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和“有无相生”这些玄奥的道理后,老子渐渐把目光转向了社会现实当中。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把道的根本体性和规律说了一番,归根结底还是要说我们人类社会应该怎样去治理。
老子的假想读者是谁呢?
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每个人说话或写文章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针对某些听众和读者而发的,比如《论语》是孔子的“群弟子,记善言”的结果,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学生们的听课笔记精华合订本了(后来逐渐增补了曾子门人的讲课记录)。所以《论语》的那些话,大都是孔夫子对学生们的教诲,因此语气是居高临下,循循善诱的,当然也有对差生发脾气的话,比如怒斥爱睡懒觉的宰予是不可雕琢的烂木头。这就是古代的圣贤,个性鲜明,元气淋漓。
当然老子著书更绝非无病呻吟,那么他的假想读者是谁呢?我们看老子的这一章大概就明白了: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我们知道,老子所处的时代,是东周末期,也就是所说的春秋时期,那时候,国家的社会阶层有六个,从上到下,依次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是不是要“尚贤”,士以下的平民和奴隶根本没有机会,只有卿大夫以上的诸侯、天子这样的统治阶层才有这资格。所以,我们可以说,老子写文字所设定的假想读者是有统治权力的阶层。
实际上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除了庄子有许多自说自话或者说是我手写我心,与天地精神往来之外,其他人的言论和文章都是围着诸侯们转的,也就是希望能被诸侯们认可,从而得主行道,造福一方。
明了这一点,再看《道德经》后面的内容,乃至读其他的先秦诸子著作许多问题自然就很容易明了。
No!No!No!
在这一章里,老子首先说了三个No!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老子所在东周时期的社会结构,是个金字塔形的,越往上,人数越少,而掌握的资源越多,越往下,人数越多,人均的资源越少,为了争取到有限的资源,许许多多的士和平民就得眼睛向上,盯着有权势的诸侯、卿大夫们,投其所好,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围猎领导。
所以有吕不韦那种给王子送美女、给太后送俊男的;有卞和那种给国王锲而不舍送玉石的。遇到比较像样的君主,就会有大臣给他们送人才。有了需求,就有了生产。于是当时的没落贵族和平民中有些知识的,就要创新各种新奇的学说去忽悠有权势的人,诸子百家就是这么日渐兴盛起来的。老子那个时候,周天子的权威已经逐渐丧失,也就是当时的社会开始从一元开始走向多元了,思想界开始混乱,社会开始浮躁。发展到后来的战国末期,有的地方有一半的人都抛弃了本职工作,忙着备考当公务员,去帮诸侯、卿大夫搞管理了。(《韩非子·外储说上》:“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这就是“尚贤”的结果。老子看见“尚贤”时代的开始,他有些看不惯,为什么呢?
俗话说,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一个人是不是人才,是什么样的人才,是那些混昧的君主所能弄清楚的吗?老子认为,有道的人总是善于做到人尽其才,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善于做到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所以,在老子眼中,只有不会用人的君主,没有不是人才的下属。就是后世韩愈所说的“大匠无弃材”。
而且当时的国君都是世袭,纷纷扰扰的春季战国时期500多年里,国君中能称得上贤明的可以说寥若晨星。这些君主,大多数才具平平,有的甚至是荒淫残暴。据说,晋文公在当国王前曾经逃难多年,因此他特别喜欢衣着褴褛的人,于是大臣们上朝时就都特意穿得很狼狈。而齐桓公喜欢紫色衣服,于是整个齐国都城的人都穿紫色的衣服。搞得物价混乱,五匹没染色的布都换不到一匹紫布。至于“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更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齐桓公、晋文公、吴王阖闾、楚灵王,这些比较贤明的国君尚且如此,其他那些有多么荒唐就可想而知了。
老子看见了这种纷纷扰扰的情形,于是说了上面那段话,意思是:不推崇所谓的贤人,使百姓不起争心,不贪爱难得的宝物,使百姓不起偷盗心,不显耀自己欲望趋向,使百姓不被惑乱。
老子是愚民主义者吗?
后面的话是什么意思,争论就多了,两千多年来,争论也没有统一。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争论主要集中在“虚心实腹”是什么意思上。
第一种说法认为,这是老子主张实行愚民政策,就是让老百姓都心里别学太多知识,这就是虚心,让老百姓都填饱肚子,这就是实腹。因为孔子也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话,两者都是愚民主义者。不过孔子的话只要把断句调整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可以恢复教育家的本色了,老子的话用这种简单方法可处理不了。不过老子说过,有道的人把百姓的意志作为自己的意志。(《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先秦的著作中可以说没有比这更有群众情怀的言论了,说他是愚民主义者,期期以为不可。
第二种说法认为,这话是在教育君王,让国君自己做到心志虚静,体腹充实。不过君王体腹充实似乎不至于成为问题,这种说法让人感到十分牵强。
第三种说法,是以宋代内丹家、道家南宗创始人张伯端的说法为代表。他在《悟真篇》中写到,“虚心实腹义俱深,只为虚心要识心。不若炼铅先实腹,任教守取满堂金。”“虚心实腹”被解释为一种提升心性、修养身体的方法。后世的道家对“虚心实腹”的方法有很多实践和详尽的阐释,有兴趣的话可以参看王沐等先生的著作,这里不赘述。
第四种说法认为,“虚心实腹”就是要让百姓心灵宁静虚灵,生活平安温饱。
上述种种,从修身角度而论,我认为第三种可取。从治世角度而论,我认可第四种。于是这段大致可以翻译为——
所以有道的人管理国家,经常让百姓心灵宁静虚灵,生活平安温饱,意志柔韧,体魄强健。经常让百姓们没有虚伪机诈的心思,没有争夺偷盗的欲望。让那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动,依照无为的原则去处理政务,顺应自然之道,就没有管理不好的。
那么老子关于圣人该如何抓管理这个问题,似乎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抓管理要顺应规律,尽量少折腾,最好别折腾。
老子的假想读者是谁呢?
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每个人说话或写文章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针对某些听众和读者而发的,比如《论语》是孔子的“群弟子,记善言”的结果,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学生们的听课笔记精华合订本了(后来逐渐增补了曾子门人的讲课记录)。所以《论语》的那些话,大都是孔夫子对学生们的教诲,因此语气是居高临下,循循善诱的,当然也有对差生发脾气的话,比如怒斥爱睡懒觉的宰予是不可雕琢的烂木头。这就是古代的圣贤,个性鲜明,元气淋漓。
当然老子著书更绝非无病呻吟,那么他的假想读者是谁呢?我们看老子的这一章大概就明白了: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我们知道,老子所处的时代,是东周末期,也就是所说的春秋时期,那时候,国家的社会阶层有六个,从上到下,依次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是不是要“尚贤”,士以下的平民和奴隶根本没有机会,只有卿大夫以上的诸侯、天子这样的统治阶层才有这资格。所以,我们可以说,老子写文字所设定的假想读者是有统治权力的阶层。
实际上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除了庄子有许多自说自话或者说是我手写我心,与天地精神往来之外,其他人的言论和文章都是围着诸侯们转的,也就是希望能被诸侯们认可,从而得主行道,造福一方。
明了这一点,再看《道德经》后面的内容,乃至读其他的先秦诸子著作许多问题自然就很容易明了。
No!No!No!
在这一章里,老子首先说了三个No!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老子所在东周时期的社会结构,是个金字塔形的,越往上,人数越少,而掌握的资源越多,越往下,人数越多,人均的资源越少,为了争取到有限的资源,许许多多的士和平民就得眼睛向上,盯着有权势的诸侯、卿大夫们,投其所好,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围猎领导。
所以有吕不韦那种给王子送美女、给太后送俊男的;有卞和那种给国王锲而不舍送玉石的。遇到比较像样的君主,就会有大臣给他们送人才。有了需求,就有了生产。于是当时的没落贵族和平民中有些知识的,就要创新各种新奇的学说去忽悠有权势的人,诸子百家就是这么日渐兴盛起来的。老子那个时候,周天子的权威已经逐渐丧失,也就是当时的社会开始从一元开始走向多元了,思想界开始混乱,社会开始浮躁。发展到后来的战国末期,有的地方有一半的人都抛弃了本职工作,忙着备考当公务员,去帮诸侯、卿大夫搞管理了。(《韩非子·外储说上》:“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这就是“尚贤”的结果。老子看见“尚贤”时代的开始,他有些看不惯,为什么呢?
俗话说,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一个人是不是人才,是什么样的人才,是那些混昧的君主所能弄清楚的吗?老子认为,有道的人总是善于做到人尽其才,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善于做到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所以,在老子眼中,只有不会用人的君主,没有不是人才的下属。就是后世韩愈所说的“大匠无弃材”。
而且当时的国君都是世袭,纷纷扰扰的春季战国时期500多年里,国君中能称得上贤明的可以说寥若晨星。这些君主,大多数才具平平,有的甚至是荒淫残暴。据说,晋文公在当国王前曾经逃难多年,因此他特别喜欢衣着褴褛的人,于是大臣们上朝时就都特意穿得很狼狈。而齐桓公喜欢紫色衣服,于是整个齐国都城的人都穿紫色的衣服。搞得物价混乱,五匹没染色的布都换不到一匹紫布。至于“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更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齐桓公、晋文公、吴王阖闾、楚灵王,这些比较贤明的国君尚且如此,其他那些有多么荒唐就可想而知了。
老子看见了这种纷纷扰扰的情形,于是说了上面那段话,意思是:不推崇所谓的贤人,使百姓不起争心,不贪爱难得的宝物,使百姓不起偷盗心,不显耀自己欲望趋向,使百姓不被惑乱。
老子是愚民主义者吗?
后面的话是什么意思,争论就多了,两千多年来,争论也没有统一。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争论主要集中在“虚心实腹”是什么意思上。
第一种说法认为,这是老子主张实行愚民政策,就是让老百姓都心里别学太多知识,这就是虚心,让老百姓都填饱肚子,这就是实腹。因为孔子也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话,两者都是愚民主义者。不过孔子的话只要把断句调整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可以恢复教育家的本色了,老子的话用这种简单方法可处理不了。不过老子说过,有道的人把百姓的意志作为自己的意志。(《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先秦的著作中可以说没有比这更有群众情怀的言论了,说他是愚民主义者,期期以为不可。
第二种说法认为,这话是在教育君王,让国君自己做到心志虚静,体腹充实。不过君王体腹充实似乎不至于成为问题,这种说法让人感到十分牵强。
第三种说法,是以宋代内丹家、道家南宗创始人张伯端的说法为代表。他在《悟真篇》中写到,“虚心实腹义俱深,只为虚心要识心。不若炼铅先实腹,任教守取满堂金。”“虚心实腹”被解释为一种提升心性、修养身体的方法。后世的道家对“虚心实腹”的方法有很多实践和详尽的阐释,有兴趣的话可以参看王沐等先生的著作,这里不赘述。
第四种说法认为,“虚心实腹”就是要让百姓心灵宁静虚灵,生活平安温饱。
上述种种,从修身角度而论,我认为第三种可取。从治世角度而论,我认可第四种。于是这段大致可以翻译为——
所以有道的人管理国家,经常让百姓心灵宁静虚灵,生活平安温饱,意志柔韧,体魄强健。经常让百姓们没有虚伪机诈的心思,没有争夺偷盗的欲望。让那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动,依照无为的原则去处理政务,顺应自然之道,就没有管理不好的。
那么老子关于圣人该如何抓管理这个问题,似乎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抓管理要顺应规律,尽量少折腾,最好别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