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有学者认为,我们现在已经进入读图的时代。但在图像狂欢的今天,有关图像的许多理论问题,特别是图像与语言的关系问题,仍然有待进一步的探讨。近来,湖南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的部分师生围绕这一问题组织了一次讨论,并把讨论的部分内容写成一组笔谈。本刊现将其发表出来,以引起读者对图像和图像理论的注意。
在理解世界与把握世界中的图像与语言
早在20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就曾预言“世界图像时代”的来临。但他认为,“从本质上来看,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海德格尔将“关于世界的图像”与“世界被把握为图像”区别开来,对我们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它告诉我们,所谓“图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某事物以图像的方式呈现出来和我们以图像的方式来把握某事物,并不是一回事,而对于人类来说,更重要的是把握事物。
一般认为。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也就是说,如果将图像与语言作为呈现世界的两种手段,那么,图像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占据了更为有利的位置。科技的发展,使图像的制作和传播变成轻而易举的事情,这导致了图像的急剧膨胀,从照片、广告到影视、网络,图像已遍及我们生存的各个角落。而且,图像凭着它的感官直接性、形象具体性以及作用于视觉等特点,很快便博得人们的青睐,成为人们接受信息、消遣娱乐,甚至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是一种雄辩的说法。
但是,上述的图像还只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关于世界的图像”,而不是“世界被把握为”图像,更不是以图像的方式把握世界。这三者之间的区别是实质性的而且重要的。所谓“关于世界的图像”,也就是说世界以图像的方式向人们呈现出来。但是很明显,世界以图像的方式向我们呈现出来,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将世界把握为图像。比如早几年颇为流行的为“希望工程”作宣传的那位“大眼睛女孩”的照片。照片显示了贫困地区的孩子对读书的渴望,照片上的孩子所属的世界的贫穷与孩子对于学习的渴望、对于世界的诉求都在这张照片中表现出来了。事实求是地说,这张照片在当时的确产生了轰动性的影响。但是照片也就是图像的作用也就到此为止。它将世界表现了出来,但是这种表现并不能使我们将那张照片与它所表现的那个世界等同起来(或者一系列的照片)。因为很明显,那个世界比那张照片(或者那一系列照片)要复杂丰富得多。如果仅仅把那个世界把握为那张照片(或者那一系列照片),把握者的头脑也就太简单了。
更进一步,把世界把握为图像也不等于用图像的方式把握世界。把世界把握为图像只是一种结果,也就是说,世界最终以图像的形式对我们存在。而以图像的方式把握世界则不仅指把握的结果,而且指把握的方式,把握的过程也完全是图像在运作。而这实际上是做不到的。黑格尔认为:“艺术家须用从外在界吸收来的各种现象的图形,去把他心里活动着和酝酿着的东西表现出来,他须知道怎样驾驭这些现象的图形,使它们服务于他的目的。”别林斯基提出形象思维。这说明人类是可以采用图像的形式来把握世界的。但这只是他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而且是相对而言不大重要的一种方式。因为归根结底,图像的长处在于表现世界的感性表现形态,而世界除了其感性表现形式之外,还有其内在的本质、规律、属性等等,而这些,是很难以图像的方式理解,也很难以图像的方式表现的。如圆的周长约等于其半径的3.14,你怎么用图像来表现?而这却是圆的一个重要的属性,是人们在把握圆时必须把握的东西。
即使在世界是用图像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们在把握这个用图像表现出来的世界时,其方式与结果也主要不是图像的。如前面提到的那张“大眼睛女孩”的照片。我们只是把它的画面印在了脑海里,还不能算是真正把握了它,我们还得理解它的意义、目的,理解那大张着的眼睛所传达出的诉求,并进一步理解这张图像后面的世界,而这只能用语言的方式。因为人虽然也需要对于世界的感性观照,更需要对世界的理性把握,这就需要将感性的东西转变为心灵的东西,将图像转变为思想。这就需要语言。因为很明显,心灵与思想虽然不排斥感性与图像的东西,但感性与图像却不是它们的主要内容与形式。这是因为一方面,感性的东西虽然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把握世界,但只有理性才能使我们更完整、全面、准确地把握世界。另一方面,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图缘的长处在于表现世界的外在表现形态,世界的有些方面它是无法表现也无法把握的,这就只能依靠语言。此外,感性的东西虽然直观、具体,但却缺乏思想的准确性与精确性,人虽然可以直观地观照世界,却很难同样直观地把握世界。因此,人要把握图像,还得运用思维,运用思维的主要载体——语言。比如那张“大眼睛女孩”的照片。不仅理解它的意义、目的,诉求:理解这张图像后面的世界,只能用语言,而且理解这张图像本身,也无法完全排除语言的因素。
由此可见,我们虽然可以将世界以图像的方式表现出来,却很能完全将它把握为图像。更无法主要用图像的方式来把握它。要把握世界,主要还得借助语言的方式。因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人类思维的主要载体。
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也许就会认识到,图像的作用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大,图像与文字之间的对立其实也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严重。它们的对立主要是在表现世界的层次,而在把握世界的层次上,它们实际上是互相合作,相辅相成并以语言为主的(自然,语言也是表现世界的一种重要形式)。而既然这样,在图像狂欢的年代,我们就仍有理由相信,语言以及作为语言的艺术的文学,是不会衰亡的。文学也许不会再像在19世纪那样风光,但它仍然会发展下去,在艺术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
共生的图像和语言
在“文学终结”问题的讨论中,图像和文学之争,其实可归于图像和语言之争。笔者认为。“读图时代”的图像无法取消语言,图像和语言并非是对立的,而是一种互相依赖的共生关系。
与语言文化相比,图像视觉文化更感性,更注重视、听等感官的快乐,但要指出的是,图像视觉文化对感官的重视,充分地开发了人的本能欲望,这是对人的“肉身”的尊重,因此也就更具人文性、更人性化。“审美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的体现便是:“作为现代性构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美学与艺术领域对人的灵性、本能与情感需求的强调,实际上,是从感性生命的角度对人的‘主体性’的直接肯定……”美是人内在快乐的欲望化,在现代对感性的审美强调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满足人的视听感官欲望的图像便具有这种“美”,这是对更为合理的美学形态的追求,符合现代的文化进程。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图像更注重感性。便认为这是一种理性向感性的倒退,是对深度的拒绝。从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来看,当前的读图热是由“语言中心”文化阶段发展而来,是人类文化的进步,是前者对后者的超越。 任何超越都是一种扬弃,图像就是对语言过于重视抽象思维,相对轻视形象感性的一种扬弃。而图像转向的目的并不是要将文字排斥,而只是克服语言文字的抽象性,使表达的方式更趋直观化。“视觉化并不能替代语言性的话语,但却可以使之更容易理解、更便捷,也更为有效。”“视觉文化不依赖于图像,而是依赖对存在的图像化或视觉化这一现代趋势”。海德格尔也有句经常被提及的名言:“世界图像并非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在他们这里所表达的便是:图像只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如前面所说的一种更人性化的方式。人类的视觉不能停留在表面,也不会停留在表面。作为理性化身的人类,除了有满足生理感官快感的需求之外,还有理性的冲动。人要把自己内心的体验和对外在世界的认识提升到心灵的高度,要通过图像领悟现象背后的世界,领悟图像所传达的人的生存境遇。人类正是通过图像,把凡是存在的东西变成自己可以认识的,同时又把自己认识了的传达给别人。图像表达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包含有对存在的思索,传达出对生命的意义追寻。
正因为图像从深度具有了“意义”,同时又具有其特定的“美”,便从根本上和语言有了不可脱离的关系。当我们的原始祖先刚开始将眼睛转向世界,面对世界事物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命名活动,语言成了我们存在的家园,事物转变为图像并不能挣脱其用语言表示的名称,图像始终是某一“意义”所指涉的对象,它变成了一个物质和思维的融合物,这是我们思考图像意义的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深度意义的有效表达和传播就更要依靠语言了,例如要以图像文化表现幸福,我们先得理解幸福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如家庭美满、事业有成、身体健康等,然后将这些要素具体化为一个个场景,图像在这里的功能实际是把“幸福”这一看不见的语言世界塑形为看得见的影像世界了。而理解的过程就是把表达的过程反过来,将图像文化所体现的“幸福”还原为语言世界,所有的理解都得依靠语言这一思维工具进行,只有语言才具有这种抽象的能力。而对语言的理解又需要语言,这样就形成了语言的链条,一个语言的世界已经建立。
而对美的领悟同样需要语言。“美”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外在形式和内在内涵的完美统一。美在海德格尔那里就是显现真理的方式,“美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图像不只是纯粹的满足感性的形式,而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只有包含有深层的意蕴的图像,才能给人以精神激励和审美享受。当前许多的低劣的影像制品之所以让人无法接受,就是在精神意境上开掘不够,仅仅是从感官上刺激人,是在给人制造心灵的“噪音”。图像要用眼睛去读,更需要心灵去读。而图像所显现的真理,包含的意蕴、意味,就需要运用理解、推理等方式才能实现,只有语言的逻辑才能将图像世界的艺术魅力。没有言传的“美”传达出来,将心灵看到的一切内化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只有依靠具有抽象能力、挖掘能力、深化能力的语言,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图像的“美”。
总之,语言在我们之中已经构建起了一个意义的世界,读图时代的图像不能抛弃语言,而只是给语言披上了一件华美的外衣,语言和图像两者始终是一种不离不弃的共生关系。
读图时代的新型权力纠结
钟金花
现在是图像盛行的时代,各类影像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视觉文化成为主导,人们通过眼之所见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图像这一符号承载着传递信息的重要功能。或许它还不能完全取代文字,但已经成为文字以外的最重要的一种符号。就像对于“后现代”一样,不管持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读图时代”的概念已经侵入了人们的脑海。
从字面上理解的“读图”,是把图画作为阅读对象,就像读书一般去读图画,但就整个社会背景及现实情境来说,“读图”的“图”并不是我们脑海中那个“图”的概念,它所包含的除了传统图画之外,还应该包括影视图像以及广告图像等我们目光所及的一切图像。有人说。在这个时代,图片遮蔽了文字,游戏取代了阅读,娱乐代替了思考。我们面对泛滥的图像,面对读图带来的官能愉悦和思想肤浅及思考钝化,已经很难去思考读图背后隐藏的意义或危机,也许可以这样说,我们习惯了视觉统领下的直观性思维,我们觉得愉快就好了,因而不想考虑那么深刻的或形而上的东西。
然而在这样一种全民式的愉悦读图的表象下,真的没有隐忧?没有不和谐?我们到底清不清楚在读什么图?怎样去读?我们真的是凭兴趣在自由地选择信息吗?其实不然,因为一种隐形权力已经悄然诞生,它操控着大众的爱好及选择,大众在不知不觉中便掉入了陷阱。这是一种新型的话语权力,它不是政治的、法律的或者道德的,而是一种以图像为主的媒介话语霸权。它隐匿在暗处,不仔细思索,便很难发现,它是新产生的阶级、雄厚的资本以及从来不曾退居历史舞台的男性群体相互入侵纠结在一起产生了的,它操控了大众的生活。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知识文化开始作为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新的阶级已经迅速崛起,它主要由人文知识分子和技术知识分子组成,可谓是一个控制着文化的价值的新的中产阶级。这些新贵们也许并没有看得见的政治经济大权,但他们掌握着最新的尖端技术,拥有傲人的文化资本,取得了杰出的经济文化地位,默默操控着社会的发展,造成社会权力新的分野。同时,走过女性解放运动盛行的时代后,尤其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两性权益的斗争呈现新的动向,权力场从政治经济领域移到了文化经济领域。
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使图像信息易于生产复制,随处可见,信息的传播速度之快以及范围之广令人惊讶,同时也使得权力重新分化。首先是掌握技术的差异造成了权力分野,忽略不会使用高端技术产品的人群,即使是在电脑普及的范围内,人人都会使用,精通者也只是那少数的技术精英,这便使得大部分人只能当坐享其成的接受者——他们能影响但不能决定信息的输入,不管大众乐意不乐意,需要不需要,铺天盖地的信息还是会涌向他们,因为信息的筛选权是由那少数技术知识分子掌握的,大众被迫接受一些他们并不需要的图像信息以满足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其次是文化层次的差异造成了权力分野,读图本来就是一种浅层次阅读,它使人越来越懒于思考。文化层次较低的人一般都选择被动接受所有图像传达出来的信息,不懂得也懒得去辨识好坏,这使话语权力的拥有者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而漠视别人的权益;文化层次较高者懂得筛选评判信息的对错,一定程度上影响决策者所作的决定,使其有所顾忌而不会为所欲为,但文化层次高的人也往往是新型话语权力的拥有者。
当社会进入全民消费娱乐的时代,历史失衡导致的两性差异造成了权力的再次分配,这也是读图时代最容易被忽略的权力重新分配。女性虽然没有完全获得过自己的主体地位,但多年以来的女性解放活动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而到了这个处处以女性身体作为观赏对象而女性自身还乐在其中的年代,女性努力的成果几乎土 崩瓦解。远离了女性无性别的年代后,铁娘子们变得分外妖娆,女性前所未有地具有了“女性气质”,随之,她们的身体成为了情欲化和商品化的读图对象,男人对女人的视觉体验充满了整个社会空间。如,展示女性身体的人体摄影非常兴盛;以女性为封面的杂志占据绝大多数,甚至有专门为男性读者而设的成人杂志——上面是各式按照男性口味来调试的女性形象,多以性感为主;美女照泛滥;各种选美活动层出不穷;等等。这个时代以消费、享乐、闲适、金钱为标志,女性成为最大的消费群体也是最大的被消费群体,在意义被解构、精神被放逐的大背景下,本就没有得到完全解放的女性更加丧失了争斗的力量。男性在创造了消费社会的奇景后顺利地再次瓦解了女性刚刚武装起来的身体,她们被引诱道:生命在于享乐,争斗毫无必要,万一要争斗,你的身体就是最好的武器。女性又从戎装变为了红妆,繁多的女性身体在争奇斗艳。总之,女性成为了根据不再掩饰的男性性欲望而被生产享受的事物,情欲在大众传播媒介里逐渐泛滥。女性的地位就像波伏娃所说的,仍处在相对于男性的主体地位来说的客体的他者地位,且物化程度比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女性正在严重地丧失自己作为主体的权利。
总之,在读图时代,新的权力分野已经发生,一种新型话语霸权正在兴起。
“读图热”的社会原因
首先,文化上,体现了社会发展转型的要求。人类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业社会的“说一听”文化,基本可以概括成金字塔形,底子很大,越往上的阶层人数越少,核心权力掌握在“说”的人手里。第二阶段是工业社会的平面文化,基本形态是“写一读”模式。它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方面是知识分子大规模地职业化,能读能写的独立阶层整体出现。另一个条件是技术与物质基础的形成,造纸术、印刷术等等在整个社会广泛应用。更深的原因是,启蒙主义和工业革命之后,新的产业、新的经济组织层出不穷,人们不但要了解一些技术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重新了解人,了解社会。这种文化否定了特权,提供了个体的奋斗空间,但社会文化还是处于被糈英层控制的被动状态。第三阶段是后工业社会的球体网状文化形态,“制一看”模式大规模蔓延。19世纪中期以来,照相术、电影技术和网络技术先后发明,逐步辟通了“看”的条件这条道路。20世纪中后期,一方面得益于科技的推动,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图像的广泛应用成为知识信息时代下的一个附庸产物,大众传播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文字传播形式,阅读方式也随之改变,最终,改变了的阅读方式直接影响了阅读对象的生产过程、手段和形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现代社会整个人类思想与生活的随着世俗化进程的影响,放弃神圣,淡化精神,消解理想,转向物质、身体等等趋向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人们的审美观念正如本雅明所说的是从“灵韵”到“震惊”到“虚无”的转移,经典所强调的艺术至上追求,已经被现代技术的复制性、消费性所取代,导致了快速变换的个体欲望和感官刺激的张扬。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没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去阅读长篇作品,因而形象、直观的图像、影像作为一种普适性的快餐文化受到人们的青睐。
其次,政治上,由图像构成的视觉霸权成为社会专制和意识形态控制的隐形武器。图像从一开始就具有“现实性”和“伪现实性”双重身份,这使它具有强大的爆发力,并在读图时代全面显现出来。今天人们生活在摄影、电视、电影、网络所营造的虚拟世界中,完全不同于我们祖辈所拥有的自然世界,虚拟世界是一个真真假假的混乱世界,真相只不过是虚假的一个侧面。对发生事件的关注变成了对该事件图片的关注,从报纸、杂志上的新闻图片中,我们得知了惊心动魄的世贸大厦被炸事件,紧张微妙的中东局势,谁是谁非?不同的利益集团有不同角度的图片报导,身处图片的操控之中。图片控制了人的视听、主宰了人的判断,是非难辨!
第三,经济上,“图像拜物教”影响巨大,图像成为文化工业重建真实感,追逐利润的有力手段。图像是生产出消费者“注意力”的基本手段,因此成为一个具有巨大潜能的生产性要素,当代社会的生产在相当程度上是围绕着图像来结构的。在“注意力经济”的新法则下。图像似乎具备了种种神奇功能。图像不但使得商品成为现实的商品,同时也创造了对商品的现实需求和更多的欲望。它可以决定商品的市场份额,它可以左右人们对一个品牌的认知和接纳程度,它甚至可以让某些人塑造或确认自我身份,以及民族的、阶级的、种族的和性别的认同,它还可以仿拟一个虚拟现实的世界,它可以提供这个时代特有的感性的、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等等。最重要的是,当商品转变为形象时,“商品拜物教”就转化为“图像拜物教”,对商品魔力的膜拜也就转向了对图像魔力的崇拜。因此,种种“读图”的趋势应运而生,图像的霸权或优势也由此合乎逻辑地确立起来了。加之电子媒介本身在技术上保证了图像生产和传播的高效便捷,而消费文化塑造的快感主义的意识形态,闲暇生活与消费模式也就成了图像中心化的结构。
在现代社会,古老的叙事艺术和讲故事的能力虽然在认真严肃的小说叙事领域快速没落,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一文中就悲哀地宣告了叙事艺术衰竭的状况。这并非说现代社会没有叙事,而是传统的或经典的叙事模式在行为和方式上被现代社会的发展模式及价值取向所解构和重组。它摇身变成了一本万利的文化工业。文化工业是以利润为根本驱动的,它必须重建叙事的真实感,重建起人们对于某种事物的信仰和痴迷,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而图像无疑成为担当这一重任的最好人选。于是我们看到了在那些花花绿绿的小道消息和八卦新闻旁边,在那些离奇古怪、不可思议的煽情故事中,穿插点缀了那么多以真实的名义出场的照片或图片,以此验明正身,谨防假冒。无论它们显得多么真实可信,但真实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也渐渐失去了最宝贵的悲剧感和崇高感。而投向自由美妙的形式与虚假的幻象,注重现世的快感成为所谓的最高智慧。
在理解世界与把握世界中的图像与语言
早在20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就曾预言“世界图像时代”的来临。但他认为,“从本质上来看,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海德格尔将“关于世界的图像”与“世界被把握为图像”区别开来,对我们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它告诉我们,所谓“图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某事物以图像的方式呈现出来和我们以图像的方式来把握某事物,并不是一回事,而对于人类来说,更重要的是把握事物。
一般认为。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也就是说,如果将图像与语言作为呈现世界的两种手段,那么,图像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占据了更为有利的位置。科技的发展,使图像的制作和传播变成轻而易举的事情,这导致了图像的急剧膨胀,从照片、广告到影视、网络,图像已遍及我们生存的各个角落。而且,图像凭着它的感官直接性、形象具体性以及作用于视觉等特点,很快便博得人们的青睐,成为人们接受信息、消遣娱乐,甚至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是一种雄辩的说法。
但是,上述的图像还只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关于世界的图像”,而不是“世界被把握为”图像,更不是以图像的方式把握世界。这三者之间的区别是实质性的而且重要的。所谓“关于世界的图像”,也就是说世界以图像的方式向人们呈现出来。但是很明显,世界以图像的方式向我们呈现出来,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将世界把握为图像。比如早几年颇为流行的为“希望工程”作宣传的那位“大眼睛女孩”的照片。照片显示了贫困地区的孩子对读书的渴望,照片上的孩子所属的世界的贫穷与孩子对于学习的渴望、对于世界的诉求都在这张照片中表现出来了。事实求是地说,这张照片在当时的确产生了轰动性的影响。但是照片也就是图像的作用也就到此为止。它将世界表现了出来,但是这种表现并不能使我们将那张照片与它所表现的那个世界等同起来(或者一系列的照片)。因为很明显,那个世界比那张照片(或者那一系列照片)要复杂丰富得多。如果仅仅把那个世界把握为那张照片(或者那一系列照片),把握者的头脑也就太简单了。
更进一步,把世界把握为图像也不等于用图像的方式把握世界。把世界把握为图像只是一种结果,也就是说,世界最终以图像的形式对我们存在。而以图像的方式把握世界则不仅指把握的结果,而且指把握的方式,把握的过程也完全是图像在运作。而这实际上是做不到的。黑格尔认为:“艺术家须用从外在界吸收来的各种现象的图形,去把他心里活动着和酝酿着的东西表现出来,他须知道怎样驾驭这些现象的图形,使它们服务于他的目的。”别林斯基提出形象思维。这说明人类是可以采用图像的形式来把握世界的。但这只是他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而且是相对而言不大重要的一种方式。因为归根结底,图像的长处在于表现世界的感性表现形态,而世界除了其感性表现形式之外,还有其内在的本质、规律、属性等等,而这些,是很难以图像的方式理解,也很难以图像的方式表现的。如圆的周长约等于其半径的3.14,你怎么用图像来表现?而这却是圆的一个重要的属性,是人们在把握圆时必须把握的东西。
即使在世界是用图像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们在把握这个用图像表现出来的世界时,其方式与结果也主要不是图像的。如前面提到的那张“大眼睛女孩”的照片。我们只是把它的画面印在了脑海里,还不能算是真正把握了它,我们还得理解它的意义、目的,理解那大张着的眼睛所传达出的诉求,并进一步理解这张图像后面的世界,而这只能用语言的方式。因为人虽然也需要对于世界的感性观照,更需要对世界的理性把握,这就需要将感性的东西转变为心灵的东西,将图像转变为思想。这就需要语言。因为很明显,心灵与思想虽然不排斥感性与图像的东西,但感性与图像却不是它们的主要内容与形式。这是因为一方面,感性的东西虽然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把握世界,但只有理性才能使我们更完整、全面、准确地把握世界。另一方面,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图缘的长处在于表现世界的外在表现形态,世界的有些方面它是无法表现也无法把握的,这就只能依靠语言。此外,感性的东西虽然直观、具体,但却缺乏思想的准确性与精确性,人虽然可以直观地观照世界,却很难同样直观地把握世界。因此,人要把握图像,还得运用思维,运用思维的主要载体——语言。比如那张“大眼睛女孩”的照片。不仅理解它的意义、目的,诉求:理解这张图像后面的世界,只能用语言,而且理解这张图像本身,也无法完全排除语言的因素。
由此可见,我们虽然可以将世界以图像的方式表现出来,却很能完全将它把握为图像。更无法主要用图像的方式来把握它。要把握世界,主要还得借助语言的方式。因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人类思维的主要载体。
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也许就会认识到,图像的作用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大,图像与文字之间的对立其实也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严重。它们的对立主要是在表现世界的层次,而在把握世界的层次上,它们实际上是互相合作,相辅相成并以语言为主的(自然,语言也是表现世界的一种重要形式)。而既然这样,在图像狂欢的年代,我们就仍有理由相信,语言以及作为语言的艺术的文学,是不会衰亡的。文学也许不会再像在19世纪那样风光,但它仍然会发展下去,在艺术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
共生的图像和语言
在“文学终结”问题的讨论中,图像和文学之争,其实可归于图像和语言之争。笔者认为。“读图时代”的图像无法取消语言,图像和语言并非是对立的,而是一种互相依赖的共生关系。
与语言文化相比,图像视觉文化更感性,更注重视、听等感官的快乐,但要指出的是,图像视觉文化对感官的重视,充分地开发了人的本能欲望,这是对人的“肉身”的尊重,因此也就更具人文性、更人性化。“审美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的体现便是:“作为现代性构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美学与艺术领域对人的灵性、本能与情感需求的强调,实际上,是从感性生命的角度对人的‘主体性’的直接肯定……”美是人内在快乐的欲望化,在现代对感性的审美强调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满足人的视听感官欲望的图像便具有这种“美”,这是对更为合理的美学形态的追求,符合现代的文化进程。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图像更注重感性。便认为这是一种理性向感性的倒退,是对深度的拒绝。从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来看,当前的读图热是由“语言中心”文化阶段发展而来,是人类文化的进步,是前者对后者的超越。 任何超越都是一种扬弃,图像就是对语言过于重视抽象思维,相对轻视形象感性的一种扬弃。而图像转向的目的并不是要将文字排斥,而只是克服语言文字的抽象性,使表达的方式更趋直观化。“视觉化并不能替代语言性的话语,但却可以使之更容易理解、更便捷,也更为有效。”“视觉文化不依赖于图像,而是依赖对存在的图像化或视觉化这一现代趋势”。海德格尔也有句经常被提及的名言:“世界图像并非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在他们这里所表达的便是:图像只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如前面所说的一种更人性化的方式。人类的视觉不能停留在表面,也不会停留在表面。作为理性化身的人类,除了有满足生理感官快感的需求之外,还有理性的冲动。人要把自己内心的体验和对外在世界的认识提升到心灵的高度,要通过图像领悟现象背后的世界,领悟图像所传达的人的生存境遇。人类正是通过图像,把凡是存在的东西变成自己可以认识的,同时又把自己认识了的传达给别人。图像表达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包含有对存在的思索,传达出对生命的意义追寻。
正因为图像从深度具有了“意义”,同时又具有其特定的“美”,便从根本上和语言有了不可脱离的关系。当我们的原始祖先刚开始将眼睛转向世界,面对世界事物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命名活动,语言成了我们存在的家园,事物转变为图像并不能挣脱其用语言表示的名称,图像始终是某一“意义”所指涉的对象,它变成了一个物质和思维的融合物,这是我们思考图像意义的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深度意义的有效表达和传播就更要依靠语言了,例如要以图像文化表现幸福,我们先得理解幸福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如家庭美满、事业有成、身体健康等,然后将这些要素具体化为一个个场景,图像在这里的功能实际是把“幸福”这一看不见的语言世界塑形为看得见的影像世界了。而理解的过程就是把表达的过程反过来,将图像文化所体现的“幸福”还原为语言世界,所有的理解都得依靠语言这一思维工具进行,只有语言才具有这种抽象的能力。而对语言的理解又需要语言,这样就形成了语言的链条,一个语言的世界已经建立。
而对美的领悟同样需要语言。“美”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外在形式和内在内涵的完美统一。美在海德格尔那里就是显现真理的方式,“美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图像不只是纯粹的满足感性的形式,而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只有包含有深层的意蕴的图像,才能给人以精神激励和审美享受。当前许多的低劣的影像制品之所以让人无法接受,就是在精神意境上开掘不够,仅仅是从感官上刺激人,是在给人制造心灵的“噪音”。图像要用眼睛去读,更需要心灵去读。而图像所显现的真理,包含的意蕴、意味,就需要运用理解、推理等方式才能实现,只有语言的逻辑才能将图像世界的艺术魅力。没有言传的“美”传达出来,将心灵看到的一切内化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只有依靠具有抽象能力、挖掘能力、深化能力的语言,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图像的“美”。
总之,语言在我们之中已经构建起了一个意义的世界,读图时代的图像不能抛弃语言,而只是给语言披上了一件华美的外衣,语言和图像两者始终是一种不离不弃的共生关系。
读图时代的新型权力纠结
钟金花
现在是图像盛行的时代,各类影像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视觉文化成为主导,人们通过眼之所见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图像这一符号承载着传递信息的重要功能。或许它还不能完全取代文字,但已经成为文字以外的最重要的一种符号。就像对于“后现代”一样,不管持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读图时代”的概念已经侵入了人们的脑海。
从字面上理解的“读图”,是把图画作为阅读对象,就像读书一般去读图画,但就整个社会背景及现实情境来说,“读图”的“图”并不是我们脑海中那个“图”的概念,它所包含的除了传统图画之外,还应该包括影视图像以及广告图像等我们目光所及的一切图像。有人说。在这个时代,图片遮蔽了文字,游戏取代了阅读,娱乐代替了思考。我们面对泛滥的图像,面对读图带来的官能愉悦和思想肤浅及思考钝化,已经很难去思考读图背后隐藏的意义或危机,也许可以这样说,我们习惯了视觉统领下的直观性思维,我们觉得愉快就好了,因而不想考虑那么深刻的或形而上的东西。
然而在这样一种全民式的愉悦读图的表象下,真的没有隐忧?没有不和谐?我们到底清不清楚在读什么图?怎样去读?我们真的是凭兴趣在自由地选择信息吗?其实不然,因为一种隐形权力已经悄然诞生,它操控着大众的爱好及选择,大众在不知不觉中便掉入了陷阱。这是一种新型的话语权力,它不是政治的、法律的或者道德的,而是一种以图像为主的媒介话语霸权。它隐匿在暗处,不仔细思索,便很难发现,它是新产生的阶级、雄厚的资本以及从来不曾退居历史舞台的男性群体相互入侵纠结在一起产生了的,它操控了大众的生活。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知识文化开始作为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新的阶级已经迅速崛起,它主要由人文知识分子和技术知识分子组成,可谓是一个控制着文化的价值的新的中产阶级。这些新贵们也许并没有看得见的政治经济大权,但他们掌握着最新的尖端技术,拥有傲人的文化资本,取得了杰出的经济文化地位,默默操控着社会的发展,造成社会权力新的分野。同时,走过女性解放运动盛行的时代后,尤其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两性权益的斗争呈现新的动向,权力场从政治经济领域移到了文化经济领域。
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使图像信息易于生产复制,随处可见,信息的传播速度之快以及范围之广令人惊讶,同时也使得权力重新分化。首先是掌握技术的差异造成了权力分野,忽略不会使用高端技术产品的人群,即使是在电脑普及的范围内,人人都会使用,精通者也只是那少数的技术精英,这便使得大部分人只能当坐享其成的接受者——他们能影响但不能决定信息的输入,不管大众乐意不乐意,需要不需要,铺天盖地的信息还是会涌向他们,因为信息的筛选权是由那少数技术知识分子掌握的,大众被迫接受一些他们并不需要的图像信息以满足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其次是文化层次的差异造成了权力分野,读图本来就是一种浅层次阅读,它使人越来越懒于思考。文化层次较低的人一般都选择被动接受所有图像传达出来的信息,不懂得也懒得去辨识好坏,这使话语权力的拥有者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而漠视别人的权益;文化层次较高者懂得筛选评判信息的对错,一定程度上影响决策者所作的决定,使其有所顾忌而不会为所欲为,但文化层次高的人也往往是新型话语权力的拥有者。
当社会进入全民消费娱乐的时代,历史失衡导致的两性差异造成了权力的再次分配,这也是读图时代最容易被忽略的权力重新分配。女性虽然没有完全获得过自己的主体地位,但多年以来的女性解放活动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而到了这个处处以女性身体作为观赏对象而女性自身还乐在其中的年代,女性努力的成果几乎土 崩瓦解。远离了女性无性别的年代后,铁娘子们变得分外妖娆,女性前所未有地具有了“女性气质”,随之,她们的身体成为了情欲化和商品化的读图对象,男人对女人的视觉体验充满了整个社会空间。如,展示女性身体的人体摄影非常兴盛;以女性为封面的杂志占据绝大多数,甚至有专门为男性读者而设的成人杂志——上面是各式按照男性口味来调试的女性形象,多以性感为主;美女照泛滥;各种选美活动层出不穷;等等。这个时代以消费、享乐、闲适、金钱为标志,女性成为最大的消费群体也是最大的被消费群体,在意义被解构、精神被放逐的大背景下,本就没有得到完全解放的女性更加丧失了争斗的力量。男性在创造了消费社会的奇景后顺利地再次瓦解了女性刚刚武装起来的身体,她们被引诱道:生命在于享乐,争斗毫无必要,万一要争斗,你的身体就是最好的武器。女性又从戎装变为了红妆,繁多的女性身体在争奇斗艳。总之,女性成为了根据不再掩饰的男性性欲望而被生产享受的事物,情欲在大众传播媒介里逐渐泛滥。女性的地位就像波伏娃所说的,仍处在相对于男性的主体地位来说的客体的他者地位,且物化程度比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女性正在严重地丧失自己作为主体的权利。
总之,在读图时代,新的权力分野已经发生,一种新型话语霸权正在兴起。
“读图热”的社会原因
首先,文化上,体现了社会发展转型的要求。人类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业社会的“说一听”文化,基本可以概括成金字塔形,底子很大,越往上的阶层人数越少,核心权力掌握在“说”的人手里。第二阶段是工业社会的平面文化,基本形态是“写一读”模式。它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方面是知识分子大规模地职业化,能读能写的独立阶层整体出现。另一个条件是技术与物质基础的形成,造纸术、印刷术等等在整个社会广泛应用。更深的原因是,启蒙主义和工业革命之后,新的产业、新的经济组织层出不穷,人们不但要了解一些技术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重新了解人,了解社会。这种文化否定了特权,提供了个体的奋斗空间,但社会文化还是处于被糈英层控制的被动状态。第三阶段是后工业社会的球体网状文化形态,“制一看”模式大规模蔓延。19世纪中期以来,照相术、电影技术和网络技术先后发明,逐步辟通了“看”的条件这条道路。20世纪中后期,一方面得益于科技的推动,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图像的广泛应用成为知识信息时代下的一个附庸产物,大众传播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文字传播形式,阅读方式也随之改变,最终,改变了的阅读方式直接影响了阅读对象的生产过程、手段和形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现代社会整个人类思想与生活的随着世俗化进程的影响,放弃神圣,淡化精神,消解理想,转向物质、身体等等趋向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人们的审美观念正如本雅明所说的是从“灵韵”到“震惊”到“虚无”的转移,经典所强调的艺术至上追求,已经被现代技术的复制性、消费性所取代,导致了快速变换的个体欲望和感官刺激的张扬。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没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去阅读长篇作品,因而形象、直观的图像、影像作为一种普适性的快餐文化受到人们的青睐。
其次,政治上,由图像构成的视觉霸权成为社会专制和意识形态控制的隐形武器。图像从一开始就具有“现实性”和“伪现实性”双重身份,这使它具有强大的爆发力,并在读图时代全面显现出来。今天人们生活在摄影、电视、电影、网络所营造的虚拟世界中,完全不同于我们祖辈所拥有的自然世界,虚拟世界是一个真真假假的混乱世界,真相只不过是虚假的一个侧面。对发生事件的关注变成了对该事件图片的关注,从报纸、杂志上的新闻图片中,我们得知了惊心动魄的世贸大厦被炸事件,紧张微妙的中东局势,谁是谁非?不同的利益集团有不同角度的图片报导,身处图片的操控之中。图片控制了人的视听、主宰了人的判断,是非难辨!
第三,经济上,“图像拜物教”影响巨大,图像成为文化工业重建真实感,追逐利润的有力手段。图像是生产出消费者“注意力”的基本手段,因此成为一个具有巨大潜能的生产性要素,当代社会的生产在相当程度上是围绕着图像来结构的。在“注意力经济”的新法则下。图像似乎具备了种种神奇功能。图像不但使得商品成为现实的商品,同时也创造了对商品的现实需求和更多的欲望。它可以决定商品的市场份额,它可以左右人们对一个品牌的认知和接纳程度,它甚至可以让某些人塑造或确认自我身份,以及民族的、阶级的、种族的和性别的认同,它还可以仿拟一个虚拟现实的世界,它可以提供这个时代特有的感性的、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等等。最重要的是,当商品转变为形象时,“商品拜物教”就转化为“图像拜物教”,对商品魔力的膜拜也就转向了对图像魔力的崇拜。因此,种种“读图”的趋势应运而生,图像的霸权或优势也由此合乎逻辑地确立起来了。加之电子媒介本身在技术上保证了图像生产和传播的高效便捷,而消费文化塑造的快感主义的意识形态,闲暇生活与消费模式也就成了图像中心化的结构。
在现代社会,古老的叙事艺术和讲故事的能力虽然在认真严肃的小说叙事领域快速没落,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一文中就悲哀地宣告了叙事艺术衰竭的状况。这并非说现代社会没有叙事,而是传统的或经典的叙事模式在行为和方式上被现代社会的发展模式及价值取向所解构和重组。它摇身变成了一本万利的文化工业。文化工业是以利润为根本驱动的,它必须重建叙事的真实感,重建起人们对于某种事物的信仰和痴迷,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而图像无疑成为担当这一重任的最好人选。于是我们看到了在那些花花绿绿的小道消息和八卦新闻旁边,在那些离奇古怪、不可思议的煽情故事中,穿插点缀了那么多以真实的名义出场的照片或图片,以此验明正身,谨防假冒。无论它们显得多么真实可信,但真实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也渐渐失去了最宝贵的悲剧感和崇高感。而投向自由美妙的形式与虚假的幻象,注重现世的快感成为所谓的最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