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根据教学经验浅谈一下通过与学生谈话来实施组织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因材施教 批评 谈话 个人意见
俗话说:“百人百性”。面对21世纪经济高速发展、信息广泛时代的青少年,其思维敏捷、好动、好表现,常以自我为中心,在教育过程中实施管理确有难度。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通过与学生谈话来实施组织管理的方法。
1.对学生要因材施教。人如其面。对于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是我国传统教育经验。
1.1 首先应接近学生。和学生谈话之前,作为教育者必须主动而自然地与学生接近。有些学生不愿和老师谈话,有的学生不敢向老师提问,见到老师躲避、腼腆、紧张、脸红。因此,老师与学生应有接触的机会,有意识地注意或表示一下,让学生感到你对他没有恶意之后,然后再寻机同他谈话。
1.2 了解学生。学生在一定的年龄阶段除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普遍性外,还因各自的家庭及生活环境不同,每个学生气质、性格差别也比较大,不同年龄阶段其兴趣则也不同。因此,要常与他们找机会谈话,了解其兴趣、爱好、心理、家庭状况及个性特点。
1.3 尊重学生。每个人都应该记住:今天的学生便是明天的家长。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感情、思想。他们对真与假、善与恶、是与非有一定的辩别能力,甚至会记忆一辈子,因此,老师必须尊重学生。
2.批评的艺术。青春期的学生个性较强,他们受到生硬的批评会产生对着干的消极情绪,更加去犯错、判逆、反抗,有的在家庭及学校受到消极批评后感到自己屡遭失败而自暴自弃,甚至会变得自卑、孤僻。因此,在和学生谈话时,需要批评也应是针对某一件事实事求是,情理交融,和蔼可亲,言简意赅,不要轻易批评或经常批评。
针对学生犯了错误,应“对事不对人”。老师说话的态度要诚恳,语言要生动简明(10分钟以内)、避免长篇大论地说教,还应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不要用威胁的口吻,不要前后矛盾,从实际行动中给予关心、帮助。当学生表现积极时应给予奖励。
3.如何与学生谈话。
3.1 谈话方法:角色对调法、诱导法、游戏法、激将法、奖励法、告诫法、幽默调侃等(不要刻薄尖酸,更不要冷嘲热讽)。
3.2 选好谈话环境。不当大家的面,让其有良好心境的环境,如花园、草坪、办公室等。
3.3 如果学生与自己唱反调时可借助外力,另找一个学生信任的人帮助完成预定的目的。如代课老师可借助班主任,班主任可借助学生自己的朋友或班干部。
4.谈话过程中应给学生发表个人意见的机会。我们平常遇到学生犯错会像放炮竹似的一连串批评,这样学生从表面上虽不顶撞,但内心更加反感和叛逆。
学生犯错也是有原因的。我们应先了解原因,让其说出对自己犯错(他自己不认为错)的看法,留出时间和空间提问,讲清楚问题症结,老师也应仔细地倾听、观察,适当时插话,及时指正或作以肯定,在友好的气氛中完成谈话过程。
通过我们任“加强班”班主任学生实践,体会到以上做法效果很好。所带班级多次获校优秀流动红旗,多人次获校数、英競赛奖、手工制作奖、运动会奖。
总而言之,面对身体处于发育期的中学生,易犯错,好反复,有些还很固执,很难顺利施予教育功能。因此,在谈话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语气及切入的角度,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因材施教 批评 谈话 个人意见
俗话说:“百人百性”。面对21世纪经济高速发展、信息广泛时代的青少年,其思维敏捷、好动、好表现,常以自我为中心,在教育过程中实施管理确有难度。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通过与学生谈话来实施组织管理的方法。
1.对学生要因材施教。人如其面。对于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是我国传统教育经验。
1.1 首先应接近学生。和学生谈话之前,作为教育者必须主动而自然地与学生接近。有些学生不愿和老师谈话,有的学生不敢向老师提问,见到老师躲避、腼腆、紧张、脸红。因此,老师与学生应有接触的机会,有意识地注意或表示一下,让学生感到你对他没有恶意之后,然后再寻机同他谈话。
1.2 了解学生。学生在一定的年龄阶段除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普遍性外,还因各自的家庭及生活环境不同,每个学生气质、性格差别也比较大,不同年龄阶段其兴趣则也不同。因此,要常与他们找机会谈话,了解其兴趣、爱好、心理、家庭状况及个性特点。
1.3 尊重学生。每个人都应该记住:今天的学生便是明天的家长。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感情、思想。他们对真与假、善与恶、是与非有一定的辩别能力,甚至会记忆一辈子,因此,老师必须尊重学生。
2.批评的艺术。青春期的学生个性较强,他们受到生硬的批评会产生对着干的消极情绪,更加去犯错、判逆、反抗,有的在家庭及学校受到消极批评后感到自己屡遭失败而自暴自弃,甚至会变得自卑、孤僻。因此,在和学生谈话时,需要批评也应是针对某一件事实事求是,情理交融,和蔼可亲,言简意赅,不要轻易批评或经常批评。
针对学生犯了错误,应“对事不对人”。老师说话的态度要诚恳,语言要生动简明(10分钟以内)、避免长篇大论地说教,还应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不要用威胁的口吻,不要前后矛盾,从实际行动中给予关心、帮助。当学生表现积极时应给予奖励。
3.如何与学生谈话。
3.1 谈话方法:角色对调法、诱导法、游戏法、激将法、奖励法、告诫法、幽默调侃等(不要刻薄尖酸,更不要冷嘲热讽)。
3.2 选好谈话环境。不当大家的面,让其有良好心境的环境,如花园、草坪、办公室等。
3.3 如果学生与自己唱反调时可借助外力,另找一个学生信任的人帮助完成预定的目的。如代课老师可借助班主任,班主任可借助学生自己的朋友或班干部。
4.谈话过程中应给学生发表个人意见的机会。我们平常遇到学生犯错会像放炮竹似的一连串批评,这样学生从表面上虽不顶撞,但内心更加反感和叛逆。
学生犯错也是有原因的。我们应先了解原因,让其说出对自己犯错(他自己不认为错)的看法,留出时间和空间提问,讲清楚问题症结,老师也应仔细地倾听、观察,适当时插话,及时指正或作以肯定,在友好的气氛中完成谈话过程。
通过我们任“加强班”班主任学生实践,体会到以上做法效果很好。所带班级多次获校优秀流动红旗,多人次获校数、英競赛奖、手工制作奖、运动会奖。
总而言之,面对身体处于发育期的中学生,易犯错,好反复,有些还很固执,很难顺利施予教育功能。因此,在谈话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语气及切入的角度,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