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图画书,我们这样做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自制图画书活动是由早期阅读活动引发的一种综合性活动,活动需要幼儿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模仿书的结构,将内心的想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有序地表现出来,对幼儿的语言、艺术、逻辑思维、社会等各方面能力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目前在自制图画书活动中存在几点问题。首先,教师带领的幼儿自制图画书活动中,内容多来源于故事仿编、续编或教育活动延伸,预成性较强;其次,实际制作过程中,由家长动手操作的比例较高;最后,以往的图画书制作活动关注引导幼儿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以图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即“如何做”),忽略了做之前对幼兒已有经验的梳理(即“有话说”)和制作好图画书后让幼儿对其进行表达交流(即“做了说”),使自制图画书活动流于表面,无法充分体现活动的真正价值。
  自2013年起,我园开展了全园性主题活动实践研究。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全园围绕同一主题开展活动,能够将幼儿、教师和家长全部纳入活动中来,扩大了个体幼儿活动的形式和范围,其中的大型活动更有助于幼儿调动各种经验,形成综合能力。全园性主题活动的整合性、过程性和全园互动性的特点,能否有助于解决幼儿自制图画书活动中的不足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开展了“我们自己的故事”全园主题活动,探索如何在主题活动中支持幼儿自制与分享图画书。
  根据激发兴趣、丰富经验、形成能力、养成习惯的推进线索,结合幼儿自制图画书的明确任务、构思、制作、欣赏四个基本步骤(何苗,2006),我们将幼儿的自制图画书活动分三个阶段推进。
  阶段一
  活动前期兴趣激发与经验丰富
  幼儿的自制图画书活动必须建立在其对图画书的充分阅读和理解基础上,我园在前期“我喜欢,希望你也喜欢”阅读分享主题活动中,已为幼儿园营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促进幼儿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自制图画书的主题活动中,我们重点关注幼儿阅读经验与图画书制作相结合,激发制作兴趣,丰富幼儿的制作经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巧用出版“外援”
  为丰富幼儿图书制作经验,我们引入了“外援”——图画书作者、编辑,请他们来到幼儿园班级中,以适宜幼儿年龄阶段的方式,将出版社的出版资源如新书信息、图画书制作过程一一呈现,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们将自己喜欢的图画书与制作活动建立起联系。
  针对小班幼儿特点,蒲蒲兰绘本馆的编辑们带着大家一起回顾了经典图画书,讲述了新出版的图画书故事,通过互动,幼儿逐渐认识到图画书是由作者、编辑制作出来的;中班幼儿在此基础上,与作者编辑交流了图画书制作的基本流程,认识到一本图画书从创意到成书的基本环节;大班幼儿则和作者、编辑一起仿编图画书,在与出版专业人士合作自制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2.了解图画书基本构成
  制作图画书的重要一环是了解图画书的基本构成。在日常的集体阅读活动中,教师会带领孩子观察图画书封面,了解图画书的构成信息,然后,在主题活动中进一步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和比较,清晰图画书的基本结构。如在图书区投放一定的自制图画书,引导幼儿比较自制图画书和正式图画书;阅读与制作图书有关的绘本如《卢利尤伯伯》《爱看书的小狗》等,积累经验。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逐渐发现“图画书都有好多页”“图画书都有封面、封底”“封面上有作者、出版社,封底有定价”“扉页上的小朋友写的就是《小船的旅行》要送的那封信”“《蚂蚁和西瓜》的环衬上也画着好多蚂蚁”……这些发现为幼儿制作图画书奠定了基础,后期的自制过程中,有的孩子甚至为自己的图画书设计了二维码。
  3.环境创设资源再利用
  调整环境时,教师将原有的环境创设资源制作成图画书,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如在大班换牙主题中,孩子们分享了自己换牙的经历、感受,统计了全班小朋友换牙的比率,班级结合孩子们的活动制作了环创内容。主题活动结束后,教师们利用这些环境创设的图片、信息等,调整完善成相应主题的自制图画书,投放到班级之中。通过这样的自制图画书使孩子们认识到,原来我们身边的环境、故事都可以变成图画书。
  阶段二
  制作过程中支持幼儿自主表达
  幼儿的制作过程,包括了内容构思和图文表达两部分。针对目前制作过程中成人包办代替太多,幼儿自主操作不足的问题,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了调整。
  1.结合前期主题活动,让幼儿“有话说”
  幼儿的图画书制作是建立在已有经验之上的,若没有丰富的前期经验,幼儿则无法选择图画书的主题和内容。因此,善用原有主题活动资源,是让幼儿想说且有话说的重要一环。
  在自制图画书活动前,我们刚开展了“我们的运动会”全园主题活动,孩子们通过全程参与,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生发了想要记录和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将本次全园自制图画书的内容确定为健康图画书。在全园预成的基础上,注重班级的生成,在健康主题之下,教师们通过和孩子们讨论,小、中、大班幼儿分别聚焦到饮食健康、运动健康和运动会(与他们在主题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一致)。在此基础上,每个孩子又有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如大班幼儿就发挥想象,将自己在运动会主题投票中落选的“午夜运动会”创意在自制图画书中加以呈现。
  2.搭建支架,支持幼儿表达
  自制图画书活动需处理好成人支持和幼儿自主性发挥间的关系,教师要明确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和特点,根据幼儿的需要提供不同的支架。支架的方式是多样的,教师可以通过言语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积极的回应,帮助幼儿理清思路或引发思考;可以在幼儿操作困难时,给予必要的协助;还可以给予幼儿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保护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如对小班幼儿而言,在自制活动中要鼓励幼儿多说,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流对“好吃的”的想法,发现富有意义的、充满童趣的内容,作为自制图画书的素材;对中班幼儿而言,不仅要鼓励幼儿表达,还要通过递进式提问、对语言或材料逻辑性和层次性的梳理等,引导幼儿将零散的经验整合成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故事;对大班幼儿来说,故事创编、绘画、装订等大部分工作都可以独立完成,教师可通过引导幼儿制定自制计划等形式增强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通过成人搭建的这些支架,孩子们有更多空间发挥主动性,以操作实践发展问题解决的能力。   3.家长指导
  由于自制图画书活动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的,因此,教师还要引导家长也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架。在自制图画书活动前期,我们发起了“全身心陪伴一刻钟”的活动倡议,引导家长关注和陪伴幼儿,了解孩子想法。接着开展了专题家长会,通过研究和数据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家长说明了图画书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以案例的形式给出了具体的教育建议,各班教师还向家长展示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自制图画书作品,介绍孩子的想法和创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家长指导,不仅让家长明确了活动目的,还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家长支持幼儿自制图画书的活动效果。
  阶段三
  制作完成后鼓励幼儿互相分享
  自制图画书完成以后,一定要让小作者将自己的图画书读给大家听。通过分享,孩子们更相信自己有能力表达自己的想法,对自己的作品也更加肯定和欣赏。通过相互交流,孩子们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之余,还可以互相吸收图画书制作的经验与创意,同时,不同图画书的内容,还有助于丰富幼儿的认知。全园性的主题活动,使幼儿的自制图画书分享能够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增加了不同班级孩子间分享交流的共同语言。因此,如何合理安排“和谁分享,怎样分享”,是我们在这一阶段探索的问题。
  1.班级内的分享
  不同分享形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也不同,在集体环节中进行的“一对多”分享,能培养幼儿当众大胆表达的勇气和能力;区域活动、过渡环节的“一对一”自由分享,能让孩子之间有更为密切深入的互动;交换图书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是孩子和家长一起丰富自制图書经验的好机会……尤其是自由交换活动中,若某本自制图画书受到多名孩子青睐,如何合理借阅就成为孩子们需共同解决的新问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在这些分享中,教师始终坚持“藏在里面”的原则,把自主表达、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孩子。
  2.全园范围内的分享
  主题活动开展一段时间之后,我们都会组织一次全园参与的大型活动,让幼儿通过大型活动综合运用自己前期积累的能力,获得全面发展。在自制图画书主题活动中,这个大型活动是由全体小朋友、教师和家长一起参与的自制图画书分享活动。
  为了给每个孩子大胆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在简短的集中活动后,我们将大型活动的重点放在分散活动中,采用串班的形式与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图画书——每个班的幼儿分为两组,一组带着自己的图画书到别的班级做客,一组留在班级内接待来访的小客人。串班活动会持续几天,直到每个孩子都有接待和拜访的机会。这样的全园分享活动,不仅让每个孩子都有充分的分享和倾听的机会,敢于面对不同的对象(同伴、教师、家长志愿者)进行交流,更在活动中以实际表现赢得家长认同,促进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家长们纷纷反馈:“自制图书让我们发现孩子的创造力超乎想象,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自己计划,自己绘画,条理清晰地完成了一本书的制作,我重新发现了孩子的力量。”
  从经验调动与丰富,到自主选择与表现,再到充分地交流与分享,对于参与自制图画书主题活动的幼儿来说,这是一个连续的、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通过自制图画书主题活动,我们再次梳理了全园性主题活动开展的经验,丰富了教师支持幼儿自制图画书活动的策略,促进了孩子的自主发展。活动后的家长调查问卷显示,幼儿在自制图画书中的参与度有了明显的提升。我们相信,这样完整、连贯、逐步递进的自制图画书活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色和价值,为幼儿阅读、表达、制作、交流等综合能力发展提供良好契机。
其他文献
小班入园的第三周,孩子们基本已经适应新的环境,当最初的那些重度焦虑渐渐散去时,有一些安静、循规蹈矩的孩子也在悄悄地變化着。在生活的一些片段里,我看到了一颗颗宝贵、闪亮的心。  片断 1 :有礼貌的小姐姐  彤彤是班里的大姐姐,小时候在姥姥家长大,并就近上过8个月的幼儿园,进餐、入厕、喝水、午睡都能自理,并且能主动和老师表达自己的需要……从来到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哭过。她是第一个在班里过生日的小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执教老师在活动前已经做了精心的预设。可以想象,这个活动本身也一定是有计划、有目的地促进孩子全面、协调发展的众多活动内容中的一部分,定然是教師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所处的季节等精心设计的活动,且教师在活动开展前也做了精心的准备。既然是精心准备、用心设计的活动,一定有它存在的价值。从文中也间接可以看出,这位老师认可儿童为本的理念,很有反思精神,能关注孩子的个别差异,但个人觉得
一天,孩子们早餐吃的是鹌鹑蛋。霖霖兴奋地说:“除了鹌鹑蛋,我还吃过鸭蛋!”天天说:“我吃过鹅蛋!”孩子们纷纷说还见过大雁蛋、鸽子蛋……我追随大家的兴趣,也参与到讨论中,并提议大家既然对蛋这么感兴趣,可以去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蛋。  蛋品大搜集  幼儿开始寻找生活中能见到的各种蛋,有鴕鸟蛋、乌鸡蛋、鸽子蛋、野鸡蛋、鸭蛋、柴鸡蛋……大家有了新的思考。霖霖说:“它们住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可可思考着:“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起始年级的语文教学。现在,就来谈谈对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的一些思考。  一、对课外阅读的认识  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中说的一句话一定会引起很多普通人的共鸣:“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看课外书。” 因为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
我们班的柯柯小朋友,父母对他照顾较少,尤其是妈妈因工作原因很少陪伴,平时生活起居以大姨和爸爸照顾为主。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柯柯常常是那个表现“不良”、让老师们十分头疼的孩子,他的日常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交往存在障碍,攻擊性行为频繁。在班级中,柯柯不懂得如何用正确的方式与人交流,表达交往的语言和动作往往都不恰当。同时他还存在较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比如,故意踢走同伴搭建好的积木,抢走玩具;对
2019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适值两会的休息日,这一天,全国政协委员、来自北京市北海幼儿园的柳茹园长一早就匆匆赶往自己的幼儿园——目前已有三个园址的北京市北海幼儿园。  “作为一名来自幼教一线的政协委员,我必须承担起为幼儿、为幼儿教师发声的责任。”柳茹园长说。今年,她的两个提案都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相关,教师专业素养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专业素养最终要落脚于理解幼儿、尊重幼儿、支持幼儿发展
拿一个柑子(方言“橘子”)把皮剥开再吃掉,这对成人来说太简单了,但对于两三岁剛入园的萌宝来说,这个过程似乎有点难。  小班新学期的一天,上午点心时间每个小朋友的餐盘里都放了一只可爱的柑子,到处飘散着诱人的香气。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在幼儿园吃柑子,他们拿起来左瞧瞧、右看看:这柑子与平时在家里吃的不一样——圆滚滚、光溜溜的,看起来毫无破绽,真让人为难!在家里都是大人剥好了,直接喂到嘴巴里,简单省事。幼儿园
去年,我们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而今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又吹响了向新目标进军的号角。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总结幼教改革的经验与成果,明确下一步奋斗的路径与方向,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幼教改革所取得的累累硕果中,安吉游戏是一个杰出的代表,因此,思考、总结、学习安吉的宝贵经验,其意义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  安吉游戏是安吉幼教改革的产物。安吉幼教改革是中国
在家园工作中,因为缺少一些尊重而引起彼此不满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们认为有必要将尊重提出来作为和家长共同探讨的内容。怎样能让家长理解尊重对于家园工作和谐开展的意义,感受尊重对于家园关系的重要呢?对此,我们就本次活动的主题和老师们进行了对话。  在了解教师对于尊重的理解和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召开了以尊重为主题的体验式家长拓展活动。  活动目标  1.增进家园和谐,建立信任的关系。  2.与家长产生共鸣,体
相信我们在一日保教活动中,都会碰到类似林林的孩子——刚入园时,脾气暴躁、骂人、打人、以自我为中心。我的做法是:中班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能够理解对错,在心理上也有了被关注和被认同的需要。可以在班上就此事件展开讨论,相信孩子们的话语比老师更能说服林林,让他明白如果自己不能友好对待他人,别人也不会友好对待自己。这次讨论可从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第一,林林为什么会被小朋友打。第二,林林和大家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