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职业学校中的一门文化基础课——语文课,应该说在整个职业学校的学科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是具有基础工具性质的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近年来,职业语文教育形势却不容乐观。一方面,职业学校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入校成绩较低,文化课基础薄弱;另一方面,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对文化课热情度不高,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学习兴趣,认为文化课可有可无、无足轻重。但从宏观角度来看,语文课是其它学科的基础,而且与普高学生相比,中职学生即将走入社会,更需要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水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然而多年来,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在沿袭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严重脱离了学生实际,在职教事业大发展的今天,改革职业语文教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迫在眉睫。鉴于此,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专业和就业的特点,具体应采取以下几条措施:
一、设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针对职业生大多语文素质较低的特点,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设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控制好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切忌好高鹜远。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重点进行字、词、句、文的认、释、读、写,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能力训练和提高,不能把对普通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套用在中职生的身上。
二、职业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应用相适应
其一,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职业学生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相对偏差,考虑毕业后就业、创业的需要,我们可以在语文课上对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說话”训练,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与口语交际能力。在具体实施中应以礼仪性的交际口才、自荐求职的说服口才、与专业对口的行业口才,以及展示才能的演讲口才为重点,对学生加强训练,训练中注重循序渐进,由简短到成篇,由照读到脱稿,由有备到即兴,由对话到辩论。比如,在演讲环节中,每个学生演讲完,下一个学生先对前面学生的演讲从表情、语言、仪态等方面进行评述。同时一次演讲完毕,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演讲,指出其优势和不足,当然首先要将每一个学生的优势进行肯定,再对某些不足轻松、诙谐地点评出来,并辅之以示范。这样,经过教学和训练,使中职学生能做到“认真听别人讲话”,“有表达的自信心”,“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从说清楚完整的句子到基本准确、连贯、得体地讲明白完整的语段和全篇,为日后适应社会需求打下一定的表达基础。也可举行辩论会、演讲比赛、课本剧演出等,以丰富学生的阅历,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职教语文的教学目的。
其二,要注重应用文教学,提高文书写作能力。应用文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能写应用文是职业生必备的素质。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但是现行的不少中职语文教材把应用文写作作为“附文”来对待,没有突出职业语文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专门对学生进行了各类应用文的教学,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非常受欢迎。实践证明,学生就业后也非常实用。
三、语文教学要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职业语文课教学的改革,不但要考虑到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为人处世和人际交往的需要,也要考虑学生专业课学习的需要。《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职业语文教学具有双重职能——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要为学生学习专业服务。职业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而往往忽略了公共文化课,因此语文教师就要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语文学习同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从而喜欢并重视语文学科。
四、创造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这方面,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创设课堂情境的载体,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选取现实生活情境的同时还要努力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应该是有趣的、有意义的,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直观、形象的生活情趣中学习语文知识。生活中有许多语文问题,它们都可以和教材内容“链接”而进入课堂,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来活化语文文本。
五、重视培养学生的多媒体使用
现代社会,许多国家的语文课程不仅规定要求具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而且要求他们在面对繁杂的信息资料时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比较鉴别能力、探究能力和独立创造能力。目前,我国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运用提供了前提条件。让学生了解媒体的多样性,并学会运用现代技术,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把媒体的使用列为提高阅读和写作质量的重要途径,向学生介绍各种形式的媒体,如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电影,培养学生利用相关技术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技能。
要为学生分析和评价一些高质量的、形式各异、有着不同目的、不同结构及表现方式的材料提供指导,通过探求语言现象,从批判的角度了解多种类型的语言材料,培养创造性地表达思想和情绪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形成逻辑性理解能力,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中促进思维方式的形成及想象能力的发展。
一、设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针对职业生大多语文素质较低的特点,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设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控制好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切忌好高鹜远。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重点进行字、词、句、文的认、释、读、写,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能力训练和提高,不能把对普通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套用在中职生的身上。
二、职业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应用相适应
其一,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职业学生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相对偏差,考虑毕业后就业、创业的需要,我们可以在语文课上对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說话”训练,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与口语交际能力。在具体实施中应以礼仪性的交际口才、自荐求职的说服口才、与专业对口的行业口才,以及展示才能的演讲口才为重点,对学生加强训练,训练中注重循序渐进,由简短到成篇,由照读到脱稿,由有备到即兴,由对话到辩论。比如,在演讲环节中,每个学生演讲完,下一个学生先对前面学生的演讲从表情、语言、仪态等方面进行评述。同时一次演讲完毕,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演讲,指出其优势和不足,当然首先要将每一个学生的优势进行肯定,再对某些不足轻松、诙谐地点评出来,并辅之以示范。这样,经过教学和训练,使中职学生能做到“认真听别人讲话”,“有表达的自信心”,“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从说清楚完整的句子到基本准确、连贯、得体地讲明白完整的语段和全篇,为日后适应社会需求打下一定的表达基础。也可举行辩论会、演讲比赛、课本剧演出等,以丰富学生的阅历,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职教语文的教学目的。
其二,要注重应用文教学,提高文书写作能力。应用文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能写应用文是职业生必备的素质。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但是现行的不少中职语文教材把应用文写作作为“附文”来对待,没有突出职业语文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专门对学生进行了各类应用文的教学,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非常受欢迎。实践证明,学生就业后也非常实用。
三、语文教学要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职业语文课教学的改革,不但要考虑到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为人处世和人际交往的需要,也要考虑学生专业课学习的需要。《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职业语文教学具有双重职能——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要为学生学习专业服务。职业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而往往忽略了公共文化课,因此语文教师就要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语文学习同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从而喜欢并重视语文学科。
四、创造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这方面,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创设课堂情境的载体,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选取现实生活情境的同时还要努力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应该是有趣的、有意义的,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直观、形象的生活情趣中学习语文知识。生活中有许多语文问题,它们都可以和教材内容“链接”而进入课堂,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来活化语文文本。
五、重视培养学生的多媒体使用
现代社会,许多国家的语文课程不仅规定要求具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而且要求他们在面对繁杂的信息资料时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比较鉴别能力、探究能力和独立创造能力。目前,我国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运用提供了前提条件。让学生了解媒体的多样性,并学会运用现代技术,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把媒体的使用列为提高阅读和写作质量的重要途径,向学生介绍各种形式的媒体,如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电影,培养学生利用相关技术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技能。
要为学生分析和评价一些高质量的、形式各异、有着不同目的、不同结构及表现方式的材料提供指导,通过探求语言现象,从批判的角度了解多种类型的语言材料,培养创造性地表达思想和情绪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形成逻辑性理解能力,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中促进思维方式的形成及想象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