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舞剧的创作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yl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龟兹文化和舞剧《千泪泉》入手,从传承、发展、创作三方面对我国民族舞剧的创作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民族舞剧;龟兹文化;创作
  我国的多民族促使了多种形态民族舞蹈的存在,历经几千年繁衍、发展的民族舞蹈,经过几代人的发掘和整理已经有了相当的成果,但我国民族舞蹈的蕴藏量远比我们目前已知的要丰富得多,所以在民族舞剧的编排上以民族文化素材和舞蹈元素为基因进行新的编排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千泪泉》与龟兹乐舞
  新疆在几年前推出的大型龟兹乐舞剧《千泪泉》,引起了国内外音乐舞蹈界的极大兴趣,他们的文工团也因此舞剧的而声名鹊起,先后赴国内外多地演出,并获得了国内多项奖项。
  舞剧《千泪泉》是根据克孜尔石窟壁画中佛教传说的爱情故事改编。是为弘扬龟兹文化精心打造的一台舞剧,同时邀请自治区著名的导演、编剧、音乐老师进行指导,场面宏大、气势磅礴、情节耐人寻味。
  龟兹乐舞无论在我国古代舞乐史上,还是在古代西域乐舞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龟兹乐舞亦曾在我国古代舞坛上放射出迷人的灿烂光华,并在当时对我国甚至整个亚洲的舞蹈、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龟兹文化更是让龟兹享誉海内外,在汉唐盛世时已备受关注,龟兹文化的主要体现是:石窟、壁画和乐舞。汉唐时期是各民族音乐文化大融合的时期,龟兹乐舞被带到中原后更是推动了中国古典雅乐的发展,开创了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个崭新纪元。舞剧《千泪泉》在源远流长的龟兹文化影响下“以歌言声、以舞言情”的表达方式凝聚了龟兹各民族的典型特征。
  二、依托民族文化打造舞台精品
  目前在我国民族舞剧的创作中宣传、打造、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树立地方产业形象,拉动地域经济的思想不可忽视。“我们就是想通过围绕龟兹文化这个品牌,在展示龟兹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扩大龟兹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龟兹”,是我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在这里拥有比莫高窟历史更加久远的石窟艺术它被现代石窟艺术家称做“第二个敦煌莫高窟”。即使有再多的光环,时光毕竟已经过去了三千多年,其他文化如:龟兹石窟、壁画艺术、龟兹乐器等都可以留下它们的形态,但由于乐舞艺术本身的特殊性龟兹乐舞却逐渐湮没,人们对龟兹乐舞的认识只能通过史书上的记载和头脑中的想象。依托龟兹特有的民族文化,打造精品的龟兹舞剧也成为了新一代舞蹈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1、传承。文化一词所涵盖的范围十分宽泛,同时“文化”本身的含义又是十分抽象的。她所包含的内涵有些可见可听,有些却是看似清晰但又无法触及,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是比较遥远的。对于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而言,势必需要一些形象的,可以触及的东西,具体的艺术产品可以说是最好的展现形式。
  2、发掘。民族文化尤其是民族舞蹈的传承是比较困难的,由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劳动形式、生产方式、生活状态的不断进步和改变,一些伴随原生生活状态的艺术、舞蹈形式也会随着这一切的改变而逐渐淡化和消退。
  3、创作。依托民族文化进行的创作过程,重要是建立在特定民族舞蹈本身的特质与风格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处理,而非完全的对舞蹈原始风貌的保留。在当前这个艺术产品簇拥,大众审美水平提高的时代里,掌握好受众审美的尺度,对于实现宣传民族文化,树立地方产业形象,拉动地域经济的目标也是必不可少的。
  就龟兹舞剧创作而言,舞蹈工作者首先需要对龟兹文化及龟兹舞蹈本身的特性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舞剧创作不仅要有精湛的舞蹈动作,更需要在作品中能传达作品本身思想信号的精神内涵,如龟兹文化中的佛教文化元素。将神与行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称得上是民族文化的有效传达。
  以民族舞蹈为元素的舞剧创作,与古典、现代等舞蹈创作有很大的不同。后者的编创者可以完全根據自己的想象与感受展开,而前者却类似于一个整理加工的过程,当确定是以龟兹舞蹈为主要手段来表现的舞剧,就排除了以其他舞蹈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可能,也就是要将民族舞蹈的共性溶化于彝族舞蹈的特性之中。尽管编导有不同的感受与认知,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处理,但最基本的精神和元素却不能随意改变。
  我国民族舞剧的创作中编导务必要具有民族意识、艺术眼光和现代意识,同时还要将文化产物的传承保护与现实意义有机整合,创造出既具有文化内涵又可后世传承的艺术作品,而非耗费人力、物力却终是昙花一现的艺术“鸡肋”。
  注:绵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1B06
  参考文献:
  [1]霍旭初.龟兹乐舞史话(三)[J].新疆艺术,1 9 8 3(3).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李雪梅.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演变[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扎西江措(1984-),男,藏族,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国舞剧创作及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用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 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应在立足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体现地域传统文化特色。文章以北川县图书馆“地方性”特征文化建设为例进行分析,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进行相应的文化建设创新。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
期刊
不论苍天之下,树木花草是如何疯狂的追逐着风的脚步,席慕蓉的诗永远都只是一朵在慢慢行进中的云。她站在自己的角度,寂静却准确地求索着生活的道理。谈起席慕蓉,人们总是无法避免的联想到她笔下那些美丽而让人心酸的爱情诗句,这些句子就像是黑色蚂蚁爬上人们的心蔓令人心痒难奈却又奇迹般地填补了一个又一个岁月留下的深不见底的空洞。青春是不可能与这份充满生命力的感情分开的,而青春也不仅仅只有这一个出口。诗人以一个画家
期刊
摘要:首先从地方感的相关概念入手,指出了其在旅游景区开发中的作用及重要性;之后以毕昇故里风景旅游区为例,对其旅游资源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围绕着地方感这一理论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开发构思。  关键词:地方感;景区;旅游开发;毕昇故里  地方感从人的感知、态度、价值观等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包括人在特定地方中的体验和人与特定地方的情感联结关系,是近十多年来游憩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它主
期刊
摘要:美国高等教育开始于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哈佛学院的建立是美国早期高等教育开始的标志。到美国独立战争前,美国共建起九所高等学院,成为现代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石。本文对美国殖民地时期高等教育的初建及早期发展的情况及特点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分析。  关键词:殖民地;美国高等教育;基石  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革作为美国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学术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要完整、全面、系统和客观地理解美国高等教
期刊
《三国演义》之中,英雄谋略之士如星斗漫天,数之不尽。陈宫在这乱世纷扰,诸公称雄的时代,是极容易被淡忘的。先是身份卑微,官居区区一中牟县县令,不若卧龙先生名噪天下,深居隆中,自有玄德三顾茅庐,请君出山。再加上未觅得明主,侍从“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奈何主上有勇无谋,有良计而不从,以至于他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供他施展“空城计”“借东风”这等妙计,无法引人注目。即使如此,陈宫在白门楼上与曹操的一番对话以及他
期刊
吃 青  ——代自序  吃青,有两种解释。其一,头年打下的口粮告罄,当年的稼禾还没黄熟。去地头掠割些青稞小麦穗头,或摘取少量蚕豆豌豆角煮了吃,以缓解青黄不接的饥谗。其二,品尝新鲜五谷。豆粒将饱未饱,麦穗将黄未黄时节,无论生吞还是熟吃,清爽怡目,香脆可口。拿时尚话说,是十足的绿色食品。吃它,即可解馋,又可愉悦精神。  自儿时起,每年仲夏有乡下亲戚送来现摘的青豆角,或者已经煮熟,簸净麦衣的小麦、青稞
期刊
摘要:作为以诗歌创作出名的作家,雷平阳的小说创作也受到了其诗歌创作思维的影响。他在创作小说的时候,将诗歌创作中,以短句为主,参差交错的语言组合与运用丰富跳跃的想象,构造画面的特点融入了小说的创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小说创作的诗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铁匠;语言特点;诗化  雷平阳的《铁匠》获得了首届“蒲松龄文学奖(微型小说)”。授奖词中用“玄妙“二字来形容《铁匠》。正如这“玄妙”二字所说
期刊
摘要:影视作品呈现的是导演心目中的某个世界。这个世界和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相互呼应但又有所不同。創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再现生活,而是为了补充生活。创作者的工作就是展现出人们所缺失但又可渴望得到的那一部分世界。比如,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中,受到命运束缚的人从《蓝色》中解读到对“自由”的渴望;遭受冷遇的人从《白色》中品尝到“平等”的复杂含义;焦虑和孤独的人从《红色》中体味到的则是“博爱”的可能性。  
期刊
摘要:在西方的艺术史中,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某种社会环境等因素,人们的精神得到适当的发展或依托于时代文化,成为艺术创造的原动力。因此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精神层次的变化,推动了艺术的高峰期的不断出现,这是一个不断进步的现象,体现了人性意识不断觉醒和创造的历程。西方艺术高峰发展的内在规律表现为:“神性”的迷狂与消解,以及“人性”的觉醒与创造的精神发展历程。  关键词:神性的狂野;神性的消解;人性的觉醒
期刊
从美术史的发展来看,民国以前的国画可以统称为古画。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画在古代没有确定的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的统称。近现代以来,为区分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才有了中国画这个名字,通常也简称“国画”。它是用毛笔、水墨和颜料等中国所独有的工具,依照长期积淀下来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创作出的绘画。中国画无论是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创作上,都反映了中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