道。本文择取对我们当下管理者有指导意义的部分与大家分享学习。
  管理者最大的忌讳就是独断专行,因此诸葛亮在《便宜十六策》的“视听第三”“纳言第四”这两部分着重强调了作为管理者应明察善思、广开言路。
  视微形,听细声
  “视听第三”中做了这样一个类比:“夫五音不闻,无以别宫商;五色不见,无以别玄黄。”未曾听过音乐,就无法分辨音阶高低;不观察万物,就无法辨别出颜色的变化。作为管理者,只有多听、乐听下属的声音,才能真正了解到管理的得失。一个过于严苛、独断的管理者往往只喜欢听到溢美之词,便无法发现管理中的问题。诸葛亮是这样说的:
  “视听之政,谓视微形,听细声。形微而不可见,声细而不可闻,故明君视微之几,听细之大,以内和外,以外和内。故为政之道,务於多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庶士,则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
  管理之道在于能看到不被重视的问题,听到不为人知的意见。如果能做到观微听细,就能使下情上达,以巩固团队,鼓舞士气。多多采纳下属的意见,那么下属都会成为自己看问题的眼目,听声音的耳朵。优秀的管理者必须要具备这样的视野。
  《尚书》中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是说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应固执己见,而应善于倾听、采纳下属的意见。这就涉及到了“纳言”这一部分的内容了。
  开言路,采众谋
  身为管理者应广纳众议,虚心接受意见。“故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当其不义则诤之,将顺其美,匡救其恶。”为人君者有极言直谏的臣子,为人父者有直言不讳的子女,那么当他们行为不义时,臣子、儿女便会提出告诫,及时挽救危机,也保全为君为父的美德。管理者如果专断固执,忠诚的下属的建议无法上达,趋炎附势、言语谄媚之流却得到重用,久而久之便没有人愿意直言不讳。管理学中有一个经典的小故事:
  古时候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珠宝匠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点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


  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最有价值的品质便是善于倾听。 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乐与百姓结交,而能成就伟大的学问,为后世万代所景仰,奉为圣人。所以管理者有缺失,却不能改过,团队必定人心涣散。
  善察疑,辨虚实
  管理者善于倾听了却不会加以分辨,同样危险。所以诸葛亮紧接着强调了“察疑”的重要性。他首先告诉我们世间的很多物质虽然本质不同,却因形色相近而容易让我们难辨真伪:“白石如玉,愚者宝之;鱼目似珠,愚者取之;狐貉似犬,愚者蓄之;栝蒌似瓜,愚者食之。故赵高指鹿为马,秦王不以为疑;范蠡贡越美女,吴王不以为惑。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 白石如玉,鱼目似珠,狐貉似犬,栝蒌似瓜,不明事理的人就把它当珍宝。因而赵高指鹿为马,秦王不加反驳;范蠡进贡越国美女,而吴王不加怀疑,此皆将酿成大祸。因此管理者必须明察秋毫,杜绝歪风。人心涣散往往发生管理未及的地方,谣言总是因众心疑惑而产生的。
  决策让人心生疑虑,即使再高明,也无法施行。“士为知己者死,女者悦己者容,马为策己者驰,神为通己者明。”当下属之间发生矛盾,最怕管理者不能查明真相,而累及无辜,或纵容小人,而致使刚直者被陷害,有冤屈者不得伸张,忠良、信义之士被害,这些都是败德的事,必会引来灾祸。此时必须察言观色、慎而又慎,如此方能公平处之。
  诸葛亮认为君臣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上下和顺,“君以礼使臣,臣以忠事君”。这同管理者与下属的关系一样,管理者要广采众议,采纳微言,明辨是非,亲贤者,远小人。这样下属就能对上级忠心耿耿,整个团队就会同心同德、通力合作。古人的智慧今日观之,仍为至理名言。
其他文献
在我们传统的认知里,牡丹的富丽华贵、国色天香一直被视为繁荣昌盛、富贵美满的象征,人们一般会认为,因其有幸得到了自然造化的钟情与垂青,如此才赢得了世人的遐迩美誉。  确实,牡丹是大自然钟灵毓秀的非凡杰作,但是在中国传统的思想精神里,牡丹的身影却不仅仅是敷丽雍容如杨贵妃一般的娇柔,造化神功同时也赋予了牡丹铮铮铁骨的伟岸雄姿。野史中女皇武则天怒贬牡丹到洛阳的故事肯定不是史实,然而这则传说却成就了一段佳话
期刊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曾一直耿耿于为什么那么多报纸把文化和娱乐混在一起,名曰“文化副刊”。我无意看轻娱乐,只是对无处不在的娱乐文化与时髦话题表达一下虚弱的无奈,在阅读的“自我保护”上忧虑一下趣味的滑坡。  在出版业十分发达、资讯铺天盖地的当代社会,建立并坚持自己的阅读趣味,可谓不易。胡适对做学问的要求是要像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外,他还加一句“时髦不能跟”。他认为做学
期刊
何为“肉刑”  相传肉刑是“禹承尧舜之后,自以德衰而制肉刑”(《汉书·刑法志》),也就是自夏朝建立之初,肉刑就作为国家主要刑罚留存于世,至汉文帝时已是将近二千年的时间了。而《尚书·吕刑》则是最早阐述“肉刑”的著作。“肉刑”也称作“五刑”,发展到西汉初便是墨,也称黥(凿其面以墨涅之)、劓(割鼻)、刖(断足)、宫(残割生殖器)、大辟(死刑)。  秦孝公商鞅变法后,太子驷犯法触刑,秦法虽然严谨,可商鞅也
期刊
从春秋到战国,兼并战争越来越频繁,所以《孟子》中反暴力的言论比《论语》中多得多。例如:“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猝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这一段对话,多么生动、多么尖锐!  秦始皇以武力得天下,以武力治天下,二世而亡。汉高祖以武力得天下,以文功治天下,汉祚四百年。于是大家明白,马上得天下,
期刊
21日,拉萨市教育局、拉萨市广播电视台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国学诵读进拉萨”教育合作框架协议》,北京市“国学诵读”创新服务将全面覆盖拉萨。今后,西藏拉萨全市中小学生将能够通过广播、电视、移动客户端、台式电脑等多种途径,感受国学魅力,学习中华古典文化。
期刊
晋商中大多数都受过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典型的儒商。他们之所以能缔造不朽的商业传奇,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熏染。  转念——学而优则商  中国传统观念提倡“学而优则仕”,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儒为名高者,商为厚利者”,经商与娼优同列,商人哪怕富甲一方,也没有社会地位。在明代以前,商人不能参加科举,更不许仕宦为官。晋商冲破了这一封建价值观的藩篱,大胆倡导“学而优则商”。他们认
期刊
全国各地的会馆,很多都有别的名字,比如江西会馆叫“万寿宫”,湖广会馆叫“禹王宫”……大多地方的山西会馆,就直接叫做“关帝庙”。  晋人朴拙,犹把精忠贯日月;商路坎坷,亦如千里走单骑。所以,山西的商人出门,都把自己的老乡关公带上,走到哪里安顿下,先把牌位供在桌子正中,深深一揖……  晋商的精神,就是“诚”与“义”。这在全国各地的关帝庙,都能找见这两个字。  “我会馆北位五圣像,神德灵应,佑我商人;南
期刊
我们通常会在王羲之的名字前加一个头衔——书圣,他在中国美术史和文学史上都画下了不可替代的一笔,他也同样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位文人,不仅他的学问非常好,同时包括了一种胸怀和生命价值,王羲之非常懂得生活,有比学者更宽广的生命品质。  古代文人的生活大概更有性情,一定要有生命的一种领悟,能够把知识化在生活当中,构成一种生活的美学,像王羲之、王维、苏东坡,他们都很懂得吃,懂得玩,懂得一种生活的乐
期刊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
期刊
一个桃李年华的女孩儿,一个古灵精怪的少女,在她人生最美的年华与摄影和汉服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她就是摄影人当小时。  初识当小时缘于一个朋友,她给我看了一组汉服的个人写真。汉服写真见过一些,本人反映一般迟钝,但这一组,一眼看去便再也移不开眼睛,我不明白吸引我的是什么,后来回味的时候仔细的想了想自己的感觉,那是一种行神合一的感觉,是一种景、服饰和人的感觉完美结合在一起塑造出来的纯美画面,那画面把人带进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