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的校史口述档案建设及前期相关问题讨论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_che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校开展校史口述档案建设逐渐成为趋势,但同样口述工作的开展,对历史悠久的传统名校和创建短暂的地方所属高校来说,面临着不同的情况。本文通过浙江师范大学档案馆在口述史上的初步尝试,探讨地方院校进行口述建设的必要性,同时针对口述史的前期准备环节,分析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可供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校史;口述档案;档案馆;前期筹备
  当前,国内的很多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口述档案工程。但是即使同样是口述工作的开展,因为地域间、校际的差别,不存在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工作套路,尤其是在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名校和一个建国以后创办的地方高校,由于建校时间、所经历时代、关联人物的差异,面临的状况也完全不同。不同的有优势也有困境,因此地方院校并不能够完全照搬一些在口述史上走在前端的名校的工作流程甚至经验,而需要正视自身的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
  一、
  1.校史资料的留存情况
  作为一所建国以后建立的地方所属高校,浙江师范大学此前并无制作口述史的传统或尝试,只有校友办主编的刊物《校友》偶尔会刊登一些老校友的回忆性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部分的历史记忆。
  近年,浙江师范大学档案馆以“师大记忆”为题,开展了数项校史相关的编研工作。在此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校史资料的不足。除了官方的文书档案,几乎没有其他可以依赖的文献。偏离历史变迁的主视角,更多只是扮演路人的角色在镜头间一闪而逝,意味着长期以来理所当然地缺乏深入的关注和研究。关于学校的发展轨迹以及人物建筑遗留下来的往往只有一纸文书,我们可以从中知道学校一些重要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也可以了解某个人的生卒年月或某幢楼建于何时,却无由知晓往事背后的前因后果以及其中具体的细节。
  2.开辟史料的新途径
  于是,一方面,广泛征集校友手中关于学校的资料对于完整这所学校的历史是十分重要的。但同时也需意识到,文字影像的资料留存毕竟十分有限。口述的必要性因此更加明显。这一点也在浙师大之前的校史编纂工作中尽显无遗。在已有的校史当中,编写者使用了大量亲历者的回忆,尤其是对于建校初期艰难环境与南迁建校劳动一些场景的描述,几乎全部都是得自亲历者的讲述。这些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相关时期纸质档案的空缺,价值不言自明。但是也有一个问题,我们现有的口述资料是片段性的,失于零碎。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也在流失,很大一部分建校开始就在我校工作的教师已经过世,其余的也是年龄渐长,或卧病在床,或记忆消退,若不及时对其进行访谈,一些珍贵的历史记忆将随其而去。“对于做口述史研究的人来说,触摸往昔岁月,采访古稀老人,就是和时间赛跑。”此为开展口述的急迫性。
  二、
  当前,中国口述史学的发展远远称不上完善,并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人才培养和具体工作体系,于是开展口述史,意味着面临不断的挫折与新的尝试。其中也出现了很多需要思考的问题,贯穿了前期筹备、访谈的进行以及后期制作的整个环节。本节所作的讨论,主要是针对前期出现的一些问题。
  1.访谈主题的确定
  口述工作开展的第一步便是主题的确定。
  对于建国后建立的地方院校而言,自身的历史中可能很少有这样一个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事件来作为口述的中心构建。特别是建国后的几个全国性重要时期仍是属于避忌不谈的范畴,诸如“大跃进时期的XX大学”、“文革环境中的XX大学”这样的题目并非不能,但在当前的环境下其可行性值得怀疑。
  而若以个人为主题进行口述制作。浙江师范大学这样一所地方院校,建校时间不算长,而长期师范院校的定位,也使这所学校输出的人才更多局限在教育系统,很少有在中国政治经济甚至科技进程中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历史传统短暂造就的先天性不足,首先体现在知名校友的等级不够。如果以个人为主题,那么遍数学校上下五十年,可能也只有那么几位老教授符合要求。
  当然,对于口述史的开展,年轻的学校也有年轻的好处。浙江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建于1956年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几度更名,由杭州师范学院、浙江师范学院至今。学校的历史不到六十年,也让学校在校史研究一途占有某种便利,即学校建校初期的老人多有健在,我们拥有条件去保留一套完整的口述校史。把学校发展轨迹作为口述的主题就是高校口述史最常见的做法,这也是缺乏口述史经验的地方院校比较容易把控的一个主题。
  2.经费的筹备
  在口述史的前期准备上,经费是个避不开的话题。
  每项口述史的开展,必要的一个准备环节就是“项目筹款”。任何口述计划中,都会将其列在首位。看起来像是电影拍摄的前期筹划,在导演之外需要一个制片人东奔西跑拉赞助。当然赞助不都是这么好拉的,事实上也有很多口述项目限于经费而无法开展,这也是在国内开展口述史所需面对的现实。
  而在高校开展口述史,面临的情况稍有不同。首先,以学校历史为主题的口述,采访的主要对象是一些普通老教师,影响力的缺乏便决定了不易从社会各界拉到赞助。那么,最好的情况是以学校为主体来开展这项工作,多个部门学院共同参与,拨下专项资金,那么可以解决很多前期的问题。但是在一些地方院校,但是鉴于口述史在当前大陆的尴尬地位,学校未必能够重视,甚至完全不曾意识到开展口述工作的必要性。一些口述工作也是以档案馆、校史馆为主体、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来开展的,那么问题就来了,仅凭一个部门的日常经费,是无法满足其开销的。
  能否得到学校的支持,校方是否理解、是否愿意在这样一个项目中投入资金是口述项目开展的关键。或许为一些院士或著名的专家学者做口述,因为受访者声名和影响力的加成,这一工作比较容易得到认可,学校也愿意投入资金;但是如果受访者仅仅是某位普通的教师或职工,未必能够得到积极的反应,就算受访者经历的历史十分有意义,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意识到它的价值,这在地方院校,特别是以校史为主题的口述工程中体现得尤其明显。这也要求口述工作的负责人主动向校方作出说明,努力让校内领导明白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同时,适当开展宣传工作也能推动其得到理想的结果。   3.参与人员的配置
  前期准备的另一关键是人员的配置,口述史必要参与人员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口述制作人员,另一部分则是受访人员。
  (1)就如同电影剧组一样,一个规范的口述历史创作团队也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员组成。采访者、记录者、调整设备者乃至后期文本誊写、影像制作,等等,各项工作都需要人担任。如果同时开展数项口述访谈,那就需要更多的人员配置。但现实情况是在当前的中国专业的口述史工作者少之又少,很多时候口述工作的开展都等同于缩水版,在一些环节的处理上偷工减料。
  特别是以档案馆为主体单独开展工作,则情况更加艰难。一般地方院校的档案馆在人员编制上多也就在十人上下,专职负责的可能也就那么一两个人,不足以应付口述史的需求。当然,高校的环境也有其便利性,招收学生志愿者参与是很多高校在开展口述工作时采取的方法。这也有效地解决了人员不足的状况。
  志愿者的参与同时也引出另外的问题,即口述史涉及的保密要求。在访谈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有些老人对以往的一些制度、一些事甚至一些人颇有微词,甚至抱有强烈的不满,这在经历了大跃进、文革这些时期的人而言是常见的。是有时候他们所针对的部分人可能还在世,或者他们的子女仍和学校关系紧密,为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有些内容就不适合在当前公开,有些受访人也会要求暂时不公开。对于参与的专业档案从业人员,保密属于职业素养,但如果让一些并不具备这样意识的学生或者外来的志愿者参与,你就很难保证这部分的信息不向外散布出去,从而导致一些后续的问题。这也是需要慎重对待的。
  (2)一方面是对于参与口述制作人员的配置,另一方面,对于受访者的选择也是一门学问。其中包括基本人员的确定以及采访先后次序的安排。
  如果以学校的发展为主题,入校时期、年龄、工作部门、身体条件就都是需要考虑的。以我们此前的尝试为例,我们先列出尚在世的退休教师名单,而根据浙江师范大学的发展阶段,将受访者分为建校初期就在校的、南迁金华之后到校的、77年恢复重建以后到校的几个部分。然后从中选择,当然选择也有先后次序的考虑,并非从最年长的、或者最有声望的那位开始就一定合适,而如果采取逮着一个算一个的态度,是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的。毕竟这批老教师都是年事已高,对于学校历史的参与度也各有不同,而且关键的是你在访谈开始之前,很可能并不清楚你的访谈对象对那些时期了解得较多,这必然会对访谈造成影响。
  三、
  确定了主题,拥有了经费和基本的参与人员,口述制作的前期筹备就差不多完成了。但对于整个工程而言,这还不过在开端。中期与受访人员的沟通,后期文本处理中口语形态问题,都是让人困扰的难题。比如有人开始认为访谈是口述工作里最难的一环,后来却发现后期处理的难度丝毫不亚于此,这也是需要继续面对的。
  参考文献
  [1]周武.用新史料讲新故事——韩书瑞教授访谈录[J].史林,2005,(6).
  [2]【英】保尔·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3]王治能.论收集无文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J].档案学研究,1997,(2).
  [4]黄琴,华林,侯明昌.论亟待保护抢救的云南民间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J].档案学通讯,2009,(1).
  [5]【美】唐纳德·里奇.大家来做口述历史[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6]王胜.乡村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以笔者在农村的访谈为例[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9),P106.
  [7]张佩国.口述史、社会记忆与乡村社会研究——浅谈民事诉讼档案的解读[J].史学月刊,2004,(12).
  [8]尤力,阿冒等.大家来写村史---民众参与式社区史操作手册[M].唐山出版社,1998.
  [9]曹幸穗.《口述史的应用价值、工作规范及采访程序之讨论》,《中国科技史料》第23卷第4期(2002):335—342.
  [10]王向田,冯茵,田芊.《浅谈清华校史工作中口述史的开展》,《中国科技史杂志》第30卷第3期(2009):287—292.
  [11]朱玲.《口述档案在校史编研中的作用》,《大众科技》,2011年第10期.
  [12]张志辉.《口述历史与高校校史研究—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口述校史研究为例》,《中国科技史杂志》第30卷第3期(2009):293—297.
  [13]杨丫男.《口述访谈的一点经验与体会》.《中国科技史杂志》第30卷第3期(2009):312—313.
  [14]王利伟.《口述档案与校史研究》.《山西档案》,2010年第3期.
  作者简介
  王凯(1984.8.2)男,浙江省临海市人,硕士,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编研、口述史。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各国政府的行政决策所涉及的内容在广度、深度以及专业化程度上都较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对政府的行政决策能力提出了挑战;为了应对复杂的决策环境和不断增多的社会信息,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府需要借助各类专门的决策咨询机构为其提供政策性建议,使政府决策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而加强决策的可行性。  [关键词]政府;决策;机构;支持  一、政策研究室:中国政府官方
期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个人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敬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至今日,在当代社会,热爱与敬重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已经成为职业道德的灵魂,是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价值规范之一。  一、敬业的内涵  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敬业精神的内涵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热爱、勤勉和克制。  敬业即热爱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和所投身的事业是敬业的前提
期刊
[摘要]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使读者需求量急剧上升,但高校图书馆供给在一定时期内的有性限,形成两者的巨大差距,如何缓解这一矛盾,本文以山东工商学院图书馆十多年的建设为例进行解答。  [关键词]扩招;需求;图书馆建设  1、高校图书馆发展现状  自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一文件提出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以来,高校招生人数大幅增加,1998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为10
期刊
习近平同志在2008年对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批示中指出:“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希望关工委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继续做好关心教育下一代的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关工委工作的活力之源便是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关工委工作与时俱进,富有生机和活力。2013年教育部关工委发文《关于组织开展高校关工委工作品牌评选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国高校开展
期刊
[摘要]政策领域中悖论无处不在,悖论一方面会为政治生活创造有利因素,另外一方面也会使公共政策陷入困境。有战略的使用悖论会使双方都得到双赢,而运用不得当的话会造成新的社会冲突。关键是政策制定者如何应对悖论所带来的效应,去实现政府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德博拉·斯通《政策悖论——政治决策中的艺术》详细的阐述了悖论在生活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力,为我们看待公共政策提供了新的角度。同时也向读者介绍如何有策略的使用
期刊
[摘要]随着评价理论的不断丰富,其在实践中作用的加强。其中,关于态度和介入的研究较多,而针对极差的研究较少。本文将对评价理论中的极差展开讨论,结合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就钓鱼岛问题答记者问的相关内容,探析外交语言中极差的自然化现象。笔者将答记者问的具体语境分为呼吁,声明和施压等,分别分析极差在其中的功能。通过这篇文章,希望读者能认识到极差在外交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人际交流或随机演讲起
期刊
Abstract: In order to research whether the Natural Dyes areremarkably different from the chemical dye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four experiments relating to the fabric comfort degree were selected fo
期刊
[摘要]本文以杭州市城市图书馆为个案,利用国际上评价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工具LibQUAL体系,并与其他评价方法相结合,构建了具有针对性的服务评价体系。在全面总结和分析服务质量调查结果,在观察法和文献资料调查的基础上,从空间、资源与人三个维度上来着重阐述杭州市城市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创新发展方向,并结合杭州市城市图书馆服务发展现状提出进一步创新现代图书馆服务模式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评
期刊
[摘要]商科职业教育主要是使求学者获得商业领域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识等),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道路,然而商科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思想和成效明显成为了商科职业教育发展进步的瓶颈。本文在描述目前商科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问题和解决思路的基础上,以商科职业教育中电子商务专业《移动电子商务》教材建设创新实践为例,提出了商科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商科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课程;
期刊
[摘要]自大数据时代元年始,规模庞大、体量复杂的社会数据资源吸引了各方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高等院校图书馆也已基本步入数字信息化轨道,亟待插上资源腾飞的翅膀。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图书分类聚集的场所,而且是创造知识数据资源的重要阵地。如何充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提上各高校图书馆发展规划议程。本文将在分析大数据时代与高校图书馆之关系的基础上,阐述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向,进而剖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