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朗朗满课堂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ra_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文言文教学,必须摒弃以往“老师一味讲,学生只管记”的单线的教和学的模式。教师可通过“诵读”这种动口、动脑从而让学生动起来的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读”贯穿教学始终,引导学生模仿、探究、实践、创新,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文言文 诵读探究 实践 创新
  
  初中的文言文教学,常常是课上完了,学生却读不顺、背不了、记不牢,这种现象的根源就在于我们的课堂。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师用大量的时间来讲解词义词法、句义翻译,把疏通课文大意作为教学主要目的,把一堂文质兼美的古文课上成了单调枯燥的古汉语教学课。
  传统的文言文“字字落实”的教法,把一篇篇充满着深刻意蕴,内涵丰富,有着动人的诗情画意的文言文变得支离破碎了,学生怎能不生厌恶之情?又如何能谈去体味、挖掘文言文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呢?
  新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古典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注重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工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文言文的音韵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古诗文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笔者认为,初中文言文教学,要把“读”摆在首位,在教学中要突出朗读的地位。我们虽不提倡“吟唱”,但“书读百遍”(诵读)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现状
  
  现在的文言文教学,由于教师头上还是压着重重的“成绩”这座大山,在教学上普遍存在着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模式死板,思维训练缺乏等问题。教师往往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与翻译上,整堂课就是教师逐字逐句翻译,学生“字字落实,句句过关”。每篇文言文教学都按照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逐字逐句串讲,内容分析,中心归纳,这种僵化的模式来进行,学生成了被动接受字、词、句的工具。衡量学生掌握文言文的标准则停留在以读通一篇文章为目的,凭借“死记硬背”,只要能翻译全文就达到了目标,学生不能举一反三,缺乏迁移能力。这种死抠字词句语义,整堂串讲的枯燥死板的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特别是人文性缺失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语文学习的日益功利化,即以考试为中心,朗诵逐渐由本来应该占据的中心舞台上退了出来。
  近些年,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相继出现,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有部分教师受到新课改精神影响,对文言文教学进行了改革。但有的教师对文言文教学又矫枉过正了,对一篇字面理解并不简单的文言文,只讲其思想意义、写作特色、语言风格,全然不顾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教学方法虽然人文味足了,但把文言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文言词句的学习,丢到一边去了。这些顾“知”失“文”或顾“文”失“知”的教法,都偏离了文言文教学的方向,达不到文言文在语文素养培育上应有的功效。
  仔细思考,这样那样的模式大都围绕一个“讲”字,很少有人真正重视朗诵,真正把朗诵作为教学目标加以实施,真正放开时间让学生去感知、去品味的还是很有限。走进初中文言文课堂,很难听到朗朗书声,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老师的讲课声和令人窒闷的学生抄笔记场面。学生诵读的水平有限,不少学生对基本的句读、断句、停顿、节奏知道得很少。初中学生文言文的诵读情况实在令人担忧。
  
  二、诵读在初中文言教学中的作用
  
  朗朗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浏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诵读是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把无声语言变为有声语言,它在语言活动中的影响远比文字大得多。
  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吟咏、诵读、背诵让学生直接体悟言语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我们需要对这种民族化的传统语文教育经验加以整理、继承与发扬,而不是简单斥之为“死记硬背”,弃置一旁。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局面,万万不可对诵读掉以轻心,等闲视之。
  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年龄在14到16岁左右,身心发展处于青年前期的状况,他们更注重自觉地接受启发,主动地进行思考,他们对参加演讲、辩论、听讲座等比小学生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因此,在这个阶段适当地运用诵读帮助语文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成效,能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对课文产生较深刻的理解与共鸣,实现书面文字向阅读个体主体认知的飞跃,实现“文”和“言”的真正合一。具体来说,诵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有如下几点作用:
  1.体会文章的感情美
  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通过朗诵,学生能体会作者的感情,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例如,杜甫《望岳》中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万物的豪情;《爱莲说》中对莲花的深深喜爱等,学生只有好好把握了,方能读出味来。
  2.再现文章的形象美
  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形象的载体——文字加以联想和想象,使之在学生心中形成“内心视象”。当学生的“内心视象”与作者所要表达的形象契合了,也就深得文章意旨了。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和秦王两人的对话,在读的时候就会浮现出这样的镜头:两人在大殿之上针锋相对,唇枪舌战,毫不相让。只有再现了这种情景,学生才会不自觉地把这些形象弄懂和牢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理解文章的思想美
  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深刻理解文章思想是朗诵的先决条件,同样,学生也因朗诵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例如,《出师表》中诸葛亮的“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就必须通过熟读才可以理解、品味。
  4.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朗读课文以至于成诵,文章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古诗文语言的形象、精炼,小说语言的个性化,散文的抒情性,议论文的逻辑性,记叙文的叙述性,这些都只要学生用心去读,久而久之,培养了语感,进而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终身受益。
  5.更好地训练口头表达
  通过反复朗诵,学生便能结合上下文准确领悟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从而实现对文章的理解。多读还可以背记佳词妙语,利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使之多读熟记佳词妙语、精美诗文,为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勤输养料,多作准备,他们日后的“说”和“写”才有源头活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训练,引导他们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
  總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实践的主体。因此,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要通过诵读教学,创设文言语境,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融入到古人的智慧中。大量的熟读、背诵,让学生“入乎其内”,读出了文言文的抑扬顿挫,读出了文言文的原汁原味,进而把握了课文基本内容,筛选出了课文的相关信息,从而达到了“立体”的效果。周振甫先生曾说:“立体的懂,它的关键就在于熟读背出,把所读书的全部装进脑子里。假如不是熟读背出,把所读的书全部装进脑子里,读了一课书,记住了多少生字,记住了多少句子,这只是点线的懂。”对文言文进行“立体”的学习,就能让学生消除对文言文的“恐惧”,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在文言文上取得满意的成绩。
  语文教师如果都能在“读”上做文章,让多种形式的“读”贯穿于课堂的始终,用“读”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课文的美,用好“读”这一教学环节,语文课堂教学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其他文献
在学校里,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几个调皮学生违反纪律,班主任反复对他们批评教育,仍不见效,搞得老师疲惫不堪,甚至对学生大发脾气。我也是这些班主任中的一员,正当为此十分苦恼时,在书籍中我读到了美国著名教育家爱默森的一句名言:“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爱生是教育者必备的条件,尊重则是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根本前提。”这句话,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改变了我对学生的态度和教育学生的方法。    一、尊重学生有利
期刊
摘要:开展有效写话教学,提高学生写话能力,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本人近几年在写话教学方面进行了尝试性教学,认为开展阶梯式写话教学是一种较为有效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文本低段阶梯式写话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可是,根据现状调查分析,我们感到当前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从学生方面看,普遍存在写话兴趣不高的情况,认为写话
期刊
作文水平的高低,不但关系到升学考试,而且会影响人的一生。近年来,教育界对作文也越来越重视。现在的语文试卷里,作文的分值大。因此,作文教学受到普遍重视。如何搞好作文教学,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浅见。    一、培养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授课过程,是教与学的过程,也是师与生双向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光滔滔不绝地讲,不管学生情绪如何,那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在语文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有利于创设恰当的情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适当降低了教学难度等。但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失去了传统课堂的美感并淡化了师生间的情谊。因此,我们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扬长避短,使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作用限制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抓住
期刊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自从开始新教材的教学,我一次次被教材中精心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所触动,心中一次次地期望这样的学习能给学生带去很多的收获。但每每兴冲冲地开展教学活动,结果却总是不如人意——不
期刊
【教材簡析】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时写的一首古体诗。它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以凝练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具有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这首诗巧用夸张、反衬的手法高度概括地表现了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和战士们的大无畏的英雄气
期刊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以创设情境为突破口,通过营造生动直观、情趣共济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和声音来思维的”,而情境教学法以情生境,情境交融,方法新颖又富有启发性。因此,巧用情境不失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条锦囊妙计。那么,如何融情境教学于小学英语课堂呢?    一、妙用图片,创设直观情境    小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对造
期刊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单词教学是一个尤其重要的环节。如何使学生乐意背单词,是小学英语教学需要攻克的一个薄弱环节。语言是在不断操练和不停积累中发展起来的,反复的机械操练只会降低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因此,教育者应该加强单词教学的探索和研究,让小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愿意把枯燥的单词学习好、记得牢。  关键词:单词教学激发保持兴趣    英语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词汇是英语这门
期刊
摘要:笔者认为情感态度与语言学习和记忆、个体的认知活动、自主学习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英语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为学生创造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感 英语学习 情感教学 素质教育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映。任何一种情感都具有传导意图信息和引导行为方面的功能
期刊
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和个性特点表现都落实在作文教学中,其基本任务就在于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促进学生学会做人这两个相互依存的方面统一起来,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能切实地促使学生更好地做人和发展。新课标着重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然而,现实中原本应该真诚写作的学生却早已经不是写作的主体,而是被异化为
期刊