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绿色化”支撑“发展绿色化”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坛围绕十三五绿色节能环保高效战略,重点就能源绿色转型的中外路径、气水土污染治理、太阳能开发的终极目标、节能环保产业等主题展开。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绿色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气水土污染防治的决策部署,第八届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于2015年12月5日在北京西苑饭店燕乐堂召开。峰会由中国能源环境研究中心、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联合主办。
  论坛围绕十三五绿色节能环保高效战略,重点就能源绿色转型的中外路径、气水土污染治理、太阳能开发的终极目标、节能环保产业等主题展开。数十位中外高层专家,包括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王玲,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科技部原副部长、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理事长张景安,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高世宪,美国空间协会主席马克,国际再生能源组织(ISEO)主席格罗布,联合国大使瓦西杜拉,美国空间能源集团高级副总裁徐枫等,从能源资源、环境、科技、气象等领域发表主旨和主题演讲,进行深度的讨论、对话。来自国内外政界、产业界、学界和媒体界260多位代表和嘉宾参加了会议。
  本次论坛由中国能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秘书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林智钦主持,并介绍了即将出版的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第二部蓝皮书——《绿色发展(消霾)论》。
  “科技绿色化”助推企业发展
  本届论坛倡导以科技绿色化支撑发展绿色化,推出了世界前沿的系列绿色技术和产品。北京格林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LED空气净化灯, 公司首席执行官张华发表《LED空气净化照明:净化空气与节能双赢的选择》的主题演讲。
  LED空气净化灯是一种高效节能与绿色环保完美结合在一起的高科技产品,产品既具有良好的发光效果,节能特性又具备净化空气(有除烟、除PM2.5、除甲醛、杀菌功能)的效果。其主要功能包括:第一,清新空气,消烟除尘。灯具释放出带负电荷的负离子与漂浮在空气中带正电荷的烟雾粉尘进行电极中和,使其自然沉淀。第二,制造活性氧。灯具释放出的负离子能有效激活空气中的氧分子,使其更加活跃而更易被人体所吸收,有效预防疾病。第三,杀菌、除异味功能。灯具内置负离子发生器在产生大量负离子的同时会产生微量臭氧,二者合一更易吸附各种病毒、细菌、使其产生结构的改变或能量的转移,导致其死亡。除尘灭菌,减轻二手烟危害更有效。环保健康看得见。第四,改善肺部功能。人体吸入携氧负离子后,肺可增加吸收氧气20%,而多排除15%的二氧化碳。
  奥地利悦吉氢能工程有限公司推出了分布式高效制氢储氢加氫专利设备,奥地利悦吉氢能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琪恩、执行长霍芬分别发表了欧美日韩政府奖励投资氢能社会基础设施的方式、氢能是欧盟达到零碳排放的唯一途径的主题演讲,对氢能的开发利用提出了蓝图和可行方案,并且推出了该公司的国际前沿技术,即分布式金属制氢固态储氢及还原压缩氢技术。
  中国由申甲新能源(集团)公司推出雾霾空气净化器、车用节能减排器、汽车充电装置,董事长刘有福及新闻发言人在会上进行了主题演讲,中国气象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朱定真、全国汽车标准委电动车辆分委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陈全世、中国能源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赵一农作为点评专家在会议上进行了点评交流。该公司将绿色技术应用传承到公司的经营理念中。
  “能源绿色”转型的国际合作
  论坛还举办了“能源绿色转型的中外路径”、“‘十三五’节能环保战略”、“‘十三五’能源绿色战略”等分论坛,开展了“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的终极目标与途径”的圆桌对话。中国能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林智钦教授介绍了即将出版的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第二部蓝皮书——《绿色发展(消霾)论》。除上述专家外,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主任王东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部主任王晓明研究员,美国空间能源集团高级副总裁徐枫,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葛昌纯等众多专家发表主题演讲。
  论坛继续推动空间太阳能项目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合作。会议期间,美国国家空间协会主席Mark Hopkins,美国俄亥俄大学教授、太阳能卫星设计国际竞赛委员会主任Don Flournoy给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颁发了2015太阳能卫星设计国际竞赛一等奖。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高世宪、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葛昌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实验室副总研究师王立、主任研究员候欣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三盛等中方代表,同与会的外国嘉宾展开圆桌对话。徐枫、王立主持了对话活动,林智钦最后做圆桌对话总结。
  本届峰会得到了中国能源环境“百千万万”活动专家指导小组核心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信息中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以及奥地利悦吉氢能工程有限公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美国国家空间协会、国际可再生能源组织、中国由申甲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易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格林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的支持。
其他文献
老夫老妻
期刊
十个领域引领着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它们分别是:共享经济、万物互联、数据、基因、人工智能、未来货币、可穿戴设备、纳米技术、太空探险、新兴制造业。  2015年底,哈佛大学客座教授皮埃罗·斯加鲁菲预言,未来有十个领域是需要创业者重视的,它们引领着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这十个领域包括:共享经济、万物互联、大数据、基因、人工智能、未来货币、可穿戴设备、纳米技术、太空探险、新兴制造业。  共享经济  
期刊
10月中旬的一个傍晚,我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接听之后才知道是孟繁禧先生。在此之前,我曾联系孟先生多次,都没有联系上,原来在此之前他正在电视台录制书法讲座,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刚刚结束了持续多日的节目录制。采访很快就定了下来,就在第二天的下午。  让人印象颇深的是,采访当天整个北京都被笼罩在浓重的雾霾里,孟先生却找到了一处十分难得的静谧而优雅的地方——北京东三环的一家茶楼。当记者走进茶室的时候,
期刊
品茶,自然当有些讲究:茶具最好名贵奇特;水质必须纯正清冽;茶艺要求精湛娴雅;茶叶讲究珍稀新鲜。重要的是:品茶过程中要见真功夫。  多位品茶大家在书中早有说辞:品茶的几种动作至关紧要:舌尖儿感触、润唇绕齿为品茶;中口直浸到舌根为啜茶;大口直冲咽部则为牛饮。《茶经》中的“啜苦咽甘,茶也”,说的就是品茶时“知味”,这是品茶中最基本的感知。  秋季,走向尽头的时段,往往是人过中年启悟的时段。出入口中微苦、
期刊
一头长发高高盘起,上身穿一件束腰浅色衬衫,下身着一袭碎花长裙,走起路来裙摆飘飘……这是北京十一学校特级生物教师王春易留给学生的深情记忆。她的课,令全年级学生趋之若鹜,获得100%的满意度。课堂上的她,真情投入,神采飞扬;课堂下,温柔耐心,百问不烦。这位多项荣誉集于一身的模范教师,却从未自满,2010年,她通过教学改革突破自我、实现超越,把课上大量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只用五分钟串讲疑难问题,学生的成绩
期刊
许单单做过一段很长时间的互联网分析师。  他曾这样剖析自己的职业特色:“分析师是个孤独的职业。性格偏孤独才能做好这个事。巴菲特就一直住在小镇,不去华尔街。他要独立判断,内心坚韧。他不需要团队,不需要社交,不需要认可。我就是这种人。”  但是,许单单看上去又是一个合群的人,甚至是一个社交达人,不管是筹办咖啡馆,还是做拉勾网,不管是成为微博玩家,还是经营“互联网的圈子”,线上线下,他都能走出了自我,迈
期刊
一年以前,本刊曾推出一组系列文章《中关村出了个创业街》。讲述自车库咖啡入驻中关村图书街的鑫鼎宾馆以来,一场依靠科技创新创业的革命在中关村逐渐蔓延开来,结合互联网时代和金融变革,让中关村的科技精英们如鱼得水,各种奇思妙想、各种商业模式,不断发酵、孕育,走出中关村,辐射全国,引领了中国的产业革命、经济转型。  现在,作为中关村创业大街最早开拓者之一的苏菂,车库咖啡的创始人,已经开始了另外一个梦想:开创
期刊
近年来,中关村聚集了大量科技企业总部及其研发中心、投资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成为我国科技总部集聚的“高地”,呈现明显的“低碳、集约、高效”、“高创新、高成长”特征。中关村总部经济快速发展,在全市总部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关村总部企业界定标准是在北京市总部企业认定标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总部企业在京发展工作意见的通知》(京政发[2013]29
期刊
海淀区将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打造智能制造、集成电路设计、网络和信息安全、北斗及空间信息服务、先进材料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全面打造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2015年12月21日,中关村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论坛暨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在北京海淀区正式启动,这标志着海淀区军民融合工作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在论坛环节,海淀区政府发布了《中关村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规划方案》,军方、企
期刊
在北京海高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协会理事充分肯定了协会2015年的工作,并对协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2015年12月12日,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以下简称“北京海高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30多名理事汇聚一堂,回顾总结协会2015年的工作成果,谋划2016年工作的开展。  在2015年年初举行的协会第二次会员大会上,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选举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