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学生谈话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根据教学经验浅谈一下通过与学生谈话来实施组织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因材施教 批评 谈话 个人意见
  
  俗话说:“百人百性”。面对21世纪经济高速发展、信息广泛时代的青少年,其思维敏捷、好动、好表现,常以自我为中心,在教育过程中实施管理确有难度。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通过与学生谈话来实施组织管理的方法。
  1.对学生要因材施教。人如其面。对于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是我国传统教育经验。
  1.1 首先应接近学生。和学生谈话之前,作为教育者必须主动而自然地与学生接近。有些学生不愿和老师谈话,有的学生不敢向老师提问,见到老师躲避、腼腆、紧张、脸红。因此,老师与学生应有接触的机会,有意识地注意或表示一下,让学生感到你对他没有恶意之后,然后再寻机同他谈话。
  1.2 了解学生。学生在一定的年龄阶段除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普遍性外,还因各自的家庭及生活环境不同,每个学生气质、性格差别也比较大,不同年龄阶段其兴趣则也不同。因此,要常与他们找机会谈话,了解其兴趣、爱好、心理、家庭状况及个性特点。
  1.3 尊重学生。每个人都应该记住:今天的学生便是明天的家长。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感情、思想。他们对真与假、善与恶、是与非有一定的辩别能力,甚至会记忆一辈子,因此,老师必须尊重学生。
  2.批评的艺术。青春期的学生个性较强,他们受到生硬的批评会产生对着干的消极情绪,更加去犯错、判逆、反抗,有的在家庭及学校受到消极批评后感到自己屡遭失败而自暴自弃,甚至会变得自卑、孤僻。因此,在和学生谈话时,需要批评也应是针对某一件事实事求是,情理交融,和蔼可亲,言简意赅,不要轻易批评或经常批评。
  针对学生犯了错误,应“对事不对人”。老师说话的态度要诚恳,语言要生动简明(10分钟以内)、避免长篇大论地说教,还应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不要用威胁的口吻,不要前后矛盾,从实际行动中给予关心、帮助。当学生表现积极时应给予奖励。
  3.如何与学生谈话。
  3.1 谈话方法:角色对调法、诱导法、游戏法、激将法、奖励法、告诫法、幽默调侃等(不要刻薄尖酸,更不要冷嘲热讽)。
  3.2 选好谈话环境。不当大家的面,让其有良好心境的环境,如花园、草坪、办公室等。
  3.3 如果学生与自己唱反调时可借助外力,另找一个学生信任的人帮助完成预定的目的。如代课老师可借助班主任,班主任可借助学生自己的朋友或班干部。
  4.谈话过程中应给学生发表个人意见的机会。我们平常遇到学生犯错会像放炮竹似的一连串批评,这样学生从表面上虽不顶撞,但内心更加反感和叛逆。
  学生犯错也是有原因的。我们应先了解原因,让其说出对自己犯错(他自己不认为错)的看法,留出时间和空间提问,讲清楚问题症结,老师也应仔细地倾听、观察,适当时插话,及时指正或作以肯定,在友好的气氛中完成谈话过程。
  通过我们任“加强班”班主任学生实践,体会到以上做法效果很好。所带班级多次获校优秀流动红旗,多人次获校数、英競赛奖、手工制作奖、运动会奖。
  总而言之,面对身体处于发育期的中学生,易犯错,好反复,有些还很固执,很难顺利施予教育功能。因此,在谈话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语气及切入的角度,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1.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把“趣”还给学生。《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重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三方面介绍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质疑是学生自主探索的途径,巧诱情感又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将三者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 兴趣 质疑 情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这句话既说出了我们教学的目的,又说明了
期刊
小学生具有旺盛的精力,强烈的好奇心,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想象力和爱刨根问底的特点,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因素。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呢?下面就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谈几点看法。  1.保护创新的萌芽。小学生天性好奇,而好奇心是创新的萌芽;好奇心是对新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观察世界、展开创新思维的内部动力。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好奇心
期刊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因此,现代教师应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之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师生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形成。因此,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就必须给学生
期刊
【摘要】目前,课堂教学的改革正呈蓬勃发展的势态,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在教改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根据笔者掌握的情况和研究体会,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并探讨走出误区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改革 误区    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1.1 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导致课堂教学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问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做为素质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要求班主任高效务实地开展工作,使班集体建设卓有成效,以造就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关键词】放大镜 显微镜 望远镜    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单位。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期刊
开放式数学教学就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是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个发展潮流。探讨如何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开放性程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开放式数学教学的内涵及意义。所谓“开放”,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开放。开放式数学教学的目标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数学教学,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
期刊
在班级管理中,如何使班级工作开展的井井有条,取得成效,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时期的工作:  1.适应期。班主任刚接新班,对每个学生的兴趣、家庭状况、思维模式都要进行一番了解学生由于受从前不同个性气质的老师影响,此时换了新老师必有一定的防范期。这一时期学生个人性格、气质、思想等都处在隐性阶段,都不想过早地暴露给老师。而是想摸摸老师的脾气,然后才亲近你。这时候的老师对待学生既要热情,又要谨慎从事,出言要
期刊
【摘要】只有当我们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价值选择时,教育才会具有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才能充分开发个体潜能,使学校、教师与学生得到和谐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 和谐 教育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实践使我
期刊
【摘要】教育已成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中之重。在素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公民社会责任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责任是胸怀祖国,责任是服务社会,责任是关爱家庭,责任是发展自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少年学生在和平年代应该胸怀祖国,不忘“善其身”,志在“济天下”!通过有意义、有趣味的集体活动进行责任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